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一女子带着公公改嫁 新任丈夫视妻公如己父 1月6日,赤壁市陆水湖风景区办事处青泉社区三组,村民范兴奎正与“父亲”鲍华该坐在一起,两人一面烤火,一面看电视,其乐融融,看着老人盖在身上的棉被下滑,他不时往上提。 见到有人造访,“父子”二人起身欢迎,90高龄的鲍华该精神矍铄,走上前来对记者笑着说:“我耳朵不好,你们有啥事情,跟他说就成!” 如今父子两人相处融洽,然而在14年前,却是另一番模样。2000年,时年44岁的常德人范兴奎来赤壁做工,与妻子田木意相识。当时,她已丧夫,带着公公和两个儿子一起生活,鳏居的范兴奎与田木意彼此中意,却遭到了鲍华该的强烈反对。 “那时候,老人家怕媳妇改嫁,不管他和孙子了。”说起过去的往事,范兴奎释然地笑道,初次与老人见面时,鲍华该态度十分冷淡,对人说话特别大声,总是很生气。了解这一情况后,范兴奎给老人表了个决心:“我上门来您家后,有我吃的就有您老吃的,您孙子就是我的伢。” 朴实的话语,让老人态度稍缓,在亲朋的撮合下,范田最终组成了一个小家庭。 久扛重担,陌生“父子”生情谊 小家庭诞生后,喜气却盖不住窘迫的家境。当时,老人已经75岁,没有退休工资,且要人照顾。如何“挣钱孝老两不误”,范兴奎想了个法子——卖菜。 2001年,那时青泉社区还没有搞开发,他在自家田里种上蔬菜,并向乡亲们收菜,挑到城里去卖。每天临晨2点钟起床,去菜地挖菜、然后洗菜、最后将蔬菜捆绑系好,装进担子里,一直忙活到5点钟。最后挑着担子,坐船渡河去城里卖。 “早上的菜新鲜,城里人都喜欢,生意还不错。” 范兴奎说,卖菜时间一长,他也清楚啥路段生意好,蔬菜卖得快。这样他中午可以赶回家,给老人做饭吃。就这样过了一年,家里两个“熟悉的陌生人”慢慢开始有了交流,街坊邻里也夸鲍华该多了个“好儿子”。 不仅出力,范兴奎也摸清了老人的心思——“很心疼两个孙子”。可是鲍华该自身收入有限,没有能力给孙子什么。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也让老人舒心,范兴奎白天干完农活,晚上还要督促孩子学习,检查作业、开家长会、买文具书包……孩子们对“父亲”日渐亲昵,鲍华该对“儿子”也日生好感。 14年来,这个家庭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但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范兴奎用自己的勤劳肯干、担当责任,让老人感到温暖。邻居吴南林说:“鲍大爷常说,老天让他走了个儿子,也让他收了个儿子。” 一如既往,将孝行进行到底 从范兴奎进入家门,已有14年。这期间,老人从未生过大病,90岁了依然行动自如。在亲朋好友心目中,他们胜似一对父子。 鲍华该的弟弟鲍华楚,也住在青泉社区,他见证了这14年的所有。对于“侄子”,他说道:“我哥哥有这么个好儿子,是他的福气,这些年来,我们全家人都蛮喜欢他的!” 邻居吴南林说起范兴奎,说道:“老范做事吃得起亏,做人有担当,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看到他对老人家大声说过一句话。”…… 面对亲朋的赞许,范兴奎坦言:“从最开始,我只想着将心比心做人做事,自己付出了自然会得到老人的肯定。” 如今,两个“儿子”已抚养大,均已立业,范兴奎也58岁了,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挑着菜担干农活。所幸家庭担子轻了些,他与老人相处的时间也多了,有事没事爷俩常一起看看电视,出门逛上一圈。 (记者 刘子川 通讯员 程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