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杨利华,74岁,久病难愈厕所里服毒 “我不会拖累你们” 2011年8月12日,74岁的杨利华躲在厕所里服毒自尽。 杨利华生前患有支气管炎,十几年来几乎每个月进一次医院拿药,每月医疗费要三四百元。因儿子开车亏本,家里欠债四五万元。为减轻子女的负担,杨利华更多是靠自己和老伴莫训真攒医药费和生活费。 生病后的杨利华无法干重活,连上坡都会喘不过气。上山摘山胡椒是他最重要的生活来源,摘一天山胡椒只能赚十几元。 儿媳高青说,杨利华复发得厉害时,家人也曾送他去新农合定点医院——桃江县中心医院住过十几天院。住院治疗后,杨利华确实舒服很多。但即使是吊水消炎这样最基本的治疗,每月也需医药费6000元。按医保报销65%后,至少需自费2700元。这相当于一家五口一个月全部的收入来源。但现实是,除了生病的父亲、一家五口日常的生活开销,家中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孩子,每年学费需上万元。 因病痛折磨,杨利华脾气有点躁。一发火,他就会跟老伴说,“我自己去死,不会拖累你们。”家人说,这是他生前唯一透露的自杀倾向。 改变 儿女每天回家陪老人看戏 在出现老人接二连三的自杀事件后,村民们也开始做出改变。 杨利华服毒自尽后,他的亲人商量,凑了十几万元借给杨家。并在一个月后,在村外靠马路边迅速建起一栋楼房,将莫训真接过来,方便亲朋好友探望。儿媳高青也选择离家近的地方打工,每天回家。 莫训真告诉记者,大家对她都很好。儿媳也很关心她,就担心她吃不好,饭也煮得软软的,方便她入口。 杨叶红希望能筹集到一笔慈善款,帮村里的老人建一个老年娱乐活动中心,丰富老人的生活。她的奶奶莫霞笑也觉得自己很幸福。她对记者说,每天晚上,大儿子一家都会陪着老伴和她看花鼓戏。 莫霞笑还买了两副麻将放在家中,每天午饭后,村里的老人都会主动来到她家,和老伴杨凤保打麻将。过年时,莫霞笑的3个儿子全家都会回家陪他打麻将,这时杨风保会自动从一元一炮升级到5元一炮,总赢不输。 莫霞笑的孙女杨婷已辞去长沙的工作回到益阳,她决定以后就在益阳结婚工作,不走远了,因为她想陪着爸妈。 数据 老年人成自杀率最高人群 近年来,老年人的自杀率越来越高。目前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占每年自杀人群的36%,老年人已成为中国自杀率最高人群。 据有关机构对200例自杀未遂老人的分析结果显示:自杀者的家庭人均收入普遍偏低,贫困是导致老人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心灵孤独,无人关爱,也是许多老人自杀的原因。所以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也预测,中国的自杀率会越来越高。 怕病痛折磨,怕子女负担重 原因剖析:医疗保障与生活保障不足,家庭矛盾,精神孤独 记者调查发现,病痛的折磨、生活保障不足、精神孤独和家庭矛盾是造成益阳市桃江县崆峒村老人自杀的主因。而更令当地村民忧心的是,这个自杀“黑洞”正向自己的亲人靠近。 调查中,多名老人明确表态,愿意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一生。 原因A 医疗保障不足 村民高青坚信,如果公公杨利华能享受到很好的医疗条件,肯定不会选择自杀。 记者调查发现,杨家湾自杀的7位老人中有6位患有慢性老年疾病。“害怕病痛的折磨是导致老人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村支委副支书邓鹏科分析。 |
这一点也得到村里老人的一致认同。莫训真说,“村里好多老人都是这样死(自杀)的。大家都说,病了要用钱、要人照顾、自己也不舒服。这样死(自杀)没痛苦、舒服、死得快。” 邓鹏科说,目前农村老人能享受的医疗保障有“新农合”、“大病救助”和“慢性病补贴”,但这三种补助都遇到现实漏洞。 其中,村民反应最强烈的是新农合的20元门诊补贴。“如果参保的人这一年没生病,这20元门诊补贴只能去村里的卫生室拿药,每次供选择的都不是感冒药等常用药。”邓鹏科说。 村民还反映,虽然参加“新农合”,能报销一部分医药费,但参合的收费标准普遍比不参合高。除去不能报销的部分和“门槛费”400元,自费金额和不参合收费差不多。 今年,桃江县给各村下发通知,针对慢性病、特殊病种,参合农民每年可享受300元的医疗补偿。但这一新政策也遇到了现实问题。 村民反映,除了拿医院正规发票报销可以直接领到300元现金外,其余参合农民都不给钱,只给药。但能拿到的都是枸杞、红枣等不能治病的药。 大病救助也遇到现实困境。“政策规定医药费上万元后,农民可以拿着医院单据报销2000元,但一般的大病都要花费二三万元。”邓鹏科说。 原因B 生活保障不足 杨晏清非常担心自己老了会没饭吃。 去年9月,一场车祸,让杨晏清失去了唯一的儿子,62岁的他成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每月55元的养老保险是他唯一固定的生活费来源,但远不够每月300元的基本生活开销。他担心自己没儿子赡养,老了没饭吃。杨晏清说,到了动弹不得的那一天,他会像自己的母亲一样,选择自杀。 邓鹏科说,55元的养老保险是村里老人唯一享受到的政府补贴的社会养老保险。但如果子女每年不交100元,或不交齐15年,老人这唯一的养老补贴也没有。 村民杨余庆说,杨家湾三十余位老人中,只有四五位有退休工资,其余的都是靠子女赡养和打零工过活。 记者观察发现,杨家湾的老人,即使上了70岁,只要生活还能自理,几乎都在做零工,穿凉席、织竹板或编簸箕。杨晏清说,“为减轻家人的负担,一直干到老死”是村里老人共同的生活轨迹。 原因C 老人精神孤独 村民杨家湾90%的老人没和子女住在一起,其中70%的老人是独居。 杨庆元的儿子和老伴都在外省工作,只留下他和儿媳在家。2年前,杨庆元在离家两里开外的村里,建了一栋砖瓦房,独自一人生活。他说,“一个人生活自由,也给子女减轻负担。” 杨庆元说,因工作忙碌,一年中只有三节两生时,家人才会回来团聚,每次呆一天就走了。今年杨庆元六十大寿,在远方打工的儿子说要给他摆酒做寿,他拒绝了,“怕给他们添麻烦。”他一个人跑到周边的浮邱山玩了一天,还即兴做诗一首——寿达六旬且逍遥,蔑视虚荣攀山霄。巍峨尖峰锁云雾,仿似吾身枉世遭。天命难求神无助,坎坷劳碌自清高。宁可负我尊古训,知足常乐夕阳骄。 村里的年轻人一致反映,村里的老人太孤单、寂寞。年轻人要忙着在外赚钱养家,没有时间陪他们。除了晒太阳、看电视,老人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粗茶淡饭有一口 生活却并不幸福 在村民杨晏清看来,村里的老人“怕病痛折磨,怕子女负担重,怕寂寞”,虽然粗茶淡饭有一口,但他们的生活并不幸福。 村里的老人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个免费的老年娱乐中心——让他们聚在一起有书看、有报读、有棋牌玩,再配一个小食堂,有人给他们做饭吃; 村里的女人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村里引进一个企业,让她们能兼顾工作和照顾老人; 村里的干部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的制度能向农村老人倾斜,在政府有余力的基础上,提高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 |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