清道夫 发表于 2012-6-27 15:08

赤壁文化研究必须先要搞清几个概念

本帖最后由 清道夫 于 2012-6-27 15:19 编辑

(2012年6月25日晚,在热线吧的即席发言,根据记录整理,题目是后加的)

   6月22日,接到“赤壁传奇”的短信,给我们布置了三个思考题,今天下午,“裤子”又给我交代了任务,要我们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所以,我先给自己定个位,是以双重身份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一方面,我是一个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了20多年的准文化人,接触过一些文化人,为文化人做过一些事情,受到过文化人的熏陶;另一方面,我是赤壁热线一个资历最浅,级别最低的“热线小编”。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感到非常欣慰,非常高兴。感觉“赤壁传奇”牵头来搞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这个活动早就该搞,并且要大张旗鼓地搞,不是搞一次,而是一直搞下去。今天,我们这么多人,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赤壁传奇”提出的三个问题,更不能解决赤壁文化相关的所有问题。   “赤壁传奇”布置的作业里面,有三个题目。我觉得这三个题目比较大,任务比较重,不是一次座谈会可以全部解决好的。为什么?从1997年,我市举办第一届三国赤壁文化旅游节开始,到今年,已经举办过十几届,原来叫三国赤壁文化旅游节,后来有两届叫做三国赤壁国际文化旅游节,不管你怎么叫,我敢说,到目前为止,很少有领导搞清楚了“三国赤壁文化”的完整含义。为何说“赤壁传奇”组织今晚的活动很有意义?就是因为有领导已经意识到了“三国赤壁文化”这个问题没有搞懂。人嘛,知耻而后勇,晓得自己不懂,晓得自己的缺陷在哪里,你才能够发愤图强。我为么事敢这么说,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感觉,感觉三国赤壁文化很杂,很乱,不好归纳,不好概括。为何如此,是因为概念冇搞清楚。学过逻辑的人都知道,逻辑学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讲概念,讲定义。说到“三国赤壁文化”,不得不分析一下三个相关的概念:一是“三国文化”,二是“赤壁文化”,三是“三国赤壁文化”。这是三个彼此相关又相互独立的概念,有交叉,有包容,有独立。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的话,你就会把三国文化扯到赤壁文化里面去了,或者把赤壁文化扯到三国赤壁文化里面去了,你就会感觉到“三国赤壁文化”很乱,很杂。因此,在自己的脑海里,先要把这三个概念划分清楚了,你才好定位,才好下定义。    先说“三国文化”。要搞清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三国”?“三国”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地域概念,或者说是空间概念。    从时间上说,“三国”是指我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的那一段时间,起的时间学术界有三种说法,一是公元184年,黄巾军开始起义的哪一年;二是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出现雏形,三是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结束的时间没有异议,就是公元280年三国归晋。    从空间上来说,三国是一个远远要大于赤壁版图的地域,包括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全部。    三国文化就是最多从公元184年算起,到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的文化。    再说“赤壁文化”,赤壁原来是一个镇,是一个风景区,后来成了一个县级市的名字。我们刚才所说的茶文化,养生文化,实际上就是赤壁文化,是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得到的,以及看不到但是能够感受的到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实际上就是赤壁文化。   最后说“三国赤壁文化”。“三国赤壁”有两层意思,一是我们的赤壁是三国赤壁,是武赤壁,不是东坡赤壁,不是文赤壁。在这个层面上讲,三国赤壁实际上就是赤壁;二是三国赤壁是指三国那个时期的赤壁。“三国赤壁文化”就是三国那个时期赤壁的文化。    把这三个概念分清楚了,你才可以去分析什么是“三国文化”,什么是“赤壁文化”,什么是“三国赤壁文化”。否则,任你怎么扯,你就一直扯下去,你还是搞不清楚什么是“三国赤壁文化”。    至于什么是“三国文化”,什么是赤壁文化,什么是三国赤壁文化,刚才的发言当中,大家基本上都已经说到了,你只需按照我所划分的这三个概念,把它们分别归类即可。    在这里,我只说说“三国文化”。    记得早些年,我的几个朋友在一起“日国”,就像今天赤壁传奇把我们召集在一起“日国”。“日国”的时候,就把“三国文化”稍微理了一下,用我们赤壁最粗俗的话归纳了一下,将“三国文化”归纳为“三日”文化,就是“日国”,“日奸”,“日痞”。这个方言听起来粗俗,但是,很管用,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很强的表现力。“日国”既有商量的意思,有讨论的意思,有谋划的意思,也有吹牛的意思,像赤壁传奇在会议开始时说的那样,今天把大家请来日哈儿国,实际上就是研讨,商讨的意思。能够到一起日哈儿国,基本上都是有本事的人——当然,我除外,开始我就说了,我是来为有本事的人搞服务的,不是人才还日不了国,还日不到一起去。不是人才今天能够坐到这里来吗?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时期,是尊重人才的时期。正是因为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有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才真正拉开三国历史的帷幕。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日国”,就是在规划未来。