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标题: 2014年春节回乡杂谈 [打印本页]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5 13:42
标题: 2014年春节回乡杂谈
    我依然认为,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家乡的。不论家乡是富饶,还是贫穷;是美丽,还是丑陋,是发达还是落后,是繁荣还是凋敝,是永葆活力还是逐渐衰败。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就如同对母亲的情感一样。即使母亲不在人世,你也永远在心底里有她的位置。
    乡愁,是中国文化永恒的主脉。当今,我们身处一个城市化的时代大潮下。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时代在变,人们也跟着在变,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2014年的马年春节,我本来是像2013年的春节一样,一个人呆在武汉,享受难得的悠闲与清静,但大年初二的清早,我还是按捺不住思乡之情,立即奔往西凉湖乡村。
    下面结合这次回乡的所闻、所见、所感,杂谈一下吧。边谈边贴,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跟帖,我这次不像以往那样以我的行程为线索记流水账,而是从几个方面展开谈论,有些方面我可能观察不深,过于浅薄,希望有更深观察与感悟的网友补充叙述或评论。

作者: 明哥    时间: 2014-2-5 13:45
坐沙发上等你家乡感慨!
作者: 906251767    时间: 2014-2-5 14:08
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就如同对母亲的情感一样。说得好!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曾说,母校就是那个你在心里骂它千百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对母校如此,对故乡亦如此。
作者: 八面来风    时间: 2014-2-5 14:50
茶水恭候所见、所闻、所感{:soso_e100:}
作者: 挖煤哥    时间: 2014-2-5 15:43
期待楼主大作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5 17:29
喝酒
    在西凉湖,无论是过年,还是拜年,喝酒是最大的活动,也是最热闹的时候。我想,中国所有地方都是一样的,中国人爱喝酒,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欢,春节,更要靠酒助兴。每年春节前,电视上什么广告最汹涌,绝对是酒啦。
    我大年初二从武昌出发,上午十一点就到达刘家湾家中了,姐姐一家四口也是从赤壁市与我一起同车到达的。一到屋门前,姐夫就放鞭炮,女婿带一家给岳父岳母拜年,这是必须的礼仪,鞭炮一响,村庄里都知道谁家来亲戚拜年了。我是不需要放鞭炮的,因为这是我自己家。
    父亲、母亲早就在灶屋做菜准备酒席了。
    中餐,我以为只有我和姐夫一家四口加上父母共7人的,结果我完全料错了。二伯家的几个女儿女婿、三伯家的女婿、大堂哥家的女儿女婿也刚好在今天来拜年了,一下聚集了近二十人,酒席变成两桌,男人一桌,女人与小孩一桌。
    初一拜祖宗,初二拜家公(这里的家公是外公的意思),初三开始可以四处走亲戚拜年了,这是西凉湖恒古未变的习俗。就是说,初一是不能出门的,就是自家一大家人过年,当然,可以包括祖孙几代人在一起,也可以自己一家几小口。女儿要回娘家拜年,一般是不能初一的,必须是初二。
    所以,初二中餐这顿酒席,主要就是招待女儿女婿外孙。中餐是在我家喝的,晚餐在二伯家喝。
    二伯二娘都已八十岁,但身子格外硬朗,特别是二伯,常年还下湖打鱼。
    二伯的三个女儿女婿其实都是做爷爷奶奶的人了,但是他们每年还是在大年初二来我们村庄给二伯拜年,而他们自己的儿子呢,则在这一天,也带着老婆孩子去拜他们的岳父母了。
    大年初三,堂哥们都回来了,喝酒喝得更加热烈。堂哥们在大年初二为什么不在家,道理同上,多半也是去拜岳父母了。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5 17:34
城里买房热
    前两年我回乡过年,那时我们村庄约有6成人家在赤壁城里买房,当时我很吃惊,今天呢,有9成人家买房进城了,我已经不吃惊了。没有买房的,是像二伯这样的老年人,是不必在城里买房的,肯定是终老在乡村的。而大伯的大儿子、二儿子,在我眼里,绝对是中国大地上最老实最本分最普通的农民,他们却也在三年前就在赤壁买房了,当然,房子不是以他们名字买的,而是他们已经结婚生子的儿子或者尚未结婚但到了结婚年纪的儿子买的。
    我的十位堂兄,和我弟弟,家家在赤壁市买房不说,竟然还有两位堂兄,比起来了,都买了两套房,理由是都有两个儿子,没有两套房,怎么行,虽然他们的儿子现在连对象都没找到。
    我的弟弟,似乎是受了他们互相攀比之风的影响,也在紧急筹划,马上要再买一套房,而他大儿子才十岁,小儿子也才四岁。
    最先拥有两套房的是我的一位堂姐(二伯的小女儿),她好多年前在赤壁老城区自建一套房屋,三年前,儿子结婚,她买了一套新房给儿子,前年,两个女儿也长大了,她竟然又买一套,说是给女儿们住,也就是说,她一家现在就有三套房。这位堂姐与姐夫根本就不能算有钱人,姐夫就是进城早,在赤壁市做了二三十年油漆师傅,堂姐也是后来才在一所小学门口开个小店,就是这么普通的人家,竟然有三套房子(还不包括他们在西凉湖乡下的老房屋)。
    而事实上,我的家族在我们村庄是普通的,就经济收入而言,根本就是一般人家。村里的另一户人家,两个儿子均在北京打工,我记得六年前他家还在村里刚建一栋新房的,住了不到三年,两个儿子忽然在赤壁市各买一套房屋结婚了,结婚后继续在北京打工。
难怪赤壁市的房地产楼盘销售火爆的,相当多的房子,被神山西凉湖这边的农民买了。
    西凉湖是富饶的农村吗?西凉湖人都是有钱农民们,我看谈不上。但是在城里买房的热潮却是丝毫不减。难怪赤壁市这个县级市的房价能达到三四千一平米的。在外务工或创业的人回赤壁市要买房,在农村有房的农民进城也要买房,都说是“刚需”。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5 17:35
还是有一些老年人在种田种地
    西凉湖乡村,是属于什么地势?我觉得乡亲们的认识都不完全准确。我去过祖国大地很多地方,也见过不少农村。我们西凉湖,说是平原,肯定不是,说是丘陵,似乎也不太准确,说是山地,更加不对。我查《赤壁市统计年鉴》,得到准确说法,叫“岗地平原”。在这种岗地平原地势上,机械化种田种地是没法施展的。所以,极少有乡亲靠种田种地挣了大钱的。今天,在我们刘家湾这个村庄,早就没有一个青壮年农民在家种田地了,只有几户人家的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婶种点田地,合计不到18人。他们不种点田地也闲不住呀,保证有口粮吃,还可以给早已住进赤壁城里的儿子、女儿供应点,而经济作物,如大豆、绿豆、芝麻、莲子方面,也多少能卖点钱。我63岁的母亲便是其中一位。她不愿呆在赤壁市弟弟家里,也不来武汉,而是一个人呆在村里,做点田地,一年下来,挣五六千元钱,她说不辛苦,今年她说还要养两头猪,以增加点收入。


