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标题: 咸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打印本页]

作者: 替谁说话    时间: 2018-11-17 17:29
标题: 咸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咸宁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现绿色崛起、加快建设鄂南强市”工作目标,坚持“适度超前、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交通发展理念,抢抓发展机遇,科学决策、奋力拼博,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成就了咸宁市交通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发展环境最优、经济社会效益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历史时期。全市公路交通、水上航运、铁路交通的运输线路骨架网已初步形成。
  (一)交通建设强力推进,基本形成综合交通体系。
  交通投资再创新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交通筹融资模式,“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交通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内河水运和交通枢纽站场投资占公路水路交通总投资比重不断提高,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公路网络明显优化。高速公路网络继续完善,咸通高速、黄咸高速、通界高速建成通车,武深高速嘉通段、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咸宁西段、咸宁长江大桥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提等升级稳步开展。“十二五”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426公里,以“三纵两横”为骨架的高速公路网、以普通国省道为主体的普通公路网基本形成。
  铁路交通开启新篇。武咸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正式迈入城铁时代,武汉到咸宁平均城铁时间约1小时,与武汉之间时空距离大幅缩短。京广客运专线运能增强,连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周边城市密集区更为紧密,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明显提升。全市铁路运营里程合计205公里,铁路电气化率达到100%,铁路体系初成规模。
  港航建设步伐加快。咸宁核电重件码头、赤壁市陆水河望山兴达货运码头已完工,嘉鱼和赤壁港区长江货运码头加快推进。赤壁市陆水河节堤航电枢纽已建成,节堤至洪庙航道整治工程已完成,航道等级升为四级。
  枢纽设施形成体系。“十二五”期,建设道路客运站点202个,各县市区均建有一级或二级客运站,部分明星镇、口子镇建有三级客运站,70%行政村建有候车亭、招呼站。崇阳天成物流园、通城综合物流园一期竣工,赤壁市康华物流园等项目加速推进,完成一批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初步形成功能规范、设施配套的客货运站场体系。
  (二)运输服务显著提升,初步实现民生交通。
  运输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全市完成道路客运量2.8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57.5亿人公里,道路货运量1.81亿吨、货物周转量369.2亿吨公里,分别比“十一五”期增长8.4%、13.9%、17.9%、16.8%。“十二五”期,全市道路运输能力持续快速增长,基本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公交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十二五”期,全市城市公交营运车辆达到611辆,公交线网总长度增至743公里,公共交通客流总量达到1.15亿人次,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为10.2标台/万人,较“十一五”均有显著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基本形成以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的网络体系。
  城乡客运一体化逐步推进。“十二五”期,全市大力推进农村公交化线路改造,农村客运班线实行统一调度管理、统一营运车型、统一运输价格、统一服务标准、密集发班、多点停靠方式,候乘车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同享交通运输均等化基本服务初步实现。
  养护管理能力不断加强。“十二五”期,公路养护完成投资9.05亿元,完成大修工程584公里,建设6个公路养护(应急)中心,配备6个公路养护施工标准化管理站。养护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科技含量明显提升,干线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达到80%,全面提高了公路养护质量和水平。
  (三)科技与信息化提高,开始迈入智慧交通。
  交通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公铁客运服务智能化水平提升,城区和大部分县市区汽车客运站开通网络售票、电话订票。建成咸宁物流交通网和城市公交智能化调度中心,推进公交信息化应用平台的搭建,完善路况交通动态监控系统、公交动态监控系统等,综合交通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交通科技进步贡献力度加大。注重施工过程中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工程进度得到提高。新一代机动车驾驶员计算机计时培训管理系统正式启用,驾培行业管理部门的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驾培行业服务更加规范,驾驶人学习培训质量明显提高。
  (四)行业管理重点突破,着力创建平安交通。
  运输市场管理不断规范。全面规范运输企业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开展“1+8”城市圈道路运输市场专项稽查、汽车客运站周边交通秩序专项整治、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大巡查、驾驶员市场规范整治,道路运输秩序进一步得到规范。
