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标题: 忆父母光荣在党百年 [打印本页]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03:38
标题: 忆父母光荣在党百年
母亲来新民1974年入党,光荣在党51年。
父亲马景章1956年入党,光荣在党51年。
继祖父马本仁1925年入党,光荣在党19年。
继祖母姓名年龄不详,是党员,1943年和继祖父一起牺牲。




继祖父马本仁1925年口头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武汉地方委员会蒲圻县小组组成成员之一。根据湖北工运史、蒲圻革命史、蒲圻组织史、蒲圻抗战史等记载:1926年发起成立蒲圻城关店员工会,1927年元旦组织领导蒲圻盐津大罢工并取得胜利。之后按照省工会决定改组羊楼洞茶叶工会,并惩治工贼。大革命失败后转入隐蔽战线,在藕池镇长江沿线开展地下革命工作,1943年和党员妻子牺牲于日寇飞机轰炸。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03:54
父亲马景章2006年7月12日辞世,母亲来新民2024年12月10日辞世,二老均是梦中飞升,逝后天泪成雨,安葬时天雨放晴,福泽绵绵!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04:11
父亲身为赤壁建委领导七年,主动将福利房让与同事,未享受最大的福利房改购房。母亲身为赤壁文化局领导十年,主动将分房机会让给同事,未享受政策性福利购房。父母辞世无房子、无车子、无遗产,用实际行动履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04:30
父母走了,给我留下了家传的手艺和做人的信念追求,这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 三国鼎立    时间: 2024-12-13 09:38
愿来局长一路走好!来局长曾经是我的领导,我在乡镇文化站工作,她是文化局副局长,分管财务。住板桥街,有次拿了不少糖果等给我们参会人员吃。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0:32




作者: dxamtv    时间: 2024-12-13 11:36
以前很多领导是真领导,坚定信念,为人民服务。。  
现在。。。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2:33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4:42
1962年春节结婚五周年纪念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4:55
1981年夏母亲任职文化站长照片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4:58
1966年父亲任职农业局副局长照片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5:12
1985年父亲任职农委副主任工作证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5:13
照片加盖蒲圻县人民政府钢印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5:21
1992年母亲任职文化局副局长照片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5:21
1992年父亲任职建委主任工作照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5:38
1983年母亲组建的赵李桥文化站剧团在接受中央农村工作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杜润生一行调研后合影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24-12-13 16:42
以前的干部和群众没有很大的差距,个个都是人民公仆现在一个芝麻小官都趾高气扬觉得高人一等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8:26
2023年10月18日母亲到黄梅县五祖寺旅游组照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9:10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9:19
2024年4月27母亲在武汉牵着曾孙在花海拍照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9:23
母亲仙逝!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9:32
2024年2月10日母亲在执教七年的羊楼洞湖北新蒲师留影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9:39
2024年5月26日和家人一起在蒲圻下馆子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19:50
2024年端午节后母亲突发脑梗到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走廊活动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3 20:06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3 15:38
1983年母亲组建的赵李桥文化站剧团在接受中央农村工作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杜润生一行调研后合影

中央调研肯定了赵李桥文化站工作成绩,并在人民日报刊登宣传。母亲因此1984年初从赵李桥文化站长升任蒲圻县文化广播局付局长。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4 06:27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3 14:42
1962年春节结婚五周年纪念

父母1956年结婚,母亲是蒲圻县政府机要打字员,父亲是县政府水产科科员。婚后父亲支持母亲再读书,六一年被华师录取。六二年春节母亲是华中师范学院政教系大一学生,是解放后黄龙公社第一个大学生。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4 10:48
1981年4月9日在赵李桥公社大院携全家与幺妹及外甥合影。1961年父亲行政22级月工资53元,每月拿出五元供妻子在华师读大学四年,每月拿出十元供幺妹在华工读大学五年。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4 10:48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4 10:51
那个年代考取大学读书是免费的,学生自己出生活费就够了,学习成绩好的每学期还能获得一定的奖学金资助。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4 10:56
父亲幼年在青石庵读了三年私塾,后来在蒲圻读了一年初中,家里没钱读书肄业。工作后再困难也挤钱出来同时供妻子和幺妹读完大学。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4 11:09
母亲1955年工作是行政23级,月工资50元,留下五元生活费,其余都交给父亲养家。母亲在家是老大,手下有弟妹八人,家里生活十分困难,除了务农、编竹器、炸麻花的微薄收入,就靠老大每月工资接济。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4 11:15
父母年幼都是困难家庭出身,自幼养成了勤劳、好学、上进、奉献的精神!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4 11:20
母亲1965年华师毕业,本来是可以分配到武汉任教,母亲毅然选择回家乡蒲圻任教。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4 11:32
母亲1971年本来应该随湖北新蒲师搬迁到咸宁更名咸宁师范专科学院任教,母亲毅然选择调职黄盖湖农场子弟学校任教。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4 11:40
母亲1977-1979年在赤壁中学担任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建设教员宿舍和学生宿舍,解决了教员及学生的长途奔波之苦,都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学习中,连续三年高考成绩优异,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带队来赤壁中学考察调研,总结经验。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4 11:45
母亲在黄盖湖及赤壁任教十年,每年带领教师、学生参加农忙插秧和割谷,让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相结合,切身体会粮食粒粒皆辛苦!
作者: 光赤咸    时间: 2024-12-14 21:36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4 10:51
那个年代考取大学读书是免费的,学生自己出生活费就够了,学习成绩好的每学期还能获得一定的奖学金资助。

