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门,对于我来说始终是一片空白。打小起,我就从没有见过宝城门及丰乐门,它们拆毁于我未出生的年代——蒲圻大桥建成之年。那段城墙及城门究竟什么模样,建在何处,为何而拆毁,也许只有城关镇里的一些老居民们才知道,我只能借助他们的描述在现实的城市里空凭想象构画虚线。
如今重走西街各条老巷,想找到古城墙的历史遗址,皆无收获。通过知情的街坊老人介绍,才得知城墙大致是从通汇门往西南方向斜插,直达现在的大江南百货商场,那里曾经有一扇城门,叫宝城门,再沿着老人民医院的门诊楼(即现在的家联正门)到大众餐馆,有另外一扇城门,叫丰乐门,是通往老蒲圻县城池的主门,也是县城里最为气势辉煌的一座门楼。城墙顺着山坡依势而建,穿过老政府后山(即现在的教育局),直达南街与迎熏门汇合。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1:54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21:58 编辑
残缺不全的记忆里,西门于我就是一条窄小的街道,两旁是一排排起伏不平、新旧不均、有着灰色和红色不同瓦顶的老平房,其中间隔着几栋二层楼高的木板楼,有一栋因年代久远、墙面已被氧化成绛黑色的旧木板楼,就是我曾经的家。在那座木楼上,有一个开得很低的小木窗,总会冒出两个小小的脑袋瓜,好奇地张望着没有路灯和广告牌的旧街,看着行色匆匆的过路人、车辆,看着小贩们拖动载满蔬菜或瓜果的板车一路沿街叫卖。
“姐,哥买冰棍啥时候才能回来啊?”弟扑闪着一双童真的大眼睛问我。
“傻瓜,哥才不会回来了,一根冰棍他哪里舍得分给我们吃啊?明明是骗了咱俩的三分钱,还把我们反锁在家里,自个儿偷着玩去了。”
“呜呜——我非要告诉爸不可!”弟弟一声哭道。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2:05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12-15 22:59 编辑
那是三十多年前我们举家从北方搬迁至当时的老蒲圻县城时,父亲所在单位在西街分配给我们的一套临时住房,虽说有上下两层,面积其实不足70平方。印象中每层屋的正中央都吊着一根脏得发黑的老电线灯泡,发出的光线总是显得昏暗惨淡。藏在墙角的简易楼梯非常陡,没有扶手,我们兄弟仨人总是十分小心地上下楼。在这间破旧不堪的旧木板楼里,留下的是我初到江南最年幼无知的三年懵懂时光。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2:08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22:14 编辑
当时我们全家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如何尽快地摆脱方言上的障碍,住上这栋旧楼之后才渐渐听到街坊邻居们对于这栋楼的一些非议,不少人善意地提醒我们,之前这栋旧楼因为经常闹鬼,从来没人敢住,居说曾经有人在这栋楼上悬梁自尽。好事的邻里们争先恐后、绘声绘色地告诉我们:闹鬼,那屋子经常闹鬼,已经吓跑了好几户人家!
而他们描述一致的那个头披长发、身穿白色长袍、口吐红色长舌的吊死鬼长得有鼻子有眼睛,把我们几个小孩子吓得毛骨悚然。最初的那些日子里,我们一家除了父亲,全都在无比惊惧与悲惨无助的凄凉气氛中度过。那个年头县城很多地方经常停电,旧木楼上住着的是我们这几个孩子,而大人们又总是在没完没了地加班,我们就在停电的夜晚挤在同一张大床上,三个孩子紧紧地簇拥在一起,共抢着一条被子,争先恐后地蒙住各自的头,度过一个个恐怖无光的黑夜。
作者: 乒乓球 时间: 2011-9-16 22:56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3:02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23:03 编辑
在没有城墙的现代城市里,我费尽心思地回忆过去,脑海里只有穿梭不停的人影,却看不清其中任何一个面容。清晰可见的旧巷道里,那个已消失多年、能舀出纯净甘甜井水的石井同样清晰可见,而父母曾经年轻的容颜,兄弟们在童年时调皮的样子,小时候的伙伴,邻居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于我眼前却越来越模糊,模糊得我不敢相信在这个世界中其曾经真实地存在过,尚不及西门街拐角水果摊上那红彤彤黄橙橙、又大又甜的柿子和桔子那般真实逼人。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3:08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30 10:52 编辑
每次从水果摊前路过,那码放整齐的一排排诱人的水果,吸足了我贪婪的眼光。从小在北方被各种瓜果泡大的我当时并不明白为什么自从来到这座江南小城,就很难再吃到各种水果了。长大了才渐渐明白,这些看来价格不菲的水果就我们当时的家庭收入来说永远只是奢侈品,除了大的节假日,父母所在单位会把当季水果作为福利分给职工,它们是很少被列入普通家庭日常开销清单的。而分回的水果,父母亲却从来舍不得吃,只是津津有味地看着细心品尝水果的孩子们开心地笑。因此,对于我来说,摊上的那些鲜艳欲滴的水果就如庙台里的供奉品,始终只是被用来观赏的。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3:12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23:23 编辑
