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标题: 说说家乡西凉湖的丧葬风俗 [打印本页]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3-10-30 08:50
标题: 说说家乡西凉湖的丧葬风俗
本帖最后由 梦回故乡 于 2013-10-31 01:05 编辑

       前几天回了一趟家乡西凉湖,参加一位亲戚的丧葬。回到武汉后,我觉得有必要结合我这次的见闻与感受,说说家乡西凉湖的丧葬风俗。
      死者是我的姑妈,即父亲的姐姐,终年72岁,是我家最亲的亲戚之一。她是一个非常勤劳、坚强乐观但性情又急躁的农村妇女,因病而亡。
      落叶归根,姑妈这两年虽然生活在赤壁市,但在临死前,家人已经把她送回了西凉。姑妈家在龙岭村上屋陈庄,但全家早在20年前就没有生活在那里了,像西凉很多人家一样,她家房屋早已荒废,屋前屋后,早已长满茂盛的野草和树木。如果在那个早已荒芜的房屋停棺材、设灵堂、招待宾客,显然是不行的。
       好在姑妈的大儿子这么多年一直留在龙岭村那条小街上做医生,诊所被他一人承包了,所以灵堂就直接设在龙岭村的这个诊所里。诊所其实就只有他一个医生,可以说这是中国最小的诊所,一进门是一个大间,然后就是一个办公室和几间小小的病房。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凉有个正式的卫生院,很大,就像那个时代的西凉乡政府、西凉中学一样,早已淹没在沧桑的岁月里,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
      姑妈的棺材停放在大间里。死为大。陆陆续续,不少亲戚好友前来吊孝。
    我们西凉湖,把吊孝叫做“作揖”。你可以单独去作揖,也可以带你一家人去作揖,还可以随你们一族或一个村庄的人去作揖。作揖前,你是要买鞭炮去的(有的人还要买花圈),到了灵堂外面,先点燃鞭炮,然后踏入灵堂,跪拜棺材中的死者,一般是磕头三次,须头着地,以示对死者尊敬,而死者的儿子或孙子,则分立棺材两侧,在你跪拜同时,他们也跪拜,向你磕头,这是还礼。你跪拜完起身后,他们还不能起身,依旧埋头在地,你此时要去拉起他,以示慰问。这就是西凉湖基本的作揖仪式。
    作揖后,会有死者的儿子或孙子,或者侄子,过来给你发烟,招待你落座,简单寒暄。如果是关系一般的乡亲,你作揖后可以离开了(当然,主人家是一定要你吃饭喝酒后再走的);而如果你是亲戚,或者说是曾经与死者家有过送礼的关系,这个时候,你就要走到记账的人那里,送上礼金,管账的人会收下你的钱,在礼薄上郑重记下送礼者的名字与礼金数额。礼薄是白色的,与结婚的那种红色礼薄不同。
    有时候,一个村庄的人,前去给邻近村庄的死者作揖,会敲锣打鼓去,说是一个村庄的人,其实是本村庄中一些与死者家关系相对好的人家,各派一个人出来,组团前往,鞭炮所花费的钱大家分摊。
    我的村庄刘家湾是姑妈的出生地,我们这个大家庭是姑妈的娘家。我父亲是姑妈的弟弟,而我八十岁的二伯和七十多岁的三伯,则是姑妈的堂哥哥。姑妈死亡消息一传出,几位老人家就赶到龙岭村小街了。
    在西凉湖,丧葬时间为三天。死亡算第一天,一般死者在当天由专门人士为其净身、换新衣、入棺,第二天就是设灵、作揖、摆酒招待宾客、坐夜唱孝歌,第三天一大早或者上午,抬棺材上山埋葬。
    姑妈是在那天晚上八九点钟死亡的,因此到晚上12点,就算是过去一天了。而如果死者是在半夜一两点死亡的,即不是在夜晚12点前死亡的,则当晚就不能算第一天过去了,一直要到第二天晚上,才能算第一天过去。所以有些人家办丧葬,给人感觉要四天似的,得有两个夜晚坐夜唱孝歌。
    我和弟弟、姐姐以及堂哥、堂姐近20人组织在一起给姑妈作揖。都说死人为大事,有时比结婚都重要,这次姑妈死亡,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兄弟们和早已嫁出去的姐姐们,每家至少来了一人,算是最齐的一次,而在去年,曾经有两个姐姐家的儿子结婚,去喝喜酒的人都没有这么齐。我觉得这不难理解,俗话说,死为大。又有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疏。
    像西凉湖大部分农民一样,我们这个大家庭的近20个兄弟姐妹们,家家都在赤壁市买房居住了,乡村的房屋,就空在那里,有些由留守村庄的老人照看。像我二伯、二娘,三伯,就是留守乡村的老人。
    我的这些堂哥堂姐们,从赤壁市相约一道赶回来,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一下车,就把所有鞭炮集中在一起,统一燃放,然后进入灵堂作揖,我发现,他们没有走到记账台那里送礼金。事后我问母亲,既然回来作揖,为何不送礼金呢?母亲说,他们不送礼金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从赤壁市赶回乡村来给姑妈作揖,已经是礼节到位了,已经是难得了,可以不送礼金。还有一个方面原因就是姑妈的三个儿子这些年与他们也很少礼尚往来。不过,我还是看到有一位堂姐直接给了失去老伴的姑父一点钱,以示探望。
   