  安全应急保障不断提升。“三关一监督”职能全面落实,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新成效。科学规划市域应急保障网络,建成5个应急中心,各级公路部门建立区域性应急救援小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逐步提升,有力保障了“春运”、“黄金周”、冰冻雨雪等自然灾害的运输保障。
  行业改革稳步推进。打造“廉政阳光审批”,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着力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能,构建便民高效的行政许可体系。先后分批次将行政许可事项下放1项、暂停1项,政务服务初审取消2项、下放10项、暂停1项,解决了经营业户“两头跑”、“两头受理”等问题。
  (五)节能环保大力推广,积极发展绿色交通。
  “十二五”期,市域综合交通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开始渗入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领域。公交优先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上升。积极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发展环保型车辆,客货营运车辆百公里油耗下降15%,尾气排放达标率82%,内河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约7%。
  经过“十二五”期的建设与发展,咸宁市综合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面对新时期新要求,全市交通发展还存在部分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失调。
  公路网技术等级有待提升。部分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山区,普通国省道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县道和通村公路建设标准偏低,难以适应未来群众出行需求。从市域公路网技术等级来看,一、二级公路总量不足,缺口明显,整体技术等级级配落差较大;铁路网络结构存在短板。嘉鱼、通城、崇阳、通山等矿产、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尚未通达铁路,铁水联运未能实现,铁路网的覆盖程度尚显不足;水运航道建设有所滞后。市域内河航道整体通航等级偏低,航道配套设施发展滞后,未能与长江主航道形成干支结合的内河航道体系。
  2.运输方式衔接不畅。
  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不够完善。沿江县市的临江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港区水陆运输枢纽规模较小。铁路线路密集地区缺乏综合性的铁路运输枢纽。市域缺乏综合性的多式联运的交通枢纽,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连接,无法达到方式互补和一体化发展的效果;集疏运通道体系有待强化。赤壁港区和嘉鱼港区后方集散公路数量少、里程短、等级低,港区专用道路缺位和不足问题突出,无法满足港区和码头的集散需求。
  3.运输服务有待提升。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不足。城市公交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对外客运衔接不足,城市公共交通和客运班线运输协调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现实障碍;城乡客运服务水平偏低。城乡公交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通村客车受到通村公路路基宽度的限制,通达深入不够,农民出行不便;货物运输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高效运输方式仍处于起步阶段,物流成本仍然偏高。邮政快递便民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投递问题依然突出。
  4.管养水平明显滞后。
  公路养护力度有待加强。对公路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依然不足,国省道公路养护投入严重不足,养护资金缺口较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较多,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力度不够;港航基础设施配套亟待完善。港口的机械化、专业化水平不高,航道整治力度和港口结构调整需强化;航道管理与养护需求较大,航标的设置、管养、岸基设施、船舶污染控制和应急搜救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尚需完善。
  二、形势需求
  (一)宏观形势。
  从国家层面来看,“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攻坚阶段,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期。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十三五”乃至中长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从湖北省层面来看,“十三五”是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继续深入落实“一元多层次”、“两圈两带一群”等发展战略,加大重点地区扶贫开发,推进产业转移升级将成为湖北省“十三五”的重点方向。
  咸宁市位处湖北“南大门”,长江东南岸,居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中轴线。特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咸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不仅是适应其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也关系到鄂南地区、两大城市圈甚至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体畅通。良好的区位条件、一系列的优势战略政策,既给综合交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内在要求。