诸葛亮的“日国”,就是策划,就是谋划,就是规划。凡事预则立,刚才是哪位专家讲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就是要想成事首先要“谋事”,“谋”就是“日国”,在一起讨论。没有“隆中对”,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三国,没有三国。还谈何三国文化?   其次说说“日奸”。“日奸”有偷懒的意思,也有用计谋,兵不厌诈的意思。赤壁之战就是典型的“日奸”,从头到尾无处不在“日奸”,从孙刘结盟开始,就在“日奸”。不守古代战争“一对一”PK的规矩,刘备明晓得自己搞不赢曹操,就与孙权联手“打群架”。打群架都不正面直接打,而是一连用了8个计谋,最后终于创造了神话。    最后,说说“日痞”。“日痞”有耍赖的意思,也有不按规则出牌的意思。说到三国,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叫做巧借善联。刚才说了“善联”,再说说“巧借”。借东风,是巧借,草船借箭,是巧借,刘备借荆州,也是巧借,都有点“日痞”的意思,特别是刘备借荆州。任何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发展,必须要善借。荆州人早些年,树过一块很大的广告牌,理直气壮地喊出了“昔日刘备借荆州,今朝荆州借天下”。国“日”得甩硕,从来冇以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为耻。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就“三国文化”稍微说哈,赤壁文化和三国赤壁文化,大家已经说得很多了,只需把它们归个类就可以了。    再来做“赤壁传奇”布置的第二个题目,三国赤壁文化的现实意义。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些年来,赤壁之所以发展不快,发展质量不高,最根本的原因是对赤壁文化重视不够。别以为我们市里这么多年来,几乎年年都搞三国赤壁文化旅游节,就以为市里领导对赤壁的文化有多重视。其实,其重视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什么地方对文化的重视不够,它发展的潜力就不大,发展的质量就不高。即使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都不会高。与文化密切相关的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都不会高,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往往会被扭曲。以前,我曾经接待过很多主流媒体的记者,第一次来,他们觉得赤壁很不错,回去写了稿子,过了几年再来,看到赤壁几乎还是那个样子,他们说,在全国,几乎很难找到像赤壁这么好的先天条件的地方,但是赤壁却没有发展好。他们说,这次,我就随便看看,稿子我就不写了,要写我就写内参。因为是朋友,免得你为难。他们也分析过其中的原因,其中有一条,他们也认为赤壁对文化,对文化人,对文化产品的重视是不够的。因为对文化不够重视,文化产业就发展不起来,文化产业发展不起来,你说要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强而优的中等城市,这里面的“优”从何而来?由于对文化不重视,我们好多的宝贝冇得了。好几个古城门被拆除了,古城墙被拆除了,古街被拆除了,山被挖了,湖被填了,现在又回过头来挖塘,拖土到广场里建假山。刚才大家说到羊楼洞,有几次陪专家去考察,因为缺乏应有的保护,后来我都不好意思再去了。    最后,做第三个题目,怎样宏扬赤壁文化,让赤壁文化更好地为赤壁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刚才大家已经说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加之这个题目本身有点大,我就只选其中一个很小的点说一下。我赞成刚才陈总的意见,我们宁可三五年不办旅游节,省下一笔钱来,请中国,乃至世界顶级的策划大师,帮赤壁好好策划一下。早些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赤壁发展到底缺什么,不缺资源,不缺区位,不缺人才,不缺机遇,但是,缺理念。尽管我们举办过十几届三国赤壁文化旅游节,但是我们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理念,没有一个好的理念,赤壁就很难推销出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理念,这个理念值多少钱?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今天,我在赤壁热线论坛里转了赤壁籍作家余玮上次跟毕淑敏他们一起到赤壁来采风,回去写的一篇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文章《情归赤壁》。这篇文章最值得看的地方,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在文章中披露的一个细节,就是作家们在赵李桥采风时,毕淑敏喝到赤壁的砖茶时的一个细节,“在西藏阿里地区戍边11年的作家毕淑敏赤壁行时说,在这里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老朋友’。是呀,在风雪交加的冬日,战士们就靠热‘川’字砖茶温暖自己。她说,那时砖茶的味道,让她铭记一生。‘喝到第一口,我几乎落泪。’毕淑敏兴奋不已。赤壁砖茶的味道,成为她青春时代的记忆。”这个细节在人民日报传播出去后,你说,它将产生多大的影响?毕淑敏今后在自己的文章中,很有可能会提到这个细节,你说毕淑敏写了后将会产生多大的能量,带来多大的推广效应?这是花钱最少而效益最大的买卖。我们最好不要再去搞那些好大喜功的事情,请了好多领导来了,请了好多人来了,吃了,喝了,拿了,什么也冇给赤壁留下,有的人甚至回去后骂赤壁,说冇招呼好。年年请,领导烦,记者也烦,他们老来一个现地方,老是写一个现题目,你叫他们怎么写稿?因此,要请策划大师来策划,要搞出一句概括力极强,传播性极强的理念来。如果老是冇得理念,赤壁就很难推广,很难做起来。我们每天打开电视机,好多的城市都在推广自己的理念,比如常熟,就搞出了个“常来常熟”。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谢谢大家!
(敬请指教,欢迎拍砖)