作者: 朱罗    时间: 2014-2-5 17:37
有这么一个感受
以前在南方打工有一个春节没回家
第二年那个日子长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5 17:40
多子多福
     西凉湖人,没有谁家只生一个小孩的,除了那些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做了一定职务的人家以外,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小孩。前些年,人家无非是交点罚款给村里给镇里,农村还是格外追求人丁兴旺。以我姐姐为例,大儿子今年18岁了,在赤壁市读了初三后,就去深圳学理发,已经由学徒变成发型师挣钱了,小儿子今年四岁。弟弟也是两个儿子。我的一位堂哥,大我姐两岁,也是这种情况,儿子19岁,女儿四岁。我舅舅家的三个儿子,也就是我的三个表兄弟,个个都是两个孩子,其中的三儿子,由于是两个女儿,觉得不如人,前年猛地又生了个双胞胎——两个儿子,他和老婆乐得要命,我的舅舅与舅妈,也是十分欢喜,一下有八个孙子了。我那表弟经济状况不算好,就是在深圳那边打工,小学文化,主要靠在外面跟人家打架斗狠获得看场子之类的工作,有时也在一些工厂做主管,总之就是工作与收入都不稳定的那种人,但是一下有四个孩子了,也没人说他不是,多数是羡慕他的。一些在外打拼发迹得比较早的,比如在深圳买了一套房乃至两套房的,原本只有一个孩子的,这两三年,忽然又生了一个。我们刘家湾这个村庄就有两例。五年前,我在深圳那边时,他们两家都是只有一个孩子,今年他们均回来过年,均是两个孩子。再如我邻居,他在外打工带回三个女人,每个女人给他生了个女儿又离开了,他现在是跟第四个老婆在一起,头等理想是要生个儿子出来。他去年在神山镇上买房,立即装修,一家五口连同他父母迅速入住了,算是城镇化了,这次过年就是在镇上的新房过的。听乡亲们讲,他老婆怀上了,大肚子,这次肯定是生个儿子。
    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在西凉湖,基本是没有产生实质约束能力。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最高层终于顺应潮流,逐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而如果全面取消这个坚持了三十多年的基本国策,会不会带来人口的剧增呢?我认为不会。因为要生的都生了,不生的他就是不生。如果是取消这个国策会带来什么改变,我觉得就是那些依附在计生上的某些政府部门利益会急剧减少,这是闲话,这里就不扯了。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5 17:41
教育
    西凉湖人本质上还是农民,不管他们在外务工或创业走得多远,也不管有多少人买房置业于城里,他们的农民身份标签与农民思想是很难换掉的。多子多福,追求家庭的人气,是典型特征。城里人,特别是大城市的市民,为何不像他们那样热衷生孩子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与培养了。
    现在的社会现状是,大学生出来找个像样的工作难,大学生工资与收入比不上那些没读什么书早早踏入社会做活的青年。所以乡亲们对孩子读书不抱什么热切的期望,是读书的料,你就读吧,不是读书的料,你就早点干活挣钱。对孩子也没有什么长远的理想与规划,好像孩子天生下来就是农二代、穷二代,即使我们全家进城了,孩子长大也不可能成大器,用农村话说“你爷爷没有埋到好祖坟,咱没有富贵的根”早点挣钱,早点结婚算了。
    我童年时代就读的西湖小学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没有了,校舍早已不存在;我少年时代就读过的西凉中学则在十五年前就没有了,这么多年来,整个西凉湖,只有一个“西凉中心小学”独守岁月。这是由我原来的“龙岭小学”与“西凉中学”整合成的。校舍其实很漂亮,里面的教育设施都齐全,我这次进去看了一下,但现在的学生很少,听说只有百把人,教师也才十来人。想想吧,整个西凉湖,三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即村庄),只有这么一所学校了,是不是有点心酸?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5 21:19
本帖最后由 梦回故乡 于 2014-2-5 21:24 编辑