  面对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综合交通运输将以促进交通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着力推进从各交通方式独立发展向更注重比较优势和整体效率的发挥转变,从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向建设、管理、养护、服务并重转变,从依靠规模增长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和现代化管理转变,从追求快速增长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民生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使综合交通运输行业在经济发展各领域中率先实现现代化。
  1.构建综合运输体系要求推进各方式统筹协调发展。
  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是今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方向。“十三五”时期,咸宁市应顺应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公路水路运输方式要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确定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应按照适度超前原则,优化网络布局和结构,加强客货运枢纽和集疏运路网建设,形成多层次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无缝换乘与一体化运输。同时借助完善的路网体系与多层次的枢纽体系,改进运作模式,改善装备技术,加强信息整合,提高组织化水平,增加保障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形成城乡客运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2.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业加快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十三五”时期,咸宁市将抢抓全面深化改革新机遇,争当转变发展方式排头兵,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产业体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走在中西部地区和长江沿线同类城市前列。交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应着力于推进转型与升级,实现从传统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既要切实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又要努力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还要大力发展运输效率高、通达度深的客货运输组织形式,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交通服务均等化水平。
  “十三五”时期,咸宁市将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着力构建“一带四廊”、“一主五副”的城镇新体系。交通运输是联系城乡的重要纽带,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密切城乡沟通、促进产业协同、优化生活品质、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咸宁市综合交通需要进一步发挥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推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增加交通通道容量、扩大交通服务覆盖面,形成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市域空间总体布局框架和网络化、组团式的城镇体系。
  4.实施节能减排要求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十三五”时期,咸宁将深入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坚持做好减量、管好存量、控制增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绿色低碳交通作为环保模范城市“节能减排”的组成部分,涉及交通建设、运输管理和公共交通服务等多个领域。交通要走以创新促发展的道路,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效能,降低交通建设和运输服务资源消耗,建设低碳交通、智慧交通。
  5.推进大部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新一轮机构改革实施后,国家进一步明确了交通运输部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发展中的职责。为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组织管理机构,未来还将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咸宁市应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部门管理体制,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可靠的体制保障。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湖北省“两圈两带一群”的总体部署,充分利用幕阜山扶贫攻坚政策条件,紧紧抓住国家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机遇,以服务咸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湖北省“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思路为指导,本着“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按照强化通道、完善枢纽、优化衔接、提升服务的建设思路,构建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无缝对接、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适应区域发展战略,适度超前,率先发展。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湖北省“两圈两带一群”等重大战略相适应,抓住咸宁交通发展的重大机遇,适度超前,加快建设和完善市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先导作用。