    姑妈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有十来个孙子、外孙,此次基本是全都回来了,有的是在广州打工请假回来的,有的是在上海打工请假回来的。我也只有在这次丧葬上得以见到他们,平时根本难以见面。都说,在农村,前来作揖的人多不多,一看死者子孙多不多,二看死者子孙有没有当官或有钱的。姑妈家算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人家,子孙都是普通平民,所以前来作揖、送礼的人不算多,也不算少,属于正常情况。
    而就在今年,西凉湖某个村庄死了一位老人,他的三个儿子都是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知名人物,有两个是当官的,有一个是做了很大生意的,老人的丧葬就很热闹,前往我们村庄吊孝作揖的车子绵延到村外,把乡村公路几乎堵塞,鞭炮声那是从早响到晚,又从晚响到天亮。我听说礼金共收了20万,当然,这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人情收入,无可指责。另有一个村庄,也是今年死了一位九十多岁老人,六个儿子两个女儿携20来个孙子外孙齐回家中,也是比较风光与热闹。
    如果死者家族很小,只有一个儿子或女儿,亲戚很少,那么,就比较冷清。但村庄里的乡亲会过来捧场,比如说喝完酒后,边在灵堂听孝歌边打牌玩,相当于陪死者家属守夜。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3-10-30 08:52
本帖最后由 梦回故乡 于 2013-10-31 01:09 编辑