生活费还有。
作者: 光赤咸    时间: 2024-12-14 21:39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4 10:56
父亲幼年在青石庵读了三年私塾,后来在蒲圻读了一年初中,家里没钱读书肄业。工作后再困难也挤钱出来同时供 ...

那工资不是太低。也不是太高。那时工资普遍二十多块钱。
作者: 光赤咸    时间: 2024-12-14 21:42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4 11:09
母亲1955年工作是行政23级,月工资50元,留下五元生活费,其余都交给父亲养家。母亲在家是老大,手下有弟妹 ...

割资本主义尾巴。
作者: 热线跟帖局局长    时间: 2024-12-14 22:19
革命家庭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06:23
光赤咸 发表于 2024-12-14 21:42
割资本主义尾巴。

母亲1938年出生在车埠石板街,家里成分是手工业,祖父母和父母一起靠炸麻花、雪枣、京果、翻散、猪耳朵、麻坨等副食为生,副业是编竹器。解放后就是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家人回黄龙老家劈精庙务农。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06:33
1979年底,蒲圻县委宣传部长张亚民找母亲谈话,一是到蒲圻一中当校长,二是到赵李桥当文化站长,请母亲考虑后做选择。母亲选择了二。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06:53
母亲赴任赵李桥文化站,只有龚昌荣一人负责照相洗像,位置就在火车站对面巷子里。母亲走访铁路搬运站及各乡村,组织了有文艺才能的十余人成立业余剧团。1984年离任时这个业余剧团发展到汇聚文艺人才三十余人。由于业余剧团的成立,老文化站两间房完全施展不开,1980年兴建了和蒲圻县影剧院差不多大的赵李桥影剧院,白天剧团唱戏,晚上放电影,极大丰富了赵李桥公社群众的文化生活。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07:06
四舅、五舅一直叫我母亲哥哥,不知是来家风俗习惯,还是因为母亲从17岁就开始承担养家的责任!一直到1973年我出生了,母亲才停止拿工资供养娘家。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07:21
母亲停止工资供养后,娘家实在困难,吃饭都成问题,没成家的五舅、六舅来黄盖湖投靠大姐生活,五舅在机务队开拖拉机,六舅在农场开耕田机,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也能挣点工资给父母养家。那个年代只有吃饱肚子的想法,基本没有个人存钱的奢望!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07:27
母亲到赤壁中学任教后,六舅跟着到赤壁机修厂做钳工,学成了手艺,工资渐长!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07:36
母亲到赵李桥文化站后,外公、外婆、五舅、六舅、七舅、八姨、九舅全部投靠来到了赵李桥。外公外婆自己编竹器卖,五舅在沙子岭砖瓦厂开拖拉机,六舅在羊茶搞机修,七舅在扇筷厂做油纸伞,八姨在精致茶厂做茶,基本都能自食其力。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07:39
母亲不仅是伟大的母亲!更是伟大的大姐!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08:11
1984年来到蒲圻县,住在南门教工之家一楼最南边一个15平方米的单间里。年底搬到县政府大院两室一厅平房,对门是刘焕章县长,左隔壁是胡兴民县长,右隔壁是食堂,斜对面是公共厕所。家里除了床和桌子,只有一个华生风扇和荷花洗衣机。截止1984年,父亲革命工作34年,母亲革命工作24年,夫妻革命工作合共58年,来到蒲圻县居住时,除了生活必需品,没有任何财产!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08:40
其实在日本侵华之前,马家我们这一房还是很富有的。在铁山马家庄有一进三重的老宅,在蒲圻石城一条龙,有三间铜器作坊铺。老宅1938年被日寇飞机炸毁了,铜器铺因为祖父辈闹革命被国民党没收了,直到1943年继祖父夫妻日寇飞机轰炸牺牲在石首县藕池镇。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11:11
根据湖北工运史、蒲圻革命史、蒲圻抗日史、蒲圻组织史记载,马本仁1925年入党,是中国共产党武汉地方委员会蒲圻县小组十人之一。1926年发起成立蒲圻县城关店员工会,1927年元旦领导盐津大罢工并取得胜利,后来根据湖北省工会决定前往羊楼洞改组茶叶工会,并惩治工贼。大革命失败后转入隐蔽战线地下革命,在石首县藕池镇长江沿线开展地下革命工作,直到1943年日寇飞机轰炸与党员妻子同时牺牲。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11:29
根据蒲圻扶风堂族谱记载,马本仁是哥哥,祖父马礼道是弟弟。根据父亲讲述,马本仁是弟弟,幼年叫叔叔,与父亲相差两岁。祖父马礼道1903年出生,马本仁按族谱记载就是1901年生,按父亲讲述就是1905年生。祖父在一条龙开铜器作坊,叔祖在藕池镇开铜器作坊掩护身份开展革命工作,1938年蒲圻沦陷后父亲过继给马本仁做儿子,还有一个党员妻子,三口之家手艺人的身份掩护,根本不像闹革命的。1943年继祖父母牺牲后,战友将父亲送回车埠石板街交还给祖父母,同时移交的还有藕池铜铺的一船铜器和窑货,这些东西在战争年代维持了一家五口六七年的生活。父亲五一年到县政府工作也是当年继祖父的战友向蒲圻县有关领导有所托付。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11:46
1984年冬季祖母宋梅英、母亲来新民、姑表姐马继红在县政府城墙宿舍门前合影。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12:13
1954年大洪水,祖父马礼道在车埠石板街辞世,父亲在八把刀防汛没下火线,电话车埠区借款八百万,由祖母和两个姑姑操办祖父丧事。父亲后来回车埠,两个姑姑却说不明白安葬的具体位置,后来一直只能望山祭拜!两个姑姑埋怨父亲多年,怪父亲尽忠不尽孝。父亲独自偿还安葬费借款好多年!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12:26
