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标题: 德艺双馨的脚盆鼓传承人——游哲茂 ! [打印本页]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19 19:24
向游老致敬!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19 19:25
一位已近八十高龄的老人,关心社会动态,热爱生活,老有所乐,值得人敬佩!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19 19:26
游老,我一直在关注他,支持他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19 19:26
游老,我一直在关注他,支持他,一位已近八十高龄的老人,关心社会动态,热爱生活,老有所乐,值得人敬佩!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19 19:27
游老,我一直在关注他,支持他,一位已近八十高龄的老人,关心社会动态,热爱生活,老有所乐,值得人敬佩!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19 19:27
游老,我一直在关注他,支持他,一位已近八十高龄的老人,关心社会动态,热爱生活,老有所乐,值得人敬佩!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19 19:27
您老年轻时,活跃舞台,为赤壁的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我们应该全力支持您!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19 19:28
多年来,他喜欢看《赤壁热线》,因为该网坚特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正能量,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深受群众的欢迎!他没有电脑,年过7旬也不会用它。是用的智能手机发帖,所以还有许多技术方面的事没有过关,操作起来作也不熟练。注册赤壁热线会员后,在网上发帖时间很短。一个刚入门的新手,每次的帖子都在《热线吧话题》推出,所以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有时顶帖少,甚至没有人顶帖,只好孤芳自赏,由于没有达到意想的宣传效果深感遗憾。一直想在网上发正能量的帖子,坚守文艺工作者的本质,当好文艺尖兵,自觉成为网络公民,维护网络的健康发展。虽年近八旬,老人只图尽到一位老文艺工作者对舆论正确导向方面的关爱,对艺术事业的执着。并表示作为一名老党员决不会添乱。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19 19:29
游老今天加了我微信,我微信好友里年龄最大的一位,值得尊敬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19 19:29
向游老致敬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19 19:30
向游老致敬,希望我的好友,以后支持游老的帖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19 19:30
向游老致敬,希望我的好友,以后支持游老的帖
作者: 伴侣    时间: 2016-5-19 19:33
传承两个字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
作者: 装修找小苏    时间: 2016-5-19 19:43
向游老致敬!游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 懂-你    时间: 2016-5-19 19:46
宏扬赤壁脚盆鼓传统文化,为游老点赞!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19 19:51
感谢鲁家庄主,感谢各位对我的支持!我怀着感恩之情,弘扬正气,在网上发宣传正能量的帖子,尽到一位老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作者: 浪花一朵朵    时间: 2016-5-19 20:00
游老热心赤壁脚盆鼓传统文化,热爱生活,老有所为,令人敬佩!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19 20:10
谢谢!非常感谢!
作者: 海底飞    时间: 2016-5-19 20: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厉害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19 20:38
其实,我是个与文化艺术结缘一生的文化工作者。我第一次接触脚盆鼓就是10岁那年。我跟随同龄伙伴们在羊楼洞玩草把灯,还敲起了脚盆鼓。尔后简单的脚盆鼓点在我脑海中印象深刻。1962年我从湖北省歌舞团调回赤壁市(当时的蒲圻县)后,我在广大农村搜集民间艺术中,一是捜集到了羊楼洞乾隆年间的一首民间叙事长诗《花手巾》,长达1650句。冯金平先生在我的书中作序称之为这又是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二是我捜集整理成册的脚盆鼓点有历史题材类、劳动生产类、民间游一艺类和民间风俗类共64种鼓点。这位我市申报巜脚盆鼓》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填补资料佐证的作用。我担心的是在整个赤壁市有几种鼓点在社会上流传呢?这是值得关注的。可以亳不谦虚的说,不继承,不传承就会失传!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19 20:40
游哲茂 发表于 2016-5-19 20:38
其实,我是个与文化艺术结缘一生的文化工作者。我第一次接触脚盆鼓就是10岁那年。我跟随同龄伙伴们在羊楼洞 ...