      喝酒。死人本来是件悲伤的事,但是,等到开席喝酒的时候,不论是宾客,还是死者家属,或者村庄里的乡亲,基本就不谈伤心话了,而是想喝婚礼的喜酒一样,同样是越热闹越好。这个时候的死者家属,会不断地一桌一桌劝酒、敬酒,用酒表达谢意。我这次就看到姑妈的二儿子来给我们敬酒时,就是开怀大笑地劝酒,他毫不掩饰地说:我的痛苦已经过去,我妈走得也好,她享福去了,来,我们尽情喝酒。几乎每一桌宾客,都是喝得很痛快,很开心似的。我忽然想:这喝酒都是一样的,喝婚宴的酒是高兴的事,而喝丧葬的酒也是高兴的事,酒,总是能带给人兴致。在西凉湖,尤其如此。
       坐夜。坐夜就是唱孝歌,我们西凉湖一直叫坐夜。我觉得,西凉湖的孝歌可以算得上是民间文学,而唱孝歌的人,则是民间艺人。可惜会唱孝歌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的整个西凉湖,三十多个自然村落中,大约只能数出七八个人。我的二伯就是一个唱孝歌的人,有死人时,他会被人请去。当然,一晚上不是只有他一人唱,他还有两位或三位搭档。一般是三四人轮流唱,或两人偶尔合唱几句,其中又得有个人在每一句落下的时候敲鼓。死者的亲属则在灵前不断烧纸,还要有一个亲属,坐在灵堂的大门口,不断放鞭。当然,这个时候不是放那种经久不息的长鞭炮,而是放一挂挂的小鞭炮,是在孝歌每一句落下的时候,与鼓点一起燃放。
      姑妈的坐夜班子由三人组成,其中一个就是二伯,另一个也是我们村庄的,还有一位是我不认识的。晚上八点多,我们还在喝酒的时候,鼓点已经敲响了,坐夜的歌声传来,就是那种男人唱的哀歌吧。我从酒席上下来,走过去倾听了片刻,他们完全是用我们西凉湖土话唱的,大意就是诉说死者一生的经历吧,很多句子是诉说人生的苦难与艰辛,还有些是讲叙死者的子孙如何孝顺,死者是如何受到乡亲的尊重。按照坐夜的风俗,我们这些至亲的晚辈要买烟给坐夜的,这就相当于给他们的酬劳,因为死者家通常是不再给他们酬劳的。弟弟和姐姐各送上一条烟,还有姑妈家其他亲戚也送烟了,我直接掏点钱给了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中有不抽烟的。在西凉湖,如果死者的侄子或外甥这样至亲的晚辈不主动买烟送上,那么,坐夜的班子是可以找你要的,这叫“敲烟”,就是半开玩笑半敲诈的,非要你出烟不可。母亲告诉我,坐夜班子都有专门的敲言词句,有时候听他们用孝歌唱得那些不想出烟的晚辈们乖乖买烟送来,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往往在这个时候围观者最多。父亲说二伯今年曾经到某个村庄去为一位死去的老人坐夜,一晚上他们三人班子收入四千多,每人平均得了一千多元。
      
      夜晚12点多,吃宵夜了,人们又回到酒桌上喝酒,当然,这个时候宾客大多散去了,都是死者子孙、至亲的亲戚、坐夜班子、抬棺材的、以及打牌的亲友,共有四桌。这个时候,我才得知,死者的村庄里一定会有一个能干的乡亲出来主持明天的抬棺与下葬,这个人叫“班头”或“主事”。宵夜的这个时候,“班头”会与人们最后落实一下明天抬棺与下葬的具体细节。

作者: 风过了无痕    时间: 2013-10-30 09:59
估计整个赤壁的葬礼风俗大致也是同楼主文所讲的一样。
看了帖子,突然对死亡有一种敬畏,有一种恐惧。
作者: liyongjia101    时间: 2013-10-30 10:09
学习了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3-10-30 10:24
本帖最后由 梦回故乡 于 2013-10-31 01:10 编辑

      凌晨一点,我和母亲回我自家休息,父亲不肯回来,他说还要在灵堂听坐夜。到达我的村庄刘家湾时,我竟然还能听到坐夜的鼓点声和鞭炮声,连歌声也能听到,乡村的夜晚,多么宁静。一路母亲向我讲述起姑妈的一些往事,我们觉得她走得太早了。
      
      我的父母一个月前也买了两口棺材,存放在我家另一栋老屋里面。早在两三年前,两位老人家就常常在嘴边念棺材还没置,万一哪天突然死了怎么办。母亲每次在我面前说棺材,我就叫她停住,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怎么可能这么早死去,至少还能活个一二十年吧,但是母亲告诉我,在我们西凉,人一过55岁,就得让儿女把自己的棺材置好,放在屋中。一个老年人死亡了去借棺材,或者急匆匆去买棺材,是要受人笑话的,说明这家人的子女不孝。原来如此。父母的棺材,应该由我们来买的,特别是姐姐应该操这份心的,但我们都把这事没放在心上,以忙为借口,结果父亲自己掏五千多元钱买了两口棺材。听说,买棺材还没有自家请木匠做棺材正规,我们那里很多人家,是把自家上好的树木砍下,请木匠来家中做成棺材。一些乡亲,早在好多年前就专门在屋前种了适合做棺材的树。
      第二天天一亮,我还在睡梦中,就被母亲叫醒,说已经听到龙岭小街那边的锣鼓声了。我们连忙起床,去送姑妈上山。弟弟和姐夫似乎不想去了,要回赤壁市,他们是赤壁市装修师傅,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加之他们坐夜打牌几乎打到天亮,又输了钱,说等下去了又要买烟给抬棺材的队伍。我觉得既然来奔丧,就不如一道送死者上山,最多也就再耽误半天时间吧。他们听从了我的意见。

作者: 周瑞生    时间: 2013-10-30 10:32
本帖最后由 周瑞生 于 2013-10-30 10:34 编辑

淳朴的民风!
西凉湖------------一生眷恋的热土!