村庄是在变大还是在变小?
    人口的外迁,房屋的空置,使得我们的村庄在变小,在萎缩,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留守乡村的人家在门前屋后种了不少竹子、树木,增加了更多的绿色,看上去,村庄又似乎在变大。
    我带我的四岁小外甥,走到我家屋后的两个连绵小山上,发现这已不是我少儿时代那两个光秃秃的小山丘了,而是成了连绵的小树林与竹林,风景格外秀丽,可惜无人欣赏。
    在山上,我看到荒草地上有个很小的鸟窝,可能是从那颗树上或高一点的灌木上被风刮下来的吧,但是小外甥竟然不知这是一个鸟窝,因为他生活在城里,压根就没见过鸟窝。我对他说,走,舅舅带你去捣鸟窝,他好奇地扬起小脑袋问我,鸟窝在哪里呀?我说在树上呀。他感到很茫然。我像他这个年龄,正是上山捣鸟窝摘野果、下湖边戏水捉小鱼的欢乐时代。
    山岗上本来有一条羊肠小道,是由我们村庄通往龙岭村的必经之道,如今早已被荒草淹没,近来十年,估计都没有人走过了。人们走出村庄的道路,是村前那条宽阔平坦的水泥公路。
    山上有一个自来水塔,是三年前建成的,供应我们村庄及周边一些村庄的自来水。水取自西凉湖。


作者: 地球村人    时间: 2014-2-5 21:22
写得蛮好啊!西凉小子!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5 21:25
地球村人 发表于 2014-2-5 21:22
写得蛮好啊!西凉小子!

