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红楼逆袭女王:林黛玉(第26~30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5 04:45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26章

月色如银,洒在大观园蜿蜒的小径上。潇湘馆的窗纸早已熄了烛光,唯有檐角铜铃在风中轻颤,发出几不可闻的微响。黛玉披着一件素色披风,立在廊下,指尖轻轻摩挲着袖中那只青玉瓶——瓶身微凉,却仿佛蕴着某种即将苏醒的力量。

  半个时辰前,紫鹃端来一碗安神汤,劝她早些歇息。她含笑应下,待人一走,便从枕下取出那本《通灵》,翻至夹着灵花标本的一页。书页边缘的符文在月光下泛起极淡的银光,像是回应她的执念。她知道,今夜不能再等。

  她悄然推开侧门,脚步轻得如同落叶滑过石板。园中守夜的婆子按例每半炷香巡一次后巷,她早已记熟节奏。今夜,她在西侧假山投下一包糖糕,甜香引得那老婆子驻足拾捡,甚至唤来同伴分食。黛玉趁机绕过回廊,鞋底裹着紫鹃留下的旧帕,踩在铺满枯叶的小道上,竟未发出半点声响。

  行至柳林深处,雾气渐浓,空气中浮动着一层薄如蝉翼的微光。她停下脚步,从袖中取出一株刚从空间药田采下的“清心草”。草叶细长,泛着幽蓝荧光,是她昨夜特地培育的。她将草叶贴在眉心红痣上,低声念出书架所授的三字口诀:“归——源——引。”

  刹那间,红痣微烫,眼前景象如水波荡漾。一道几乎看不见的裂隙在雾中浮现,形如月牙,边缘流转着淡青色光晕。她屏息,一步跨入。

  幻境边缘比白日更加幽深。雾中人影晃动,似有若无,皆背对着她,衣袂飘拂。她伏低身形,借着月光映照在地面的微弱荧光轨迹缓步前行——那是灵气自然凝聚的痕迹,唯有灵慧泉滋养过的眼眸才能捕捉。忽然,一道人影侧移半步,露出一角衣襟,金线绣成的云鹤纹在月色下一闪而没。

  她心头一紧。那纹样,分明是贾府旧制,唯有几位主子贴身衣物才用此绣。可这幻境,怎会有活人踪迹?

  她不再多想,加快脚步,抵达那片青石遍布的空地。昨日灵气散逸之处,今夜却如泉眼复苏,丝丝缕缕的光流自地底渗出,缠绕升腾。她迅速取出青玉瓶,以指尖蘸取灵泉之水,在瓶口画下封灵符。符成瞬间,瓶口微张,如鲸吸水,将四周游离的灵气尽数纳入。

  瓶身渐渐泛起温润青光,每一次吸纳,都似有低鸣自地底传来。她不敢停歇,又从空间取出第二只玉瓶,双管齐下。就在她全神贯注之际,远处传来一阵剧烈的灵气震荡,仿佛某种屏障正在崩裂。她猛然抬头,见一块倾倒的石碑后,光影扭曲,竟显出半句刻字:“梦断魂归……”

  她强记下残句,正欲撤离,震荡波再度袭来。她迅速蹲身,躲在石碑之后。石面冰凉,背面苔痕斑驳,却隐约有符纹嵌入其中。她指尖轻抚,忽觉一丝异样——那符纹走势,竟与《通灵》书中某页的封印阵法极为相似。

  她心头一震,正欲细察,石碑下方忽然渗出一缕黑气,转瞬即逝。她不敢久留,立刻收瓶,切断与空间的联系,疾步退出幻境裂隙。

  回到现实,夜风扑面,她才觉后背已被冷汗浸透。她靠在柳树上喘息片刻,确认四周无人,方才快步返回潇湘馆。

  紫鹃尚未入睡,见她归来,急忙迎上:“姑娘怎么这时候才回?外头凉得很。”

  “睡不着,走了一圈。”黛玉轻声道,将玉瓶藏入枕下,又顺手将清心草残叶投入香炉,火光一闪,化作青烟。

  紫鹃欲言又止,终是递上一杯热茶:“您脸色不太好,可是又用了那药?”

