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标题: 如今已非常罕见的老手艺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4:48
标题: 如今已非常罕见的老手艺
在别的地方看到这些图,是很有感想,就转载到这里来给大家回味下
  
    正在消失的老手艺——剃 头 担 子
  老人技术精湛,态度热情,收费便宜,来找他剃头的人还是很多。
  现在,剃头担子少了,剃头师傅必备的十六般技艺(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懂的人也不多了。在这里剃头,没有电动剪刺耳的嚣叫,更不担心你的头发会被连根拔起,咬牙忍受揭头皮般的痛苦。

1.jpg (43.48 KB, 下载次数: 56)

1.jpg

2.jpg (38.95 KB, 下载次数: 52)

2.jpg

3.jpg (37.05 KB, 下载次数: 54)

3.jpg

4.jpg (33.69 KB, 下载次数: 60)

4.jpg

5.jpg (41.44 KB, 下载次数: 43)

修面前,老人将毛巾用热水浸透,平敷在我的脸上,然后老道地在那条油光的荡荡布上,反复地蹭磨着剃头刀 ...

修面前,老人将毛巾用热水浸透,平敷在我的脸上,然后老道地在那条油光的荡荡布上,反复地蹭磨着剃头刀 ...

6.jpg (42.23 KB, 下载次数: 59)

来找老人剃头的,大多是住在老街上的老街坊,经常光顾的老主顾。

来找老人剃头的,大多是住在老街上的老街坊,经常光顾的老主顾。

7.jpg (30.42 KB, 下载次数: 52)

剃完头,老人一般会主动为客人洗耳按摩。

剃完头,老人一般会主动为客人洗耳按摩。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4:53
  正在消失的老手艺——老裁缝
  今年72岁的黄文斗师傅,从12岁开始学习裁缝手艺算起,已经有了整整60年。这60年间,老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身旁的缝纫机,放下过手中的剪刀。即使三年困难时期,那么艰苦的岁月,老人也要踩几脚,剪几刀,缝几针,心里才安稳塌实。

8.jpg (40.05 KB, 下载次数: 53)

8.jpg

9.jpg (46.9 KB, 下载次数: 53)

老人的房子虽小,却具备所有“家”与“店”的功能.

老人的房子虽小,却具备所有“家”与“店”的功能.

10.jpg (40.85 KB, 下载次数: 51)

这60年间,老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身旁的缝纫机,放下过手中的剪刀。 也是这些老工具陪伴了老人几十年。

这60年间,老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身旁的缝纫机,放下过手中的剪刀。 也是这些老工具陪伴了老人几十年。

11.jpg (43.68 KB, 下载次数: 50)

11.jpg

12.jpg (40.75 KB, 下载次数: 56)

六十年的追求,六十年的坚持,六十年的期待。老人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养了一家子,干了一辈子的老手艺。

六十年的追求,六十年的坚持,六十年的期待。老人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养了一家子,干了一辈子的老手艺。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4:54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老木匠
    
    在湖南省石门县夹山镇的小街上,一间破落的木匠小屋,夹在一排整齐漂亮的街道民居中,特别引人注目。这小屋因年久失修,瓦难遮雨,墙难挡风,门难关鸡。屋的前半部堆满了旧木材,几件简陋的老式木工工具散落一旁,后半部放了一口开了裂纹的水缸,两只塑料水桶倚靠而立,几只小鸡守侯在砖头搭建的简易灶边,敦实的厚木桌上,一碗米饭冒着丝缕热气。
    这小屋,便是木匠师傅龚道文的家。
    62岁的龚师傅,自十多岁开始学木匠手艺,已经与斧头、锯子打了近50年交道。
    这木匠手艺,救了龚师傅一命。四十岁时,老人感觉到右腿经常疼痛,刚开始咬咬牙还能挺过,这痛几年后,慢慢越来越严重,实在难以忍受时,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骨髓炎。他这才吃药打针,可已经晚了,即使花费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还背了一身的债,最后病腿还是没有保住,只得含泪高位截肢。老人说,如果不是这木匠的手艺赚几个钱,那可能命已归西。

13.jpg (53.04 KB, 下载次数: 55)

13.jpg

14.jpg (36.09 KB, 下载次数: 54)

14.jpg

15.jpg (42.01 KB, 下载次数: 59)

龚师傅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自己四年前在长沙安的假肢换了,但求晚年能走几步安稳路。

龚师傅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自己四年前在长沙安的假肢换了,但求晚年能走几步安稳路。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4:55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打井

  今年52岁的周伯初师傅,十多年前,邀了同村的好友,56岁的周中和师傅,学着打井建塔。农闲时他们为乡邻挖井筑塔,赚点烟酒零花钱,农忙时回家耕田犁地,不误播种收割。深水港比邻沅水,地下水储藏丰沛,水位较低,一般挖四、五米就能见石子冒水。如果井位高,水位低,井深也不会超过七米。而今,只需要挖好直径一米五左右的圆井,用预先加工好的水泥管套下,一口井就算完成。三、四年前,要挖两米直径的井,用窑砖一块一块的砌井壁,很是麻烦,水冒得大的井,技术不过关,还难砌起来。周师傅他们每年要挖几十口井,十多年到底打了多少井,已经记不清了。提起这些井,二位脸上无不流露出自豪与骄傲:我们打的井,没有一口不出水,更没有一口井坍塌的。

16.jpg (51.98 KB, 下载次数: 53)

16.jpg

17.jpg (39.92 KB, 下载次数: 50)

17.jpg

18.jpg (41.55 KB, 下载次数: 53)

周师傅他们每年要挖几十口井,十多年到底打了多少井,已经记不清了。打井是个辛苦活。

周师傅他们每年要挖几十口井,十多年到底打了多少井,已经记不清了。打井是个辛苦活。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4:56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石匠

  老人叫周鹏初,从十多岁开始学习石匠手艺到现在,已经半个世纪,与石头打一辈子的交道。说起这石匠的手艺,老人一脸的灿烂:二十多年前,县里重修桃花源,好多庙宇、庭院、楼阁都要用石头下脚,他们听说我的手艺好,来人把我请过去錾石头,一干好几年。天天大鱼大肉,还有工资拿。快完时,其他的石匠都走了,留下我们几个技术好的刻碑,那可是精细活。老人使劲摇晃着手中的草帽,边扇边美滋滋的回味,昨日的辉煌,为自己技艺的精湛而沾沾自喜:石匠手艺说难,也不难,錾成一个东西,好多人都会。说易也不易,要做到条条线平行,根根缝清爽,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周师傅说完,顺手提起一桶水浇在一块已经錾好的石鼎帽上面,冲洗掉表面的灰尘杂物。精美的线条,均匀的分布其上,粗细宽窄一致,根根笔直,不断不折,似乎这不是雕成,而是天造。我完全沉浸在如此简洁抽象的美丽里。

19.jpg (51.88 KB, 下载次数: 57)

19.jpg

20.jpg (58.24 KB, 下载次数: 57)

20.jpg

21.jpg (52.06 KB, 下载次数: 53)

周师傅拿一把稻草,扫了扫刚錾的石顶上的碎渣,坐在装工具的小木箱上,继续工作。看看这些美丽的纹理。

周师傅拿一把稻草,扫了扫刚錾的石顶上的碎渣,坐在装工具的小木箱上,继续工作。看看这些美丽的纹理。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4:57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铜匠

  初冬的艳阳天,逢场的桃源县三阳镇热闹非凡,人头攒动。我随熙熙攘攘的人流移动脚步,每个感觉器官都实实在在的体味着,乡村集市的红火与繁荣。
  三阳,这个偏远的小镇,每隔五、六天就会被赶集的人们喧闹一阵。
  小街的尽头,一个别致而孤独的小摊,吸引了我。我轻柔的脚步声,惊醒了斜靠在椅子上假寐的老人。老人叫袁立斋,是三阳镇有名的铜匠。袁师傅今年已经84岁高龄,他的家就在湖南省桃源县三阳镇。他自14岁开始跟师傅学铜匠手艺,做铜器活70年了。

22.jpg (53.33 KB, 下载次数: 51)

22.jpg

23.jpg (37.83 KB, 下载次数: 58)

23.jpg

24.jpg (53.31 KB, 下载次数: 53)

而今人们很少用铜器,就连铜锁也不用了,买卖大不如以前,有时候,坐守一整天的摊子,也无人问津。

而今人们很少用铜器,就连铜锁也不用了,买卖大不如以前,有时候,坐守一整天的摊子,也无人问津。

25.jpg (47.25 KB, 下载次数: 46)

25.jpg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4:59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漆匠

  漆匠张如鸿,今年35岁,从16岁学漆匠的手艺,已快20年。他的老家在湖南澧县道河乡。90年代初,张师傅就南下广东打工,一干便是十多年。广东的打工生活,很苦很累,也很无聊,一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体力吃不消不说,难受的是漆匠车间里浓重的油漆及化学药品气味,眼睛刺痛,呼吸困难。在广东家具厂做事的这段日子,他也收益不少。一来接触了现在时兴的油漆材料与技术,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而今,无论什么漆匠活,他都能接下来,也能出色的完成。二来养成了做事有条理,办事求效率的好习惯。在内地,竞争没有沿海城市那么激烈,这些习惯是不容易形成的。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家永远是牵挂在游子心头的一种情结。四年前,张师傅谢绝了十多年相处的老板的挽留,回到家乡做漆匠。在家乡做事,出门也不远,多少能照顾到妻儿老小。

26.jpg (47.71 KB, 下载次数: 49)

26.jpg

27.jpg (42.44 KB, 下载次数: 50)

漆匠活的工艺流程不是很复杂,但很麻烦。先后有十多道工序:调料、刮底、打磨、上底漆、油漆灰补洞、打 ...