牛歌 发表于 2012-6-27 15:26

占沙发学习。

风过了无痕 发表于 2012-6-27 15:49

不懂文化的人专程来顶帖!讨论会当晚有幸旁听,今天再次学习了。

清道夫 发表于 2012-6-27 15:58

风过了无痕 发表于 2012-6-27 15: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懂文化的人专程来顶帖!讨论会当晚有幸旁听,今天再次学习了。

我也不懂,谢谢啊

清道夫 发表于 2012-6-27 15:59

牛歌 发表于 2012-6-27 15: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占沙发学习。

谢谢牛歌加分

赤壁传奇 发表于 2012-6-27 16:38

总算看到全面的发言记录!发自肺腑,很受启发!

雾里清风 发表于 2012-6-27 16:41

是应该全面阐释下三国赤壁文化的内涵和实质了。强烈支持中!~~

赤壁传奇 发表于 2012-6-27 16:46

建议小编们恰滴亏,将其他几位老师的发言记录完整整理出来,供大家讨论。

挖煤哥 发表于 2012-6-27 16:47

将有狠多高人闪亮登场,我等拭目以待。。。

刘雨潇 发表于 2012-6-27 16:59

蛮好 赤壁谈文化也得力于网络发展 某种意义上来看 没有网络这样一个散播与聚集的平台 就赤壁来说估计连提都没人提 即便上面提及 下面任然也是一无所知 文化要传播 需要一些文化人持续的给予关注和不断的推动 可以先通过网络薄积 然后在通过活动来喷发

确定渠道传播 组织人员参与 制定推广维度 确定形式终端 文化传播要有高度可复制性 统一认识 要先把自己搞热 才能带动人家发热
热线文化氛围之缺憾 便是赤壁之缺憾

楼主有心人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赤壁文化研究必须先要搞清几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