  “不过是风寒未愈。”她接过茶,指尖微颤,却不是因冷,而是因体内灵泉正与新纳的灵气交融,激荡不休。她闭目调息,灵慧泉如溪流般在经脉中游走,将外来灵气缓缓淬炼。

  片刻后,她睁开眼,眉心红痣隐隐发烫。她知时机已至,闭目凝神,意念沉入眉心。

  绛珠灵韵空间内,灵泉波光粼粼,药田中灵草摇曳,而那神秘书架,竟通体泛起柔和金光。架上一本新书缓缓浮现,封面无字,却有流光游走,似在等待命名。

  书架之下,地面裂开一道细缝,隐约可见阶梯向下延伸——那是她从未见过的区域。

  “灵气已足。”一个虚渺的声音在空间中响起,非人非仙,却似来自空间本源,“可启新境,然前路未明,进退由心。”

  黛玉凝视那阶梯,指尖不自觉抚上眉心。她知道,一旦踏入,便再无回头路。

  她深吸一口气,正欲迈步,忽觉枕下玉瓶传来异动。她取出一看,瓶中灵气竟自行流转,形成一个微小漩涡,漩涡中心,浮现出三个扭曲的字迹:

  “你看见了?”



第27章:



夜风穿过大观园的回廊,将黛玉带回潇湘馆时,她已满身露水。紫鹃在里间轻声打鼾,烛火将熄未熄,映着窗棂上斑驳的竹影,摇曳不定。黛玉轻轻合上雕花木窗,转身坐下,指尖还残留着灵瓶壁上的凉意。

  她低头望向袖中那枚刚采得的灵气果实——它小巧玲珑,通体泛着淡淡的青光,仿佛一颗凝固了月华的珠子。这并非幻境边缘所得,而是她在空间深处发现的新区域所结之果。

  她深吸一口气,闭目沉神,眉心红痣微闪,意识便已悄然沉入绛珠灵韵空间。

  眼前景象骤变,熟悉的清泉依旧潺潺流淌,空气中却多了一股从未有过的甘甜气息。黛玉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一条铺满细碎银砂的小径上,两侧是高耸入云的果树,枝头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果实,每一颗都如星辰坠落凡尘,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她缓步前行,脚下的银砂随步伐微微颤动,如同活物般流动。四周寂静无声,唯有风吹过叶梢的沙沙声,与远处隐约传来的泉水叮咚交织成曲。

  “这是……灵果园?”她低声自语,心中涌起一阵惊喜。

  记忆中的空间仅有药田与灵泉,如今竟凭空多出一片果园,显然是因她近日频繁使用空间之力而触发的升级。她伸手触碰最近的一颗果实,指尖刚一接触,一股暖流便顺着经脉直入心口,令她精神为之一振。

  她取下果实,仔细端详片刻,才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小口。

  果肉入口即化,清甜中带着一丝苦涩,随后是令人神魂皆震的清香。刹那间,她的感官仿佛被放大百倍,耳畔能听见十丈外蝴蝶振翅的声音,鼻尖可分辨出百种花香细微差别,甚至连脑海中那些曾让她辗转难眠的诗句,此刻也如流水般顺畅浮现。

  她心头狂喜,却猛然感到胸口一阵隐隐作痛,像是有无形之手在挤压她的心脏。她迅速取出一小壶灵泉水饮下,清凉之意瞬间蔓延全身,方才压住体内翻腾的异样。

  “看来,还是不能贪多。”她低声自语,抬眸环顾四周,只见果树根部埋着一块半掩于泥土中的石碑,上面刻着奇异符号,似曾相识却又无法解读。

  她蹲下身,用衣角擦去石碑上的尘土,符号渐渐清晰起来——那是她曾在《幻境秘闻》中见过的古老文字,似乎与贾氏祖魂有关。

  正当她思索之际,神秘书架忽然在不远处显现,一本封面泛黄的古籍缓缓浮现在空中,自动翻开,露出一页字迹模糊的记载:

  “灵果园乃空间核心之地,需以灵气灌溉,方可常盛不衰。若无灵气滋养,果树三日枯萎,果实七日消散。”

  黛玉眉头微蹙,心中警铃大作。她虽已采集了几缕灵气,但要维持这片果园的运转,显然远远不够。她必须找到更多稳定的灵气来源。

  她站起身,目光落在书页夹层中一张微微泛黄的地图残片上。地图上画着一处陌生的地点,标注着一个模糊的符号——正是她在石碑上看到的那个。

  她将地图小心收入怀中,正欲离开,忽然感到眼前一晃,耳边响起低语般的呢喃:“太虚……归途……”