漆匠活的工艺流程不是很复杂,但很麻烦。先后有十多道工序:调料、刮底、打磨、上底漆、油漆灰补洞、打 ...

28.jpg (48.25 KB, 下载次数: 59)

很多地方刨的不平,木材也不够分量,不刮满灰,漆出来不平整。原来的刮灰只要补眼填洞,而今,要刮三四 ...

很多地方刨的不平,木材也不够分量,不刮满灰,漆出来不平整。原来的刮灰只要补眼填洞,而今,要刮三四 ...

29.jpg (40.85 KB, 下载次数: 56)

将家具油漆得漂漂亮亮才是现代漆匠应该做的。

将家具油漆得漂漂亮亮才是现代漆匠应该做的。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01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铁匠铺

  文师傅14岁开始学习打铁,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现年纪大了,很多要花大力气做的东西,打不了了。老人想带个徒弟抡大锤,帮下手,可是还有谁愿意学这费力不讨好的活计。文师傅年轻时在镇农具厂干过,接触过铣磨电焊,几年前,老人买了个旧电机,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机械装置,用电机带动大锤。机器笨是笨了点,没有人那么灵活,但却省了时间和精力,也缓解了没有徒弟帮忙抡大锤之急。

30.jpg (35.35 KB, 下载次数: 55)

30.jpg

31.jpg (34.7 KB, 下载次数: 56)

老人想带个徒弟抡大锤,帮下手,可是还有谁愿意学这费力不讨好的活计。

老人想带个徒弟抡大锤,帮下手,可是还有谁愿意学这费力不讨好的活计。

32.jpg (45.36 KB, 下载次数: 52)

文师傅年轻时在镇农具厂干过,接触过铣磨电焊,几年前,老人买了个旧电机,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机械装置 ...

文师傅年轻时在镇农具厂干过,接触过铣磨电焊,几年前,老人买了个旧电机,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机械装置 ...

33.jpg (45.06 KB, 下载次数: 50)

文师傅认真的对待自己干了几十年的工作,哪怕一个最细小的环节,也会小心对待,不容许有半点含糊

文师傅认真的对待自己干了几十年的工作,哪怕一个最细小的环节,也会小心对待,不容许有半点含糊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03
正 在 远 去 的 老 手 艺 —— 弹 匠

  卜老大的家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的蒿子港镇,棉花是这里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棉农们每年收了棉花,都会留一小部分自用。南方的春天比较潮湿,棉絮一般过几年就要翻新一次,弹匠的手艺在这里还是比较吃香。弹棉花为卜家祖传手艺,世代为弹匠的卜家,在当地小有名气。卜老大名叫卜良才,兄弟三人都继承了祖业——弹棉花。他在家排行老大,人们都习惯的叫他卜老大。卜老大年轻时,兄弟三人跟着父亲,挑了弹棉花的行头,走街串巷的上门为客人弹棉花,扁担的一头是大弹弓和牵线杆,另一头则是碾饼、弹锤、棉线之类的用具。兄弟们边走边玩乐,一路欢歌笑语,好生热闹。后来,人们觉得请弹匠上门弹棉被太麻烦,既要招呼弹匠的茶水饭菜,又要找个合适的弹花场地,还有那令人生厌的满屋飞絮。慢慢的人们不怎么请弹匠上门,而是买棉被,或是提了棉花到弹匠家加工。为了生计,卜师傅就在镇上的街边租了间房子,开起了“卜老大棉被加工铺”,两个弟弟也分别起了炉灶,各立门户。

34.jpg (36.64 KB, 下载次数: 54)

34.jpg

35.jpg (40.91 KB, 下载次数: 54)

老人长年累月的背弓站立,工作时间一长就腰背痛,老俩口商量再忙,也要坚持八小时上班制度。

老人长年累月的背弓站立,工作时间一长就腰背痛,老俩口商量再忙,也要坚持八小时上班制度。

36.jpg (48.2 KB, 下载次数: 50)

卜老大和多数手艺人一样,也想带一两个徒弟,一来传承他的手艺,不至于后继无人;二来也有个帮手,好让 ...

卜老大和多数手艺人一样,也想带一两个徒弟,一来传承他的手艺,不至于后继无人;二来也有个帮手,好让 ...

37.jpg (36.38 KB, 下载次数: 46)

37.jpg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04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秤匠

  李和平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都是地道的秤匠。小李14岁那年辍学在家,随父学艺。两年后,从严父手中接过做秤的家当,开始闯荡江湖。来常德四年了。他租住的房子,是一间老式的木板屋。做为墙壁的木板,没有一块是垂直于地平面的,也没有一条缝是密实的。室内光线很差,挤进巷窜入门的一点点光,被深棕色的木板,吸的干净彻底。只要天气还过的去,小李师傅就会搬出爷爷留给他的樟木工具箱,坐在屋外,做杆秤。

38.jpg (49.62 KB, 下载次数: 51)

38.jpg

39.jpg (35.72 KB, 下载次数: 58)

制作杆秤大小程序加起来估计有三、四十道。每一道都得小心谨慎对待,稍有闪失,秤就会出现偏差。杆秤的 ...

制作杆秤大小程序加起来估计有三、四十道。每一道都得小心谨慎对待,稍有闪失,秤就会出现偏差。杆秤的 ...

40.jpg (46.47 KB, 下载次数: 52)

40.jpg

41.jpg (32.19 KB, 下载次数: 55)

提绳的位置,秤砣、秤钩或秤盘的重量,秤杆的粗细、长短,都直接影响星点的定位。

提绳的位置,秤砣、秤钩或秤盘的重量,秤杆的粗细、长短,都直接影响星点的定位。

42.jpg (49.04 KB, 下载次数: 50)

小李的摊子一摆出门,左邻右舍的街坊就会围过来,或看做秤的流程,或摸光滑的秤杆,或试杆秤的准确。一 ...

小李的摊子一摆出门,左邻右舍的街坊就会围过来,或看做秤的流程,或摸光滑的秤杆,或试杆秤的准确。一 ...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07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船匠

  今年62岁的何英华师傅,出生在洞庭湖畔的汉寿县,自小就与船打交道。搬砖运瓦建房子靠船,捕鱼捞虾割芦苇驾船,读书串门走亲戚驶船。何师傅17岁时,有幸进常德县船舶厂,开始系统的学习造船、修船。通过几年的勤奋努力,何师傅终于能独当一面的造大型木船,成了厂里数一数二的技术骨干,修船能手。可惜,好景不长,国家保护森林的政策出台,禁止乱砍乱划树木以后,木材异地使用不再是件简单事。洞庭湖多水少山,想在洞庭湖边找到造船的椿树、梓树,谈何容易。用其他替代树木造船,耐腐抗撞能力都要差些。这样,水泥船、钢板船甚至玻璃钢等轻材质的船,以其材料要求低、造价相对便宜、耐腐朽抗撞击等优势,逐渐取代了木船雄据江湖数千年的霸主地位。何师傅这船匠的手艺,也随着木船的退隐江湖,而搁浅。

43.jpg (50.45 KB, 下载次数: 68)

43.jpg

44.jpg (39.92 KB, 下载次数: 57)

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修船器具:斧头、木锯、扯钻、顶锥、凿子、刨子、马钉、桐油灰浆等,用最古老的修船 ...

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修船器具:斧头、木锯、扯钻、顶锥、凿子、刨子、马钉、桐油灰浆等,用最古老的修船 ...

