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安全感因素:1、幼时缺少父母关爱和陪伴。2、父母为爱附加条件。3、漠视孩子的感受和真实需求。4、父母自身缺乏安全感,消极悲观;5、父母情绪多变,打骂孩子。6、抚养人多变,生活缺乏规律和秩序。7、常被父母拿来同别人比较。8、常被父母苛责完美。9、常被父母贴标签。 |
提升孩子安全感的方法:1、让孩子确信自己随时有被父母爱着的把握,不附加任何条件;2、父母自身安全感强,积极乐观、心怀善念、正直勇敢;3、父母自身情绪稳定,懂得理性表达;4、保证基本的陪伴的时间和质量;5.、对孩子的真实需求能给予及时积极的回应; 6、抚养人基本稳定,不频繁更换;7、勇于向孩子表达爱,多用肢体语言;8、不拿孩子和别人比较,鼓励孩子做自己;9、稳定、规则和秩序的生活,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多安全感;10、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尽力鼓励孩子自己做,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强会增加孩子的自信;11、多给孩子尝试、体验和冒险的机会,包容孩子的失败和错误;12、相信孩子,相信“相信”的力量。不是孩子做得好,让我们相信,而是我们的信任让孩子做得更好;13、亲子沟通中,多描述、少评价、不贴标签,绝不打骂;14、如果可以,让孩子确信父母是相爱的,家庭关系和环境值得信赖;15、即便是单亲家庭,也要让孩子看到抚养人依然相信自己、相信环境、相信生活、相信未来、相信爱;16、再回到第一条,爱如所是,爱现实中而不是我们期待中的那个孩子。能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包括安全感不足,恰恰是提升孩子安全感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 |
所有的教育最终指向都是自我教育,所有的学习最终指向都是自主学习。父母、教师,如果能激发出孩子的内驱力、自主性、成就感,发展出孩子的自尊、自爱、自信,那么自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反之,没有这些底层的品质和能力,仅仅靠外在的管束和他律,只会让孩子离自律越来越远。 |
洒扫应对”在孩子教育中还真的挺重要的, 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合作精神、自理能力和创造力~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