作者: 周瑞生    时间: 2013-10-30 10:33
本帖最后由 周瑞生 于 2013-10-30 10:38 编辑

淳朴的民风!
西凉湖------------一生眷恋的热土!

作者: 日语教室    时间: 2013-10-30 10: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浪花一朵朵    时间: 2013-10-30 11:08
楼主的帖子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西凉湖的风土人情,拓宽了知识面。
作者: 春雪    时间: 2013-10-30 12:44
哎!白事也是喜事啊……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3-10-30 13:09
本帖最后由 梦回故乡 于 2013-10-31 01:12 编辑

      果然是要出殡了,我们再来晚一点就赶不上。记得出殡都是吃过早饭进行的,怎么现在都改成一大早出殡呢?抬棺材的共有16人,都是上屋陈庄和下屋陈庄的汉子。记得小时候,这是两个组的,后来他们合成一组了,算是不分家。现在农村的人都热衷去赤壁市或外地打工,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不如我们小时候多,有些村庄死了人,凑齐16个抬棺者根本是不可能了,必须从邻近村庄请人。上屋陈、下屋陈现在算是一个村庄,所以不用其他村庄帮忙,本庄就凑齐了16位抬棺者。人们把抬棺者叫做“八抬”,我想,这是不是说过去抬棺材只有八个人呢?
      竟然有一辆绿色的卡车停在那里,我感到很惊讶。车子很新,似乎是刚买回不久。这时我才知道那是赤壁市给龙岭村拨款买的卡车,主要作用是用来美化农村环境,清运垃圾,相当于是一辆环卫车。听说这种车子在湖北省每个行政村都有配置。开车的司机同时也是村委会的村官。我还惊奇地发现,龙岭村的这条小街上,竟然放置了几个绿色的垃圾桶,都比较新,看样子是今年才配置下来的,而在村委会附近即西凉中心小学门前50米远的路边,还做了一个垃圾中转站呢。
      十六位抬棺者合力把棺材从灵堂移出,放在门前的街上。然后又把棺材抬到绿色的卡车上。而在此之间,约有半小时,是抬棺者“敲烟”的时间。只见那位“班头”拿一个蛇皮袋在手上,把袋口一张,大声叫嚷:各位亲戚,来来来,自觉把你们该出的东西放进去,不用我多说啊,该出手时就出手。人们都笑起来,气氛变得很快活,有的亲戚把手中早已准备好的一条烟往蛇皮袋里放,有的亲戚则把烟拿在手里,故意不肯往里放,非要几个抬棺者催促甚至动手抢,才肯给,这样显得更热闹。也有不给烟,直接给钱的,“班头”毫不推辞接过钱,还是会郑重地用笔记下。抬棺者敲烟与坐夜者敲烟性质差不多,但更多的亲戚是在抬棺的时候出烟出钱,因为一共有16位抬棺者,总要多多少少让他们有点酬劳吧。我们姐弟三人在这个时候又出了烟或钱,有三位堂姐也在这个时候出手了,而坐夜时她们没有出手。

作者: 天方夜潭    时间: 2013-10-30 16:04
赤壁个风俗动&
作者: 天方夜潭    时间: 2013-10-30 16:05
赤壁个风俗都差不多,,看楼主连载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3-10-30 16:11
本帖最后由 梦回故乡 于 2013-10-31 01:17 编辑