45.jpg (37.84 KB, 下载次数: 53)

但几位老人似抚摩自己孩子般的关爱这船,每一锤、每一锯、每一钻、每一弹、都是那么轻柔,那么亲切。

但几位老人似抚摩自己孩子般的关爱这船,每一锤、每一锯、每一钻、每一弹、都是那么轻柔,那么亲切。

46.jpg (42.46 KB, 下载次数: 55)

46.jpg

47.jpg (36.61 KB, 下载次数: 66)

一切,都是为了这一生对船的依恋,对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手艺生涯的难舍情谊。

一切,都是为了这一生对船的依恋,对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手艺生涯的难舍情谊。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09
正在远去的老是手艺——篾匠

  今年72岁的老篾匠王春山师傅,老家在竹山篾海的湖南省桃江县,自11岁随师傅学艺,已和竹篾打了整整60年交道。
  年少时,王春山跟着师傅走家串户,上门帮人加工竹篾器,干起了“吃百家饭”的活计。篾匠的手艺做到哪里,就吃住在哪里,吃喝不愁,生活无忧。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王师傅背了简单的衣物,别过亲人与师傅,一把篾刀闯江湖,背井离乡谋生路。这一走,就是数百里,这一干,就是40年。

48.jpg (35.19 KB, 下载次数: 54)

48.jpg

49.jpg (68.18 KB, 下载次数: 64)

王师傅手艺精湛,远近闻名。篾匠的基本功: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样样通晓,件件扎实。

王师傅手艺精湛,远近闻名。篾匠的基本功: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样样通晓,件件扎实。

50.jpg (45.6 KB, 下载次数: 54)

50.jpg

51.jpg (35.13 KB, 下载次数: 48)

51.jpg

52.jpg (42.72 KB, 下载次数: 52)

问王师傅,怎么不带个徒弟。老人叹了一口气,许久才轻声说道:算了,这篾匠的手艺,害了我一辈子,还要 ...

问王师傅,怎么不带个徒弟。老人叹了一口气,许久才轻声说道:算了,这篾匠的手艺,害了我一辈子,还要 ...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11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银匠

  年41岁的银匠李光雄,家住距西江十里远的麻料寨,六年前在西江开了间银饰加工店。李师傅的老家麻料村,寨不大,只有150多户人家。凯里人习惯称麻料寨为银匠村,因为这寨子里的男人大多以打制银器为生。麻料寨加工银饰品的历史,据当地老人讲有好几百年,具体几百年,谁也说不准,他们只知道自己爷爷的爷爷就是银匠。而今,麻料银匠都出门做生意了,近则周边集镇,远至雷山、凯里、贵阳,甚至更远的外省市。
     李光雄的手艺象其他的麻料银匠一样,也是祖传的。他自十多岁跟着父亲学打银器,距今已近30年。李师傅20岁便离开家乡,在凯里租了间门面,经营些银器工艺品或帮人们加工修改银饰,成了麻料最早闯江湖的银匠。对于很少出门的李光雄来说,凯里算是大城市,很热闹,也很繁华。可是凯里消费高,不堪生活重负的李光雄,依然放弃了城里的生意,回西江开了个银器小店。西江这几年也在开发旅游,银饰是较有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再者,苗族是个嗜银的民族,苗女都爱银饰,银饰是妇女身份的体现,财富的展示。西江寨大人多,婚配嫁娶,过年逢节要消费一些银制品。李师傅还将妻子杨文英及两个读初中的儿子也接到身边,妻子料理一家的生活,还能在生意忙碌时帮下手。农忙时,关几天门,回麻料老家种田收割,生意农活两不误,这样的日子温馨而快乐,哪怕收入少点,也值。

53.jpg (48.98 KB, 下载次数: 54)

53.jpg

54.jpg (45.86 KB, 下载次数: 47)

打造一件银器需近二十道工序。

打造一件银器需近二十道工序。

55.jpg (44.86 KB, 下载次数: 53)

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然后经锤、敲、压、剪、刻、镂、缠、磨、雕、焊等技艺打制 ...

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然后经锤、敲、压、剪、刻、镂、缠、磨、雕、焊等技艺打制 ...

56.jpg (40.07 KB, 下载次数: 52)

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57.jpg (44.25 KB, 下载次数: 59)

李师傅还将妻子杨文英及两个读初中的儿子也接到身边,妻子料理一家的生活,还能在生意忙碌时帮下手。

李师傅还将妻子杨文英及两个读初中的儿子也接到身边,妻子料理一家的生活,还能在生意忙碌时帮下手。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12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磨刀人

  磨刀人叫廖秀生,其实并不老,今年刚48岁。他是河南洛河人,原本是个铁匠。80年代末,大机器批量生产的铁器抢走了市场,他的铁匠铺生意顿时清冷。万般无奈之下,廖师傅不得不熄炉停锤,放弃了自己十多年的铁匠手艺。两前后,廖师傅置了套磨刀家什,别过老家,远走他乡谋生路。自胆怯的第一声吆喝,到现在已整整十五年。十五年,对于那些生活滋润的人,也许很短暂。可背井离乡的廖师傅,这十五年,却是一天一夜数过来的。他租住在常德市青阳阁的一间小平房里,寂寞与无聊充满了那潮湿阴暗的小屋。他告诉我,最难挨的是漫漫长夜,总望不到天亮,家只能是思乡梦里冰凉的泪。

58.jpg (59.36 KB, 下载次数: 52)

58.jpg

59.jpg (37.33 KB, 下载次数: 52)

戗菜刀很讲究,先要看刀口,钢是软还是硬,硬的用砂轮打,软的用钢铲戗,最后用磨刀石磨。

戗菜刀很讲究,先要看刀口,钢是软还是硬,硬的用砂轮打,软的用钢铲戗,最后用磨刀石磨。

60.jpg (57.05 KB, 下载次数: 54)

磨刀人的行头是一条长凳,一头固定一粗一细的两块磨刀石,凳腿边吊个水罐

磨刀人的行头是一条长凳,一头固定一粗一细的两块磨刀石,凳腿边吊个水罐

61.jpg (38.91 KB, 下载次数: 53)

廖师傅背起板凳,走了。声音比先前小了很多,但仍是长长的拖音:磨剪子~~~~~戗菜刀~~~~~~

廖师傅背起板凳,走了。声音比先前小了很多,但仍是长长的拖音:磨剪子~~~~~戗菜刀~~~~~~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14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做瓦

  离港二口镇不远的公路旁,三家烧制青瓦的小作坊一字排开。几位师傅,忙碌着,或挖土和泥,或打墙拉坯,或转桶做瓦,或拌煤出窑。作坊,就是一块泥地弄平整了,用几根竹子支撑起的茅草蓬,能遮雨不挡风。这作坊,既是师傅们的工作场所,也是他们熬酷暑挨寒冬的家。
     谢伦广的作坊在最南边。今年42岁的谢师傅,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人。从学徒烧制青瓦到现在,已经做了二十多年。这些年,他先后到过很多地方拱窑烧瓦,来常德也有五、六年了。谢师傅告诉我,现在做瓦化不来,没有什么赚头。一天忙到黑,腰酸背痛,也只能做一千来片瓦。如今一千瓦大约能卖七十块钱,算上挖土、和泥、打墙、装窑、出瓦等工时成本,加上买煤、生活、路费等开销,平均一天也就是一、二十块的纯收入。一年下来,能有二、三千块钱,就相当不错了。他老早就不想做了,一来这种小青瓦社会需求量太小,价钱也太低;二来随着年纪增大,很多活开始吃不消,做了半辈子的瓦,落得半身子的病痛。可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没有什么其他的本事赚钱,只会这累人的手艺。

62.jpg (53.15 KB, 下载次数: 56)

62.jpg

63.jpg (57.04 KB, 下载次数: 59)

挖土、和泥、打墙这些工序都是繁重的体力活。

挖土、和泥、打墙这些工序都是繁重的体力活。

64.jpg (49.36 KB, 下载次数: 49)

64.jpg

65.jpg (59.34 KB, 下载次数: 65)

谢师傅告诉我,一天能做一千来片瓦。做好的瓦坯堆放在作坊旁,直到做满一窑,才能装窑烧瓦。

谢师傅告诉我,一天能做一千来片瓦。做好的瓦坯堆放在作坊旁,直到做满一窑,才能装窑烧瓦。

66.jpg (50.42 KB, 下载次数: 46)

66.jpg

67.jpg (51.93 KB, 下载次数: 53)

谢师傅他们烧制青瓦都是几家联合一块做,这样相互有个照应,几户共用一座窑,能降低瓦的烧制成本,加快 ...

谢师傅他们烧制青瓦都是几家联合一块做,这样相互有个照应,几户共用一座窑,能降低瓦的烧制成本,加快 ...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17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制毛笔

  杨建华的毛笔庄,原本开在湖南省常德市老城区的一条僻静小巷里,专门为书画专业人士及业余爱好者,加工制作较高档的毛笔,光顾笔庄的都是些经朋友介绍的老熟人。常德旧城改造,拆掉了原来的门面,他才将店开到金钻广场后面的新一佳超市旁。这里的生意虽然比原来要好多了,但每月的开销也相应增加不少,门面转让费,每月租金,工商、税务、卫生费用等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新店开张,杨师傅决定不再单一的加工经营毛笔,他利用书画界的朋友关系,组织了一些书画作品,挂在店里,一来装点门面,增添点艺术气氛。二来兼营字画,贴补店面开支。同时,他还从北京进了些精致的景泰蓝笔杆和红木笔盒,拓展新的业务——加工制作婴儿胎毛笔。
     今年41岁的杨建华,自16岁开始学做毛笔,已有25个年头

68.jpg (54.07 KB, 下载次数: 51)

68.jpg

69.jpg (40.17 KB, 下载次数: 59)

69.jpg

70.jpg (40.93 KB, 下载次数: 52)

笔头的制作很麻烦,选好多少适宜的兽毛过水压齐后,用牛骨梳反复梳理,直到笔头尖挺、齐顺、圆润、匀称 ...

