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标题: 赤壁古城墙记事(全文终结) [打印本页]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5:55


见到城墙上这支老青藤,我不知道它属于植物纲中的哪一科目,学名叫什么名字,它给我的是心灵上的强烈震撼:在离开土壤的高处,它是如何学会在石缝中吸取生存的养分,并让自己固若金汤地吸附于石壁上,向人们充分地展示出它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依然有着非比寻常的旺盛生命力呢?

作者: 756593220    时间: 2011-9-13 16:00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6:01


而这枝具有西洋画般完美图案的无名小藤也不甘示弱地展示着它的新绿。如果没有意外,也许它会像它的长辈们一样努力成长,在坚固的城墙上攻下属于它自己的半壁江山。而命运无常,它并不知道在不久的日后它会被这个世界永远地驱逐出境。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6:04


那么它呢,再弱小的枝蔓也有生命赋予它存在的意义,风吹雨打又何妨?即便在这世上以最卑微的方式存在,也要生存得有尊严,不畏艰难困苦,勇敢地向上攀爬,哪怕只有一朝,一夕……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6:07


拱极门,是现存的几座城楼中最为大气的建筑,连接城楼的石墙,左方右圆,一刚一柔,既蕴含着中国古老文化中的阴阳学说,也喻意为赤壁人民在抵抗厄运时能屈能伸、刚柔并存的美好品德。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6:16



古老的城墙,除了垒砌的青石砖,带来古朴格局的还有那瀑布般垂到墙底的碧帘,因为它们,残损的古城墙才显得如此生机盎然。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6:24


当然,也有生性具有破坏力的异类。那将青石顶起的倔强的根桩,实在令人无语,看着它腕大的伤口,难以想象它的痛,而在此之前,它曾经是以怎样一种骄傲的姿态站在人们的视线高处呢?现在,一种无声的喘息在我耳边呻吟: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和城墙共生存的权力吗?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6:29


而这么粗大的枝干,是经历了多少艰辛万苦才会有如此辉煌灿烂的成长历程啊?关于古城墙的摧毁,难道真的只有它们的罪过吗?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6:34


那么沉沉地压在城墙上的那些水泥预制板,人们又是赋予它们以怎样的意义而存在于城墙之上的呢?


作者: 袜子    时间: 2011-9-13 16:35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6:38


多少年来,城墙上的这些红房子是否也一直在努力挤身于赤壁历史古迹这一特殊的光辉灿烂文化呢?


作者: 夏果    时间: 2011-9-13 16:44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6:46


古老的城墙在哭泣:额外的沉重负荷究竟出自谁之手?有人问过我们能承受吗?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7:01








城门之上是来自三百年前的古老文字。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7:07


城门之下是连接现代“文明”的光缆线。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7:12


残垣断壁,多少流失的岁月如这坍塌的砖石化为永不可能被历史重拾的沙砾……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7:18


滚滚红尘,滔滔历史洪流,古与今,皆为过往云烟,未来长河谁能驻留兮?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7:23


城墙之外,千万年来,丰财山依然如初地静静屹立在陆水河对岸。它不仅见证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出现的叱咤风云的赤壁儿女们,也安然瞩视着城池内渺小得翻不起任何一粒浪沫的芸芸众生们,在它眼中,就算是再弱小的虫蚁,也曾奋力地在这一方水土里为生命而搏击。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7:25


潺潺不断的陆水河,从古至今,养育着一代代的赤壁儿女们。何谓母亲河?对于前世今生未来都喝着陆水河水长大的所有赤壁民众,陆水河永远是母亲河!那么,有良知的赤壁儿女们,如何让清澈见底的一方净水,就像我们的血脉一样能在这里世世代代长流?

作者: 牛歌    时间: 2011-9-13 17:49
图文并茂,介绍赤壁古城历史的好帖!
作者: 947074252    时间: 2011-9-13 17:52
{:soso_e179:}
作者: 无敌潜水艇    时间: 2011-9-13 17:54
沉月孤影 发表于 2011-9-13 15:55
见到城墙上这支老青藤,我不知道它属于植物纲中的哪一科目,学名叫什么名字,它给我的是心灵上的强烈震 ...

爬山虎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8:55
牛歌 发表于 2011-9-13 17:49
图文并茂,介绍赤壁古城历史的好帖!

