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敢说自己是文化人。识得几个字,读过几篇文,一晃人已中年。喜欢交朋友,圈子里很多年龄段的都有:50后,60后,70后,80后。除了在与50、60年代的朋友在一起海侃的时候有之乎者也的东西冒出,在70、80后的朋友中就很少见了。看了孩子小学的课本,每期都有古诗文。但却认为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已快断代。自认是现代教育下长大的人(当然是带中国特色的),每每看到官场的腐败,就想起那句: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看到矿难,就想起那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在野外露营的时候,对着月亮,总想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和朋友开怀畅饮的时候,就吟起:将进酒,杯莫停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来。是我等迂酸?给孩子买的四大名著,除去看了那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外,就在那承灰,完全抵不过喜羊羊和红太狼。我就在那琢磨:在他们的世界里,用什么语言来形容世界?
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满目的网络语言和无厘头搞怪中究竟还能不能延续她生存了几千年的活力?摈弃了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不是不道德的民族?我们早已不用我们父辈暴力强迫的教育方法,而我们的说教如何改变孩子那现实的喜好?那些文化瑰宝该谁来继承?
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自顾自的用我们的方式来纪念我们的先贤,慰籍我们的心灵,以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许,这是我们唯一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