  声音极轻,仿佛从极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从心底升起。她猛地回头,却发现四周依旧静谧,果树静静伫立,果实闪烁如初。

  她定了定神,知道自己不能再耽搁。灵果园虽是新得的奇珍,但若无法持续供养,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她退出空间,意识回归身体,窗外天色已近黎明,晨曦透过薄雾洒进屋内,落在她摊开的掌心之上。那枚尚未完全吸收的灵果仍静静躺在她手中,青光流转,宛如梦境。

  她缓缓握紧手掌,眼中闪过一抹坚定。

  “我需要更多的灵气。”

  她轻声自语,随即披上外衣,悄悄推开门,踏出了潇湘馆的大门。

  晨风拂面,露水未干,她脚步轻盈,朝着太虚幻境的方向而去。



第28章



晨光初照,黛玉披着薄纱披帛立在廊下,手中仍握着那枚灵果。果肉散发着清幽的光韵,似藏着夜的静谧。昨夜的疲惫早已被体内一股清润之气驱散。她望着园中渐次苏醒的花木,心中思忖:灵果园虽好,但若无人共享,终究只是孤芳自赏。

  紫鹃端着热水进来,见她站在门口出神,轻声道:“姑娘怎么起得这样早?昨儿夜里回来时,我都没听见动静。”

  “你睡得沉,怕是不记得了。”黛玉笑着将手中的果子递过去,“尝尝这个,是我新得的稀罕物。”

  紫鹃接过,果子入手微凉,香气却不浓烈,反而带着一丝清甜。她迟疑道:“这是什么果子?我从前没见过。”

  “南边带来的,说是能养神安气。”黛玉语气轻松,实则目光微敛。她已将果实碾碎,混入茶汤之中,今日便要借一场秋日小聚,悄然送出这份“恩惠”。

  园中秋意正浓,桂香浮动,黛玉择了一处僻静回廊设下茶席。迎春、探春、惜春几人陆续到来,皆是衣衫整洁,神色温婉。众人围坐,谈笑间品茗赏花,气氛融洽。

  宝钗也来了,身着素色长裙,发间别着一支金丝嵌玉簪,举止从容。她落座后目光扫过茶盏,微微一笑:“妹妹近来越发讲究,连这茶都泡得不同寻常。”

  黛玉不动声色地为她斟满一杯,笑道:“姐姐说得是,这是宝玉前日托人从南边捎来的,说是稀有得很。我留了些,正好今日请几位姐妹一同品尝。”

  话音未落,探春忽然轻叹一声:“这几日府里风声有些紧,王夫人和薛姨妈常在一处说话,也不知是为了什么。”

  迎春低头拨弄茶碗中的浮沫,惜春则眨了眨眼,好奇问道:“可是为了婚事?”

  探春摇头:“听丫鬟说,好像是要安排一场家宴,地点在荣禧堂,时间还没定下来。”

  宝钗闻言,神情微动,却依旧笑意盈然:“看来府上又要热闹一阵子了。”

  众人纷纷应允,起身整理衣裙,准备移步。黛玉趁机悄悄观察宝钗的神色,果然发现她虽笑容如常,眼角却藏着几分探究之意。

  午后阳光斜洒,几人沿着石径缓缓而行。黛玉走在最后,身边只有紫鹃相伴。她低声吩咐:“回去后把剩下的果子收好,切记不可让人瞧见。”

  紫鹃点头:“姑娘放心,我会小心行事。”

  黛玉微微颔首,抬眼望向前方。宝钗与探春并肩而行,似乎正在低语,偶尔瞥向这边一眼,眼神意味不明。

  夜幕降临,黛玉独自前往探春房中。两人坐在灯下,窗外秋虫低鸣,烛火摇曳。

  “你昨日说王夫人与薛姨妈密谈的事,可还听说些什么?”黛玉语气随意,仿佛只是闲聊。

  探春略显迟疑:“其实也没说什么要紧的,只听丫鬟提起,说是有关宝玉的亲事……”

  黛玉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哦?那说的是谁家的女儿?”