多谢加分!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3 18:57
无敌潜水艇 发表于 2011-9-13 17:54
爬山虎

楼上真是见多识广啊!
作者: 丝丝丝丝    时间: 2011-9-13 20:30
不仅文字写得好,照片也拍得好
作者: cplss    时间: 2011-9-13 20:46

作者: 木瓜树下    时间: 2011-9-13 20:52
本帖最后由 木瓜树下 于 2011-9-13 20:53 编辑

被你拍得好像蒲圻很有历史底蕴的样子,你简直就是一个“居陋巷、一瓢饮”的文化高人!{:soso_e179:}
作者: zhangzc23    时间: 2011-9-13 21:44

作者: 雅一    时间: 2011-9-13 21:55
{:soso_e100:}{:soso_e100:}{:soso_e100:}
作者: 秋在商城    时间: 2011-9-13 22:07

作者: 凯凯168    时间: 2011-9-13 22:11
拍得很有韵味
作者: 老青果    时间: 2011-9-13 22:17
寓教于无形也!~~~~~~~~~~~~
作者: 黑暗    时间: 2011-9-13 23:10
可惜还有门被拆除了
作者: 蒲圻铁山个    时间: 2011-9-13 23:49
                修完整了个话,那确实蛮好!
作者: 蓝天白云-赤壁    时间: 2011-9-14 09:13
沉月孤影 发表于 2011-9-13 17:01
城门之上是来自三百年前的古老文字。

这些真的是难得的文物古迹啊,是应该好好保护它们。。。要给子孙后代留点财富啊!
作者: 天瑞之城    时间: 2011-9-14 09:20
来看看。
不错,不错。
作者: 马鸡跟    时间: 2011-9-14 14:23
历史见证未来.旅游考验历史。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4 21:48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4 21:49 编辑

二、忆城门
绿色之记忆——东门(聚奎门)

        坐在小板凳上,望着那油绿如洗、碧帘似的垂挂在东城门上的爬山虎,我时常怔怔地发呆,为什么叫爬山虎呢?那翡翠般的绿叶与虎又有什么关联呢?我由此又联想到城墙上经常出现的壁虎,难道是因为壁虎的关系?可这叶子哪里象什么虎啊?
    当贺用她那纤细洁白的手指在我脑壳上轻敲了几下,我猛地回头看见她那严厉的眼神,低下头来沮丧地望着小木桌上摆着的几道数学题,哎,天快黑了,何时才能回家啊!小学四年级的我因为那几道该死的工程问题总是理不出头绪而被留校,又因为总是最后一个留校生,而被老师直接带回家来辅导。
        但不管老师有多么严格,我依然是那么那么的喜欢和敬仰这位贺,不仅因为她那具有震慑力的威严中隐隐透露着对学生们的几分尊重和慈爱,也因为在当时的蒲圻二小贺是多么不同凡响又年轻貌美的女老师啊,她那迷人的双眼皮大眼睛,和她动听的嗓音总是令我和同学们无缘由地对她生出好感。
    终于完成了数学作业后,在老师贺的仔细叮嘱下我欢快地背着书包跑出了院子。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4 21:53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4 21:54 编辑



     穿过聚奎门,那错落有致的老青石总是给人以踏实可靠的信任感。我迈开步子,沿着城墙拾级而上,不久之后,脚步就会习惯地放慢速度,青石板路的右侧有一扇门曾经是那样吸引着我,在那扇门之内,总是有堆积如山的各种儿童书籍向我散发着无穷无尽的磁场,因为那么多数也数不完的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期刊是当时县城里绝大多数少年儿童们都无法企及和拥有的,这些书让我最初在书的小主人彩的面前总是像一个低三下四的乞丐。在那个多数父母们还在为解决家庭温饱而劳累奔波的年代,能够长期为孩子订阅课外书籍的家长可实在不多。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4 22:09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12:26 编辑



