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钓友渔具 于 2016-11-2 14:39 编辑
2016年9月19号傍晚,我们几兄妹正在聚会,突然接到六姑父的电话,说六姑妈突发疾病正在医院抢救,等我们赶到医院时,六姑妈已经离我们而去。童家所有人都不相信这是事实,前两天妹妹的丫头出嫁我们都聚会过,在返程的车上六姑妈还拉着我说半天,下车时我提出护送六姑妈回家,六姑妈连说不用不用,临下车时六姑妈再三叮嘱我们要注意身体,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竟是我和六姑妈的最后一面。。。。。我没有像其他亲人那样嚎啕大哭,我拉着六姑妈那逐渐冰凉的手,那心中难以言表的痛苦让我泪如雨下。
为六姑妈办后事那几天,虽然很累,但一有空我就一个人躲在旁边发呆,妻子过来问我想什么呢?我说我在想六姑妈这么多年的点点滴滴,现在不努力回想,年纪大了以后更想不起来了: 七十年代,六姑妈下放在一桥过去的生产队里,我们表兄弟去玩时,六姑妈在食堂里给我们们打来饭菜,我清晰的记得盛饭的碗都是那种很粗糙的陶瓷碗。
我想起小时候六姑妈常常拉着二胡为我们伴奏时的情景。
我想起八十年代,六姑妈调到二中去教英语,由于住在老教委,来回路途较远,六姑妈就买了一辆自行车,叫我陪她去学骑自行车,记得学车地点就是一小校门外的场子上,开始六姑妈学车是很笨拙的的,但学了三次后就能非常轻盈地上下车,骑行自如了。
1984年国庆节我在六姑妈家玩,记得那年国庆节举办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大阅兵,我陪六姑妈在家里看电视转播,期间六姑妈数次激动得泪如泉涌,记得六姑父还戏谑:又哭了。我相信六姑妈一定是为大阅兵时国家展现出来的强大阵势而激动得掉下眼泪的。
不知为何,六姑妈从小就喜欢我,时常关照我们,就是我长大去蒲纺参加工作后,六姑妈要我每个星期天去她那里吃饭,六姑妈要为我补身子,每次临走时,六姑妈都要往我们手上塞满大包小包的东西。后来下岗做起了小生意,就是我已经年过半百了,六姑妈也是时常步行好远,带来她认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如自己做的腐乳,酸菜,还有腊鱼等等。
我想起某年六姑妈在武汉住院治病,我找到医院去看六姑妈,六姑妈看我来看她非常高兴,坐在病床上拉着我的手说半天话时的情景。
我想起前两天在车上遇见六姑妈,六姑妈和我说的话,原来丫头谈了男朋友,丫头不愿意和我说的心思都和六姑妈说了。
六姑妈是我们童家大家族公认最有爱心最善良的人,谁家有什么事,六姑妈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伸出援助之手并号召大家一起来帮忙。饱经风霜,经历坎坷但心胸开朗的奶奶下半生基本上都住在六姑妈家,由六姑妈和亲人们来照料直至100岁无疾而终,六姑妈就是这样亲自用行动来诠释什么是善良,什么是责任,六姑妈的一言一行受到童家所有人的尊敬和爱戴。 我们家有一个延续多年的传统,就是每年初一在家的亲人都要去六姑妈家聚会,人越多六姑妈越高兴,人数多的时候有30多人,六姑妈是忙了中饭又忙晚饭,六姑妈常说:我是累而高兴着。但近年六姑父六姑妈年岁越来越高,身体又不太好,操持一天几十人的宴席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见此情景,我主动提出以后每年初一都到我们家去聚会,六姑妈非常高兴有人接力了。近年的初一,当几十位亲人欢聚在我们家,看到那亲情满满,其乐融融的场景,我看到六姑妈是非常非常高兴的。 今年六姑妈也学会了玩微信,取网名“雾里看花”,当时还不知道“雾里看花”就是六姑妈,六姑妈是7月19号加的我,六姑妈从网上搜来各种心灵鸡汤的美文和关于身体保健的文章发给我们:如8月2号发来的“怎样和小人相处”,8月4号发来的“钟南山:中老年人是否能健康长寿,有一方面起决定作用”,8月24号发来的“心有多宽,命有多好”。。。。。9月11号六姑妈发来最后一篇文章:治疗感冒只要一分钟。。。。,在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六姑妈给我们发了26篇类似的文章。是谁乐此不疲发这些文章给我们呢?经过打听,才知道“雾里看花”就是六姑妈,六姑妈之所以坚持发了类似文章,就是希望亲人们都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我会把六姑妈发来所有微信永远保存下去,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才能告慰六姑妈的在天之灵。
。。。。。。。。。。。。
太多了,太多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这些时只要有时间我就努力地在想,在回忆,在殡仪馆里,我时常扒在殡棺上,看着六姑妈安详的遗容,我想把六姑妈的音容笑貌牢记在心里。
其实六姑妈一家是非常幸福的,六姑父叶应合一生正直清廉,做了多年的校长倍受尊敬,老俩口相濡以沫走过了这多年,儿子媳妇都是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在华为公司工作,还有活泼可爱的双胞胎孙子,记得外公外婆带着孙子来送六姑妈最后一程时,孙子看着躺在殡棺里的奶奶嚎啕大哭起来,大家都安慰六姑妈的孙子:不哭不哭,奶奶在睡觉,奶奶在睡觉。孙子马上对外公说:外公外公,不要大声说话,奶奶在睡觉,不要吵醒奶奶了。。。。。在场亲人无不泪如雨下。
9月20号早晨7点钟,我在亲人微信群里发出这样的消息:童家最有爱心最最善良的六姑妈就这样突然走了,泣问上天,为什么这样不公平?为什么?为什么?
六姑妈知道我们喜欢养花草,就送了一盆海棠花和一盆芦荟给我们,如今海棠花和芦荟长势良好,但斯人已逝,墓地芳花,归去来兮,生者何堪,芳香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