很给力!致敬!
作者: 大步流星    时间: 2016-5-19 20:42
顶赞!游老,我们在很多活动的舞台上见过!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19 20:44
谢謝!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19 20:47

游老回忆录

茅坪花鼓戏(又名皮箩腔),是赤壁市唯一的地方戏曲。该剧的形成,是由随阳山歌加上外来剧种演变而成。这一古老而艳丽的艺术之花,盛开在赤壁市山乡田野的万花丛中,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曾经一曲以随阳山歌为题材的《桔园新歌》上中央电视台,不能说这不是一大震撼!据随阳茅坪花鼓剧团的老艺人陈正明八十年代所述,茅坪花鼓戏在他曾祖父健在时,在当地已经盛行。

    茅坪花鼓鼓戏,相传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赤壁市官塘驿镇的随阳山区茅坪等地。该剧具体创立年代,究竟在何时,尚无文献可鉴。但关键一点,从时间延伸来推测,《皮箩腔》可以从乾隆、康熙年间一直流传至今,不无道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茅坪村的陈正明以及当地剧团艺人,将《皮箩腔》由板式、锣鼓加伴唱形式,加进了弦乐伴奏,并且废止《皮箩腔》之说,正式定名为随阳茅坪花鼓戏。

    茅坪花鼓戏的声膣与板式,十分注重人物与剧情变化之间的规律,生旦净末丒,行当样样有。演唱时,到拖腔之处,众人伴唱,再加上锣鼓伴奏,弦乐、唢呐伴奏,其旋律美、优而雅,演唱风格刚劲、饱满酣畅,女嗓音委婉多变,男嗓音高亢清俊,行腔、伴唱起伏跌宕;仪态婀娜端庄,具有浓厚古朴的乡土味,让你品味到乡土戏曲音乐的精粹,触摸历史的光环。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19 20:48
游老回忆录

让赤壁《脚盆鼓》再展雄风


     
     距离赤壁市明清古镇一羊楼洞几华里之遥的伴旗山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雷双田老艺人。出生年月不祥,他出身贫寒,种过田,砍过柴,打过工。在旧社会受尽了千辛万苦,七十年代在赤壁市〈当时的蒲圻县)某招待所退休,因病辞世。

    抗战时期,雷双田在羊楼洞曰本兵宪兵队做过苦力。尔后,帮过短工,干过挑脚夫。有一天,他经过曰军哨所〈离羊楼洞石板街500米远,就因为没有“良民证”被嫌疑为“新四军”,并挨了曰夲哨兵一记耳光。

    过了一段时期的某曰晌午,雷双田去朋友家借脚盆鼓,还需找鼓手们商量要事,必须经过曰夲兵岗哨。此行必然凶多吉少,怎么办?万般无奈,他借来一匹高大的棕红马,从族姓亲戚那里找来曰军官兵毙命后遗弃的军用品。于是,他便换上日夲军官服和深筒马靴,佩戴一把东洋大刀,鼻孔里夹着自制的“东洋”小胡须,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妆扮成假“洋鬼子”,骑着马大摇大摆地直冲岗哨奔去。日夲哨兵见后,端起“三八枪”大声嚷着要他下马接受检查,他从容不廹地点燃一支烟,下马走近哨兵,骂道:“把个雅鲁,我的太卿的,木力子辛究”,狠狠地打了哨兵两耳光。曰夲哨兵哼了一声,屁都不敢放一个,乖乖地躲进哨所。此时,雷双田不敢久留,怕露了马脚,轻蔑地瞪了哨兵一眼,说了声“开头一马斯!”骑上马飞奔而去……

    此后,雷双田只要稍加化妆,小分头擦点猪油,头发梳得光溜溜的,戴副墨镜,夹着“东洋”小胡须,穿一件白虎绸对襟便衣,配西里绸的裤子,呑云吐雾吸着老头牌香烟,漫不经心地经过哨所,曰军哨兵始终不知道这位“长官的神秘之处,只得以礼相迎,免受皮肉之苦,再也没有任何人有那个狗胆敢查他的“良民证”了。几十年后的今天,雷双田机智、勇敢和他的聪慧睿智,在赤壁市广大农村被传为佳话!

