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标题: 方逢时关于大隐楼和谢鹏举故居的诗词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天行者    时间: 2021-8-3 12:12
标题: 方逢时关于大隐楼和谢鹏举故居的诗词
《大隐楼集》
大隐楼成志喜
三纪经营笑腐儒,一区聊尔贮琴书。江山风月孰非我,车马尘嚣只任渠。问字客来频对酒,谈元(玄)人去谩支梧。岳阳黄鹤称佳丽,果有神仙胜此无。
过蒲圻饮松屏谢司徒宅
我里君家路几多?望中云岫鬱嵯峨。论文忽是六年别,对酒无妨五夜歌。身世自应同草莽,勳名谁复问山河。清时有分容踈懒,一笑风前奈老何。
   《大隐楼集》将这两首诗收录在一起,大意是:方逢时归隐,曾经的辉煌已成过眼烟云,在大隐楼修成后,到离此数里远的谢鹏举家里去游玩。两个曾经位高权重,功勋彪炳的人都成了形同草莽的普通人,他们已经六年没有见面了,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一起饮酒到五更也无妨。
  方逢时(1522-1596),字行之,号金湖,又号樗野散人。明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历任宜兴知县、曲周知县、宁津知县,在任期间,“精明练达,剖决如流”,兴修水利,赈济灾荒。
嘉靖三十二年(1553),擢户部主事,转工部员外郎、工部郎中。嘉靖三十四年到三十五年,入驻南直隶淮安(今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户部分司,负责漕运事宜。
嘉靖三十八年(1559),升任南直隶宁国府(今安徽省宣城市一带)知府,抑制豪强,打击盗贼,境内治安俨然,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
嘉靖四十一年(1562),授广东按察司兵备副使,集全省军事权、监察权于一体,主管军事,维护地方治安。在潮州、惠州等地调度得宜,相继剿灭山贼“花腰蜂”伍端、“松坑贼”温七、海盗叶茂等,荡平倭寇,为岭南除十余年之积患,并捐俸建造城墙,巩固城防。方逢时调离广东时,“士民遮留,哭声震天”,乡民自发为他立生祠。
隆庆二年(1568),调山西,任山西按察司副使。当年五月,又兼兵备宣府。隆庆三年(1569),再擢山西布政司右参政,仍兼原职。因屡次立功,当年十二月,又升为辽东巡抚,诏令发布十日,尚未到任,因大同军情告急,方逢时临危受命,改任大同巡抚。
隆庆四年(1569),初到大同,蒙古俺答部趁其不备大举入犯,方逢时调度得宜,首战告捷,一举提振萎靡已久的士气。当年九月,俺答的孙子因家庭纠纷来降,方逢时以极强的政治敏锐性,把握这一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审问处置,果断提出议和时机已成熟的准确判断。他排除阻力,率先向内阁报告,并顶住巨大压力,在前线着力斡旋,一手促成历史上有名的“隆庆和议”,结束了北部边境两百年战乱。
和议完成后,方逢时被朝庭称誉为:“非大名将不可”。升任宣大总督,因母亲去世,归乡守制。
万历元年(1572)守制期满,起复宣大总督原职。
万历四年夏天,方逢时与应同乡好友宣府巡抚吴兑之邀,来到宣府的徐渭相交。
万历五年(1577),方逢时以兵部尚书一职回京,并曾兼任吏部尚书。在吏部尚书任上,方逢时行使人事任免和人事监督权,有效推动考核制度的实施,整顿吏治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期间,官员行政效率公认达到整个明代的顶峰,“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不披靡”,使改革事业得以全力开展。在兵部尚书任上,方逢时统揽国家军事行政、防务全局,领导戚继光、李成梁、马芳等名将,持续加强北边防务,提高军事对抗能力。大力加固增设城防,修筑明长城,保障了国家稳定与发展。
万历九年(1581),加太子太保,进少保,致仕,致仕时有御笔亲题“尽忠”二字额及“丹心葵向日,劲节竹敲风”联。