    一开始,我拿一切可以吸引同学兴趣的东西作交换条件,向书主人索取一小片读书的快乐与宁静,比如自制的沙包、新到手的火柴盒贴花、各种彩色糖纸或者妈妈塞进我书包里没舍得吃的一小块薄荷方糖等等。还有一次,我用从妈妈衣柜里翻出来的一张十斤粮票偷换来的一副黑色跳皮筋向彩仅仅交换了读《一千零一夜》神话故事的三个晚上,而那次偷粮票被发现的代价是跪了一整夜的搓衣板。
    久而久之,我由最初的小小交易慢慢收获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友谊。
    在放学的黄昏,周末的午后,我常常和彩搬起小板凳坐在阴凉的城墙之下静静地看书,有时也互相探讨书中那些可爱的人物和动听的故事。因为有着同样的兴趣,看书不再以交易的方式获得,而是在彩大大方方的相邀和赠予之下,童年的记忆中便始终有了彩那真挚的笑容。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4 22:27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4 22:28 编辑



      城门之上我从来未曾仔细认识的古老石刻文字,是在多年以后才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相机里,而昔日那壁画般衍生在城门之上的爬山虎,早已不知何年何月永久地爬出了我的视线。   
    看着来自于明末清初的石刻文字,一股久远的温暖如爬山虎一样爬满了我的心头。时光在这里交错重叠,我似乎听见在不同年代里穿越而来的声音,荧火虫总是拖着一串串流荧在夏夜的城门口飞速地穿过,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的老人们争相诉说着他们的过往见闻;有着不同装束的人们眼神里装满了不同的期盼,千差万别的人生始于千差万别的年代。

作者: 水月空灵-花妹妹    时间: 2011-9-14 22:32
照片不错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4 22:43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4 22:49 编辑

    来到东门,我仔细寻找童年的足迹,一切都已变样,贺的家在哪里?彩的家又在哪里?站在时间的尽头,我迷失了通往过去的方向,捡拾残缺的记忆碎片,头脑里无论如何也拼贴不回当年的模样。而即便是找到了那些老房子又如何?也不过是破败萧条、人去楼空。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4 22:51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4 22:52 编辑

      对于我,关于东门城墙的记忆,总是从数学老师贺开始。我的人生记忆中才会依次有城墙上那些垂到地表的爬山虎,青石板路,数也数不完的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以及童年小伙伴彩的出现。如串起在一根线上的风铃,当某个铃铛响起,必会有接二连三的一整串铃铛悦耳地响起,让生命的记忆总是充满丰富多彩、美妙无限的音律,而这对于我才算得上是一道完整的生命轨迹

作者: zhangwenfu87    时间: 2011-9-14 22:54

作者: 牛歌    时间: 2011-9-14 22:58
楼主辛苦啦!
此帖很好地介绍赤壁古城的历史、风土……图文真好!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4 23:01
感谢牛歌的加精及关注!后文在不断编辑中。
作者: 娟姐、    时间: 2011-9-14 23:06
   


  爬山虎、
作者: 顺丰速运    时间: 2011-9-14 23:11

作者: 浪花一朵朵    时间: 2011-9-14 23:41
图文并茂,欣赏中。
蒲圻古城墙始建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经过一年多的修复,赤壁独具三国文化特色的古城风貌更显浓郁。
登上古城墙,鸟瞰现代化的林立高楼,在这里,两种文明和谐相处,相得益彰。


作者: 村夫遥星    时间: 2011-9-15 05:48
楼主的照片在诉说历史,楼主的文笔在书写情怀,如此好帖,不得不赞!
作者: 小强一样活的人    时间: 2011-9-15 09:03
好帖。顶!!
作者: 陆水白衣    时间: 2011-9-15 15:48
河边那些种菜的简直太可恶了,为图一己小利不惜破坏美好的景观带。用俗话说他们是:恰了气死。
作者: 木四水    时间: 2011-9-15 21:07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5 23:00
浪花一朵朵 发表于 2011-9-14 23:41
图文并茂,欣赏中。
蒲圻古城墙始建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经过一年多的修复,赤壁独具三国文 ...

感谢版主的关注及加分!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5 23:00
村夫遥星 发表于 2011-9-15 05:48
楼主的照片在诉说历史,楼主的文笔在书写情怀,如此好帖,不得不赞!