    随着时光的流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回顾六十年代曲海在羊楼洞搜集赤壁脚盆鼓鼓点时,深深地感受到了雷双田老艺术家和蔼可亲,为人谦逊之精神。由他提供的赤壁脚盆鼓的珍贵鼓点有《火烧战船》、《迷魂阵阵》、《班师回朝》、《挖山鼓》、《卧龙鼓》、《求雨鼓》、《赶山鼓》、《打鼓救月》等。这些鼓点都是足以流传后世的艺术珍品,若未被及时抢救,濒临失传的危险!幸存于世,乃中华民族之瑰宝!

青山环抱中的伴旗了心村,山峦起伏,峰峰叠翠,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山间青竹摇翠,山顶云雾缭绕,天空中鸟儿自由翱翔;抬头仰望,兰天白云舒展,登高远眺,翠绿的农家田园异常娇媚。青山搂出花洒沟,碧水扬波纵情流,巧用双手铺锦绣,勤将智慧写春秋。好一幅诗情画意;旖旎的风光,一种悠然,惬意漫然在身边。还有那川流不息的溪流声,仿佛在永不停歇地敲击着脚盆鼓点,意欲未尽。民间艺术家雷双田风韵犹存地长眠在杉染嫩绿,翠竹竞秀和开滿杜鹃的山花丛中,含笑九泉,垂名千古!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19 20:51
人 情 债 (湖北大鼓)


游哲茂

我们街坊有个老头叫何老歪,
闲着无事除了逛街就是打点小小牌,
农家乐谷酒一餐喝二两,
几块臭干子把酒杯一端就喝起来。

他的婆婆退休把孙子带,
儿子外出打工媳妇在街上擦皮鞋,
这个月何老歪接到请柬一大摞,
他躲到屋里不敢出门来。

潘驼背嫁姑娘要把筵席摆,
朱苕货娶媳妇把请帖送到来,
王憨砣的门店开业要剪彩,
“结巴”的儿子考大专也要歪掰;

又是一岁抓周、十岁幼学、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五十半百、岁岁讲风釆;
还有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中寿、
九十鲐背、百岁期颐、请客成了灾。

这些时何老歪已经送情一千多块,
还有一半冇送无法安排。
婆婆只把老伙计怪:
“人都几十岁了还讲什么吃得开,
你一生就像冇喝到过酒,
死了买口大酒缸把你泡起来。
何老歪本来憋了一肚子窝囊气,
在外面受怂屋里又受踹,
怪只怪请客送礼大祸害,
象瘟疫一样躲都躲不开,
不送情天天相见面子上过不去,
这样送下去也实在划不来。”

〈夹白)“那怎么办咧”
“有办法,听我的!
我们家的母猪下了一窝猪崽,
这好的机会正好发点混帐财,
下星期六猪婆猪崽正满月,
发请柬打电话把亲戚朋友请到宾馆来,
客人入座红蛋每个人给三个,
你围到桌子把酒筛,
开席前鞭炮卯到放,
搞一点尖板眼别出心裁。

(夹白)何老歪吔,你真缺德呀,
这样做不怕别人笑你!”