笔头的制作很麻烦,选好多少适宜的兽毛过水压齐后,用牛骨梳反复梳理,直到笔头尖挺、齐顺、圆润、匀称 ...

71.jpg (36.08 KB, 下载次数: 59)

71.jpg

72.jpg (29.26 KB, 下载次数: 52)

最后整笔,通过揉擦笔头,将粗、弯、杂而没有锋尖的笔毛剔除。扎捆成型,用热松香上胶,安装笔杆。

最后整笔,通过揉擦笔头,将粗、弯、杂而没有锋尖的笔毛剔除。扎捆成型,用热松香上胶,安装笔杆。

73.jpg (30.32 KB, 下载次数: 54)

面对从业的尴尬,行业的孤独与市场的寂寥

面对从业的尴尬,行业的孤独与市场的寂寥

74.jpg (44.26 KB, 下载次数: 50)

杨建华感慨万千:手工制毛笔不仅是老手艺,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国粹,不能丢呀。

杨建华感慨万千:手工制毛笔不仅是老手艺,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国粹,不能丢呀。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19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木版雕刻

  印刷术的诞生,是我们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了千年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这项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早在公元六世纪末的隋唐时期就已问世。活字印刷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印刷术突飞猛进、电脑激光照排已十分普遍的今天,古老的木版雕刻、活字印刷,正逐渐被人们淡忘。这木版雕刻的老手艺,也随之慢慢的消逝。从事雕刻五十多年的余师傅。家住桃源县佘家坪乡的余超师傅,今年六十二岁,从八岁开始拜师学习写反字,刻图章。木版雕刻,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也近三十年。老人告诉我,他的木版雕刻手艺,是自己看书查资料摸索出来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里比较流行寻根问祖,家族续谱。余师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又有雕刻图章的技术,理所当然的担当了家族里族谱的雕版印刷任务。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砺,老人熟练的掌握了木版雕刻的技术,成了桃源周边县市少有的木版雕刻艺人。
     雕版工序简单,操作起来却很麻烦。选料必是硬度适宜、木质细腻的桃木、梨木或枣木,粗纹理的木材,小字难以雕刻。板材要无洞无节,锯刨方正规范,打磨平整光洁。书写非一般人所能为,写反字是很见功夫的事,字要写的工整漂亮,毫无差错,出现错别字,甚至一笔之误,整个版面就报废了,浪费材料,耽误工时。雕刻是最费劲而烦琐的体力活。印刷的最后效果是阳文,雕的时候就要用刻刀,将字的四周部分小心的铲去,留下有字的部分。而且,字的雕刻深度要合适,浅了,印刷成品模糊不清,深了,字模容易损坏。

75.jpg (54.72 KB, 下载次数: 57)

75.jpg

76.jpg (47.48 KB, 下载次数: 54)

雕版工序简单,操作起来却很麻烦。选料必是硬度适宜、木质细腻的桃木、梨木或枣木,粗纹理的木材,小字 ...

雕版工序简单,操作起来却很麻烦。选料必是硬度适宜、木质细腻的桃木、梨木或枣木,粗纹理的木材,小字 ...

77.jpg (35.5 KB, 下载次数: 49)

没有雕版活干的时候,他就搬张桌子,摆在街上,和街坊们拉几句家常,给乡亲们刻几方图章

没有雕版活干的时候,他就搬张桌子,摆在街上,和街坊们拉几句家常,给乡亲们刻几方图章

78.jpg (46.84 KB, 下载次数: 46)

或是干脆在家里,刻个傩面具、雕根拐杖、弄个根雕,自娱自乐。

或是干脆在家里,刻个傩面具、雕根拐杖、弄个根雕,自娱自乐。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21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织鱼网

  常德的三月,难得的艳阳天,79岁的苏老伯决定出去走走,到沅江边看看多日不见的老朋友——罗元大。
     罗元大是苏老伯在沅江边认识的渔友,已经87岁高龄,还每天的下江捕鱼。罗大爷20岁时,就从湖南新化县的老家来到了常德,已快70年。老人原来是常德水运公司的职员,1980年用领到的退休金买了条水泥船,将家安在了沅江上,在江上生活与工作了一辈子。

79.jpg (46.37 KB, 下载次数: 52)

79.jpg

80.jpg (33.78 KB, 下载次数: 50)

罗元大是苏老伯在沅江边认识的渔友,已经87岁高龄,还每天的下江捕鱼。

罗元大是苏老伯在沅江边认识的渔友,已经87岁高龄,还每天的下江捕鱼。

81.jpg (33.24 KB, 下载次数: 55)

81.jpg

82.jpg (42.03 KB, 下载次数: 60)

两小时后,老人突然想起来刚才上街买的尼龙绳忘记带回了,连忙起身上岸去找

两小时后,老人突然想起来刚才上街买的尼龙绳忘记带回了,连忙起身上岸去找

83.jpg (33.91 KB, 下载次数: 50)

苏老伯又坐在网前帮编织起来。老伯继续一针一线的编织着鱼网,他说要等罗大爷回来,再走。

苏老伯又坐在网前帮编织起来。老伯继续一针一线的编织着鱼网,他说要等罗大爷回来,再走。

84.jpg (42.2 KB, 下载次数: 70)

下船回望,船上一个大大的“茶”字招牌,随船的晃动而摇摆,但我没有看见一个茶客。

下船回望,船上一个大大的“茶”字招牌,随船的晃动而摇摆,但我没有看见一个茶客。

作者: 裤子    时间: 2007-7-31 15:22
坐个沙发,好帖要顶啊,弱弱的问下楼主,我们灌水这玩意算不算老手艺啊?!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23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烧炭

  现在的城市居民寒冬取暖,多用清洁美观的电炉或空调,很少还有烧炭烘火的,炭尘弥漫与一氧化碳呛鼻的苦痛时光,早已诀别。烧炭的手艺,留在我脑海里的记忆,仅仅限于“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这一丁点,二十多年前初中语文课本里的古旧词句。
   烧了二十多年木炭的郭师傅,一边吃着老婆送上山的早饭,一边与我们闲聊。他告诉我烧木炭耗时费力、繁杂操心,也赚不了几个钱,山里人实在没有来钱的门路,就只得靠山吃山,砍伐点自家山上的杂树烧炭,卖了过个宽裕年。烧炭的技术,关键在火候掌握上,欠则烟柴头多,过则成灰烬。烧窑失败,几天徒劳的情况时有发生。
     夫妻两人烧一窑炭,估计要一个星期。首先要准备的是上山砍柴,背至窑边并剁成两三尺长的柴段晾晒。柴集到一定数量,就开始挖土拱窑。挖窑,先在山坎边选好地址,要考虑窑向的“风水”:风向,关系到烧炭的时间与火候;水向,则是窑不被山水冲垮的保证。拱窑,挖一个或椭圆、或扇形、或三角形的一米五左右深的大窑坑,在山坎边打个供添柴、出炭的窑洞,与窑坑相通。装窑,将木柴段分垅竖立于窑坑,垅间留出走火道,使窑火均匀燃烧,也便于进出取炭。封顶,在木柴上铺一层干草,用锄头压平、打实,糊上踩乱的熟泥,直到将整个窑坑覆盖为厚约一尺的窑盖。留烟眼,窑盖中央与四周边插几根直径五公分的木棍,这是烧炭时掌握火候与火势的烟囱。木棍插于烟眼,需堵则插,需通则拔。一切就绪了,便可以点火烧窑。烧窑时,用易燃的干柴引火,拔去插在烟囱里的木棍,开通烟道,添柴猛烧一昼夜。观察烟眼里冒出烟的颜色,浓烟,就得添加柴火;某一眼青烟,立即封掉此出烟口;全部青烟,就可以封窑了。封窑是有些窍门的,先堵烟眼,再添青柴猛烧,将窑洞里灌满浓烟。这主要是熏烤那些还没有烧透的木柴,也可以给木炭上一层漂亮的黑色。最后用稀泥和石块把窑洞封死,不让烟气溢出。出窑取炭,是最辛苦的活。窑小洞窄进出不方便,窑内温度高,满身是汗,满脸是黑,真应了白居易的那句“两鬓苍苍十指黑”。

85.jpg (39.79 KB, 下载次数: 53)

85.jpg

86.jpg (50.73 KB, 下载次数: 55)

86.jpg

87.jpg (65.18 KB, 下载次数: 56)

首先要准备的是上山砍柴,背至窑边并剁成两三尺长的柴段晾晒。

首先要准备的是上山砍柴,背至窑边并剁成两三尺长的柴段晾晒。

88.jpg (65.77 KB, 下载次数: 53)

挖窑,先在山坎边选好地址,要考虑窑向的“风水”:风向,关系到烧炭的时间与火候;水向,则是窑不被山 ...