从西门到县二小的路其实很近,拐两三个街角就到了。不知为什么,不足六岁的我却总是迷路。上学找不到学校,放学不知回家的路。弟弟那时还小,不到上学年龄,而哥哥自有他的玩伴,每到上学的途中就会像甩包袱似的将我甩掉,我经常在街心一个人急得大哭。父母只有我一个女儿,我也一直是在父亲的溺爱下成长的,也许是怕我真的走丢,那以后我经常会稳稳地伏在父亲的背上,听着他粗声粗气的喘息声上学,放学。
若干年后的今天,我找不到西城墙和已经被拆毁的宝城门和丰乐门的遗址,但某道城墙已清楚而无形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3:17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23:20 编辑
关于西门,绕了很多弯子,我真正想写的其实只有父亲,即便想换个轻松的话题,父亲那坚实的背依然固执地缠绕着我的整个脑海。
一旦真的想写父亲,各种悲凉涌入心头,纵有万种感情交织,此时也难以下笔,唯有泪浸心底。
父亲患了重病,在他无助地与死神和病魔努力抗争的这些日子里,我悲从中来,感觉我头顶的天空都似乎变暗了。
在我的世界里,父亲就是那一堵高大厚实的城墙,任何时候都以他坚强的臂膀呵护着他的孩子,而他那永远向我们敞开的城门始终在殷殷期盼着儿女们的归来。
如果父亲倒下了,就意味着我心中的城墙坍塌了。
因此,我无法换另一种视觉来思考西门,在我个人的生活体验中,西街,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没有历史,也没有未来,它唯一有的,只是父亲那永远坚实可靠的背。
那么,西门究竟是什么?它对于我,是一段无法追回的日子,一片无法明了的空白,亦是挽留不住岁月匆匆步伐的无限伤感。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02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13 编辑
洗色之旧彩——北门(拱极门)印象
关于老北街,我想,我们这一代赤壁人的印象里都会有这么一幕场景:
周末的下午,父母带上几个孩子(在我们小的时候,独生子女还是比较少见的。)沿着繁华热闹的北街慢慢朝北走。街道东侧依次是三八门市部,青春理发店,四季春饮食店,一条龙副食批发店、民众餐馆等,街道西侧有服装加工厂,小人书阅览店,皮蛋加工店,魏氏油纸伞铺、陈家罐铺、蔑匠铺等等。
孩子们经常被路边热气腾腾的猪血粉条汤、白米发糕、油炸翻散和各类手工糖果所吸引住,一家人沿路品尝着北街价廉物美的各种小零食,在云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各类商品的长街上充满幸福感地缓缓前行,最终目的地自然是北街的灵魂圣地——北门电影院。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06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07 编辑
那个年代电视没普及,打麻将的赌博风气也还没开始盛行,网络更是闻所未闻,人们工作之余除了去楚剧团看戏就是到北门看电影。而电影更是深受男女老幼所有人的喜爱。
北门电影院分为两部分,主播映大厅和露天播映小院。主厅满足不了观众的情况下总是会在露天小院里加场。
露天电影院四周由几面高墙围筑,其中一面墙挂着白色的幕布,幕布前方是一排排旧长条凳,上面用醒目的白色油漆标着书写粗陋的座排号。
我特别喜欢去露天影院,和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坐在同一条长木凳上,吃着现炒制的葵花仔乐滋滋地看电影。在那里票价低廉,空气清新,天气好的时候总是能看到满天星斗。当然,下雨天那里是不放映加场电影的。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10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12 编辑
而更多时候,哥带着我们弟妹二人会选择跟随邻居大哥大姐一起逃票看电影,躲过巡查员的视线,偷偷地从人烟稀少的后院搭人梯翻墙进来看电影。
记忆中自然不会落下当年我和一帮孩子高高矮矮排成一列,低着头站在院墙角落里惊恐万分地等待巡查员一个个训斥的镜头,而年龄最小的弟弟总是被派回家报信,请来愤怒的家长们一个个将我们招领回去。
回想那个被电影院巡查员抓住的片刻,就感觉世界末日的来临。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无法抵挡住看电影的诱惑。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17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18 编辑
有一次,在我敏捷地从哥哥肩头上滑下来的时候,“妈呀”身后传来一声惨叫,惊回头,不知何故,可怜的弟弟已从高高的墙头摔了下来,看着躺在地上痛苦万分的弟弟,我和哥哥差一点没被吓晕。而弟弟也在那一次事故中不幸摔伤了腿骨。
自那以后,无论家里日子过得有多清贫,父母都会把看电影列入为家庭的一项重要开支。每到周末,母亲会把炒熟的花生和豌豆早早地为我们准备好,然后一家人开开心心地逛北街,在进入电影院之前我们的手上又经常会多了一些从街上向父母额外蹭到的零食,比如大大的棉花糖,可口的棒棒糖、铅笔糖等,再一起随着拥挤的人群涌入北门电影院。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电视机进入我家之后才渐渐被中断。记忆中,那是我们全家最快乐幸福的日子。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29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30 编辑
电影院向前再行100米左右,就来到了北街的尽头,对我们而言充满神秘感的北门,记忆中坚实的老青石墙中央总是有一扇裂了缝、掉了漆的厚门板阻挡住我们的视线。那之外,是在雨季来临时常常水漫城墙的陆水河。