感谢村夫老师的点评及加分!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5 23:00
感谢诸位的顶贴!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5 23:03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12:37 编辑

粉色之记忆——南门(迎熏门)

       我的花季年代,是像少年维特一般的苦楚与彷徨。人群之中,我总是那最不起眼、把自己掩藏得最深的一个。
    那是一个四月之末。第一次未经父母允许,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大着胆儿与女伴一起离家彻夜不归,和一群有着共同梦想的少男少女们相聚在迎熏门西侧、老政府院落内的那段城墙上度过了长长的一夜。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5 23:06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12:38 编辑

     那一年,我们都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文学青年,写诗,写散文,在雄鹰与华光的创办下一起组建了“星河”文学社,费尽心力办过几期《星河》报,在其上纷纷发表了各自的处女作,一同上街叫卖过属于我们自己的报纸,怀着崇拜的心情登门拜访过梁必文、饶庆年等老一辈的蒲圻籍知名作家们,不懂政治却也稀里糊涂、闹闹哄哄地跟着经历了一场学潮。
    那一年,我们快乐并忧伤着。
    那一夜,我们幸福而迷惘着。
[attach]11443100[/attach]

DSC_8008.jpg (85.68 KB, 下载次数: 28)

DSC_8008.jpg

作者: 云淡风情    时间: 2011-9-15 23:14
楼主好文采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5 23:41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5 23:42 编辑

      夜色之下,我们坐在高高的城墙上,城墙边那些高大的老榆树伸出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露。凉风袭袭,树影婆娑,看不见星光,却有满城月色温柔地浸润着寂静的四周。

      花一样的豆蔻年华,我们却感觉不到青春的美好,也丝毫不为眼前的诗情画意所感动,各种各样的少年之烦恼充斥着我们的内心,三人一团两人一伙的在这静夜之中互相倾吐着各自的衷肠。
      瞅准机会,我终于摆脱掉总是喋喋不休地专注于谈论自己心思的女伴,沿着高高的城墙石,走到了50米之外离群独处,望着夜空,一个人静静地思索与惆怅,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无法诉说的心绪在内心纠结。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5 23:44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5 23:46 编辑

   四月的晚风丝毫也未吹冷我的思绪,我闭着眼睛躺在城墙之上,任那青石的寒凉一丝丝浸透我的衣裙。这世上有我,无我,皆在于睁眼与闭眼之间。城墙四周,黑暗与寂静就像一只黑色的巨兽吞噬着我,消融着我,使我最终也成为看守夜兽的一个忠实的卒子。
      尽管已到午夜,独自一人,我也丝毫无所畏惧。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5 23:53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5 23:54 编辑

      我渴望脚步响起,期待终能被某人关注,然而我等不来童话般的美梦。我的存在与否,难道真的令世人所漠视?我问清风,清风沉默;我问城墙,城墙不语。
    将近一个时辰过后,终究抵挡不住睡意,我把头深深地埋在膝盖里,沉沉地入睡……
    脚步是从梦中响起的么?
    坐直身子,我惊骇地睁大双眼,一个黑色的身影出现在城墙的另一端。
    当我们双方都确认对方不是鬼时,似乎某个故事即将从这里开始。
    那是关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5 23:57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5 23:59 编辑



     “嘿,你是干什么的?深更半夜怎么一个人坐在城墙上?”
     “那你半夜一个人又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不怕鬼啊?”
     “你呢?”
     “我怕呀,以为撞上了你这个女鬼咧。”
     “世上可怕的并不是鬼,倒是人呢!”
     “别告诉是有什么事情想不开来跳城墙吧?”
     “你才跳城墙呢!”
     “喂喂,我可没那么无聊,是和很多同伴们一起过来的,他们都在那边聊天呢,我是来找厕所的。”
     “你是星河社的吗?真巧,我也是那一伙的,只是想找个地方一个人清静清静。”
     “咦?你也是星河社的?叫什么?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我也没见过你呀?”
      期待中的故事似乎正顺利发生。
      花一样的年龄,梦一样的场景,使午夜的相遇变得如此美妙。
      我们促膝相谈,谈过去,谈未来,谈各自心中的理想与抱负。而他更是天南海北,畅所欲言,对方的健谈无形中使我变成了一个老实的听众,耳边充盈着他浓郁的乡音,夜幕隐藏了我沉沉的睡意。
      直到天际发白,我们彼此才慢慢看清了对方的容颜。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00:00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00:04 编辑

