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标题: 为了52岁的赤壁“老男孩”,98位村民接力送饭14年 [打印本页]

作者: 蔓紫青萝    时间: 2019-1-8 08:38
标题: 为了52岁的赤壁“老男孩”,98位村民接力送饭14年

元旦前夕,小雨夹着雪花缓缓下落,赤壁市沧湖经济开发区汤家咀村1组村民宋祖贵老人早早起身,来到厨房忙碌起来。


不一会,她便蹒跚着出了门,来到一户人家,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送到了“大孩子”宋立新的手中。


宋立新的一日三餐,由该组98位村民轮流送。这碗饭,送了14年。


一碗饭,送了14年

宋立新,今年已有52岁。自小便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宋立新自小很懂事,学习很勤奋。不料高考失利后,他受到刺激,从此精神有异于正常人,一直由母亲照顾。


2005年,宋立新的母亲病逝,组里村民们看他家里情况特殊,便自发捐钱给宋立新的母亲办了葬礼,可生活不能自理的宋立新自此便无人照顾,这成了组里的一大难题。


组长宋启明走村入户,询问村民们的意见,他提出,每家每户都出点力,大家轮流照顾他,村民们欣然同意。自此,宋立新的一日三餐也算是有了着落。


14年里,该组18户98位村民轮流给这位可怜的“大孩子”送饭。


今年74岁的宋祖贵,是送饭大军里年纪最大的村民。


宋祖贵说,她家里有6个儿子,都各自成了家,给宋立新送饭的事就是她和老伴两个人轮流做。家里吃什么,宋立新也跟着吃什么。每逢下雨下雪天,宋祖贵便特意在宋立新的饭盒外加一层棉布保温。


去年6月,宋祖贵老人在家里摔伤,右手关节处至今未痊愈,她只能用左手操持家务,给宋立新摘菜做饭。


一口锅,热了14年

(一贫如洗的宋立新家)


“一个组的,一个姓的,而且都住在一起,难得的缘分,不能看着不管。” 宋祖贵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全村人这么多年坚持给宋立新送饭的原因。


14年来,这已经成为了村民们的习惯;14年来,寒来暑去,村民们年复一年没有怨言,也不图回报。


得到村民们照顾的宋立新,时而清楚时而糊涂,问起哪家饭最好吃,他笑着说,“都好吃。”


自从组里的村民开始给他送饭后,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每家每户凡是有刚出生的孩子,全组人都会上门道贺,这家人也会在轮到自家给宋立新送饭时多送一天。


村民葛满英说:“他就是个还未长大的孩子,看着可怜的很,我们不管他,估计也没人会管了。


份情,暖了14年


汤家咀村1组村民14年如一日为宋立新送饭的事,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了。


汤家咀村副主任宋亚平说,村里得知宋立新家的情况,为宋立新申请了贫困户补助,因为其存在精神疾病,补贴给了组里的那些送饭的好心人。


虽然每家每户补贴到户的钱很少,但大家都表示,“不要这钱,我们也会送下去的。”


每年民政部门下发慰问物资时,全组的村民都先考虑,宋立新家里缺什么,少什么,先给他送去。


去年冬,赤壁市志愿服务队一行人来到了汤家咀村,了解到这个感人故事。他们筹集了一笔善款,为宋立新送来了御寒的衣服和过冬的棉被,并挨家挨户为本不富裕的村民们送上大米、食用油。


沧湖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组里特别困难的村民,开发区对其进行了结队帮扶,宋立新也是开发区里重点的扶贫对象。


今天的饭送完后,宋祖贵老人便将宋立新的饭盒传送到下一户人家,下一户送完后便会接着送到下下一户,如此轮流。


“我家里现在是母亲在送,如果哪天母亲身体不好送不了,我也会将这件好事做下去的。”村民宋悦说道。


本帖最后由 蔓紫青萝 于 2019-1-8 08:38 编辑


作者: FE龙3    时间: 2019-1-8 09:08
点赞
作者: 赤壁山人    时间: 2019-1-8 10:35
点赞,但是这样的事应该送到福利院去不是更好吗?
作者: 热线跟帖局局长    时间: 2019-1-8 11:00
这就是农村的兜底,政府缺失,
作者: zs869    时间: 2019-1-8 11:39
当年高考招的少,90%以上的人都落榜了,就他疯了????
作者: 老新手    时间: 2019-1-8 22:19
好善良的村民,纯朴的民风,政府责任没尽到位。
作者: 曼尔迪    时间: 2019-1-9 08:51
这碗饭,送了14年。
作者: 朝阳。    时间: 2019-1-9 15:43
好可怜,怎么不送福利院。
作者: 孤独军    时间: 2019-1-10 13:56
应该将他收入到养老院   
作者: 四角裤    时间: 2019-1-13 05:36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是在福利院的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