我不是小子哦,老弟。社会上,人们已称我大叔了。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5 21:46
村委那里似乎在发展成小街
    而西湖村的村委那里,不知不觉已形成小街了。西湖村一些偏远村庄的人家,估计他的村庄已经彻底无人了,就在村委会那里建房屋。沿着通往神山镇的神西公路,这两三年忽然多了不少楼房,竟然还有门面。
    龙岭村村委那里自我幼小时就有小街的,这里就更不必细说了。
    不知道更远的西凉咀的村委会那边,是不是也像西湖村这样,也逐渐建了一些房屋,形成小街?我所说的小街,无非就是拥有小卖部、小诊所、卖肉的、卖菜的、麻将馆与村委会。这可能是中国大地上最小的小街吧。
电视报纸上说,中国所有农村都建有农家书屋,我不知道我们的三个村委会是不是有农家书屋,三年前,我打电话问过一位在赤壁政府机关做官的老同学,他说都有。


作者: 地球村人    时间: 2014-2-5 21:51
梦回故乡 发表于 2014-2-5 21:25
我不是小子哦,老弟。社会上,人们已称我大叔了。

我不会怪你因为你不知道我的年令!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5 22:16
本帖最后由 梦回故乡 于 2014-2-5 23:04 编辑

乡村建房
    并不是所有的西凉湖人都被进城买房的热潮所裹挟,也有一些人,还是选择在乡村建房。二三十万元钱,在赤壁市,只能买一套百平米的三房一厅,而在乡村,则可以建起一栋类似城里人别墅的房屋。现在的乡村建房,也重视室内装修了,厕所、洗澡间、厨房与城里的房子没有差距,有时甚至还更好,因为村里不仅有自来水,还有自己的水井,不用担心停水或水压不够。
    一位小学时代的老同学曾来武汉找我,想加盟我的生意,我说你不必来武汉做,现在农村都有一些生意可做,你不如回神山镇上开个门店,卖门,他听从我的主张,迅速回到神山镇开个门店,半年工夫,听说卖了总共600多樘门。都卖到哪里去了,就是卖给乡村新建的那些房屋。他有没有赚到钱我不好说,但他告诉我,需求量还是挺大的,从来没愁过销路。不过西凉湖村乃至神山镇,是个人情社会,他的交际能力又很广,用他的话说,整个西凉湖,乃至神山镇,没有谁不认识他的,所以很少有现款现货的,买家基本都是赊账,要把货送到位安装后才能人家才考虑给钱,还有一些则是赊欠到年底才结账。


作者: 八面来风    时间: 2014-2-6 09:15
很真实的感受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6 13:47
本帖最后由 梦回故乡 于 2014-2-6 15:44 编辑