“怕个鬼吔!
同志们莫笑我老何耍无赖,
只怪人情债压得头难抬,
从古到今冇听说给畜生做满月,
哎!我也是不得已才拿出这个绝招来。”

作者: 降魔伏妖    时间: 2016-5-19 20:52
现在只有过年和到孝堂才听得到脚盆鼓了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19 20:52

羊楼洞的《夜歌》

游哲茂

羊楼洞的《夜歌》,俗称孝歌。它的起源无古藉可考,盛行时期是在清末民初,主要流传于四乡一带,又以周边地区流行最盛。办丧事唱《夜歌》的习俗古已有之。

   《夜歌》,即下辈在祭老年长辈去世的礼仪中唱的歌。多为歌师围着死者灵柩坐唱或转唱,并伴有脚盆鼓,也有的加上唢呐和大锣。羊楼洞的《夜歌》,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气息,演唱形式简便,通俗易懂,寓知识性、趣味性于其中。建国前,邓泽宏先生自编自唱的《夜歌》,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催人泪下,带来那种明月当空花枝枯的悲怆。

   羊楼洞《夜歌》的歌词非常繁杂,且有许多俗词俚语作为衬词衬句在歌中穿插,显得古朴、狂放;《夜歌》的歌词则以对意向世界的描述为主,多为对神灵的召唤和忠魂的祈祷,显得文雅、规整、逻辑严密;并以对死者生前的追念和死者家属、亲属的慰藉,显现出人生哲理的意味。可成为民间曲艺艺术殿堂中夺目的宝珠。

   羊楼洞《夜歌》的曲体句式,一般为上下句或四句式,多为七声音阶,句法结构以七言一句的最多,由于村镇语调和传统习俗的差异,在唱法上表现出地方音调不同声韵,尤以地方方言语气浓重。

《夜歌》的基夲曲调悲哀凄楚,忧沉不绝,如泣如诉,极富恸伤欲怆之情。前面已经谈到歌词,的确,《夜歌》在修词方面很讲究。其唱词音节韵律及平仄抑扬与旋律是紧贴的,必须依字行腔,以声传情。程式上基本形成了一套规律,如铺垫、夸张、言情、叙亊、对偶、设问、反射、俗语等;内容多为对死者的歌功颂德及生前的怀念,也有说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语言生动,情真意切,充分反映了人民对古代历史人物的褒贬,对幸福生话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描绘。由于韵白风趣,唱腔灵活,加之鼓点的烘托,更能绘声绘色地表现出龙腾虎跃,电闪雷鸣,风声鹤唳,倒海翻江的气势。
作者: 降魔伏妖    时间: 2016-5-19 20:53
脚盆鼓文化已经在消失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19 20:54
麻 将 夫 妻 (湖北大鼓)

游哲茂


我们隔壁有个李黑皮,
黑皮的爱人叫皮筲箕,
他们是在麻将桌上恋的爱,
结婚后成了一对麻将夫妻。

这真是瞎猫子爱上了死老鼠,
大粪爱上了茅厮缸的蛆,
绿苍蝇爱上了臭狗屎,
癫蛤蟆爱上了垃圾堆,
臭虫虱子爱跳蚤,
王八脚鱼爱乌龟,
并非说书人不客气,
真好比黄鼠狼找了一只翻毛鸡。

麻将夫妻真有麻将瘾,
打麻将从来不怕吃亏,
黑皮打麻将三天三夜不想睡,
皮筲箕一打就是一星期,
两个人都熬成了眨巴眼,
脸上象打了霜的地瓜皮。

衣服穿成了油抹布,
被窝枕头黑漆漆,
锅不刷,碗不洗,
屋里的渣子用脚踢,
老鼠在床上跳芭蕾,
只听到叫声唧唧唧,
缸里的大米长了虫,
碗柜的剩菜长了霉。

有的说他们是天生一对活宝贝,
有的说是地长一双活泡皮。
这些时他们夜晩打麻将白天睡瞌睡,
挨批评只当一风吹,
好言相劝当成驴肝肺,
一心图快活只把麻将推,
他们生是麻将桌上的人,
死是麻将桌上的鬼,
不见棺材不流泪,
见了棺材心不灰。