  ——统筹不同运输方式发展,合理定位,有效衔接。对于不同的运输方式,要结合其运输特点和功能作用,统筹协调,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明确各种运输方式的战略地位和发展重点,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发挥综合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建设公、铁、水立体化综合运输体系。
  ——加强与城市经济产业的互动,积极协调,加强对接。结合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国土利用、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按照“五个一体化”建设要求,积极协调交通与城镇体系、产业体系一体化发展,实现“六规合一”。
  ——注重绿色交通建设,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公众出行保障和服务水平,满足安全、便捷、舒适、个性化的出行要求,构建一体化和人性化综合运输体系;以《咸宁绿色崛起发展规划》为基本指导,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建设,减少交通运输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三)发展目标。
  构建以咸宁市主城区为中心,干线公路、干线铁路以及长江航道为综合运输主骨架,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合理、容量充足、衔接顺畅、服务高效、安全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实现“公、铁、水”有效对接,“建、管、养”协调并重,“路、站、运、渡”一体化发展的交通格局,支撑咸宁作为鄂南交通门户的战略地位,把咸宁市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鄂南旅游集散中心、湘鄂赣边界地区现代物流中心、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航运基地。
  按照构建“一枢纽两中心一基地”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咸宁市要超前谋划,深入推进交通走廊、交通网络、交通枢纽、交通管养、运输服务、交通信息化及绿色交通等七大板块建设,努力实现“四个体系优化,五个交通共建,六个网络成形”。
  四个体系优化:即综合立体走廊体系优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优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优化以及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优化。
  五个交通共建:推动快速化、均衡化的综合交通建设,现代化、均等化的民生交通建设,信息化、科技化的智慧交通建设,低碳化、可持续化的绿色交通建设,有序化、安全化的平安交通建设。
  六个网络成形:形成“四纵一横二支”的铁路网、“四纵二横一环二支”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四纵四横四联”的快速干线公路网、“县道上等级、乡道变顺畅”的城乡公路网、“一江(长江)三水(陆水、金水、富水)的内河航道网以及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的综合运输服务网。
类别
指标
2015年
2020年
基础设施
铁路营业里程(公里)
204
302
铁路电气化率
100%
100%
普通公路通车总里程(万公里)
1.44
1.8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公里)
347
381
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
76.5%
100%
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
-
80%
高等级航道(四级及以上)(公里)
143
166
运输服务
长江干线航道年通航保证率
98%
98%
国省干线优良路率
-
85%
列养道路安保工程配套率
100%
100%
干线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
80%
90%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率
65%
75%
中高级客车占营运客车比例
55%
70%
城区万人公交拥有标台数
10.2
12
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
80%
90%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
30%
50%
建制村通邮率
100%
100%
快递服务72小时准时率
-
80%
科技与信息化
科技进步贡献率
-
60%
高速公路ETC覆盖率
100%
100%
城市公交一卡通覆盖比例
-
80%
绿色交通
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
5%
12%
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下降率
9%
16%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
7%
10%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下降率
8%
12%
安全应急
国省道监测覆盖率
-
60%
一般灾害情况下应急救援时间
-
<2h
一般灾害情况下应急抢通时间
-
<24h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运输通道高效化、集约化。
  依托长江黄金航道,整合既有和规划干线公路、铁路等通道资源,加快构建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运输通道,完善“二纵二横一带”的立体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沿长江黄金航道综合运输带的扩能建设,完善阳新-咸宁-岳阳公铁综合运输通道的运输结构,强化黄石-咸宁-洪湖公铁综合运输通道的服务功能,促进武汉-咸宁-九江公铁综合运输通道的初步形成。
通道名称
已有通道资源
规划重点项目
纵一:武汉-咸宁-岳阳公铁综合运输通道
