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湖北赤壁市沧湖开发区原种场,这里的田地有点特别:水田四周都设有围网,地里面淤泥较多。当地养鳖大户吴全军解释:“这就是稻鳖共育养殖基地。”
今年,吴全军的鳖卖到70元一斤,比普通鳖高出两倍。为何?吴全军说道:“我养的鳖,是在水稻田里散养长大的,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说起稻鳖共育的好处,他有着说不完的话:“鳖喜阴冷,水稻成了‘遮阴棚’。同时,鳖产生的排泄物,成了水稻的有机肥。鳖还会吃掉一部分害虫,无形之中,成了水稻的‘护理员’。”
别看吴全军现在说得头头是道,其实他还是头一回干这。原来,今年沧湖经济开发区争取到“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赤壁市稻田养鳖科技推广项目”,吴全军是村里的种养大户,他便当起了示范户,投资100万元,在120亩田地试行稻鳖共育模式。
“专家常来田间指导种养,加上自己常摸索,算是上了路。”吴全军说。在专家帮助下,他的水稻既不施肥,也不能打农药,水稻成了绿色种植基地。不过,由于不施农药、化肥,对水稻的产量有一定影响,同时因为养殖鳖,不能用机械化收割,让水稻的种植成本增高。
“但这与养鳖带来的收益相比,不算什么。” 吴全军掰着手指算经济效益,与市场上30元一斤的普通鳖不同,吴全军养殖的鳖带有一种“野味”,与工厂化养殖相比,无论品质、口感都占有优势,这样亩产纯收入可达6000元,今年总产量达70多万元。
吴全军说,“稻鳖共育”模式也遇到过不少难题,最主要的是防鳖外逃,所以他在稻田周围安上围网。明年,准备引进一种叫做芦苇稻的品种,植株高有1米多,水下部分有五六十厘米左右,很适合稻鳖共育模式。吴全军希望更多的农民加入养鳖队伍,共同养鳖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