输了钱夫妻打架吵过嘴,
输了钱押过手机脱过衣,
输了钱又砸饭锅又摔碗,
输了钱卖了空调电视机,
输了钱偷鸡摸狗太卑鄙,
输了钱夫妻差点打脱离。

为打麻将母亲气得上了吊,
为打麻将两个人都被开除工作籍,
为打麻将受到拘留关禁闭,
为打麻将黑皮得了胃下垂,
为打麻将两个人都住过院,
为打麻将皮筲箕肝痛输过液,
为打麻将剁过指头下过跪,
为打麻将赖痞挨过拳头碰过壁,
这一切他们根本不在意,
鬼迷心窍只把麻将迷。

这一天黑皮正在韵味,
想起前天那一牌输得有点亏,
我的堂客明晓得我要糊七对,
她出了个八条硬把我急得汗直稀,
我递了个眼色她冇猜透我的心意,
连忙给我打个幺鸡,
苕婆娘苕得真出奇,
我的对家正要糊幺鸡,
这叫我怎么不怄气,
到手的财喜风吹。

这两天老婆又住院查结果,
真叫人心烦意乱好焦急,
突然有人一声喊:
(夹白)“黑皮,
医生说你爱人在医院出了问题,

这是她的病历你看仔细,
她得的是肝癌到了晚期。

李黑皮一见魂不附体,
伤心的眼泪往下滴,
哭一声天来,哭一声地,
哭一声我心爱的麻将娇妻,
想不到一生为了麻将要做短命鬼,
你一死就要轮到我这个老耶皮。

作者: 降魔伏妖    时间: 2016-5-19 20:54
游哲茂 发表于 2016-5-19 19:51
感谢鲁家庄主,感谢各位对我的支持!我怀着感恩之情,弘扬正气,在网上发宣传正能量的帖子,尽到一位老文艺 ...

赞一个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19 20:55
喝 茶 专 家 (湖北大鼓)

游哲茂

端起杯子就想喝茶,
喝茶我算得是个专家,
并不是我在这里说大话,
不相信去问我的爱人苕货的妈。

我喝过翠峰与龙井,
喝过毛尖香片茉莉花,
喝过湖南妹子的芝麻豆子茶,
喝过江西老表的川香泡菊花。

从湖北喝到新疆塔克拉玛,
从西藏喝到内蒙古额尔古纳,
从国内一直喝到国外,
我不喝咖啡爱喝茶。

亚洲喝到斯里兰卡,
欧洲喝到西班牙,
非洲喝到乌干达,
又到马达加斯加,
大洋洲喝到澳大利亚,
中美洲喝到尼加拉瓜,
转身经过巴拿马,
终点到达南美洲的委内瑞拉。

要问我喝茶的历史有多久,
一百四十多年并不是在胡夸,
各种名茶都喝过,
要算羊楼洞的川字牌砖茶顶呱呱。

那位同志说了话:
(夹白)“伙计!
我佩服你张卖狗皮膏药的好嘴吧,
吹牛不需要打草稿,
夸白象瞎子吃锅粑,
你今年年纪到底有多大?
只怕外孙大过了老家家。

我的话冇说完你莫打岔,
简直是夜蚊子咬菩萨,
说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并不假,
不是指我的年纪是指砖茶。

饮用砖茶好处大,
少数民族离不了它,
生津止渴助消化,
清香可口味道佳,
提神明目效果好,
延年益寿实可夸,
能防止动脉管硬化,
能使血管韧性力增加,
化滞健胃益处大,
并且能够降血压。