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G107
公路:G107改扩建
铁路:京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武咸城际铁路
铁路:咸宁至赤壁城际铁路
水路:——
水路:——
纵二:武汉-咸宁-九江公铁综合运输通道
公路:咸通高速公路
公路:咸宁至九江高速公路
铁路:——
铁路:咸宜井铁路
水路:——
水路:——
横一:黄石-咸宁-洪湖公铁综合运输通道
公路:黄咸高速公路、G351
公路:嘉鱼长江大桥、G351改扩建
铁路:——
铁路:潘家湾至京广线货运铁路
水路:——
水路:——
横二:阳新-咸宁-岳阳公铁综合运输通道
公路:杭瑞高速公路、G106
公路:G106改扩建
铁路:——
铁路:岳咸九铁路
水路:——
水路:——
一带:沿长江黄金航道综合运输带
公路:G351、S359
公路:武深高速、G351、S359改扩建
铁路:——
铁路:咸宁江南沿江铁路
水路:长江航道咸宁段
水路:长江航道咸宁段疏浚整治

(二)推进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网络体系快速化、均衡化。
  1.重点推进铁路加密成网。
  完善铁路网络,强化铁路运输对咸宁市经济的支撑作用,提升咸宁市的区域枢纽地位。一是推动区域干线铁路建设,重点推进岳阳-咸宁-九江铁路建设,打破咸宁市南部三县无铁路的历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武汉至厦门高铁(咸宁-宜春-井冈山铁路),提升鄂赣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强化咸宁市综合交通区位优势;二是对于有条件的工业园与港口码头,引入铁路联络线或专用线,完善港区集疏运及大宗货物运输能力,加快建设潘家湾至京广线货运铁路和咸宁江南沿江铁路,打通咸宁江南物流大动脉,支撑公铁水联运;三是强化城际交通联系,推动咸宁至赤壁城际铁路建设。“十三五”期规划铁路里程336公里,基本形成“四纵一横二支”铁路网布局。
  2.加快发展航空运输。
  加快推进咸宁机场建设。该项目已列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成为湖北省2025年前新建三个运输机场之一。项目总投资60亿元,分二期建设,一期建成一类通用机场,二期扩建为支线机场。
  3.全面加快内河航道升级。
  根据长江航道的总体规划和武汉新港咸宁港区发展思路,构建形成以长江为依托,以陆水、金水、富水航道为骨干的“一江三水”航道网,实现境内主要支流航道与长江干流间500吨级以上的船舶直达运输的内河航道体系。一是提升长江黄金航道通航能力,按照“645”工程,重点推进长江航道咸宁段按4.5米水深进行疏浚整治;二是加强库区及支线航道的疏浚整治,加快航道治理,对陆水节堤至大坝段、陆水天城至洪下段、隽水河航道、淦水窑咀至温泉段、富水通羊至燕厦段、余码河、金水河等支线航道进行疏浚,提高航道网整体通航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封闭湖域、水库的航道整治,服务水上旅游,重点对青山水库、西凉湖航段整治,服务旅游发展需求。
  “十三五”期规划疏浚I级航道127.6公里,IV级航道23.5公里,V级航道155.4公里,Ⅵ级航道60公里,为实现港口功能扩展,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航运基地提供基础支撑。
  4.稳步促进干线公路网络优化。
  继续完善高速公路网络结构。一是优化过江通道,加快完善国家重要高速公路运输通道。重点新建咸宁(嘉鱼)长江大桥,形成武汉城市圈环线南环线。重点建设赤壁长江大桥,加快推进武深高速公路嘉鱼北段建设;二是完善地区高速路网结构,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省际快速通道。积极推进咸宁桂花至汀泗高速公路、咸宁(通山)至九江(武宁)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适时启动监利至崇阳高速公路、通城至修水高速公路前期研究,增强高速公路的连接与转换,完善市域高速路网结构。
  “十三五”期规划高速公路里程197公里,总投资约125亿元。市域范围基本形成“四纵两横一环二支”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咸宁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快捷,市域各县市区实现高速公路互联互通。
  加快推进公路干线提档升级。一是对靠近城(镇)区的国省道瓶颈路段,沿江及交通需求较大的国省道二级公路按一级公路进行改扩建。加快建设G107咸安绕城段等续建项目,推进G351赤壁至嘉鱼段、G106花山至石城段等项目建设;二是加快对国省道中未达到二级公路标准的路段、省道出口路、断头路进行提档升级。加快建设S361随阳至双泉段等续建项目,推进S360常收至朱桥段、S361星星竹海至大竹山段等项目建设;三是对于高速公路出口、重点景区连通公路、省(市、县)际出口公路按照二级公路及以上标准升级改造。加快建设通山县板桥至富有公路等续建项目,推进沙湖堤至陶家墩公路、京港澳高速中伙铺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四是打造一批经济干线公路,支撑咸宁产业经济发展,实现重点乡镇互联互通,重点建设北门口至石子岭公路、陆八舒线等项目;五是构建港口码头至国省干线及后方产业园的快速集散通道,重点建设渡普至肖家洲公路、望山码头至白水桥公路等项目。
  “十三五”期规划一级公路626公里,二级公路2238公里,总投资约264亿元。中心城区、各县市区、重点乡镇、主要景区将实现二级以上公路全面覆盖,国省道干线二级及以上比例达到100%。
  5.推动农村公路联网成片。
  一是推进通畅工程,对重要县乡道进行升级改造,重点加强乡镇之间互联互通、连通3A级及以上景区的县乡道改造,提高建设标准,改善县乡道路状况,实现“县道上等级、乡道变顺畅”。“十三五”期,重点推进重要县乡道改建工程,完成重要县乡道改建工程640公里。
  二是推进通达工程,使村级公路连片成网,进一步推进撤并村通村公路、村组连通公路建设,扩大农村公路网覆盖范围,基本消灭断头路,加快循环路形成,实现农村路网连片成网;同时加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安保工程建设,消除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和畅通程度。“十三五”期,建设通村公路总里程6000公里,农村公路桥梁12835米/205座。
  (三)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运输站场多式化、体系化。
  1.加快完善客运枢纽建设。
  考虑咸宁市城镇体系、产业布局、综合运输通道布局等因素,进一步切合城市定位、交通运输客流特征及未来的发展需求,强化咸宁市域辐射能力,整合公铁水客运,建设一体化衔接服务的客运交通体系。一是重点建设集公路、城市公共交通中转换乘功能于一体的客运枢纽及客运中心,重点建设咸宁市温泉客运中心等项目;二是新建或升级改造一批服务重点乡镇、主要旅游区客流集散的等级客运站(三级及以上),重点建设赤壁镇客运站等项目;三是服务于农村公交化改造,在大型农村居住点、农村公交改造线路及其他扶贫地区新建一批客运候车亭。“十三五”期规划57个等级客运站,总投资约10.1亿元。