挖窑,先在山坎边选好地址,要考虑窑向的“风水”:风向,关系到烧炭的时间与火候;水向,则是窑不被山 ...

89.jpg (57.41 KB, 下载次数: 54)

出窑取炭,是最辛苦的活。

出窑取炭,是最辛苦的活。

90.jpg (55.25 KB, 下载次数: 64)

窑小洞窄进出不方便,窑内温度高,满身是汗,满脸是黑,真应了白居易的那句“两鬓苍苍十指黑”。

窑小洞窄进出不方便,窑内温度高,满身是汗,满脸是黑,真应了白居易的那句“两鬓苍苍十指黑”。

91.jpg (52.52 KB, 下载次数: 51)

烧木炭耗时费力、繁杂操心,也赚不了几个钱,山里人实在没有来钱的门路,就只得靠山吃山,砍伐点自家山 ...

烧木炭耗时费力、繁杂操心,也赚不了几个钱,山里人实在没有来钱的门路,就只得靠山吃山,砍伐点自家山 ...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25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烧炭

  现在的城市居民寒冬取暖,多用清洁美观的电炉或空调,很少还有烧炭烘火的,炭尘弥漫与一氧化碳呛鼻的苦痛时光,早已诀别。烧炭的手艺,留在我脑海里的记忆,仅仅限于“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这一丁点,二十多年前初中语文课本里的古旧词句。
   烧了二十多年木炭的郭师傅,一边吃着老婆送上山的早饭,一边与我们闲聊。他告诉我烧木炭耗时费力、繁杂操心,也赚不了几个钱,山里人实在没有来钱的门路,就只得靠山吃山,砍伐点自家山上的杂树烧炭,卖了过个宽裕年。烧炭的技术,关键在火候掌握上,欠则烟柴头多,过则成灰烬。烧窑失败,几天徒劳的情况时有发生。
     夫妻两人烧一窑炭,估计要一个星期。首先要准备的是上山砍柴,背至窑边并剁成两三尺长的柴段晾晒。柴集到一定数量,就开始挖土拱窑。挖窑,先在山坎边选好地址,要考虑窑向的“风水”:风向,关系到烧炭的时间与火候;水向,则是窑不被山水冲垮的保证。拱窑,挖一个或椭圆、或扇形、或三角形的一米五左右深的大窑坑,在山坎边打个供添柴、出炭的窑洞,与窑坑相通。装窑,将木柴段分垅竖立于窑坑,垅间留出走火道,使窑火均匀燃烧,也便于进出取炭。封顶,在木柴上铺一层干草,用锄头压平、打实,糊上踩乱的熟泥,直到将整个窑坑覆盖为厚约一尺的窑盖。留烟眼,窑盖中央与四周边插几根直径五公分的木棍,这是烧炭时掌握火候与火势的烟囱。木棍插于烟眼,需堵则插,需通则拔。一切就绪了,便可以点火烧窑。烧窑时,用易燃的干柴引火,拔去插在烟囱里的木棍,开通烟道,添柴猛烧一昼夜。观察烟眼里冒出烟的颜色,浓烟,就得添加柴火;某一眼青烟,立即封掉此出烟口;全部青烟,就可以封窑了。封窑是有些窍门的,先堵烟眼,再添青柴猛烧,将窑洞里灌满浓烟。这主要是熏烤那些还没有烧透的木柴,也可以给木炭上一层漂亮的黑色。最后用稀泥和石块把窑洞封死,不让烟气溢出。出窑取炭,是最辛苦的活。窑小洞窄进出不方便,窑内温度高,满身是汗,满脸是黑,真应了白居易的那句“两鬓苍苍十指黑”。

85.jpg (39.79 KB, 下载次数: 48)

85.jpg

86.jpg (50.73 KB, 下载次数: 50)

86.jpg

87.jpg (65.18 KB, 下载次数: 41)

首先要准备的是上山砍柴,背至窑边并剁成两三尺长的柴段晾晒。

首先要准备的是上山砍柴,背至窑边并剁成两三尺长的柴段晾晒。

88.jpg (65.77 KB, 下载次数: 41)

挖窑,先在山坎边选好地址,要考虑窑向的“风水”:风向,关系到烧炭的时间与火候;水向,则是窑不被山 ...

挖窑,先在山坎边选好地址,要考虑窑向的“风水”:风向,关系到烧炭的时间与火候;水向,则是窑不被山 ...

89.jpg (57.41 KB, 下载次数: 43)

出窑取炭,是最辛苦的活。

出窑取炭,是最辛苦的活。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27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蓑衣匠
  
   近年,蓑衣斗笠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蓑衣匠的知名度随之大打折扣。
  周保德师傅今年67岁,他16岁拜师学艺,编了整整半个世纪的蓑衣。我简短的说明来意,周师傅尴尬的一笑:哎呀,好久没做蓑衣了,一些工具也被小孙子玩丢了,弄坏了。而今,蓑衣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全年能卖三、四件就不错了。早些年编蓑衣,一年四季哪有停手的时间。说完,他大声的叫孙子给他找分散于各屋的蓑衣工具,准备给我表演他那久违的手艺。
     一件蓑衣,从买棕片到编织成衣,有几十道工序。技艺娴熟的师傅,三天多可以做一件。一件蓑衣卖价是80元,耗棕13斤,每斤棕片1块5毛钱,直接成本20元左右,这样算匠人每天的工钱不足20元。除了市场需求量小外,编蓑衣不赚钱也是从业者改行歇业的主要原因。

92.jpg (46.98 KB, 下载次数: 37)

92.jpg

93.jpg (37.68 KB, 下载次数: 41)

93.jpg

94.jpg (49.81 KB, 下载次数: 38)

他大声的叫孙子给他找分散于各屋的蓑衣工具,准备给我表演他那久违的手艺。

他大声的叫孙子给他找分散于各屋的蓑衣工具,准备给我表演他那久违的手艺。

95.jpg (38.64 KB, 下载次数: 43)

一件蓑衣,从买棕片到编织成衣,有几十道工序。

一件蓑衣,从买棕片到编织成衣,有几十道工序。

96.jpg (38.49 KB, 下载次数: 44)

大部分的绳索周师傅都用手搓,只是用量大而稍细点的,他设计制作了一个绞索工具,摇起来轻松些。

大部分的绳索周师傅都用手搓,只是用量大而稍细点的,他设计制作了一个绞索工具,摇起来轻松些。

97.jpg (32.81 KB, 下载次数: 41)

这编蓑衣的针就更多,直的、弯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大的、小的几十种

这编蓑衣的针就更多,直的、弯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大的、小的几十种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28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捏面人

  蒋师傅昨晚才河南郑州过来,下火车就感觉到了湖南常德的湿冷,这南方的冷绝对不亚于他老家山东荷泽。他很早就听说,南方人爱花俏漂亮的东西,家里的同门兄弟都劝他到南方去闯闯,直到今年过完春节,才下定决心,挥泪别妻儿,扛上只有在赶庙会或逢年过节,用的捏面人的家什,登上南行的列车,独闯江湖。昨夜,蒋师傅没有睡好,夜深人静时,总想家,想家里的亲人、朋友,还有地里的庄稼。早晨,他迷迷糊糊的推开窗户,见阳光灿烂,气温顿升十几度,方才醒来:这是在异地他乡。
     蒋师傅将小摊摆在常德市的人民西路,这里学校比较多,人流量大,面人是孩子们的最爱,学校周边是最理想的摊位点。蒋师傅稍做准备,便摆开架势,开始捏样品。他每捏好一个小面人,就将其插在摊子的面板上,做个广告,招揽生意。
     新鲜与好奇使逛街的行人驻足,不一会,就围过来一群人,看这问那。蒋师傅埋头搓捏着小面人,不怎么答话。一来他听不懂本地方言,二来头一回做生意,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每做好一个面人,他就轻声自言自语:糯米做的,吃不得,一块五毛钱一个。 阳光下漂亮的小面人,使得蒋师傅的生意红火。老人来了:好久不见的老手艺;家长来了:看,多精致,回家用橡皮泥照做一个;小男孩来了:我的孙悟空比你的奥特曼厉害得多;小女孩来了:我的小姐好漂亮,你再给我做个丫鬟。老人乐了:儿时的愉悦,从记忆深处蹦了出来;家长乐了:寓教于乐,价廉物美;孩子乐了:七彩的童年又添一种颜色;蒋师傅乐了:在家乡,这简直是梦想。

98.jpg (57.62 KB, 下载次数: 50)

98.jpg

99.jpg (42.66 KB, 下载次数: 41)

蒋师傅将小摊摆在常德市的人民西路,这里学校比较多,人流量大,面人是孩子们的最爱,学校周边是最理想 ...