我们乡下诊病有一个土方子,
拉痢疾还少不了要喝砖茶,
不相信你可以试一下,
我说了假话让你掴嘴巴。

人家喝茶一次只能喝一碗,
我喝茶象抽水一样只听见哗啦啦,
不管多少都能装下,
要尽量喝,我的肚子成了一座大水塔。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19 21:06
鲁家庄主、郑氏雷人、给我顶帖的各位楼主、老师们,把您们操尽了心,费尽了力!再一次感谢大家!
作者: 闯一闯    时间: 2016-5-19 21:11
好象是原来蒲圻楚剧团唱湖北大鼓的老先生样的赞一个
作者: 2217441206    时间: 2016-5-19 21:26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19 21:44
对!我在蒲圻县楚剧团工作了几年,一九八O年四月调赤壁市群众艺术馆(原蒲圻市群众艺术馆’工作,直至退休。
作者: 下一秒,再爱你    时间: 2016-5-19 21:54
向游老致敬!游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 幻先幻灭    时间: 2016-5-19 21:56
赞一个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19 22:20
谢谢您的夸奖!谢谢!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19 22:37
脚盆鼓在过去用途很广泛,比方说玩龙灯、栽田、闹春、放荷花灯、做屋上梁、赶秧雀、赶野猪、唱坐夜歌、挖山、薅草、打鼓救月、打鼓救鳮、打报书、送祝米、开财门、接花轿、报喜、求雨、出天方、打蘸、廟会、生产队出工收工、文艺表演等。
作者: 雷之恋    时间: 2016-5-19 22:39
赞一个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19 22:44
如今玩龙灯打鼓完全没有一个章法,瞎敲。唱坐夜歌的鼔点也很单传承下来的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19 22:50
唱夜歌的鼓点也很单一。老祖宗传承下来的64种鼓点能够打得到几种呢?抢救!抢救!!濒临失传!!!
作者: 河畔的风    时间: 2016-5-19 23:15
一生都在为赤壁文化事业作出自己的老人。敬佩!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19 23:37
鲁家庄主 发表于 2016-5-19 20:55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艺术家

游哲茂

雷显松我们一个村的
作者: 三国鼎立    时间: 2016-5-20 01:12
本帖最后由 三国鼎立 于 2016-5-19 21:15 编辑

老馆长,可谓德才兼备,可敬可佩。曾经是我的老领导和业务导师,1986年我在他手里进入文化系统工作。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0 09:15
谢谢幻先幻灭、雷之恋、河畔的风、三国鼎立楼主们的关爱顶帖!向您们致敬!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0 09:18
感谢下一秒,我爱你楼主关注,顶帖!
作者: 紫阳之星    时间: 2016-5-20 09:23
游老热爱生活,老有所乐,值得人敬佩!
作者: 吴先正    时间: 2016-5-20 09:25
在当今抓经济的同时,不要忘了精神世界与传承下来的文化。
作者: 令达    时间: 2016-5-20 10:13

有地方特色,贴近生活的说唱,富有原生态韵味。
作者: 张剑18    时间: 2016-5-20 10:18
游老口才不错,顶一个!
作者: 感恩有你    时间: 2016-5-20 10:39
赞一个!
作者: 孤独军    时间: 2016-5-20 10:42
这个有关方面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加以保护
否则慢慢的就会失传的
作者: 清道夫    时间: 2016-5-20 15:17
向游老致敬!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0 17:44
向以上顶帖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恭祝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0 17:50
非物质文化遣产赤壁的《脚盆鼓》保护与传承都很重要!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0 17:53
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受湖北省保护,来之不易呀!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0 18:00
精准的说,还是湖北省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0 18:19
据《三国志》引《吴录》载:因曹军南下,赤壁一带山薮宿恶,皆化为善,义出作兵,这些山民扎竹排,蒙盆鼓,参加周瑜破曹之大战。赤壁脚盆鼓其实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远古的商、周时代,先民们击木、击盆、击鼓而歌,形成了脚盆鼓的雏形。
作者: 爺畩嘫灑脫    时间: 2016-5-20 18:36
为游老点赞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20 19:02
向游老致敬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20 19:03
向游老致敬,支持游老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20 19:03
向游老致敬,支持游老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20 19:04
向游老致敬,支持游老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20 19:04
向游老致敬,支持游老,向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致敬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20 19:05
向游老致敬,支持游老,向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致敬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20 19:06
今日上午沒空顶,现在有点时间,把帖顶起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20 19:07
学习姚老,做个合格网民,不添乱
作者: 郑氏雷人    时间: 2016-5-20 19:08
庄主辛苦了,热心帮助游老,赞一个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0 19:16
向郑氏雷人、爺畩嘫灑脱学习、致敬!感謝、感谢、深切的感谢!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0 19:44
《赤壁脚盆鼓》于2010年5月11曰参加第二届全国中老年优秀文艺节目汇演,来自上海、重庆、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湖北〈武汉、赤壁)河南、江西、吉林等19个省市的30个节目参赛。《赤壁脚盆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凤凰金奖!
作者: 乾元楚人    时间: 2016-5-20 22:18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游老点赞。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1 08:13
感谢乾元楚人的点赞!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1 08:16
乾元楚人说得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1 08:21
赤壁市的《脚盆鼓》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赤壁市更需要得到尊重、保护、传承和弘扬!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21 08:23
游哲茂 发表于 2016-5-21 08:21
赤壁市的《脚盆鼓》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赤壁市更需要得到尊重、保护、传承和弘扬!