  2.积极引导物流设施建设。
  构建综合物流园、重要物流中心(园区)、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三个层次构成的货运物流结构,形成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货运物流体系,提供通达便捷的货运服务。一是依托干线公路、港口、铁路货场,打造多个大型公铁、公水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或中心,重点建设咸宁市物流聚集园区等大型临港、临铁、临高速公路综合物流园区;二是依托大型企业,建设一批服务于咸宁农副、建材、机电、化工和商贸业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重点建设湖北汇宁多式联运物流中心等项目;三是完善农村物流点的配置,发展农村综合物流站点。“十三五”期规划45个重点物流园区(中心),总投资约55亿元。
  3.进一步加强重点港区建设。
  一是依托长江黄金航道,围绕武汉新港嘉鱼、赤壁两个港区,新建一批现代化的港口码头,重点建设潘家湾通用码头、赤壁长江货运码头等长江货运码头;二是推进支流航道货运码头建设,构建市域航道运输网络,积极推进车埠综合码头、陆水河散货码头等内河货运码头;三是加推进湖域、水库旅游客运码头的建设,大力发展水上观光旅游,新建三湖连江旅游码头、陆水河1、2号旅游码头等旅游客运码头,提升水上旅游客流的集散能力和服务水平。“十三五”期规划31个重点港口项目,总投资约43亿元。
  (四)重视综合交通管养水平,交通运行有序化、安全化。
  以保障公路和航道的安全、畅通为目标,大力推行养护生产的“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努力促进养护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防灾减灾和抢险保通能力,改善技术状况及服务水平。
  1.提升交通设施管养水平。
  维护国省道良好技术状况。加大路面改造力度,国省道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达到85,国省道优良路率达到85%,国省道高等级路面铺装率达到100%,一、二类桥梁比例保持在95%以上。加强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和危桥改造工作,开展危桥安全隐患排查和加固处置;强化安保工作,推进道路附属设施建设,打造畅安舒美路示范工程和公路绿化工程。
  落实农村公路管养机制。保障农村公路正常通行。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重点加强路基排水设施的维护与路面日常养护,实现“有路必养”。“十三五”期实施约800公里大中修。
  强化航道养护管理。结合开展航道养护、巡航、应急救援等港航工作,提高航道养护效率。依托航道、港口、船舶等数据库和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水路运输状况评价的科学性,逐步提高养护管理设施与装备水平,保证航道畅通安全。
  2.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和监控。
  加强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和监控。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化、数字化体系,加强安全管理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体系。强化源头管理,提高农村交通运输和普通货物运输市场主体的安全资质或标准,把好市场准入关。健全统一协调、分工明确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加强行业监管体系建设,完善道路运输日常监控系统及危险品运输车辆、长途客运车辆监控网络,特大型桥梁、隧道实现定期健康监测。
  加强交通行业应急体系建设。建立集远程调度指挥、公共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交通应急指挥调度中心,积极建设公路应急指挥平台、道路运输应急指挥平台、水上安全搜救指挥中心等,整合交通内部信息资源,搭建覆盖市县两级交通运输局及业务管理部门的平台,组织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练,组织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五)提升综合运输服务品质,客货运输现代化、均等化。
  1.积极引导运输装备水平提升。
  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运输装备向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节能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支持客运企业、货运企业、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加快车辆更新和升级步伐;优先发展运输效率高、能耗低的重型货车和专用货车,鼓励发展集装箱、厢式、冷藏、散装、液罐、城市配送等专用运输车辆和多轴重载大型车辆;进一步提升港口机械自动化和节能水平,改善船舶结构,淘汰水泥运输船,推进特种船舶、集装箱船舶发展。
  2.全面提高公众出行服务水平。
  推进客运公交化改造。以现有道路客运班线为基础,大力推进市内县际客运、城际客运公交化改造。形成以咸安区至其他5个县市的城际公交为一级网络,相邻县市间的城际公交为二级网络,县市内城区至周边20公里乡镇农村公交为三级网络的公共交通网络,基本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加快客运班线调整。促进运营管理公司化,探索形成新型的客运组织模式和客运站点体系,大力优化长途客运资源配置,拓展中短途客运市场;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进一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鼓励发展镇村公交,加强城乡结合部客运资源统筹配置,鼓励多种模式统一线路经营主体;打造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工程,加快发展适合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
  深入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建立以城带乡、干支互补、以热补冷的资源配置机制,实行以班车客运为基础、其他方式为补充的经营体系,培育合格的经营主体,大力推进农村客运公司化经营,提高镇村客运通达深度,提升农村客运服务。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快、干、普、支公交线网,强化与大型居住区、集中就业区、重要交通枢纽的衔接,建设“城区骨架线+城区联络线+城乡一体线+旅游特色线”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构型,打造27条公交线路。开通小区公交、学生爱心公交、定制公交、特约公交、商务巴士、旅游线路等特色公交服务,提升公交服务能级。
