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阳的腊味
腊肉的诞生:杀年猪相信大家都知道,以前没有冰箱,一次出现太多的肉无法保存,于是放点盐腌上,晾干时有人想快一点,省点事于是挂在乡里的灶膛上,谁知竟然诞生了腊肉;
赤壁的腊味以随阳味道最为纯正,有很多武汉人每年冬天在随阳杀猪的家中买肉,然后委托加工熏制好等来年春天再取,图的就是那个纯正的味道!我们家每年也做腊鱼腊肉,但是距离随阳的那种腊肉是无法比拟的,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咨询终于了解:除非在山区生活,否则您再好的技术、再好的材料也休想做出地道的腊味,其奥妙就在熏制的时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天长日久;熏制的材料是满山遍野的小杂木而不是一般的木屑,那各种各样的杂木香味经过天长日久的熏制使得腊肉保留了更多的森林的香味;随阳的腊肉是黑得就像一块石头,有的甚至有白色的霉点,但是洗净切开肥的白,瘦的红颜色分明;随阳腊味上品为猪头、拱嘴、猪脚;随阳腊味有猪肉、鸡、麂、狗肉、野猪肉......!
腊味的食用多做为配料:烹调蒜苗、鳝鱼、泥蒿、豆腐渣、竹笋,腊肉是最佳的配料!促鲜、提味!
腊肉的食用以神山、洪山最为痛快:“订板肉”(赤壁话)就在饭锅上一蒸,绕梁飘香;山里人淳朴、好客,上桌时的“订板肉”成四四方方;码成金字塔状,瘦在上,肥在下,虽咬一口满嘴流油,但是丝毫不油腻……
注解:订板肉:大块的肉,形成名
杀猪菜
杀年猪是赤壁百姓一大喜事,和东北的喝羊汤有异曲同工之妙;赤壁的杀年猪是很多久居城市的人所期盼的,就像母亲的召唤,一到时间,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奔赴乡村养育自己的老家团聚,那种氛围虽比不上年三十的热闹但是丝毫不逊色于春节的气氛!
以前在农村上班,单位养了十几条猪,一到冬至,领导招呼十几个后生帮着食堂杀猪,从没有经历过这些的我感觉到的是新奇与快乐,打小在家中比较惯养,何曾见过这个架势,按下猪时就像按一个仇人一样死死的恨不得压上去,弄得主刀的师傅很郁闷:不能压紧了,力到就行……但是笑话还是产生了,最后一头放完血后居然跑了,弄得站里鸡飞狗跳……
妻友老家杀年猪,让我第一次尝到了猪血的另一种美味:槽血炒青椒,时至今日每到年节时都问问你家什么时候杀年猪别忘了昂我啊……
杀猪菜其实就是最新鲜的“猪大全”:溜肝尖、爆腰花、小炒肉,炒槽血……和饲料喂大的猪不同,原生态的味道是城里任何味精都调配不出来的鲜香!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青椒炒槽血,和东北的血肠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更喜欢赤壁的槽血,那一小团小团的槽血,筷子夹不上(筷子多了,槽血块头小了),就连那个汤汁绝对是盖浇饭的最好材料……
其实,杀猪菜说起来也不是什么贵重的菜样,但是那份亲情和团聚的氛围才是“杀猪菜”形成美好回忆的最佳表达,吃的其实就是那份浓郁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