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
是揪心难过
跌宕起伏的一天
国士无双,巨星陨落!
袁隆平院士逝世
享年91岁
钟南山院士创新研究团队
官方账号“南山呼吸”微博
发文悼念:
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国士无双
感念与袁隆平院士这样的
伟大人物处于同一时空的
每一分每一秒
这个世界的星空因你们而璀璨
袁老最后一次“看”杂交稻
群众雨中挥泪痛别
应家属要求
在离开湘雅医院后
一路上,经过之处
过往车辆纷纷鸣笛送别
00:36
道路两旁已聚满
前来送别的市民
车辆所经之处,大家自发高喊
“袁爷爷,一路走好!”
记者回忆
“他是面带笑容离去的”
袁隆平孙女告诉总台央视记者
他最喜欢的一首歌是
《老鼠爱大米》
“他说我就是喜欢这首歌”
谈及袁隆平弥留之际,记者回忆道:
“袁老最后走得非常安详
面带微笑离去的
好像非常慈祥的一个老人
睡了一个午觉似的就离去了”
消息一出
有一条网友的评论,让数万人泪目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
与咸宁有着不解之缘
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印记
在通城制种基地指导工作
80年代 袁隆平院士经常到通城指导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制种技术,让通城成为远近闻名的万亩杂交水稻亲繁制种基地,下图为1982年袁隆平院士在通城制种基地的珍贵照片。
消息来源:咸宁广电
把诊问脉通城石溪彩米
2020年1月16日,通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功辉率农业考察学习团,专程前往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拜访袁隆平院士,就我县特色优质水稻产业,特别是彩稻产业发展向袁院士请教学习。
在袁隆平院士家中,王功辉向袁院士汇报了我县特色优质水稻产业发展情况,并重点汇报了石溪彩米的相关情况。
据了解,石溪彩米是由石溪珍珠红米、石溪乌紫米和石溪黑壳糯米按口感调配而成的一款有机彩色稻米;据《通城史志》记载,珍珠红米、黑壳糯米至今有400余年种植历史,其中石溪珍珠红米,乾隆年间一度作为贡米入朝,乌紫米查证为通城的古瑶采山谷间野稻培植而繁衍,起源于唐末宋初,迄今已有千余年种植历史。
袁隆平院士认真倾听了我县石溪彩米情况汇报,并针对彩稻杆子高、不耐肥、不抗倒等产量制约因素,提出了用钴60同位素照射法进行辐射改良,既不改变品质特性,又可矮化株高,达到耐肥抗倒提高产量的目的;袁隆平院士同时希望我县一定要保护和保存好石溪彩稻品种,确保这种种植历史悠久的优质水稻品种一直延续下去,给人们带去高质量的享受。
消息来源:云上通城
在武汉读中小学,奠定了学农理想
武汉四中是他最感亲切的母校
袁隆平后来在接受采访时,曾对记者表示:“我的好身体和英语底子,都是在母校打下的。”
“母校对英语要求很严,其他课程不及格可以补考,但英语不及格就得留级,所以,同学们对英语可不敢马虎。”袁隆平说,他读高一时,就有3位老师讲授过英语,英国人白格里先生教文章,他的英籍华人太太教朗读和会话,教务主任周鼎老师教语法。
在各种频繁的国际学术活动中,袁隆平都不用带翻译,能熟练地用英语与外国学者交流。
袁隆平喜爱体育,其中游泳是他最热爱的体育项目。资料显示,他17岁时就是武汉100米、400米自由泳冠军。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由于个头小,没有被选中。不服气的他坐在参赛同学的自行车后面混进了赛场,体育老师见他热情很高,勉强答应让他试试。结果,他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汉口赛区(武汉市)男子100米和400米自由泳第一名。不久,他又在全省的比赛中夺得了男子自由泳的两块银牌。
由于身体条件好,袁隆平差点被选进国家游泳队,又差点被选去当飞行员。
2009年10月6日,袁隆平院士在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上翻看校史簿。新华社 图
多次互动助力湖北发展
这些年来,袁隆平多次与湖北互动,始终关心湖北农业发展。
他加盟武汉农科院,引领国际多倍体水稻研发。
2016年,袁隆平受聘为武汉市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聘院士,指导该研究所的多倍体系列特色水稻育种研发。
多倍体水稻米粒大、米质优,比一般米粒重一倍,比一般稻米高36.7%。简单地说,多倍体水稻就是“大胖小子”版的水稻,颗粒大,营养高。
曾慷慨捐款支持湖北抗疫
据了解,该批物资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给武汉市蔡甸区的200吨丝苗米。这批大米2月13日凌晨从湖南益阳出发,当天11时26分安全抵达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
送别!袁隆平院士
致敬!国之脊梁
来源:咸宁头条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