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8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致全民娱乐的社会——"慈母"毒杀脑瘫双胞胎后自首

[复制链接]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6:40 | 只看该作者
不想给大家添堵    但......我流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6:54 | 只看该作者
赤壁永晨租车 发表于 2013-12-9 16:53
一字一句看过,,,找不到文字来表达。。。

确实    我一字一句看了   呆坐了半天.....这个标题是我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7:04 | 只看该作者
赤壁永晨租车 发表于 2013-12-9 17:01
常听朋友说,身体就是最大的财富,所以,在我失落的时候,常会想那些更不易的人。爱生活,爱小国老师。{: ...

谢谢朋友   希望我们都好好的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7:14 | 只看该作者
赤壁永晨租车 发表于 2013-12-9 17:08
但愿这雾霾远去。。。

会的    朋友     明天见    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9 17:3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万事都有特殊情况!我们的法律对武文英又该如何判决?如何量刑啊!是否令人纠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07:05 | 只看该作者
地球村人 发表于 2013-12-9 17:35
看来万事都有特殊情况!我们的法律对武文英又该如何判决?如何量刑啊!是否令人纠结啊!

如果只是单纯从法律来判决    我认为更加让人悲伤    这不值得人们反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2-10 07:3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标题我不赞同   这么同怜的报道为何开头要有娱乐的字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07:33 | 只看该作者
MIS成 发表于 2013-12-10 07:32
楼主的标题我不赞同   这么同怜的报道为何开头要有娱乐的字眼

这个标题是我加的    您不觉得反差很大吗?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09:49 | 只看该作者
"慈母"弑子角色反转因哪般
20年前,河南周口鹿邑农妇武文英怀孕时被丈夫打,喝药自杀。几个月后,被抢救下来的武文英,生下脑瘫双胞胎;20年后的2012年,46岁的武文英又拿起了农药瓶,但结束的是双胞胎儿子的生命。村民们认为,脑瘫双胞胎的死,对于这个有4个孩子的家庭,是一种解脱。对这起案件,全村人对外统一保持沉默,可武文英并没解脱。10个多月后,她选择了自首。(12月9日《新京报》)
  苦做慈母二十年,心衰力竭的武文英,最终以一种悲怆方式,结束了这段艰辛路程。一瓶农药两条生命,或是了断或是解脱。但总而言之,于武文英而言,那种黏稠窒息、毫无希望的生活,总算有了些许变化……一位母亲走投无路,用毒杀亲子的决绝手段,来拯救绝望暗黑的光景,世间之残忍与荒诞,莫过于此!当“爱”已成往事,当忍耐不可再续,一切的矛盾和尴尬,最终都变得无比现实、无比露骨。
  引得一时喧嚣的武文英,是农妇,是怨妻,是慈母,是毒妇。这种种独立又关联的身份,拼装于特定的时空背景内,注定是一番血与泪的叙事。人性的坚强和脆弱,母爱的伟大和善变,透过这座小小村庄的离奇剧情展露无遗。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武文英对脑瘫儿子不离不弃,一度成功扮演了“楷模妈妈”的角色。然而如你我所见,纯粹基于“忍受”与“自耗”的母爱,难免有反转、畸变的一天。

  一个社会,将抚养“特殊人群”的责任,全部推给个别家庭,甚至是个体母亲,毕竟是件残忍而高危的事情。武文英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最真实人性的某种极端选择。它再一次印证了,由母爱、亲情等血缘伦理所维系的供养体系,很多时候反倒不堪一击。恰是为了对抗这种“风险”,文明社会往往会建构起一套健全的“外力救济”系统。但遗憾的是,即便我们在此方面已有所努力,但社会化保障仍不够,仍留有死角。
  在公众视野之外的乡村,仍遵从着最古老的逻辑——家庭及其成员,依旧是应对“意外”的最主要力量。武文英一家,自始至终都没得到必要且应得的社会接济,村干部无所作为、镇政府视而不见,求助媒体也只换来一点微薄的资助……我们不难想象,武文英当时的心如死灰。这位母亲,一度放下最后一丝尊严四处呼救,却未能得到想要的“积极回应”。自此,那起人伦悲剧的种子,疯狂萌芽、滋长、蔓延,直至爆发。
  武文英,无数苦难母亲的一员,受赞因执着坚守,溃败于孤立无援。一位伟大母亲的意象土崩瓦解,人们方才看清,那尊高大“人像”背后的惨白无力。曾经太多人,寄希望“母亲”的韧性与不忍,足以长久地扛起所有的不幸。却不曾想,若无文明社会施以援手,全凭一位母亲肩挑背扛,一个灰色的结局,或已早早注定。而说到底,不管有任何理由,一位母亲都无权结束儿子的生命;正如一个光明正派的社会,永远不该对苦难者的悲痛置若罔闻——这既是一份严肃承诺,故而理当有具体的制度兜底。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0日 08:2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1-20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