  “具体没提名字,只说是要尽快定下,免得节外生枝。”

  黛玉轻轻放下茶盏,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两下。她知道,这场看似平静的家宴背后,或许正是王夫人布下的第一步棋。

  回到潇湘馆,黛玉独坐窗前,望着夜空中疏朗的星辰。她取出一枚灵果,放在掌心细细端详。灵气尚存,果实却已不再新鲜,必须尽快找到新的灵气来源。

  她深吸一口气,将果子收入袖中,转身走向书案。纸张铺展,墨香淡淡,她提笔写下一行字:

  “明日,再去太虚幻境。”

  月光透过窗棂洒落在纸上,最后一笔尚未干透,她的身影已消失在门帘之后。



第29章:



晨光未散,黛玉已从案前起身。昨夜她写下“明日,再去太虚幻境”后便歇下,此刻窗外天色微明,檐角露珠尚凝,她却早已心绪翻涌。

  昨日探春所言王夫人与薛姨妈密谈之事,令她心头难安。宝玉的亲事,若真如传言所说即将定下,那她该如何应对?她并非争强好胜之人,但在这贾府之中,若不早做打算,恐怕连自保都难。

  她缓步走到妆台前,指尖轻触眉心那颗红痣,思绪悄然沉入绛珠灵韵空间。自从进入灵果园后,她的神识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牵引着,总觉得太虚幻境中还藏着更深的秘密,而她必须尽快揭开。

  紫鹃端着热水进来时,见她怔然立于镜前,微微一愣:“姑娘怎么这般出神?可是昨晚没睡好?”

  黛玉回过神来,轻轻一笑:“无事,只是有些倦了。”

  她接过帕子拭了手,又道:“今日午后,请二爷到潇湘馆来一趟吧,我有些话要问他。”

  紫鹃点头应下,心中却泛起一丝疑惑。姑娘这几日总似有心事,又不肯多说,只将情绪藏在眉眼之间。她虽忠心耿耿,却也知分寸,不多问,只默默照办。

  午后,阳光斜洒入园中,花影斑驳,清风拂面。宝玉果然来了,神情比往日沉静许多,眉宇间透着些许郁结。

  黛玉请他坐下,亲自斟了一盏茶,香气清幽,是昨日用灵果泡制的新茶。

  “这茶……似乎有些不同。”宝玉轻啜一口,抬眼看向她,“你近日是不是又有了什么新奇之物?”

  黛玉垂眸一笑:“不过是些南边带来的果子罢了,听说能养神,便拿来试了试。”

  宝玉沉默片刻,忽然低声道:“我昨夜又梦到了那处地方……你说,太虚幻境,究竟是真是幻?”

  黛玉心头一震,面上却不显:“梦境本就虚实难辨,可你为何如此在意?”

  宝玉摇头:“我说不清,只是总觉得那里藏着什么,像是旧梦回响,又像是未曾发生的将来。”

  黛玉记下了这句话,心中暗想:旧梦回响……或许,太虚幻境并非只是梦境那么简单。

  正当两人低声交谈之际,门外忽传来脚步声,紧接着,帘子一掀,袭人走了进来。

  她手中抱着一件新制冬衣,显然是奉命前来送衣。可当她看见宝玉正与黛玉对坐,神色专注,而黛玉面色微红,眼中竟带着几分温柔笑意,心中顿时一紧。

  她勉强露出笑容,将衣物放在案上,语气平静:“二爷,这是太太让我送来的冬衣,说是今秋天气凉得早,怕您受寒。”

  宝玉点头:“辛苦你了。”

  袭人应了一声,目光却有意无意扫过黛玉,眼神里多了几分疏离。

  黛玉察觉到她的变化,心中已有几分明白。她不动声色地为宝玉续上一杯茶,柔声道:“二爷今日精神比前几日好些了,想必是天气转暖的缘故。”

  宝玉点点头,未觉异样。袭人却再坐不住,略一欠身便告辞离去。

  她转身离开时,脚下稍急,不小心碰倒了案边茶盏,发出一声清脆的碎裂声。

  宝玉这才抬头,望向门口,眉头微皱:“袭人今日怎的这般匆忙?”