      也许有些人的思维生来只会在黑暗中开花结果,而他正属于这一类型,越来越明亮的晨光让他看起来显得很不自信,也许是经过漫长的一夜畅谈使他先前过于活跃的大脑开始变得困乏起来,又或许才思用尽,脑子里已被洗劫一空,先前那个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他忽然变得腼腆害羞、语无伦次起来。
    我悄悄打量着他,这是一张不能用单纯的帅与不帅来定义,而似乎需要耗费时光去理解和记忆的面孔,也是一张转过身去即刻就会从你脑海里消失的面孔。
    不久之后,我收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封情书。捧着字里行间那热情洋溢的表白,心生激动,第一次被人爱慕,如同醉酒。
      然而捧着情书的我不管有多感动,却始终无法清楚地记起这张面容。
    这不是我一直苦苦期盼的,自然结不出盛夏的果实,却也让我青涩的岁月初尝被爱的温暖。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00:10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00:10 编辑



    我并不知道,冥冥之中,上天会有另外的安排。
    它日之后,我才逐渐明白,在那一夜,古老的城墙听懂了我孤独的心曲。
    就在那一夜,城墙的另一端,有另一个我素未相识的文学青年,在和我们共同的朋友彻夜长谈。恍惚的记忆中,我似乎能搜寻到那张若隐若现的脸孔。但在当年,我们擦肩而过,眼里却彼此看不到对方。
    人生如戏,世事难料,若干年后,他却最终成为了我的人生伴侣。
假如那一夜我们相遇并相识,或许今日也只能沦为路人。注定了我们的相遇,在于天时,在于地利,在于人和。
    一切皆有前因后果,南门那段高高的城墙就仿佛是一条长长的月下彩带,早已在某一夜将我与他未来的命运紧紧牵系在一起。

作者: 赤壁叶子红    时间: 2011-9-16 00:16
沉月孤影 发表于 2011-9-13 15:55
见到城墙上这支老青藤,我不知道它属于植物纲中的哪一科目,学名叫什么名字,它给我的是心灵上的强烈震 ...

是爬墙虎吗?
作者: 赤壁富亚漆专卖    时间: 2011-9-16 00:22
只能说支持再支持
作者: 绿叶160    时间: 2011-9-16 16:48
本人有幸出生于南门。童年的我经常和玩伴们一起在南门城楼下的阶梯上坐滑滑梯,在二小对面粮店的麻袋丛中捉迷藏,还穿过城门在陆水河边拣石子。现在看到城墙,总有一种别样的亲情!
作者: tigerfish    时间: 2011-9-16 16:54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把古城墙这道风景线搞好。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1:50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7 08:27 编辑

                   消失的宝城门——我的白色记忆之西门

    关于西门,对于我来说始终是一片空白。打小起,我就从没有见过宝城门及丰乐门,它们拆毁于我未出生的年代——蒲圻大桥建成之年。那段城墙及城门究竟什么模样,建在何处,为何而拆毁,也许只有城关镇里的一些老居民们才知道,我只能借助他们的描述在现实的城市里空凭想象构画虚线。

    如今重走西街各条老巷,想找到古城墙的历史遗址,皆无收获。通过知情的街坊老人介绍,才得知城墙大致是从通汇门往西南方向斜插,直达现在的大江南百货商场,那里曾经有一扇城门,叫宝城门,再沿着老人民医院的门诊楼(即现在的家联正门)到大众餐馆,有另外一扇城门,叫丰乐门,是通往老蒲圻县城池的主门,也是县城里最为气势辉煌的一座门楼。城墙顺着山坡依势而建,穿过老政府后山(即现在的教育局),直达南街与迎熏门汇合。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1:54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21:58 编辑

      残缺不全的记忆里,西门于我就是一条窄小的街道,两旁是一排排起伏不平、新旧不均、有着灰色和红色不同瓦顶的老平房,其中间隔着几栋二层楼高的木板楼,有一栋因年代久远、墙面已被氧化成绛黑色的旧木板楼,就是我曾经的家。在那座木楼上,有一个开得很低的小木窗,总会冒出两个小小的脑袋瓜,好奇地张望着没有路灯和广告牌的旧街,看着行色匆匆的过路人、车辆,看着小贩们拖动载满蔬菜或瓜果的板车一路沿街叫卖。
    “姐,哥买冰棍啥时候才能回来啊?”弟扑闪着一双童真的大眼睛问我。
    “傻瓜,哥才不会回来了,一根冰棍他哪里舍得分给我们吃啊?明明是骗了咱俩的三分钱,还把我们反锁在家里,自个儿偷着玩去了。”
    “呜呜——我非要告诉爸不可!”弟弟一声哭道。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2:05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12-15 22:59 编辑