让我们共同呼吁赤壁市人民尊重、保护、传承和弘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脚盆鼓》!
作者: 紫阳之星    时间: 2016-5-21 08:26
让我们共同呼吁赤壁市人民尊重、保护、传承和弘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脚盆鼓》!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1 09:08
谢谢紫阳之星顶帖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1 09:12
谢谢紫阳之星帮助呼吁尊重、保护、传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一《赤壁脚盆鼓》!
作者: FE龙3    时间: 2016-5-21 12:10
弘扬民族文化!
值得尊敬!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1 13:02
太好了!争取到了正能量的发声,让我们共同呼吁赤壁人民尊重、保护、传承和弘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一《脚盆鼓》!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1 13:07
向FE龙3学习!弘扬民族文化!谢谢点赞!
作者: 游览神洲    时间: 2016-5-21 16:08
L赤壁盆鼓有待传承发掦光大;望有关部门给以重视和必要资助啊!游览神洲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1 18:03
谢谢游览神洲关注顶帖!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1 18:08
游览神洲说得好,赤壁脚盆鼓有待传承发扬光大!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1 18:18
受省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赤壁脚盆鼓》鼓点共有64种,目前在整个赤壁市流行的只有《唱坐夜歌》和玩龙灯几种简单的鼓点,虽然到处表演、花样也算有一些,哪都是现代版的,没有名字的鼓点,真正受省保护的几十种鼓点“养在深闺人未识”
作者: so_young    时间: 2016-5-21 23:49
致敬!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2 06:57
感谢关注!谢谢!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2 08:15
感谢关注!谢谢!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2 08:20
謝谢关心、支持赤壁市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
作者: 鲁家庄主    时间: 2016-5-22 08:34
本帖最后由 鲁家庄主 于 2016-5-22 08:40 编辑
游哲茂 发表于 2016-5-22 08:15
感谢关注!谢谢!

游老,您回复网友顶帖时直接点击左下角回复二字即可,这样别人能直接知道您是回复他的。


点开后是这样的,输入内容,再确认点击回复主题即可。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2 08:44
谢谢指教,我还是按的回复,慢慢熟悉,脑子不会急转弯。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2 18:34
因为我是用的有线网络,外出刚回,鲁家庄主一片好心,暂时我还不会拨弄。按我现在的回帖既方便又简单,可是回帖对方可能没有看见。我只能说对不起,请原谅!
作者: 游哲茂    时间: 2016-5-22 19:31
我还有话要说。三国鼎立与我共事多年,他是一位多才多艺,德才兼备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他在文化战线不辱使命,工作上成绩显赫,应该说,功不可没,值得敬佩!
作者: 喜之缘影视    时间: 2019-6-8 08:24
游老德艺双馨,值得尊敬,游老孺子牛精神,值得学习。
作者: 第三只法眼    时间: 2019-6-8 08:52
一位已近八十高龄的老人,关心社会动态,热爱生活,老有所乐,值得人敬佩!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