蒋师傅将小摊摆在常德市的人民西路,这里学校比较多,人流量大,面人是孩子们的最爱,学校周边是最理想 ...

100.jpg (31.53 KB, 下载次数: 44)

蒋师傅三两下就捏出一个小面人。

蒋师傅三两下就捏出一个小面人。

101.jpg (53.02 KB, 下载次数: 43)

老人乐了,孩子乐了,蒋师傅乐了......

老人乐了,孩子乐了,蒋师傅乐了......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34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手工制衣
    
     人类穿衣的历史,从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的骨针证明,至少有近二万年。英国的纺织工业革命前,衣从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到衣服的缝制,都是纯手工完成。现今,男耕女织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手工织染只有在偏远的山区,或民俗博物馆的表演里,才能看的到。
     黔东南的偏远山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这种全木质、全手动的织布机,编织时需手脚并用,灵巧配合。织布时梭子的用力要均匀、速度要一致,否则,织出的布不平整,做成的衣起皱变型。染布,是用一种叫蓝靛或蓝草的植物。蓝草染色,首先要造靛,也就是从蓝草中提取靛蓝。将从山野采摘的蓝草叶子,置于染桶中,放水浸泡曝晒,待蓝草腐烂发酵,浸泡液由黄绿色变为蓝黑色时,滤掉杂质,兑入一定量的石灰水,出现深蓝色的泥状沉淀物,造靛便告完工。衮支书见我认真的记录,他不住的用苗话问老伴,又接着翻译成汉话给我补充,生怕漏掉什么程序与细节。他说一匹布染的是否漂亮,关键看染布人的手艺,染液温度、染布的时间与提染的手法。他老伴还强调,在染布时加入适量的稻草灰水和米酒,染出的布色泽饱满、耐洗不褪色。
     苗族侗家妇女,爱美,她们为使单一蓝色的衣服更加漂亮好看,常用蜡染与扎染的手法。蜡染,称蜡缬,先将自织的土布漂白,煮米糊挂浆,平放于板上晾干,拿石头稍磨毛刺,再用蜡刀或羽毛管蘸溶化的蜡液或松香,勾画图案。最后将蜡版放入蓝靛中浸染,用沸水去蜡即成。扎染,又叫绞缬,是一种古老的结扎染色工艺。它依照预先设想的花纹图案,用针线将布缝合定形,或干脆直接用线捆扎,让布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难上色,未扎部分易着色,得到渲染效果图样。
     苗族是多支系的民族,族支繁多,样式丰富的服饰,是区别各支系的重要标志。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穿在身上的。苗族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妇女必须学会纺线、织布、绣花、缝衣等针线活。针线活的优劣,似乎成了评判女孩是否勤劳与贤惠的重要标准。女孩自小就随母亲学习染布、绣花、缝织,纺线染布、打腰带、纳鞋底、绣花草、缝衣裳,无不精通。
     传统的染织基本属于自给自足的原生态经济活动,在这些仍然沿袭手工制衣的地方,没有专业的作坊,也没有专门的工匠,技艺都是母女相教的家族式传承。当衣饰等必需品不再像从前那样必须由自己完成时,喜欢并愿意学习传统纺织、印染、缝纫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据了解,这些山区除极少数年轻人懂一些织布及剌绣外,而纺、织、染技艺几乎没有年轻人学习了。

108.jpg (42.65 KB, 下载次数: 46)

108.jpg

109.jpg (45.04 KB, 下载次数: 40)

手工制衣,大约有几十道工序。

手工制衣,大约有几十道工序。

110.jpg (50.18 KB, 下载次数: 47)

黔东南的偏远山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这种全木质、全手动的织布机,编织时需手脚并用,灵巧配合。

黔东南的偏远山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这种全木质、全手动的织布机,编织时需手脚并用,灵巧配合。

111.jpg (47.35 KB, 下载次数: 47)

染布,是用一种叫蓝靛或蓝草的植物。蓝草染色,首先要造靛,也就是从蓝草中提取靛蓝。

染布,是用一种叫蓝靛或蓝草的植物。蓝草染色,首先要造靛,也就是从蓝草中提取靛蓝。

112.jpg (44 KB, 下载次数: 41)

在染布时加入适量的稻草灰水和米酒,染出的布色泽饱满、耐洗不褪色。

在染布时加入适量的稻草灰水和米酒,染出的布色泽饱满、耐洗不褪色。

113.jpg (37.6 KB, 下载次数: 41)

蜡染,称蜡缬,先将自织的土布漂白,煮米糊挂浆,平放于板上晾干,拿石头稍磨毛刺,再用蜡刀或羽毛管蘸 ...

蜡染,称蜡缬,先将自织的土布漂白,煮米糊挂浆,平放于板上晾干,拿石头稍磨毛刺,再用蜡刀或羽毛管蘸 ...

114.jpg (37.18 KB, 下载次数: 36)

女孩自小就随母亲学习染布、绣花、缝织,纺线染布、打腰带、纳鞋底、绣花草、缝衣裳,无不精通。

女孩自小就随母亲学习染布、绣花、缝织,纺线染布、打腰带、纳鞋底、绣花草、缝衣裳,无不精通。

115.jpg (44.53 KB, 下载次数: 45)

当衣饰等必需品不再像从前那样必须由自己完成时,喜欢并愿意学习传统纺织、印染、缝纫工艺的人越来越少。

当衣饰等必需品不再像从前那样必须由自己完成时,喜欢并愿意学习传统纺织、印染、缝纫工艺的人越来越少。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36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修鞋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田地包产到户,劳动力出现富余,不少农民满怀淘金的希望,到城里谋一份事做。今年73岁的曾玉轩师傅,就是乘着这股东风,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乡的家里到常德城里修鞋的,一晃已近三十年。
     这三十年,曾师傅一直在高山街的小巷口,摆摊修鞋。除了因小巷路面维修,房屋改造,稍微挪动摊位十几米远外,老人就没有换过地方。他对这地盘,非常的满意,既显眼又不当路。显眼,能招揽生意,方便顾客送鞋取鞋。不当路,就不会影响市容卫生,城管干部也不怎么光临。丁字拐的墙角,避雨、挡风、遮阳。下雨的天气,巷子水流成河,这里却平安无事;起风的日子,缩进墙角,即刻风平浪静;暖和的冬季,移下板凳,还能悠闲享受舒适的阳光。
     七十多岁的曾师傅,身体矫健,手脚灵便,动作敏捷。老人这许多年没有吃过一粒药,更没有打过一次针。如此硬朗身板,方能三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坚持。他每天都要赶在市民上班前,摆好小摊张罗生意,等待上班的、送孩子上学的、买菜的居民出门,将要修的鞋放到他这里。老人收摊的时间,要比上班族晚一点,这样,顾客下班或办完事回转,再将修好的鞋带回家。这坚持,老人习惯了,四周的居民也习惯了。
     十多年前,曾师傅在离摊位不远处,租了间小房子,将老伴接了过来,一来彼此有个照应,二来也有个伴。老伴中午做好了饭菜,提到小摊边,老俩口就在摊边吃,也还温馨。野餐完毕,老伴总会陪曾师傅说会话,才用塑料袋装了空碗回家,准备晚餐。老人有三个儿女,早已成家立业,生活都还不错。子孙们都很孝顺,二老就是什么事都不做,生活也会温饱无忧,衣食不愁。孙子曾无数次劝老人回家,安享晚年。可他怎么也闲不住,更舍不得丢下,干了几十年的老手艺,也不忍离开,亲近了几十年的老街坊。现在,一个月生意就是再差,也有三、四百块的收入,好的时候,能达到七、八百块钱。对于老两口来说,也满足了。
     曾师傅告诉我,修鞋,算个技术活。老人对于修鞋的钉、修、补、换、缝、接、粘、改等技术,掌握得相当娴熟。对于修理各种质量的鞋子,也积累了一整套应对办法。修好鞋,关键在细心,在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裂口的缝合,选择合适颜色的线,安排恰当的针脚距离,掌握好缝补时的力度。细致对待每一个断层的粘接,什么质地用什么胶水,什么胶水在什么时机粘接,这一切都得抢到火候上,欠则不牢,过则不粘。合理对待每一个配件的更换,配件准备要齐全,配件短缺就将失去一单生意,甚至客人永远不再光顾。配件更换考虑要周到,根据客户的需求,鞋子的价格质量等因素,合理安排。小心对待每一只鞋子的修理,不管新鞋旧鞋,修理的时候,千万不能碰坏,挂花或损坏麻烦就大了。
     正是老人如此细心与敬业,才有这三十年不改的根据地,才有这三十年的信誉保证。

116.jpg (43.38 KB, 下载次数: 40)

116.jpg

117.jpg (39.93 KB, 下载次数: 38)

今年73岁的曾玉轩师傅,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乡的家里到常德城里修鞋的,一晃已近三十年。

今年73岁的曾玉轩师傅,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乡的家里到常德城里修鞋的,一晃已近三十年。

118.jpg (41.89 KB, 下载次数: 45)

这三十年,曾师傅一直在高山街的小巷口,摆摊修鞋。

这三十年,曾师傅一直在高山街的小巷口,摆摊修鞋。

119.jpg (39.29 KB, 下载次数: 41)

如此硬朗身板,方能三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坚持。

如此硬朗身板,方能三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坚持。

120.jpg (48.86 KB, 下载次数: 41)

正是老人如此细心与敬业,才有这三十年不改的根据地,才有这三十年的信誉保证。

正是老人如此细心与敬业,才有这三十年不改的根据地,才有这三十年的信誉保证。

121.jpg (43.48 KB, 下载次数: 41)

孙子曾无数次劝老人回家,安享晚年。可他怎么也闲不住,更舍不得丢下,干了几十年的老手艺,也不忍离开 ...