      那是三十多年前我们举家从北方搬迁至当时的老蒲圻县城时,父亲所在单位在西街分配给我们的一套临时住房,虽说有上下两层,面积其实不足70平方。印象中每层屋的正中央都吊着一根脏得发黑的老电线灯泡,发出的光线总是显得昏暗惨淡。藏在墙角的简易楼梯非常陡,没有扶手,我们兄弟仨人总是十分小心地上下楼。在这间破旧不堪的旧木板楼里,留下的是我初到江南最年幼无知的三年懵懂时光。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2:08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22:14 编辑

    当时我们全家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如何尽快地摆脱方言上的障碍,住上这栋旧楼之后才渐渐听到街坊邻居们对于这栋楼的一些非议,不少人善意地提醒我们,之前这栋旧楼因为经常闹鬼,从来没人敢住,居说曾经有人在这栋楼上悬梁自尽。好事的邻里们争先恐后、绘声绘色地告诉我们:闹鬼,那屋子经常闹鬼,已经吓跑了好几户人家!
    而他们描述一致的那个头披长发、身穿白色长袍、口吐红色长舌的吊死鬼长得有鼻子有眼睛,把我们几个小孩子吓得毛骨悚然。最初的那些日子里,我们一家除了父亲,全都在无比惊惧与悲惨无助的凄凉气氛中度过。那个年头县城很多地方经常停电,旧木楼上住着的是我们这几个孩子,而大人们又总是在没完没了地加班,我们就在停电的夜晚挤在同一张大床上,三个孩子紧紧地簇拥在一起,共抢着一条被子,争先恐后地蒙住各自的头,度过一个个恐怖无光的黑夜。

作者: 乒乓球    时间: 2011-9-16 22:56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3:02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23:03 编辑

    在没有城墙的现代城市里,我费尽心思地回忆过去,脑海里只有穿梭不停的人影,却看不清其中任何一个面容。清晰可见的旧巷道里,那个已消失多年、能舀出纯净甘甜井水的石井同样清晰可见,而父母曾经年轻的容颜,兄弟们在童年时调皮的样子,小时候的伙伴,邻居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于我眼前却越来越模糊,模糊得我不敢相信在这个世界中其曾经真实地存在过,尚不及西门街拐角水果摊上那红彤彤黄橙橙、又大又甜的柿子和桔子那般真实逼人。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3:08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30 10:52 编辑



    每次从水果摊前路过,那码放整齐的一排排诱人的水果,吸足了我贪婪的眼光。从小在北方被各种瓜果泡大的我当时并不明白为什么自从来到这座江南小城,就很难再吃到各种水果了。长大了才渐渐明白,这些看来价格不菲的水果就我们当时的家庭收入来说永远只是奢侈品,除了大的节假日,父母所在单位会把当季水果作为福利分给职工,它们是很少被列入普通家庭日常开销清单的。而分回的水果,父母亲却从来舍不得吃,只是津津有味地看着细心品尝水果的孩子们开心地笑。因此,对于我来说,摊上的那些鲜艳欲滴的水果就如庙台里的供奉品,始终只是被用来观赏的。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3:12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23:23 编辑

    从西门到县二小的路其实很近,拐两三个街角就到了。不知为什么,不足六岁的我却总是迷路。上学找不到学校,放学不知回家的路。弟弟那时还小,不到上学年龄,而哥哥自有他的玩伴,每到上学的途中就会像甩包袱似的将我甩掉,我经常在街心一个人急得大哭。父母只有我一个女儿,我也一直是在父亲的溺爱下成长的,也许是怕我真的走丢,那以后我经常会稳稳地伏在父亲的背上,听着他粗声粗气的喘息声上学,放学。

    若干年后的今天,我找不到西城墙和已经被拆毁的宝城门和丰乐门的遗址,但某道城墙已清楚而无形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6 23:17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6 23:20 编辑