      棺材装在卡车上,16位抬棺者也全部上车,而姑妈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分别抱着灵牌和遗像,也上了车,他们两人要迎风而立在车厢最前排。姑妈的大儿子则随司机一起坐在驾驶室里。
      车子启动,沿乡村公路前行,我们这些送葬的都跟在车子后面步行。姑妈的女儿周身批上一件白色的孝服,姑妈的孙子们和众多亲戚则头扎一块白布,脑勺后,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白条,有的亲戚嫌这根长白条妨碍走路,干脆从头上取下来,束在腰间。
一路鞭炮响过不停。行进大约三里路,便到了属于上屋陈庄的小山丘,坟井就挖在这里,约两米深。棺材从卡车上抬下时,又在公路上停了大约20分钟,这个时候的礼节有三项.
      第一项是念悼词。龙岭村这边似乎不兴写悼词。应该是由失去老伴的姑父或他的儿子、孙子们作一篇悼词,现场宣读的,但昨夜他们都表示写不出来,不知怎么写,我的父亲和二伯就主张由我来写来念,我们村庄写悼词是由17年前由我大妈死去兴起的,当时大伯就为她念了悼词,听说是非常感动人,可惜当时我刚毕业,忙于找工作,孤身在外未归。之后我们村庄死人一般都会有念悼词,即使死者家里没人写,也会有人代写。
      我昨天晚上就写好了悼词,大意是表达哀痛之情,回顾我童年时代在上屋陈家玩耍的一些难忘印象,赞美姑妈一些可贵品质,也简述一下姑妈出生在我们刘家湾,我们聂家人都很敬重她。
      我站在棺材前面,念完悼词,肃静了几分钟的场面忽然又热闹起来了,抬棺者拿姑妈的长子开刷,要他示范下跪,给众多跪在地上的孝子孝孙们做榜样。姑妈长子则暗示他的儿子起身去哀歌给抬棺者下跪,当然,可以不用真跪下,只要你做个要下跪的姿态,抬棺者就会连忙把你拉起,算是还礼。
      此时的公路上其实已经造成交通堵塞了,西凉乡村公路本来就不宽敞,棺材和送葬的队伍停留在公路上,两边过往的车辆只得停车等候,没有人敢要求让道。记得小时候,没有水泥公路时,人们抬棺逢山过山,逢水过水,即便是从你家田地踏过去,踩坏你家庄稼,你也不能怪罪,因为死者为大。
      坟井那边传话过来,已经全部准备好了,人们又燃起鞭炮,抬起棺材,爬上山丘。有一个稍堵的小坡,抬棺者也是一鼓作气,在乡亲们的接应下,轻松上去了。棺材被放进坟井,孝子孝孙们在坟头下面跪着,我也正要下跪,弟弟暗示不必,这时只能是他们陈家子孙下跪。
      棺材被缓缓放入井中,人们开始飞快地填土,而第一把土是洒向跪在坟前的孝子孝孙的,孝子孝孙兜起衣服接土,然后起身把土又兜到井中的棺材上,这个仪式据说可让死者保佑子孙平安。人们用锄头或铁锹飞快地往井中送土覆盖棺材的时候,又有一位比死者年龄更大的老者手端一盘五谷杂粮,抓起一把,洒向坟中,随土覆盖,同时也洒向空中落下,落在死者的子孙身上更好,据说这样寓意五谷丰登。这是西凉湖一个古老的丧葬风俗吧,我想,现在的西凉,基本没人种田了,姑妈的这些子孙,都在城里做事。
      棺材下葬后,一挂最长的鞭炮鸣放,我们立即解下身上的白布,还给姑妈的女儿。葬礼至此算是结束,人们离开坟墓。姑妈的儿子们又招呼大家回龙岭小街上吃饭喝酒。
      死者的子孙们围成一桌,有厨师搬来一盆饭,他们每人用小碗分了一点吃。我不解地问:桌子上怎么连一个菜都不放,就这样吃饭?母亲笑着告诉我,他们吃的是“子孙饭”,希望死者保佑他们多子多福。分完了那盆子孙饭,正式的早餐开席了。时间已是上午八点半,酒席又开了八桌,比昨晚的酒席少了十几桌。此时的死者亲属,热情答谢抬棺者与送亡母上山的亲戚,频频敬酒。
死者已矣,生者坦然,生活继续。
     
      上午十点,我们离开西凉,看到公路两侧新建了不少房屋,这些房屋如果放在大城市,相当于别墅。城市化浪潮固然汹涌,但并不是每一户人家都要在城市买房置业,我感到,还是有不少西凉乡亲在农村建新房。家乡西凉湖,依然拥有说不出的魅力,这片乡土,不会凋敝,不会衰败。         
                                                                                      (完)