存世著述主要有《大隐楼集》十七卷。诗文另于《明诗纪事》中收15首,《湖北诗征传略》中收6首,《楚风补》中收4首。其诗文法度、格调深得古意之旨,且气韵高远悠长、情感沉郁苍劲,在明代诗坛独树一帜。
谢鹏举(1516-1608),字仲南,号松屏,湖广蒲圻(今湖北省赤壁市)车埠官田谢家人。少贫,力学。嘉靖三十一年(1552)壬子科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授户部主事(正六品),嘉靖四十一年(1562),出任江西临江知府(正四品),迁广东参政(从三品),嘉靖四十四年(1565),迁浙江按察副使,升浙江按察使(正三品)。万历二年(1574),升浙江左布政使(从二品)。万历三年(1575),任浙江巡抚。万历四年(1576),晋户部左侍郎(正三品),万历七年(1579),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正二品)巡抚浙江。万历八年(1580),受弹劾而致仕。
      方逢时在嘉靖四十一(1562)年任广东按察司兵备副使,集全省军事权、监察权于一体,主管军事。谢鹏举在嘉靖四十一年,出任江西临江知府,迁广东参政。方逢时和谢鹏举这两个同乡此时在一起工作,成为好友,他们和俞大猷,谭纶,戚继光,刘显等对沿海,江西等地倭匪进行了有力的打击。两个人退隐后,方逢时将居住地建在嘉鱼舒桥南塘方家,而谢鹏举将居住地建在离方家仅数里远的赤壁月山谢家,两个人可以经常往来。


作者: 大天行者    时间: 2021-8-3 15:29
谢鹏举致仕回到家中,自言“入山二十九年,杜门绝不问外事,藩臬长吏,鲜得望其风采,门庭萧寂。”按照“入山二十九年”计算,他此时已是九十二年高龄,真是难能可贵。
他是如何安度晚年呢?其诗作可窥一斑。
《白龙寺》:
幼别禅林老再登,跻攀无力怯嶒崚。
暗思旧寓伤陈迹,细指荒丘问故僧。
雨过园林声淅沥,秋生岩壑气严凝。
红尘奔走成何事?欲学参禅悔未能。
大意是,幼小离别的禅林寺院今年老了再来登临,跻身其中攀登却已没有力气还害怕山势的险峻。么下回忆旧居又伤感其已成陈迹,仔细指点荒凉的土堆去讯问以前的和尚。大雨过后园林中还有淅沥淅沥的声音,秋天产生崖岩沟壑天气已有了寒冷。在滚滚红尘中奔走成就了什么大事?想起当年想学参禅又后悔没有做到。
谢鹏举幼年曾在天门白龙寺读书,还曾经萌生出家修行的念头,今退休后旧地重游,正值秋天雨季,看到旧居已不复存在,而自己的一生又无甚建树,于是后悔当初没有留下来修行。
其《中秋赏月》云:
为爱中秋月色明,老来无力上城闉。
一年月是千年月,今岁人非昨岁人。
诸子就庭张小宴,老妻联坐作尊宾。
虚檐也自辉光好,何用登楼近水滨?
大意是,因为深爱中秋节时明朗的月色,老来却没有力气再登上城郭。一年的月亮还是千年的那个月亮,今年的人却已不是去年的人。诸多子侄在庭院中摆好家庭小宴会,年老的妻子与我同坐作为尊贵的上宾。既然凌空的屋檐下也自然有一样美好的月色,又何必一定要登上楼台又去靠近水边?
年事已高年谢鹏举已不能再登上城郭,与友人去赏月了,这是显然是一种遗憾,然而儿孙满堂,老妻健在,一家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也是人生乐事。
其《绛桃盛开,原移自浙中。诸友过赏,感而赋此》云:
绛桃原出钱塘馆,种在蒲山地亦宜。
怀核自怜经路远,看花长恨挂冠迟。
红英历乱还须酒,绿叶商量欲索诗。
传语骚人高兴者,及时相赏莫愆期。
大意是,红桃原产地是浙江钱塘的学馆,移种到蒲圻(赤壁)的山地也相适宜。携带几枚桃核辗转遥远的道路自然显得可怜,观赏花开之时又经常悔恨自己辞官太迟。红花虽然烂漫但还是必须有美酒,绿叶在交头接耳或许在商量或索取诗句。告诉文人墨客中高兴的人们,要及时前来相赏而不要爽约或者误期。
     晚年的谢鹏举远离了官场,过着与陶渊明一样的田园生活,怡然自得,怡然自乐。



作者: IAM57    时间: 2021-8-4 11:22
方逢时,牛人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