  3.大力推进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发展。
  创新发展运输组织方式。积极推进多式联运,依托武汉新港建设,加快嘉鱼、赤壁港区建设;打造临港区与宜昌、上海“水水联运”;加快沿江疏港铁路建设,提升“铁水转运”服务功能;积极参与华中地区甩挂运输联盟,逐步实现货运“无缝衔接”。
  加快培育物流市场主体。实施优强企业倍增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大力引进3A级以上物流企业、世界100强或国内50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咸宁落户;加快培育多式联运承运人,引导企业开展多式联运全程包干服务、国际联运、中转联运代理等服务,为疏港货物提供成套物流服务方案和战略设计等。
  积极落实支持发展政策。研究制定促进咸宁现代物流发展的优惠政策与措施,符合现代物流规划的物流园区按照基础地价作为起始价供地,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储项目用地参照工业用地政策供地;对在咸宁现代物流业发展中起重要示范作用的物流企业、物流园区、重点物流项目给予补助和贴息;鼓励物流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协调金融机构给予信贷支持。
  4.加快推进邮政服务转型升级。
  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配套补建邮政局所,加快城镇居民楼信报箱更新补建,加强农村普遍服务能力建设,将“村邮站”纳入当地民生工程,解决农村邮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力争在2020年底完成行政村“村邮站”建设,实现“乡乡有局所,村村设邮站”,成为一条“农资产品下乡,农业产品进城”的便利渠道。
  大力建设快递服务网络。引导快递企业入驻物流园区。“十三五”期间,咸宁将引导快递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入驻,促进集聚发展,形成国有、民营、外资等品牌快递企业的快件处理集散中心;大力推进快递下乡工程。积极引导快递企业“向下”拓展业务,确保到2020年年底咸宁乡镇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100%,让广大农村地区享受到电子商务和快递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
  促进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快递服务便捷高效的优势,依托园区、开发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搭建品牌快递企业与制造业、农业、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平台,鼓励快递企业与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建设适宜的快递配送体系,提升电子商务配套服务能力;推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标准对接和业务联动,着力培育一批产业联动发展的示范企业,推动快递业务与电子商务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新业务的融合发展,促进快递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六)构筑综合交通信息化平台,交通出行科技化、智能化。
  推进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利用GPS、GIS、EDI及3G通信等先进技术,整合供需双方信息资源,满足物流交易、信息管理、决策咨询等功能。
  建设面向行业管理的电子政务、行政执法、市场诚信体系、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等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提升行业业务协同、科学决策和信息服务能力。
  推广应用智能公交系统,利用GPS、BDS、GIS等技术,实现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管理的智能化。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对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长大隧道、高风险水域、重要航段和枢纽站场、港口等重点设施运行状态实现动态监测。
  (七)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交通发展节能化、可持续化。
  1.加强行业节能减排。
  优化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资源配置,优化运力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水运、铁路等低能耗交通方式,在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广泛使用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倡导低碳型交通消费模式、出行方式和建设工艺。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坚持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一是优化规划过程中的建设项目选线,处理好与生态敏感区的关系,注重湿地保护、生态护岸、生态缓冲带的处理。二是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发展模式,加强绿色公路、绿色港口和生态环保型运输枢纽建设,提高建设用地效率,与周围生态环境保持和谐发展。三是指导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和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开展水上交通运输的污染防治工作,对港口、码头、船舶及交通干线污染进行治理,对职责范围内机动车船的环境污染实施监督管理。四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的道路、水路运输许可以及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五是会同和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公路、水路交通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防范交通事故处理不当引发次生灾害。