作者: 潇十一    时间: 2013-10-30 18:10
赤壁风俗都一样吧
作者: 拐子爷    时间: 2013-10-30 21:21
深有感触,国庆节期间姑奶奶才去世,回想父亲当年早逝,唏嘘不已,母亲今年也60岁了,身体一般,着实要孝敬父母~
作者: 卧龙赤壁    时间: 2013-10-30 22:19
像西凉湖大部分农民一样,我们这个大家庭的近20个兄弟姐妹们,家家都在赤壁市买房居住了,乡村的房屋,就空在那里……
作者: 浙江    时间: 2013-10-30 22:57
赤壁的每个乡镇习俗逗大同小异。
作者: everyone    时间: 2013-10-30 23:24
楼主好文笔,通俗流畅,随时有感而发,想必悼词也写得不错,不如一起发表出来。
作者: 永和水饺    时间: 2013-10-31 07:14
进来瞄一哈
作者: 兰色梦想    时间: 2013-10-31 07:28
原来这种事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作者: BlueSea    时间: 2013-10-31 10:55
记叙得很详细
作者: 狮古山    时间: 2013-10-31 11:00
好文章,朴实又不失动生。都不记得有多久没这样有耐心一字一句看完一篇文章了。
作者: 热线跟帖局局长    时间: 2013-10-31 12:39
赤壁应该差不多,,,,,,,,,,
作者: 漂泊的流云    时间: 2013-10-31 13:55
楼主好文笔,也是一个有心人,用朴实的文笔记载着乡村的人文风俗。
作者: 孤独军    时间: 2013-10-31 14:08
人算走完了一生。哎、、、
总是感到这些仪式让儿女们很受累,这就更加坚定了我到了哪一天,不需要任何仪式,将全部献给医院或是科研机构。不用儿子操心了。
作者: 赤壁伙计    时间: 2013-10-31 19:52
三日闷葬,赤壁大部分位子都相同,有些位子要看日子,搞到不好要在家里守七八上十天,死人累死活人。不过也应该个,行孝是每个人个义务必须要做好做到位个。
作者: 亿度    时间: 2013-10-31 21:13
第一次详细的了解丧事的操办过程,很好的记录。愿逝者一路走好。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3-10-31 22:09
everyone 发表于 2013-10-30 23:24
楼主好文笔,通俗流畅,随时有感而发,想必悼词也写得不错,不如一起发表出来。