孙子曾无数次劝老人回家,安享晚年。可他怎么也闲不住,更舍不得丢下,干了几十年的老手艺,也不忍离开 ...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38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屠夫
    
     而今,牲猪定点屠宰,操作全是机械化,杀猪早已不用刀。我却怎么也忘不了,杀年猪的屠夫。
     在农村,一年中很多日子都在为年谋划。寒冬腊月,各家各户更是成天为年忙,准备年货、囤积柴火、除尘扫灰、张贴春联。这中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杀年猪。杀年猪,是我们这里农村的一种风俗,也是农民过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年猪的几声嚎叫,缓缓拉开过年的帷幕,年的气息由此弥漫。
     冬月二十四是个好日子。一大早,桃源县郑家驿乡岩门村的金子华就开始张罗,他家今天杀年猪。金师傅与屠夫周文福约好时间后,便吩咐女儿去请邻居过来帮一把手,又安排老婆赶快烧两锅开水备用,自己则一路小跑的到村部背杀猪用的腰盆。屠夫周文福用根长长的挺杆挑了满满一竹篮杀猪的行头,出现在村口时,在金家看热闹的孩子急忙通风报信:来了,杀猪佬来了。
     周文福今年47岁,自二十岁干屠夫这行当,已近三十年。每到冬至,他就忙开了,直到腊月尾。杀年猪讲究一刀准、出血旺,为主家图个吉利。周师傅和几个同村帮手从猪栏赶出年猪后,大家牵着猪耳朵,拍打它的屁股在院子里转悠,让猪嚎叫。如此称活血,一刀下去,血才出得旺。众人连抓带抱的将年猪弄上杀猪墩,猪拼命反抗,但怎么敌得过几个经验丰富的壮汉。周师傅确认各帮手都已经到位后,方才弯腰提了把一尺多长的放血刀,拔了几绺刀口边的猪毛。猪一哆嗦,他一刀捅进,刀把直没肉里,刀出血涌。
     大伙将猪抬进腰盆,周师傅用水瓢舀开水烫淋,不时的试扯几根猪毛,掌握烫的火候。吹猪,可能是杀猪程序里最累人的活了,屠夫在猪后腿边开了个小口,拿那长细的挺杆,从切口捅气道,通至猪身各处。打下手的李兴权师傅,从切口使劲的往猪肚子里吹气,周师傅则用木棍拍打猪身,直到将猪吹得气臌滚圆。这样,便于刮干净猪毛。将猪挂在三根小树做的简易架子上后,就可以开边取内脏了。我小时候最爱看杀年猪,不仅仅为那一餐大块肥肉,更是为那一年才有一个的玩具——猪尿泡。如梨大小的猪膀胱,清洗干净,拌点熟石灰粉反复揉搓,待薄如纸时,吹了气即是一个可拍可打的气球。那年代,农村里的孩子玩具匮乏,如此捎腥带臊的气球,也只有过年杀了年猪,才能玩一回。
     金子华家的年猪很壮实,猪肉与猪头就有281斤。两边白晃晃的猪身背上案板,被屠夫三两下就砍切为几大块,丢进盆中。猪头用棕叶绳拴了,挂在树上,那是过年拜神祭祖先用的。屋外男人们忙着收拾清理猪下水。清理猪内脏,是屠夫的份内事。一般人做不好,容易弄得乱七八糟。依惯例,猪小肠与猪鬃毛是作为酬资送给屠夫的,除此以外,每杀一头猪还能得到十五块工钱。屋内锅里翻腾的年猪肉香,伴着女人们的欢声笑语飘溢而出。农民重亲情,待人厚道。在杀猪的当天,主人要请四邻亲朋来聚宴,做些回锅肉、炒肥肠、炖猪血、熘猪肝,答谢屠夫,招待亲友。既是联络感情,也为庆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祈求来年富足。
     这酒宴一般要闹到深夜,直到男人们都有些晕晕乎乎,方才收场,各自歪歪扭扭的借着手电筒光亮回家。临行,大家不约而同的含混自语:过年还有几天?明天俺也将年猪杀了,等那读书的女儿、打工的孩儿回来,让他们吃个够。

122.jpg (49.2 KB, 下载次数: 41)

122.jpg

123.jpg (39.04 KB, 下载次数: 42)

周文福今年47岁,自二十岁干屠夫这行当,已近三十年。

周文福今年47岁,自二十岁干屠夫这行当,已近三十年。

124.jpg (39.42 KB, 下载次数: 40)

打下手的李兴权师傅,从切口使劲的往猪肚子里吹气,周师傅则用木棍拍打猪身,直到将猪吹得气臌滚圆。

打下手的李兴权师傅,从切口使劲的往猪肚子里吹气,周师傅则用木棍拍打猪身,直到将猪吹得气臌滚圆。

125.jpg (39.75 KB, 下载次数: 40)

这样,便于刮干净猪毛。

这样,便于刮干净猪毛。

126.jpg (42.24 KB, 下载次数: 41)

将猪挂在三根小树做的简易架子上后,就可以开边取内脏了。

将猪挂在三根小树做的简易架子上后,就可以开边取内脏了。

127.jpg (51.25 KB, 下载次数: 46)

屋外男人们忙着收拾清理猪下水。清理猪内脏,是屠夫的份内事。一般人做不好,容易弄得乱七八糟。

屋外男人们忙着收拾清理猪下水。清理猪内脏,是屠夫的份内事。一般人做不好,容易弄得乱七八糟。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40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翻砂
    
     又是一个晴朗的冬日,我背了相机出门,到桃源县的盘塘镇去赶集,寻觅老手艺。
     初冬的早晨,和煦而温暖的阳光,洒落田间。泛黄稻蔸上的点点露珠,朝阳里金光璀璨,眩目的辉点,于车窗外,晃荡。公路边,清秀的白杨,微风里舞动婀娜的身姿,招摇着她诱惑的妩媚。
     盘塘是一个丘陵小镇,逢集过节,四面八方的乡民便集聚过来,热闹非凡。我在小镇集市的街尾僻静处,找到了铝制品翻砂的刘汉章师傅。老人今年六十七岁,自十八岁随师傅学翻砂的手艺,已经五十年。这五十年,他从未间断过翻砂铸铝。
     刘师傅的家在盘塘镇的青草岗,离集镇不远。只要天气晴朗,老人就会骑上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自行车,驮上模具、模样、铝料、煤炉、风箱以及必要的铸造工具,上街摆摊。有时,他也会到邻近乡镇的集市,去碰碰运气,凑凑热闹。
     老人很忙,几乎没有什么时间理会我的拍摄,也不怎么回答我的问话。即使生意清冷,他也在不停的烧铝、翻砂、浇铸、锉磨,一堆破乱的旧铝具,摇身一变,便成崭新的盆、瓢、锅、铲、勺以及小炉灶等日常生活用品。刘师傅告诉我,没有生意时,什么货品都得准备点。有些人是将家里的旧铝器拿来加工,熔化重新浇铸;有相当部分乡亲还是买现成的制品,他们来了交钱、提货走人,如果顾客要的东西没有,生意也就走了。
     铝制品翻砂的工具简单,工序也不复杂。先用筛细的冷河沙,压进要铸造的盆或瓢的样模里,小心而迅速的翻转过来,平放到一个比脸盆稍大的模具底盘中,盖上模具顶盘,装满沙,使劲的压实,并用小木棍插留一个浇灌口。翻开模具顶盖,取出样模,就可以用已经熔化的铝液浇铸了。铸造好的铝器冷却后,锯锉掉周边多余的或不规整的部分,稍微打磨,一个亮白的铝制日用品便完工。
     这几道工序,这些动作,对于翻砂五十年的刘师傅,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可是,岁月不饶人,年近古稀的老人,要应付如此抢火候的工序,还是有些手忙脚乱,力不从心。一个上午,四次翻砂,他竟有两次浇铸不成功。对此,老人尴尬的一笑:没有个人打下手,忙不过来。我问老人,为什么不带个徒弟,一来,手艺有个传承,二来,做事也有个帮手。他没有立即回答我的疑问,只顾翻动手里的沙子,捏拿感受沙的温度与湿度。半晌,老人才出声:你看集市上,有几个年轻人,他们都到城里打工赚大钱去了,谁还学这手艺?又脏又累还不赚钱,夏天,烧炉子热得死,冬天,手拌沙冻得死。
     上午三个多小时,老人忙碌的身影,移动在模具、风箱与火炉间,丝毫没有停歇。小摊,除了几个拉扯家常的街坊,就没有谁停下脚步。偶尔,三两路过的老乡,瞟一眼,问一声,也匆匆离去。生意的冷淡,刘师傅早已习以为常。现在人们不怎么用铝器这类家什,满街的铁锅、陶碗、瓷勺、不锈钢铲和塑料制品,五颜六色、琳琅满目,既实用又漂亮还便宜。
     我将要离开老人的小摊时,想买件东西带回,可怎么也选不到合适的。刘师傅看出我的心思,憨厚的一笑:你们城里人,这些都用不上,喜欢的话,下次来给你铸个什么小玩意儿。说完,他弯腰按下了风箱电动机的开关,一股呛鼻的煤烟,扑面而来,并迅速积聚成一团,在我的头顶盘旋。
     回家时,天阴沉下来,我不知道那金黄的朝阳,是什么时候隐退的。只有风还微微的吹,疲惫的白杨,乱了阵脚,摇摆着最后几片黄叶。稻田安静了。窗外,冬日的肃穆,随车的前行,缓缓拉伸,延展。