祖母宋梅英1992年元旦辞世棺葬马家祖坟山癞结堡。父亲2006年7月12日辞世火化安葬在祖母右下侧。母亲2024年12月10日辞世火化安葬在白鹭林陵园,父亲衣冠冢和母亲骨灰合葬白鹭林陵园。母亲衣冠冢和父亲合葬马家祖坟山癞结堡。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12:38
父母结婚51年,辞世后现行政策没能安葬在一起,但是通过衣冠冢弥补,两处都是合葬墓,孝子孝孙只能这样尽孝心,父母两处陵墓都不孤单。父母在天之灵安息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13:05
父亲梦中飞升,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老人家唯一未了心愿我是清楚的,说了很多次要带我们去藕池镇祭拜继祖父母,争取能迁坟回赤壁。但是琐事耽误一直未能成行,也没有写下具体地址位置,成为终生遗憾!希望赤壁党组织能帮助联系查找,虽然闹革命隐姓埋名,但是当年都是党员的夫妻很少,出生年份1901-1905区间确定,飞机轰炸同时牺牲,父亲说牺牲在防空洞内的同志不少,唯一幸存一位幼儿救活了,查找线索还是很强的。
作者: 维持会员    时间: 2024-12-15 17:04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人后己,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5 20:40
1978年蒲圻宣传部长教育局长和全县教育界精英在县委办公楼前合影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6 06:36
1979年高考统计情况反映出一个乡镇中学赤壁中学录取大学生数量较多引起教育部重视,查阅之前几年情况发现1977-1978两年该校录取大学生数量也多,教育部决定派副部长张承先带队前往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经验全国借鉴推广。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6 07:08
母亲晚年说起过,教育部总结出来的经验主要是三点。一是建宿舍,毕业班老师学生全部住校,节省了回农村家里每天奔波的时间和精力,精力充沛投入教学和学习。二是带领全校师生参加每年的农忙插秧、割谷、修渠等劳动,既放松了学习压力,还学会了农技锻炼了身体,更重要的是明白了粮食粒粒皆辛苦,只有奋发读书才能跳出农门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三是校长全身心投入督学,每天早上六点到校检查学生自习及老师答疑辅导,每天晚上坚持到九点晚自习结束才离校回家,每天十五个小时在学校,除了两堂政治课,就是巡校督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问题,经常和教师、学生沟通谈心,掌握学生知识消化情况和疑难问题,及时开短会调整老师教学策略。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6 07:21
母亲晚年总结过,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1977-1979三年,为蒲圻县培养了三批大学生,她为那三年的辛勤劳动成果感到自豪!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6 07:36
12月10日长安厅灵堂电子屏显示来新民孺人,我想母亲教书育人17年,改为先生更合适!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6 08:02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05:35
父母1956年底在蒲圻县政府工作期间结婚,住县政府大门进来右手两层红楼第二层一个单间约15平方米,双方父母亲人都没有到场,就是县领导主持婚礼,签发结婚证,和同事一起在食堂吃饭喝了点酒,发了些喜糖。结婚家当就是一床被子,一个木箱子,一个开水瓶,吃饭都要食堂。当年的两层红楼直到改为教育局后拆除。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06:27
父母1980年在赵李桥公社居住条件稍好约50平方米,左隔壁是余忠信一家,右隔壁是戴其荣一家。用水就在门口的水塔,做饭是铸铁的液化气灶,每天早上自己炒个蛋饭吃了去赵李桥小学上学,那个年代小学根本没有家长接送现象。每天自己的脏衣服自己洗自己晒,周日休息敲打父亲弄来的铜板,先打碟子,再打杯子,再打碗,离开赵李桥时未满十一周岁,但是手上力气很大!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06:37
1983年中央领导杜润生在赵李桥考察调研,人民日报载文并刊登了好几张照片,其中两张我家有留底,一张是父亲陪同杜润生在羊楼洞扇筷厂调研,一张是我和同学在文化站下军旗。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06:45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08:16
1983年中央领导杜润生在湖北省委领导陪同下到赵李桥羊楼洞扇筷厂调研。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08:20
1979年教育部赤壁中学调研团队在赤壁摩崖石刻江边合影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08:24
父亲1950年在蒲圻县税务局入团志愿书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08:25
父亲1955年在蒲圻县政府入党志愿书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08:30
母亲1974年在黄盖湖农场子弟学校入党志愿书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08:33
母亲在湖北省赤壁市档案馆两份干部人事档案,3号卷宗和8号卷宗,核实后合并一个卷宗。但是干部履历工龄一直未能合并。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13:51
母亲1974年入党前思想认识