    关于西门,绕了很多弯子,我真正想写的其实只有父亲,即便想换个轻松的话题,父亲那坚实的背依然固执地缠绕着我的整个脑海。
    一旦真的想写父亲,各种悲凉涌入心头,纵有万种感情交织,此时也难以下笔,唯有泪浸心底。
    父亲患了重病,在他无助地与死神和病魔努力抗争的这些日子里,我悲从中来,感觉我头顶的天空都似乎变暗了。
    在我的世界里,父亲就是那一堵高大厚实的城墙,任何时候都以他坚强的臂膀呵护着他的孩子,而他那永远向我们敞开的城门始终在殷殷期盼着儿女们的归来。
    如果父亲倒下了,就意味着我心中的城墙坍塌了。
    因此,我无法换另一种视觉来思考西门,在我个人的生活体验中,西街,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没有历史,也没有未来,它唯一有的,只是父亲那永远坚实可靠的背。
      那么,西门究竟是什么?它对于我,是一段无法追回的日子,一片无法明了的空白,亦是挽留不住岁月匆匆步伐的无限伤感。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02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13 编辑

                洗色之旧彩——北门(拱极门)印象


    关于老北街,我想,我们这一代赤壁人的印象里都会有这么一幕场景:
    周末的下午,父母带上几个孩子(在我们小的时候,独生子女还是比较少见的。)沿着繁华热闹的北街慢慢朝北走。街道东侧依次是三八门市部,青春理发店,四季春饮食店,一条龙副食批发店、民众餐馆等,街道西侧有服装加工厂,小人书阅览店,皮蛋加工店,魏氏油纸伞铺、陈家罐铺、蔑匠铺等等。
    孩子们经常被路边热气腾腾的猪血粉条汤、白米发糕、油炸翻散和各类手工糖果所吸引住,一家人沿路品尝着北街价廉物美的各种小零食,在云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各类商品的长街上充满幸福感地缓缓前行,最终目的地自然是北街的灵魂圣地——北门电影院。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06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07 编辑

    那个年代电视没普及,打麻将的赌博风气也还没开始盛行,网络更是闻所未闻,人们工作之余除了去楚剧团看戏就是到北门看电影。而电影更是深受男女老幼所有人的喜爱。
    北门电影院分为两部分,主播映大厅和露天播映小院。主厅满足不了观众的情况下总是会在露天小院里加场。
    露天电影院四周由几面高墙围筑,其中一面墙挂着白色的幕布,幕布前方是一排排旧长条凳,上面用醒目的白色油漆标着书写粗陋的座排号。
    我特别喜欢去露天影院,和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坐在同一条长木凳上,吃着现炒制的葵花仔乐滋滋地看电影。在那里票价低廉,空气清新,天气好的时候总是能看到满天星斗。当然,下雨天那里是不放映加场电影的。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10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12 编辑

    而更多时候,哥带着我们弟妹二人会选择跟随邻居大哥大姐一起逃票看电影,躲过巡查员的视线,偷偷地从人烟稀少的后院搭人梯翻墙进来看电影。
    记忆中自然不会落下当年我和一帮孩子高高矮矮排成一列,低着头站在院墙角落里惊恐万分地等待巡查员一个个训斥的镜头,而年龄最小的弟弟总是被派回家报信,请来愤怒的家长们一个个将我们招领回去。
    回想那个被电影院巡查员抓住的片刻,就感觉世界末日的来临。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无法抵挡住看电影的诱惑。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17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18 编辑

    有一次,在我敏捷地从哥哥肩头上滑下来的时候,“妈呀”身后传来一声惨叫,惊回头,不知何故,可怜的弟弟已从高高的墙头摔了下来,看着躺在地上痛苦万分的弟弟,我和哥哥差一点没被吓晕。而弟弟也在那一次事故中不幸摔伤了腿骨。
    自那以后,无论家里日子过得有多清贫,父母都会把看电影列入为家庭的一项重要开支。每到周末,母亲会把炒熟的花生和豌豆早早地为我们准备好,然后一家人开开心心地逛北街,在进入电影院之前我们的手上又经常会多了一些从街上向父母额外蹭到的零食,比如大大的棉花糖,可口的棒棒糖、铅笔糖等,再一起随着拥挤的人群涌入北门电影院。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电视机进入我家之后才渐渐被中断。记忆中,那是我们全家最快乐幸福的日子。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29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30 编辑

