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标题:
猪肉保卫战与中国粮食安全
[打印本页]
作者:
2715178588
时间:
2019-9-11 18:24
标题:
猪肉保卫战与中国粮食安全
一场“猪肉保卫战”正在打响,目的只有一个,增加猪肉供给,让猪肉的价格降下来。
分析猪肉价格上涨原因的文章,读者朋友应该看了很多了。
今天,谈一谈,为什么中国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1. 国策:18亿亩耕地红线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个“18亿亩耕地红线”。
“红线”一说,早已有之。真正被列为国策,是2006年。这一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未来五年一个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
18亿亩是怎么算出来的?根据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农民日报》分析,这个数字是综合耕地数、人口数、城乡建设用地数、耕地后备资源数、粮食需求数五组数据测算出来的。
土地是发展之基。城市发展盖工厂、盖房子需要土地,农业生产种粮食也需要土地,两者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18亿亩耕地红线”正是在保证中国粮食供给安全的前提上,尽可能地为城市建设提供土地空间。
(保护耕地红线)
可以说,18亿亩是中国现在和未来耕地保有量的下限。18亿亩的红线断不可破,这既是保护耕地的高压线,也是粮食安全的警戒线。
近年来,这项国策,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加强。
其一,在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国家再次划定了15.5亿亩的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是耕地中最优质、最高产的那一部分。永久基本农田,关键在“永久”二字。这意味着,一经划定,保护措施将更加严格。
其二,上至中央,下至地方,不断强调红线的重要性。例如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再一次提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表明国家严守耕地红线的鲜明态度。
2. 争议:要不要守住红线?
划定红线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耕地,保证粮食安全。
然而,“18亿亩耕地红线”国策一出,便争议不断。尤以经济学家居多,典型如茅于轼。经济学家们的一个基本逻辑是,划线是政府行为,违反市场规律。只有将土地交给市场,才能解决用地紧张问题。那么如何保证粮食安全呢?经济学家们寄希望于国际贸易。
我们先看下面这段论述——
反对自由贸易的第一个常见理由是国家安全。从概念上看,这确实一个理由,但到了具体的行业和产品,我们还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考察和权衡。
按理说,要论国家安全,最应该强调的是一个国家的军事领域。但我们看到在军事上,很多国家的军队往往使用的是外国人生产的武器和通信设备。那为什么到了平民使用的电脑产品、通信设施或者是老百姓的粮食,反而不能依靠外国的供应呢?
这段文字出自某位经济学家的畅销书。我原本对这位经济学家颇有好感,没想到,最讲逻辑的他,也会犯逻辑错误。
拿军事武器与电脑产品、粮食做对比,没毛病。毛病出在,这位经济学家偷换了概念。请注意,说军事武器,书中用了“使用”这个词,说粮食,用了“依靠”。使用与依靠,含义截然不同!
一个国家,可以“使用”外国武器。是否可以“依靠”外国粮食,这个就要仔细考虑了!
那么,关于粮食安全,这位经济学家给出了什么良策呢?
以粮食为例。很多人认为,我们有必要保有相当面积的农地,自己种粮食。理由是万一跟外国人打仗,外国人不给我们提供粮食怎么办?原理上是有这个担忧,但仔细想想,我们的边界线非常长,要封锁我们不是那么容易。一旦打起仗来,中国的粮食价格上升,愿意向中国提供粮食的国家就会多起来,积极性也会大为提高。另外,我们种一季水稻、番薯,三个月或半年时间就够了。如果国际贸易的渠道真的完全被切断,那么我们自己种粮食,三个月、半年也就能种出来。况且,今天的大部分粮食,都不是给人直接食用的,而是用来饲养牲口或投入工业生产的。
通俗来讲,这位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
一,粮价上涨,能吸引外国出口粮食到中国;中国边境线长,外国无法封锁。二,如果被封锁,那就自己重新种粮食,最多半年能解决。三,今天大部分粮食用于饲养牲口或工业,可以把这部分粮食给人吃。
这三种解决方案,真是奇谈怪论!下面就为分析一下这位经济学家错在哪里。
第一,外国封锁与边境线长短无关。
实际上,无形的封锁比有形的封锁更致命。美国一纸令下,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各大企业立马停止向华为供货。此时,边境线再长又有何用?(对话框回复“出口管制”,获取文章,看美国如何制裁他国)
第二,临时种粮,补不了粮食缺口。
种粮不是变魔术,说能种就能种。农业生产也是一条产业链,需要土地、种子、化肥、机械、人力。一旦缺失,绝非“半年时间”可以弥补。就像稀土产业一样,美国也许有技术,但产业链不健全,也是白搭。(对话框回复“稀土”,获取文章,看美国稀土为什么受制于中国)
第三,挖肉补疮,不可取。
因为找不到确切数据,无法确定中国大部分的粮食到底是供人食用,还是用于饲养牲口或工业。但可以肯定,用途虽有不同,都是服务于人。如果将用于饲养牲口或工业的粮食给人吃,那么原来的饲养业、工业还要不要发展?
