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主要负责人程伟来到牛场,娴熟地投喂稻谷秆、酒糟等食料,一刹那,一头头牛就像打了鸡血,争先恐后地抢食、撒欢。看着这些健康活力的牛儿,80后的程伟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并轻轻地为旁边的牛挠痒痒。
南山村老五组是南山山脉的一个谷地,水草充足,一眼望去碧绿一片,是个天然的优良牧场。这里曾是南山村五组所在地,一度生活着十几户人家。上世纪60年代,程伟的爷爷开始养牛,经过一家三代传承,程伟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地掌握了牛的生活习性,并培养起了对养牛的极大兴趣。
“我们家养牛是从一两头开始起步,最初只是用来耕作。”和大多数养牛户一样,程伟家也经历了从养耕牛到养肉牛的过渡史。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耕牛逐渐退出耕作舞台。牛不下地了,怎么办?程伟和父亲左思右想,眼看着牛的长势越来越好,牛肉行情越来越高,就瞄准现代人对原生态土黄牛肉的需求,果断扩大放养规模,将牛由几头增加到几十头。
“放养不仅可以促进牛健康成长、肉质鲜美,而且花费精力少,不耽误上班或干农活。”眼中有光,脚下有力。在南山的茫茫林地和草场上,程伟和父亲坚持生态放养,起早贪黑,每天来回几十里路,一步一个脚印,将多年的养殖经验运用于家乡这片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土地上。
但随着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和技术就逐渐成了“瓶颈”,黄牛偶发疾病或失足跌下山坡等意外事故总让人难堪其负。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养牛技术,程伟主动向一些养牛能人学习,还请技术人员来基地指导工作,一来二去,他慢慢悟出了门道。他还买了很多养殖、防病的书籍学习研究并不断实践,渐渐地,成长为一个养牛“土专家”,附近的养殖户有技术难题都来请教他。为了做好管理,他还征求邻居同意,将一些闲置的房屋与巷道改造成牛舍,并在每头牛牛脖子上都挂了铜铃,方便吆喝指挥与循声寻牛。
“感谢镇政府和村‘两委’,现在交通基础条件越来越好了。”程伟指着通往基地的崭新水泥路介绍,之前这一段都是土路,雨雪天气泥泞难行,这两年在镇政府主导下,村里修通了环山水泥路,打通了村民养殖致富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镇政府还争取市直单位在基地旁修建了水塘,解决了牲畜饮水难题。
因为坚持生态放养,不添加饲料,程伟家的牛肉质鲜美,不仅在本地一路畅销,也吸引不少远方慕名而来的客商。加上养殖基础条件的改善,养殖规模一度达110多头。牛群产生的大量粪便则被送到周边草莓、八月瓜等种植基地作为优质肥料,实现了良性生态循环。
正是靠着一手养牛好技术,靠着孜孜不倦辛勤付出,近年来,程伟家养殖收入稳步提高,还在国道旁盖了新房,一家人的生活渐入佳境。
“现在一斤牛肉60多元钱,我想把放养规模再扩大些,增加到200头,但是因为牛舍简陋且有限,在严寒露天情况下,一些牛犊很容易冻伤甚至冻死。”谈到未来的目标与眼前的困难,程伟希望在镇、村支持下,修缮村民废置的房屋,用来做牛舍或存放食料。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如今,在中伙铺镇政府、南山村“两委”的科学引导下,在养殖大户的有力带动下,村民养殖热情高涨,养猪、养蚯蚓等产业更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发展,激发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