谢谢您的关注。悼词就不必发表了,那是纯粹个人的东西。本人写此贴目的是介绍家乡的丧葬风俗。
作者: everyone    时间: 2013-10-31 22:54
属于不情之请,请包涵
作者: ╰☆曉妖精    时间: 2013-10-31 23:12
我的老家是赤壁市黄龙的,和西凉一样,以前是镇,现在撤了镇,成了乡
大部分丧葬的风俗和西凉差不多,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
1.送礼,是必须的,没有说你只去做个壹就走。
2.唱夜歌的(也就是那种民间艺人)要敲烟,但是现在他们都不要烟了,只要钱。而且100+,
3.搭台子唱戏的也要家属点歌,一般都是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儿,侄女,外甥女,外甥,女儿女婿,不会敲儿子儿媳和孙子的,也是100+
4.八抬就是八个人,由一个村的族长指定,每一房出1个人,代代传下去。比如说我小叔叔就是我们这一房的八抬
5.吃饭的时候,八抬是八个人一桌子的,谁也不能越级去坐他们的桌子。而且他们桌上一定要多一盘菜---红烧肉
6.早上出殡的时候,八抬给每位孝子孝孙发一个白纸缠着的小木棍(据说是八抬做的不好的地方,孝家可以用木棍敲打他们,而且据说木棍敲打了谁,谁就要倒大霉,所以一般是禁止用木棍敲打别人的)。然后要孝子孝孙们跪在地上,自觉给钱,一般看亲疏关系,女儿这样的没有800一个人跑不掉,其他一般是200一个人。每次八抬可以敲个8000来块(也看逝者儿孙多不多),八抬还是不会敲儿子儿媳孙子。钱不到八抬的心理价位,他们可以不发丧。东家还不能发脾气,因为惹毛了八抬,他们可以立马走人,东家就只能傻了,回头还得跪着一家一家去请八抬回来,而且错过了时辰,也会误了事。-------不过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我爸爸说他都没有听说过谁家气走过八抬。
。7.送殡。只能男人上山,除了儿媳妇,其他女人一概送了100米必须停步,据说是怕女儿上山带走了本族的好风水(祖坟山据说是一个村里风水最好的地方)
还有蛮多规矩的,我现在也一一想不出来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3-11-1 13:23
楼上美女归纳得很到位,我此贴写得很拖沓,完全不如美女这么简单明了归纳得好,我要向你学习。
赤壁市农村的丧葬风俗大体一样,但还是有些细微差别。
关于送礼。我们那一直都有不送礼只去作揖的,去了就是放挂鞭炮,跪拜死者,磕三个头。这就是一种礼节,死者家属也很感动的,还要请作揖者喝酒吃饭。
唱夜歌,给烟给钱均可以,我们更多的是给烟。大多是给100元一条的烟,也有大方一点的,给200元一条的。
请乐队歌手搭台唱歌,这个在武汉等地是铁定习俗,我们西凉那边似乎不兴。
八抬是小时候的,现在早就是16人了。8个人抬一个棺材有点吃力吧,要爬山涉水。
八抬肯定是坐成一桌或两桌吃饭的,而且他们的酒菜最丰盛,但八抬中的班头必定要给死者重要的亲戚一桌敬酒的。
早上出殡的时候,我们那也是要给孝子孝孙每人一个缠了小棍子,但棍子上缠的不是白布,而是白纸。这个棍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我估计就是给跪着的孝子孝孙们作拐杖的,即跪的时候有个支撑的棍子,以免跪得太累。
八抬是要求给钱给烟的,最主要是死者的女儿出,而不是要死者的儿子出,这一点,西凉与你老家黄龙是一样的。但你说要敲出至少8000来块,似乎有点难度吧,女儿一般出1000元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死者有三五个女儿,一人一千,就是三五千,再加上其他亲戚的,是有可能搞到8000块。而在我小时候,我父亲经常去做八抬,一般能搞回两包烟,一双解放鞋,就算不错了。
送殡,男人女人都去,没有讲究。