    电影院向前再行100米左右,就来到了北街的尽头,对我们而言充满神秘感的北门,记忆中坚实的老青石墙中央总是有一扇裂了缝、掉了漆的厚门板阻挡住我们的视线。那之外,是在雨季来临时常常水漫城墙的陆水河。
    北门和水西门相对整座城池来说是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更早以前,那里几乎是一片长满灰叶菜和各种杂草的泥洼荒地,随着迁居于此的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才逐渐形成了居民区和各条街巷。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39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8 22:56 编辑








    时光飞逝,多年以后,老北街已由原来的城镇商贸中心变成了一条偏僻、狭窄、拥挤不堪的市井小街,街道上艰难地穿行着各种车辆,大人们领着上学和放学的孩子从占道的小摊小贩前小心翼翼地穿过。破败的老房子被新的建筑物慢慢取替,发黄的日历被一页页揭去,旧的故事也成了褪色的老照片被沉沉地压入箱底,老街坊的居民们更换了一代又一代,旧的电影院也成了落单的一栋老楼,昔日的热闹与光华不再,只剩下萧条落寞的老街独自思忆那被人遗忘的过往铅华。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2:52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20 20:17 编辑

    北街的陈家罐铺,已不再摆满昔日里数也数不清的坛坛罐罐。在这间陈旧的老房子里,我看到了一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在生煤炉做饭,这个见证了北门近一个世纪的耄耋老人,依然在北街以最简朴的生活方式自食其力,我十分感动,也很想像亲孙女一样对她亲切的喊一声:奶奶,你依然健在可真好!如果能静静地听她诉说,从她的记忆里该流淌出多少老北街的故事啊!而她摆摆手,什么也不想说,她平静淡漠的眼神里,早已没有了世事的纷纷扰扰与奢求,我看到更多的似乎是一种对生活的从容和淡定。
    我尊重一个老人的沉默,选择悄然离去。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3:09
本帖最后由 沉月孤影 于 2011-9-19 03:45 编辑

    北门是什么?一扇城门,一条老街,一个旧的电影院,老人,和深巷。
    北门,它的未来之路将通向哪里,若干年后它是否会消失在老城区的改造中,成为与现代化城市接轨的新型街区?或者像老城墙一样不断在修复中稳固地盘延于未来的城市丛林?正如我们人类自己的命运,一切都是无可预知的。
    不论如何,今天,我们的政府在努力,我们的市民们同样也在努力,苍老而失修的城门与城墙已不复存在,环绕我们城市的不再是过去那令人窒息的褪色之旧彩,取而代之的是城与墙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诠释;城墙之外,河水汩汩流淌,徐徐向我们展开的是两岸河滨花园式的新画卷。它们将以色彩斑斓的壮丽美景一路伴随当代赤壁市民成长为璀璨的记忆。







      民生百态,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属于他自己的珍贵记忆。一段往事成就一个故事,正是我们每个人无数平凡的故事绽放出的绚丽光彩才构成了一幅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浩大悠长的史诗画卷,来永久地传承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作者: 网上银行    时间: 2011-9-18 23:33
古城要能全部都修复完整就好了,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8 23:36
网上银行 发表于 2011-9-18 23:33
古城要能全部都修复完整就好了,

是啊,这是我们共同期待的。
作者: 明珠76    时间: 2011-9-19 10:01
图文并茂,顶贴。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1-9-19 10:10
姐姐照片拍得美,文字也写得美,勾起了同时代的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9 21:17
明珠76 发表于 2011-9-19 10:01
图文并茂,顶贴。

谢谢朋友欣赏!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19 21:22
渔歌子 发表于 2011-9-19 10:10
姐姐照片拍得美,文字也写得美,勾起了同时代的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谢谢欣赏!这种古老回忆也只有我们七十后和之前的人才能够理解。。
作者: 长得帅罚10块    时间: 2011-9-20 15:21
看了一点 觉得不错 先回帖 再继续欣赏
作者: 赤壁冰雨    时间: 2011-9-20 15:50
看了个把小时,长为么大,还真没好好的去城墙边走走,这次国庆回家一定要抽时间去下
作者: 赤壁传奇    时间: 2011-9-26 23:58
星河社,恰同学少年,还有那些粉色的记忆......
作者: 盘石村个    时间: 2011-9-27 02:36

作者: 云淡风情    时间: 2011-9-27 02:56
快乐看帖子。友情顶帖子。
作者: 沉月孤影    时间: 2011-9-29 08:31
{:soso_e100:}
作者: hwh    时间: 2011-9-29 09:26
保护文物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