  3.强化资源集约利用。
  一是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和运输枢纽资源,协调各种运输方式的线位走向和技术标准,提高交通运输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二是借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土地市场及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推广的案例,大力推广先进的节地技术与节地模式,高效利用土地与岸线资源。
  五、保障措施
  (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提高交通建设科学性和连续性。
  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区域交通规划和专项工作规划,确保规划的各项指标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合理确定年度计划,制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计划,落实责任主体,加强动态管理,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种问题,建立有效的促进和保障机制,保证规划落实的系统性、连续性;加强对规划落实的监督检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
  (二)完善交通管理体制,强化综合交通协调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咸宁市综合交通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发改、财政、交通、国土、规划等部门协调会议制度,加强对综合交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定期研究解决综合交通发展中规划、立项、土地、税费等重大事宜。
  明确责任分工。重点抓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要政策的落实工作,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实行目标任务责任制,明确年度交通运输发展目标任务,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工作目标任务书,作为各自年度工作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绩效考核。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预算资金年度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优先保证交通建设项目的资金、用地指标。
  (三)稳定政府资金投入,拓宽综合交通融资渠道。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实施所需资金大,要树立市场意识和社会整体意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筹资方式,多渠道筹资交通建设资金。抢抓“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武汉新港”等发展机遇,将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内河水运等重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部省建设规划,争取国家和省级补助,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加大市、县财政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的投入;争取通过交通运输非税收入、车购税和燃油税转移支付资金、上级补助收入、财政预算安排等,筹集建立综合交通发展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综合交通发展。
  完善社会资金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交通建设的政策规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和培育多种形式的交通建设法人实体,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合作、独资等方式投资交通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公益性质的市场融资方式,强化措施鼓励县级人民政府安排使用债券资金,多渠道筹措交通发展资金。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综合交通专业化水平。
  围绕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通过调动、招考、挂职、兼职等多种方式,引进、培养和使用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加大职工培训基地建设力度,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全面推行人才素质工程和重要技术岗位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交通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和岗位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以创建服务文明窗口、行业文明单位为载体,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新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廉政教育,预防职务犯罪,坚决打击腐败,维持行业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作者: Ash    时间: 2018-11-17 23:04
说句不好听的,咸宁的规划就是放屁!

作者: 论道    时间: 2018-11-17 23:56

说句不好听的咸宁的规划都是一个中心为咸宁为中心的服务,赤壁不脱离咸宁代管赤壁永远没有大的发展前途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