  黛玉轻声道:“许是有什么急事吧。”

  待宝玉走后,黛玉独自坐在窗前,望着院中摇曳的竹影,心思沉沉。

  她知道,袭人一向对宝玉体贴入微,视其为终身依靠。如今见她与宝玉独处,难免生疑。若此事传开,恐生波澜。

  她闭目凝神,意识沉入绛珠灵韵空间。书架依旧静静矗立,仿佛等待已久。

  她上前一步,轻声问道:“我该如何化解这场误会?”

  书架上并无直接答案,唯有一卷古旧书籍缓缓浮现,封面上写着四个字——《情关须自解》。

  她翻开一页,只见其中一行小字:

  “情之一字,最忌猜疑。欲破此局,需以诚动之。”

  黛玉默念良久,终于明白了书中之意。

  她起身,走出空间,目光坚定。既然误会因猜疑而起,那她便以诚心去解。

  夜幕降临,园中灯火渐次亮起。黛玉唤来紫鹃,低声吩咐几句。

  紫鹃听得一愣:“姑娘要亲自去找袭人?”

  黛玉点头:“此事不宜拖延,若让她误会越深,反倒难以挽回。”

  紫鹃虽仍有担忧,却也不再多言,只小心为她整理衣襟,随她一同前往怡红院。

  此时,袭人正在房中整理衣物,听见外头丫鬟通报林姑娘来访,心中微微一震。

  她迟疑片刻,还是迎了出来。

  “袭人姐姐。”黛玉含笑行礼,“我今日来,是想与你说几句话。”

  袭人脸上笑意淡了些,但仍维持着礼数:“林姑娘请进。”

  两人落座,气氛一时有些僵硬。

  黛玉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地道:“我知道你今日撞见我与二爷谈话,或许会误会些什么。但我只想告诉你,我对二爷的情意,从未变过,也绝不会用旁门左道去争取什么。”

  袭人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黛玉继续道:“你也是一心为二爷着想的人,我们虽身份不同,但对他的心意,我想,我们都是一样的。”

  袭人低头不语,许久才轻声道:“我只是……怕他被人利用。”

  黛玉微笑:“我也怕,所以才会提醒自己,步步谨慎。你若信我,不妨我们一同守护他,而非彼此猜忌。”

  屋内烛火晃动,映照着两人各自的神色。良久,袭人终于抬起头,轻轻叹了口气:“林姑娘说得是,是我多想了。”

  黛玉松了口气,伸出手,轻轻握住袭人的手:“往后,我们姐妹同心,好不好?”

  袭人怔了怔,最终点了点头。

  窗外,月光如水,洒落在庭院中。一场误会,在这一刻悄然化解。

  而远在绛珠灵韵空间之中,书架上的《情关须自解》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本新的古籍,封面之上,赫然写着:

  《红楼梦·前缘录》



第30章



午后,日头斜斜地洒在怡红院的窗棂上,几片翠竹影子映在地上,随风轻轻摇曳。黛玉站在门外,手中捏着一枚绣工精致的香囊,指尖微微收紧又松开。

  她来此的目的明确——化解袭人对她的误会。

  昨日那场谈话之后,袭人虽表面缓和了些,但眉眼间仍有疏离之意。黛玉深知,这并非一时之气,而是根深蒂固的戒备。袭人将宝玉视若珍宝,自是不愿见他被谁牵动心神,尤其是她这样身份微妙、性情难测之人。

  “林姑娘?”小丫头看见她,忙掀了帘子通报,“二爷方才被晴雯叫去瞧花去了。”

  黛玉颔首,缓步踏入屋内。屋中陈设依旧,案前还摆着未收起的茶盏,一缕余温袅袅升起,在阳光下化作淡青色的雾。

  “我给二爷带了个新绣的香囊。”她轻声道,将香囊放在案上,素手微抚其面,那朵莲中藏荷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清雅。

  袭人正在叠衣,闻言抬眸看了她一眼,神色平静,却少了往日的热络。

  黛玉不急不躁,只道:“劳烦姐姐代为转交。”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只小巧瓷瓶,递过去,“这是我前日炼的静心丹,特地为你准备的。”

  袭人怔了一下,目光落在瓷瓶上,迟疑未接。

  “你素日操劳,我怎会害你?”黛玉语气柔和,语调如水,“若你不信,我先服一粒。”说罢,她打开瓶盖,倒出一粒丹药,放入口中,面色安然。

  片刻后,她轻轻一笑:“可觉香气入鼻,心绪平和?”