北门和水西门相对整座城池来说是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更早以前,那里几乎是一片长满灰叶菜和各种杂草的泥洼荒地,随着迁居于此的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才逐渐形成了居民区和各条街巷。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39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56 编辑
时光飞逝,多年以后,老北街已由原来的城镇商贸中心变成了一条偏僻、狭窄、拥挤不堪的市井小街,街道上艰难地穿行着各种车辆,大人们领着上学和放学的孩子从占道的小摊小贩前小心翼翼地穿过。破败的老房子被新的建筑物慢慢取替,发黄的日历被一页页揭去,旧的故事也成了褪色的老照片被沉沉地压入箱底,老街坊的居民们更换了一代又一代,旧的电影院也成了落单的一栋老楼,昔日的热闹与光华不再,只剩下萧条落寞的老街独自思忆那被人遗忘的过往铅华。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52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20 20:17 编辑
北街的陈家罐铺,已不再摆满昔日里数也数不清的坛坛罐罐。在这间陈旧的老房子里,我看到了一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在生煤炉做饭,这个见证了北门近一个世纪的耄耋老人,依然在北街以最简朴的生活方式自食其力,我十分感动,也很想像亲孙女一样对她亲切的喊一声:奶奶,你依然健在可真好!如果能静静地听她诉说,从她的记忆里该流淌出多少老北街的故事啊!而她摆摆手,什么也不想说,她平静淡漠的眼神里,早已没有了世事的纷纷扰扰与奢求,我看到更多的似乎是一种对生活的从容和淡定。
我尊重一个老人的沉默,选择悄然离去。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3:09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9 03:45 编辑
北门是什么?一扇城门,一条老街,一个旧的电影院,老人,和深巷。
北门,它的未来之路将通向哪里,若干年后它是否会消失在老城区的改造中,成为与现代化城市接轨的新型街区?或者像老城墙一样不断在修复中稳固地盘延于未来的城市丛林?正如我们人类自己的命运,一切都是无可预知的。
不论如何,今天,我们的政府在努力,我们的市民们同样也在努力,苍老而失修的城门与城墙已不复存在,环绕我们城市的不再是过去那令人窒息的褪色之旧彩,取而代之的是城与墙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诠释;城墙之外,河水汩汩流淌,徐徐向我们展开的是两岸河滨花园式的新画卷。它们将以色彩斑斓的壮丽美景一路伴随当代赤壁市民成长为璀璨的记忆。
民生百态,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属于他自己的珍贵记忆。一段往事成就一个故事,正是我们每个人无数平凡的故事绽放出的绚丽光彩才构成了一幅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浩大悠长的史诗画卷,来永久地传承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作者: 网上银行 时间: 2011-9-18 23:33
古城要能全部都修复完整就好了,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3:36
网上银行 发表于 2011-9-18 23:33
古城要能全部都修复完整就好了,
是啊,这是我们共同期待的。
作者: 明珠76 时间: 2011-9-19 10:01
图文并茂,顶贴。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1-9-19 10:10
姐姐照片拍得美,文字也写得美,勾起了同时代的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9 21:17
明珠76 发表于 2011-9-19 10:01
图文并茂,顶贴。
谢谢朋友欣赏!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9 21:22
渔歌子 发表于 2011-9-19 10:10
姐姐照片拍得美,文字也写得美,勾起了同时代的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谢谢欣赏!这种古老回忆也只有我们七十后和之前的人才能够理解。。
作者: 长得帅罚10块 时间: 2011-9-20 15:21
看了一点 觉得不错 先回帖 再继续欣赏
作者: 赤壁冰雨 时间: 2011-9-20 15:50
看了个把小时,长为么大,还真没好好的去城墙边走走,这次国庆回家一定要抽时间去下
作者: 赤壁传奇 时间: 2011-9-26 23:58
星河社,恰同学少年,还有那些粉色的记忆......
作者: 盘石村个 时间: 2011-9-27 02:36
作者: 云淡风情 时间: 2011-9-27 02:56
快乐看帖子。友情顶帖子。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29 08:31
{:soso_e100:}
作者: hwh 时间: 2011-9-29 09:26
保护文物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