找对象
    乡亲们为什么热衷于在赤壁城里买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儿子要结婚要找对象了。如今,你在城里没有房子就别谈结婚,农村再多房子,也是无效的,没有那对年轻人愿意在乡村务农。
    但是,我这次回乡,还是发现有很多男青年找不到对象。而女青年,登门说媒的络绎不绝。
    农村女青年,极少有剩女的,即便是丑女或身体有缺陷的女子,总是会有人要的。但是男青年就很麻烦,过于老实的、胆子太小的、或者父母毫无威望与名气的,真的是找不到对象。
    隔壁村庄有个女孩,在广东打工,这次回乡过节,从她腊月23回来的第二天起,便陆续接到不少相亲的申请。巧的是,我两位堂哥竟然都想托媒人上门把女孩介绍给自己儿子,而媒人只愿意替名声较好经济条件强的那位堂哥说,为此还发生了争执呢。
    而又有一些长得清爽自小就调皮捣蛋的男孩,则根本不用人家做媒,早就泡到女孩了,用他们父母的话说“我家儿子是不用着急的。如果不是他年龄太小,老子随时把婚给他结了”。这方面我可以随手拈出两例,一例是我姐姐的大儿子,刚18岁,就在外谈了女朋友,过年这几天,没事就跟他女友煲电话粥,任由他女友在电话里撒娇撒泼,让姐姐苦笑不得。另一例则是我一位堂哥的儿子,19岁,已经把赤壁市一个私营老板的女儿给搞了,听说女孩怀孕了,他想逃避,日日躲着,生怕被女孩父亲抓到,而女孩一点不怨我那胆大包天的堂侄子。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6 17:15
进城的农民都在城里干什么?
不得不承认,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性产业。西凉湖的农民,买房进城了,背叛了土地,不早干农活,那么,他们进城干什么呢?男的,基本都是在建筑工地上做小工,搬砖、和沙、扎钢筋等等出苦力的活,都是他们在干。少数有点手艺的,则是在做装修工,如刷外墙漆、刷内墙漆、砌砖、贴地板砖。我的一些亲戚,60岁了,都在工地上干活。他们,就是标准的农民工,前几年,都是在广东、京津、江浙那边的工地上做工,这几年,赤壁市的房地产热火朝天,到处都是楼盘,他们不用出远门了,就在赤壁市的工地上干,最低的收入,一天也能搞150元,低于150元他们还不干呢。我这次回乡,听说大多数男人在赤壁市一年做工下来,都有四五万元收入,这要比在西凉湖养鱼养螃蟹都强,因为不用投资呀,只需自己的劳力。
女的,也有不少在建筑工地做小工,还有一些大型餐饮里做洗碗工,在废品回收与加工厂里剪塑料瓶等等。例如,我有四个堂嫂与一个堂姐都在同一家酒店里面做洗碗工、清洁工,我的姐姐与三位堂嫂在同一个废品加工厂剪瓶子。一个月,这些女人都能挣一千多元,她们很满足了。下班回家,回到自己买的房子里,幸福感不亚于地地道道的城里人。
我的父亲,60多岁的老年人,竟然也到一个废品加工厂上班,老板还抢着要,听说一个月有两千元收入。父亲觉得很好。加工厂的活不那么忙时,他还经常抽空回到村庄做一些必须他回来做的重要事情。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7 12:12
我们刘家湾有580——90岁的老人健康地活着
     我的二伯和二娘都已80岁,身体格外健康。而我们刘家湾这个村庄,比他们岁数大的竟然还有5人。
     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是我们这一族的,大儿子年轻时就是农行行长。老太太在赤壁市、咸宁市生活多年,前几年就回到村庄,与二儿子一家生活,估计她是不会再去城里了,大约要终老在乡村。晴朗的冬日,我看到她在村里随意走动,满眼慈祥,耳朵依然机灵,能够与人交流。另一位90多岁的老翁,也是我们这一族的,儿子是赤壁市知名大老板。老翁这些年生活在赤壁市,没有回乡村,前几年听说还能去广东孙子那里游玩,现在不知还能否走动,反正还活着。这两位90多岁的老人是一个大家庭的,他们那个家庭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是我们刘家湾乃至整个西凉湖最富贵的家庭吧,因为他们的儿子从那时候就在蒲圻县任干部了。
    村庄中的另外三位80多岁的老人,有一位是鲁姓家族的(我们刘家湾就是聂姓与鲁姓,无其他姓氏),有两位是我们村中另一族的。其中一位80多岁老人,儿子和两个孙子是近几年买房进城的,他不能一人被留在村中,就去城里生活,听说他的一些生活习性很让孙媳妇们烦恼。
    我不知道如今活个八九十岁算不算长寿。我们这个小村庄,在我眼里,是个生活好地方。

作者: 卧虎    时间: 2014-2-7 14:02
全部看完了,个人认为写的很好
作者: 请叫我纯洁    时间: 2014-2-7 16:58
写的还不错,非常喜欢看你的文章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8 15:58
请叫我纯洁 发表于 2014-2-7 16:58
写的还不错,非常喜欢看你的文章

我的文字很粗糙,很拖沓,没有办法,只有一颗真挚的心。看到有人说喜欢看我的文章,还是很高兴。
作者: 打不湿    时间: 2014-2-9 17:40
老弟:听老辈人讲,老家有座娘娘庙,不知还在不在?里面供的是哪位神仙?
作者: 梦回故乡    时间: 2014-2-10 14:12
打不湿 发表于 2014-2-9 17:40
老弟:听老辈人讲,老家有座娘娘庙,不知还在不在?里面供的是哪位神仙?

上屋陈庄那边,临湖的山岗上,听说是曾经有个小庙的,早已消失了,我从小就不曾见到,只是听老人讲过。除此外,西凉乡村应该是无寺庙。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