作者: 江中一条龙    时间: 2013-11-1 16:18
关注,再关注。
作者: yanglee    时间: 2013-11-2 11:16
写得好!{:soso_e179:}
作者: zhjm209    时间: 2013-11-2 13:01
怎么没有请风水师看风水选墓地?
作者: 裤子    时间: 2013-11-2 13:43
        我也来补充几点我们洪山的风俗,只讲我大概记得的。
        给孝子小竹棍这个我们那里也有,大概是抬棺材出大门的时候一定不能踩到门槛,踩到大门槛的话,东家要倒霉,丧夫(就是你们叫的八抬)也会挨打的,而且那个大门槛一定要锯掉,要么不懂规矩忘记了,要么是和东家有仇,一般的丧夫是不敢去踩门槛的,我就曾经亲眼看到东家打人的,这个在我们那里非常非常重要。
        以前我们那里不兴搞点歌的,都是请湖南花鼓戏唱戏,一唱就是几天几夜,还有做道场的,一般都是道士做法事,其中有几个环节,比如说成佛啊,取水啊之类的,很复杂的流程,我都记不清楚了。
        上山的前一个晚上,法事做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敲大锣,放鞭,然后所有人都要去磕头,排队,2个人一组,家属跪在棺材旁边回礼,每次到了这个环节悲痛的气氛是到了最高潮,所有的家属都哭成一片,每次去参加这样的丧事,去磕这个头的时候,我心里都堵的好难受。
        敲烟这个环节好像都有,一般都是抬到半路上,丧夫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根据名单一个个的来念和敲,这个时候气氛倒不是那么难过了,相反很多觉得很好玩。
        唱夜歌也有,一般很亲的亲属和朋友(街坊邻居什么的),感情越好,就越是要陪着守夜,一唱一夜,单调的鼓点,沧桑的歌声,小时候在乡下经常都能听着听着睡着。
        还有头上带的头巾(我们那里叫白fu,孝子孝孙和同辈的是白色,曾孙是红色,玄孙是绿色?),有的是挂在脖子上,有的用麻绳扎在头顶上,而丧夫的和去做客的扎法是有区别的,好像是扎成一个三角形的帽子,可能主要是因为他们要做大量的工作的原因。
        棺材的抬杠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包括棺木上扎的很漂亮的剪纸,我记得有白鹤什么,是不是驾鹤归西的意思呢?
        埋葬的日期分两种,一是风水师傅定,二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闷葬三天。
        以前是有说法不要女亲属上山,原因是怕发到女的家里去了。
        孝子接丧夫的时候,跪法也是有讲究的,我看到的孝子上门,挽着丧夫的手,单膝跪下,丧夫然后把孝子扶起来,这个跪法,在上山的半路上也有,比如说丧夫停下来休息敲烟不肯走,孝子孝孙什么的,就围着棺材给所有的丧夫一个个的下跪,依然是挽手单膝,轮流跪过来,丧夫再一个个的挽起来。
        今天能想起来的就这么多了,其实一直很想在参加某个丧事的时候做个纪录片或者记录帖的,因为很多风俗习惯,我们这一代或者我们的下一代也许再也见不到也不懂了,但是总是觉得别人家那么伤心的事情,我拿个相机或摄影机总是不大像样,所以一直没有完成这个想法。
        扯点题外话,我四岁的时候,我爸爸因为意外去世,我是家里唯一的独子和孝子,所以很多环节都是亲戚大人带着我去完成,虽然很多细节记不那么清楚,但是那个悲痛惶恐无助的感受,永世难忘!


作者: 凯凯168    时间: 2013-11-2 15:08
一直喜欢看楼主的帖子
作者: 一波    时间: 2013-11-3 09:39
谢谢楼主分享,父母现在年事已高,和他们的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少了,我们这些在外的打工者真要多多关心老人呀!
作者: 赤壁团GO网    时间: 2013-11-3 13:18

作者: 超凡人生    时间: 2013-11-3 16:24
好像赤壁的丧葬风俗都是这样子
作者: crh1018    时间: 2013-11-3 22:11
人生短暂 生时两手空空 走时两袖清风
作者: 赤壁花卉种植户    时间: 2013-11-3 23:55
风过了无痕 发表于 2013-10-30 09:59
估计整个赤壁的葬礼风俗大致也是同楼主文所讲的一样。
看了帖子,突然对死亡有一种敬畏,有一种恐惧。

迟早有一天 大家都会到那边去享福 而且都不会再回来了  无论你是贫穷富贵 时间一到无论是谁都一样。有什么恐惧的
作者: 风过了无痕    时间: 2013-11-4 08:19
赤壁花卉种植户 发表于 2013-11-3 23:55
迟早有一天 大家都会到那边去享福 而且都不会再回来了  无论你是贫穷富贵 时间一到无论是谁都一样。有什 ...

无痕胆小,怕死,嘿嘿~
作者: 万里垅    时间: 2013-11-4 08:51
愿老人一路走好。
作者: 东晨汽车美容    时间: 2014-5-12 12:00
淳朴的民风!
西凉湖------------一生眷恋的热土!赞一个
作者: 陆水碧波    时间: 2014-5-16 10:55
表述很详细,但忘却了八抬丧夫[敲竹杠] 和 [送葬], 及[上山下葬]的表述,孝子要送随丧酒上山,以及[回灵]这一节,[棺材出殡]是重头戏, 至此全部丧葬才算礼毕,赤壁的丧葬俗礼大至如此!楼主的【丧葬风俗】表述清楚,但只是前半部份而己,后半部份是最让人伤感,流泪,和震撼的[重头戏]啊!
作者: 果儿的秋天    时间: 2015-5-17 19:24
我参加了两场葬礼,脚跪肿了
作者: 覃先生    时间: 2015-5-27 12:08
写得很好,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