所以说,这位经济学家的论断,是错误的。
3. 案例:猪肉疯涨打脸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的观点,常常很具迷惑性。
比如经济学家的提出的“粮食供给三策”,前提是发生战争。然而,当代中国人民已经享受和平70年,不身处战争,便无法知道,战争期间是否能够通过国际贸易获取足够的粮食。
因此,经济学家的观点,有时候无法被事实证伪。
这次猪肉涨价,恰恰打了某些经济学家的脸。
按照经济学家的理论,猪肉涨价,可以吸引外国向中国出口猪肉,进而解决中国的猪肉难题。
事实上,最近几个月,中国一直在全力进口猪肉。
据海关最新数据,今年7月,中国猪肉进口数量为18.2万吨,较上一个月增长13.56%,较去年同期增长106.69%,即同比多进口了9.4万吨猪肉。中泰证券研报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国猪肉进口同比大增36%。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力进口,国内的猪肉紧缺还是没有缓解呢?
这是因为,外国的猪肉根本不够中国吃。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猪肉产量约为11295.8万吨,中国以5400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一,约占全球产量的一半。
(历年世界猪肉贸易量,单位:万吨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猪业科学”)
全球猪肉贸易总量不过区区810.4万吨,也就是说,把这些猪肉全部出口到中国,也只占中国猪肉产量的15%。事实上,前7个月,中国累计进口猪肉只有100万吨而已。
要想靠进口解决猪肉需求,实在是天方夜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打脸的最佳装备。猪肉一事,恰恰暴露了经济学家“粮食安全”理论的一个致命漏洞:
中国人口这么多,如果出现粮食缺口,仅靠进口可能解决不了。
4. 启示: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近十年来,中国粮食连续增产,谷物的自给率接近98%。
这一成就,来之不易。其中,固然有农业科技进步等因素,但在我看来,“18亿亩耕地红线”功不可没。
事实上,为了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中国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城市开始向周边扩展。但城市每占用一寸耕地,就要通过土地开垦、整理等方式补偿。
某种意义上,“18亿亩耕地红线”阻碍了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
这也是某些经济学家反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原因。他们认为,应该将土地交给市场,而非人为限制。
但是,这些经济学家没有考虑或选择性忽视了一个问题:市场是逐利的。
比起开发房地产、盖厂房,种粮是效益最低的土地利用方式。数据显示,像南京这样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仍然保留了165万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
可以肯定,一旦放弃红线,资本必然涌入,大量农民必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放弃土地,放弃种粮。最终,大量的耕地将被用作他途,大量的农民也将走出农田,整个农业产业链都将被严重削减。
届时,中国将陷入“无可种粮之地,无能种粮之人”的困境,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都将受制于人。
这些道理,经济学家们真的不懂吗?
有的是懂却装不懂,别有用心,为了反对而反对;有的是真不懂,迷信经济学理论,无视中国的具体国情。
宁愿相信世上有鬼,也别信这些“经济学家”的嘴。
作者:
敢作敢当
时间:
2019-9-14 11:02
说得很对,总算看完],希望国家重实农业,不要搞些豆腐渣工程害老百姓,比如正改,沒电表抽水,修水沟,水沟没水放,老百姓苦抽点水买五六百米电线,一二百米水管,难啊,不是坐在办室,纸上弹兵???
作者:
没有尽头2012222
时间:
2019-9-16 21:07
顶一个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