20241217135131front2_0_3245947_FqgzW4m7EwAawrLn3qfHLnc-hgnC.jpg (78.82 KB, 下载次数: 8)

20241217135131front2_0_3245947_FqgzW4m7EwAawrLn3qfHLnc-hgnC.jpg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7 13:52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8 12:49
母亲1955年行政23级工资50元,为了圆大学梦,再读高中三年,大学四年,1965年毕业后回蒲圻工作,见习期工资42.5元拿了三年,1968年2月才转正中教8级工资50元,回到14年前的原点。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8 12:52
1978年1月晋升中教7级工资57元,十年调一档7元。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8 12:58
1979年,工资由中教7级转为国家机关行政20级66.5元,一年增资9.5元。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8 13:00
1982年10月晋升行政19级74元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8 13:04
1985年7月1日套改工资94.5元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8 13:09
1986年10月1日晋升一级工资至102.5元
1987年10月1日晋升一级工资至113元
1989年10月1日晋升一级工资至122元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8 13:23
1993年1月1日工资131元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8 13:37
1999年提高退休人员待遇审批表中多处与事实不符,需要实事求是进行修改。由于在湖北省赤壁市档案馆新发现了来新民干部档案三号卷宗,并且与来新民干部档案八号卷宗进行了合并,来新民工作年限实际是37年,退休费计发比例应为100%,而不是表中的75%,少发25%,以实发75%为基数少发了三分之一。八十多岁高龄的老党员,按照党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多次向相关部门信访反映,都没有得到纠正!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8 13:53
从1993年退休至2024年辞世,51年党龄的老党员来新民一直少拿三分之一的退休工资!另外还有1993年获得的副高职称,母亲退休32年,母亲从未享受过职称该有的政治待遇和工资、福利待遇!这成为母亲的终生遗憾!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8 13:56
湖北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24位专家全票通过,无一人反对。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18 14:07
母亲作为一个乡镇文化站长,做出的成绩能让中央领导杜润生带队前来考察调研,还在人民日报刊文附照,为赤壁市增了光,我为母亲感到自豪!
作者: 跑动的风    时间: 2024-12-20 13:06
mayejun 发表于 2024-12-18 13:53
从1993年退休至2024年辞世,51年党龄的老党员来新民一直少拿三分之一的退休工资!另外还有1993年获得的副高 ...

行政编拿不了职称工资,只有行政级别工资,职称对行政编制无效。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20 14:00
跑动的风 发表于 2024-12-20 13:06
行政编拿不了职称工资,只有行政级别工资,职称对行政编制无效。

不光是职称哦!五十年代的四年工龄没算。
作者: mayejun    时间: 2024-12-20 14:03
当年漏算了也不怪谁,档案馆的三号干部档案卷宗是后来发现的,但是发现以后应该补算。




欢迎光临 赤壁论坛 (https://cbrx.0715.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