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很多手艺逐渐被机器取代,以前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老一辈人有句俗话说得好,学会一门手艺就是一辈子吃饭的门路,直至今日,一些老手艺人依旧混迹在赤壁这座城的车水马龙中,在无数同仁选择了从事其他的行业的背景下,依旧摆着小摊,靠着从老师傅那取经来的手艺,赚取着人间烟火中的碎银几两…… 就拿马上我们要看的手工金银加工来说,现在各大品牌的金银珠宝店早已入驻了赤壁各大繁华商业街,但其实在赤壁街头,你还是会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音在金银加工摊前此起彼伏,也依然会有人会选择拿着从家中长辈那里传下来或自己的旧首饰,在这些小摊出点加工费,去打打手镯、戒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到 赤壁街头金银加工小摊 重温手工加工金银的传统技艺!
银匠也称“金银匠”,俗称“打金”,是指民间专门从事金银首饰加工制作的人。据史料记载,中国发现和使用白银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早期银器初见于春秋、战国,到汉唐更进入鼎盛时期,人们把保佑平安、兴旺发达、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等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各种金银器上,形成了深厚的民间首饰文化。
帮人加工赚钱,靠的是手艺。来到金三角三叉路口的这个金银加工摊前,师傅正在全神贯注的为顾客打磨银手镯,师傅人很随和,见人上来围观攀谈,也挺自在的。只见他拿着焊枪,脚踩老虎鼓风机,对准一块银块不断地喷出火焰,不一会儿银块就融化成了一堆银水。 银成条但还微软前,师傅会那锤子、对银条进行敲打塑性,每一锤都尽量匀整落锤轻重均匀,这些步骤都十分考验师傅的功底。在叮叮当当、过火锤击中,在一件精美绝伦的银手镯彻底完成之前,向我们展示出来且更令人印象更深刻的是师傅一如既往、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后的熟练和长久坚守的耐心。
师傅的小摊上放着一本册子,上面有很多供客人挑选的金银首饰造型,大略翻了翻,品质、样式还挺多的。时间有限,这次没能看到一件银器打造的全程和成品,还是很可惜的,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去老板摊前唠嗑围观。
记得爷爷奶奶辈对传承这件事比较执着,从孩童脖子上挂着的银锁、手脚上的铃铛环、老奶奶手腕上常戴的镯子,到压箱底的戒指,都在岁月中点缀了人们的生活。
后面,到了爸妈和我们这辈人那里,经济条件好了,在金银这种首饰上,比起传承的功能,更在乎花样与新潮,喜欢什么款式就直接能买到现成的,很方便。金银重铸的需求减少,机械化一步步代替手工制作,自然那些匠人以及他们的手工技艺,能派上用场的机会也变少,手艺也渐行渐远……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无数让人惊叹的精巧手艺,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呈现,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情感,甚至宗族间深厚而绵密的传承。时光让曾经的人和物逐一变老、甚至消失,但关于他们的记忆与留恋却像这敲打的金银一样,屡屡锤击着我们的内心,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长河里被我们眷恋与守望。
来源:0715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