128.jpg (54.37 KB, 下载次数: 40)

老人今年六十七岁,自十八岁随师傅学翻砂的手艺,已经五十年。

老人今年六十七岁,自十八岁随师傅学翻砂的手艺,已经五十年。

129.jpg (46.38 KB, 下载次数: 38)

129.jpg

130.jpg (51.57 KB, 下载次数: 35)

使生意清冷,他也在不停的烧铝、翻砂、浇铸、锉磨

使生意清冷,他也在不停的烧铝、翻砂、浇铸、锉磨

131.jpg (48.39 KB, 下载次数: 43)

岁月不饶人,年近古稀的老人,要应付如此抢火候的工序,还是有些手忙脚乱,力不从心。

岁月不饶人,年近古稀的老人,要应付如此抢火候的工序,还是有些手忙脚乱,力不从心。

作者: 小庵    时间: 2007-7-31 15:43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修伞匠
    
     伞的故乡在中国。我国用伞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
     据《孔子家语》载: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应该是指“伞”。春秋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的妻子云氏,见丈夫常年在外奔波,遇雨很不方便,便想做一种能遮雨的工具。她将竹子劈开剖成细条,蒙上兽皮,做了一个形似“八角亭”的雨具,张开若盖,收拢如棍。后人见其方便实用,便开始模仿,并陆续传开。
     在造纸术发明前,伞面多用丝绸绷制。自宋朝后,逐渐有了纸伞、油纸伞、布伞、塑料伞、化纤伞,乃至今天的沙丁布伞、银胶伞、珍珠胶伞等。伞在历史的风雨中,不断变化与改进,至今日,伞已集实用、方便、漂亮与多用途于一身了。我老家的方言称伞为“开花儿”,一个多么形象而优雅名字。这也是我几十年难改的乡音里,最值得骄傲与留念的一个词汇。雨后放晴,随着一声悠长的吆喝:修---开----花儿--呦,乡亲们便从家里拿出一两把残缺破旧的大红油纸伞、小花伞、黑布伞,请修伞匠打个补丁,粘合线缝,或是换条骨架,甚至整伞绷纸涂油。若伞主是个貌美的女孩或多情的少妇,修伞人还会即兴来几笔花鸟,抹几笔山水,一把漂亮的花纸伞即现眼前。
     61岁的张师傅,原本是常德河洑制伞厂的技术工人,十多年前工厂倒闭。他与师兄弟一顿聚餐后,就挥泪告别了伞厂,也别过了自己几十年的老手艺。回家后,做了几十年伞的张师傅,怎么也舍不得将“伞”丢弃,就在自家门前的小巷口摆了个修伞摊。这样,既能天天与伞打交道,又能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张老伯每天清早出摊,傍晚收摊。不管生意怎样,他都会守在摊旁,他不想再次与伞作别:修补这行,讲的是个质量,求的是个信誉。客人将伞送来给你修,那是看得起你。我怎么好意思让客人空跑几路?大家都不来,我又要失业了。
     张师傅爱伞。他搜集了全国各地几十种伞布、伞样、骨架以及伞把,准备了十来种颜色规格的尼龙线。对各种伞的制作材质、技术特性了如指掌,说起伞来,老人似数家珍。我与张师傅聊伞时,附近的一位街坊老太送伞来修。老太太见我为拍照,忙介绍:张师傅的修伞技术了得,不管你拿把什么伞,也不管你的伞坏成什么样子,经他一修,立即跟新的一样。你看,这把伞是我女儿从长沙捎来的,她告诉我一定要请张老头修。
     张师傅常年修伞,锋利的伞骨断口将他的双手划出一道道伤痕,粗糙的大手干起活来却灵巧无比,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接骨换架,老人动作总是敏捷迅速,干净利落。他一边精心的修理着手中的一把近支离破碎的雨伞,一边自言自语:现在的伞便宜,质量远不如以前了,用料不讲究,做工也不地道,一把伞撑不了几天。老人点了支烟,一声叹息:而今,来修伞的人少了,伞坏了就扔,一天能修个两三把就不错了,几年前,我一天到黑不停手的修,都忙不过来。
     张师傅将修好的伞,小心系扎好,装进塑料袋,等伞主人来取。忽然,阴沉的天空飘洒起雨来,满街伞花绽放。

138.jpg (41.3 KB, 下载次数: 42)

138.jpg

139.jpg (47.4 KB, 下载次数: 49)

做了几十年伞的张师傅,怎么也舍不得将“伞”丢弃,就在自家门前的小巷口摆了个修伞摊。

做了几十年伞的张师傅,怎么也舍不得将“伞”丢弃,就在自家门前的小巷口摆了个修伞摊。

140.jpg (32.35 KB, 下载次数: 39)

张师傅搜集了全国各地几十种伞布、伞样、骨架以及伞把,准备了十来种颜色规格的尼龙线。

张师傅搜集了全国各地几十种伞布、伞样、骨架以及伞把,准备了十来种颜色规格的尼龙线。

141.jpg (33.45 KB, 下载次数: 40)

张师傅粗糙的大手干起活来却灵巧无比,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接骨换架,老人动作总是敏捷迅速,干净利落。

张师傅粗糙的大手干起活来却灵巧无比,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接骨换架,老人动作总是敏捷迅速,干净利落。

作者: 10月26    时间: 2007-7-31 19:56
时代的进步
老的手艺还是成历史
作者: 亲亲☆树懒    时间: 2007-7-31 22:19
[em53] [em53] [em53]
顶啊,
现在的人都没了勤俭的习惯了,什么东西坏了,丢了买新的啊!
作者: stin    时间: 2007-8-1 02:07
达是那个找到个哦``
作者: cc30696309    时间: 2007-8-1 10:01
[em05] [em05] [em05] [em05] [em05]
作者: 牧潇    时间: 2007-8-1 12:56
不错,可不要给失传了哦..
作者: 闲云    时间: 2007-8-2 10:23
原帖由 cc30696309 于 2007-8-1 10:01 发表
[em05] [em05] [em05] [em05] [em05]


QQ新闻上就有啊,
作者: 赤壁豹子    时间: 2007-8-3 23:47
好贴,顶[em17]
作者: 讨厌等待    时间: 2007-8-3 23:55
这些老手艺好多都看到过,不过现在是越来越少了

人们好像都习惯了坏的就扔,反正可以买到,也没有人留着去修去补了。
作者: 闹钟    时间: 2007-8-8 15:46
好贴就要顶
作者: 燕婷    时间: 2007-8-17 03:39
好贴,顶一个
中国现在好多传统手艺都要失传了哦!希望有关部门的人能够注意到才好啊
作者: 霜燃    时间: 2007-8-19 12:13
手艺,表现的是中国特色和艺术~

可惜,现实社会是由经济效益推动的.

所以,在中国如何将中国特色和艺术品转换为效益实现加以保护,是一个大难题.

倾斜性政策,做工的要求和标准的统一,量产和推广销售,需要一个完整的组织来实施.
作者: 云淡风轻    时间: 2007-8-23 19:05
这些好手艺可不能失传呀
作者: 星期八    时间: 2007-8-25 13:27
看过了
小时候这东西都见过很多
现在貌似都小时鸟
作者: luoming1986    时间: 2010-2-28 22:55
达种剃头个在西湖广场那里还有吧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