  袭人望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动摇。她本就因近日宝玉梦话频频、神情恍惚而心绪不宁,此刻闻得一股淡淡幽香,竟真觉胸口舒畅几分。

  她终于接过瓷瓶,低声道:“多谢姑娘。”

  气氛悄然缓和。

  黛玉顺势在她身旁坐下,轻叹一声:“梦里之事最是难解……不知宝玉近日是否又梦见那处奇异之地?”

  袭人一怔,手指微颤。

  她犹豫片刻,终是低声开口:“他前夜确实说了梦话,提到了一处雾气缭绕的地方……说是‘太虚幻境’。”

  黛玉心中一震,面上却不显,只轻声问道:“他还说了什么?”

  袭人摇头:“只是喃喃几句,醒来便忘了。”她顿了顿,忽又补充一句,“不过……他说那里有一个人,在等他。”

  黛玉心头一跳,指尖微微收紧。

  她正欲再问,外头忽然传来脚步声,袭人立刻警觉地望向门口。

  黛玉知她顾虑,便起身笑道:“我该回去了,免得打扰你们主仆说话。”

  袭人送她至门口,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忽觉那枚香囊上的莲花,在阳光下仿佛泛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回到潇湘馆,紫鹃迎上来替她卸下披风。

  “姑娘今日辛苦了。”她轻声道。

  黛玉点头,坐在窗边,望着院中摇曳的花枝,半晌才缓缓开口:“太虚幻境,果然与他有关。”

  她闭目沉神,意识悄然沉入绛珠灵韵空间。

  书架静静伫立,一如往常。她上前一步,轻声问道:“我该如何进入太虚幻境?”

  书架上并无直接答案,唯有一卷古旧书籍缓缓浮现,封面上写着四个字——《梦引迷途》。

  她翻开一页,只见其中一行小字:

  “梦由心生,境由念起。欲破此关,需循梦迹而行。”

  黛玉默念良久,终于明白了书中之意。

  她起身,走出空间,目光坚定。

  既然梦境是通往幻境的钥匙,那她便以梦为引,踏上那未知之路。

  夜幕降临,园中灯火渐次亮起。黛玉独自坐在灯下,手中握着一枚铜镜,镜面映出她眉心那一颗极小的红痣。

  她轻轻闭上眼,屏息凝神。

  下一刻,眼前景象骤然变幻。

  雾气弥漫,远处隐约可见一座楼阁,飞檐翘角,若隐若现。

  她迈步向前,脚下的路似云非云,似石非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虚空之上。

  忽然,一道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妹妹,是你吗?”

  她猛地回头,只见一人身影模糊,却带着熟悉的气息。

  “你是……”她试探着唤了一声。

  那人缓缓走近,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容——

  正是贾宝玉。

  可他的眼神却透着陌生,仿佛隔着千山万水,又仿佛从未真正相识。

  黛玉心头一紧,正欲再问,忽然一阵风起,雾气翻涌,将两人隔开。

  她伸手想要抓住什么,却只触到一片冰冷的空气。

  画面戛然而止。

  她猛然睁开眼,发现自己仍坐在灯下,手中铜镜已滚落案边,发出一声轻响。

  窗外,月光如水,洒落在庭院中。

  而她的心跳,仍未平复。

  紫鹃推门进来,见她脸色苍白,忙关切道:“姑娘怎么了?”

  黛玉定了定神,低声道:“没事……只是做了个梦。”

  紫鹃皱眉:“可是不舒服?要不要请大夫?”

  黛玉摇头,望着窗外的月色,轻声道:“不必了。”

  她低头拾起铜镜,指尖轻抚过镜面,仿佛还能感受到刚才梦中的寒意。

  她知道,自己已经离那个地方不远了。

  而那个人——也似乎在等待着她。

  铜镜映出她的眼睛,漆黑如墨,却藏着一抹从未有过的坚定。

  她轻轻合上镜盖,烛火晃动,投下一道长长的影子。(未完待续)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5-7-25 04:5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亲们:喜欢此小说吗?喜欢的话,加个关注,不迷路。手机上有:话本小说App的可看后续章节,全免费的。没有的,也无需安装,这儿也同样看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7-26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