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1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作品交流] 民国时期的大水利工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9: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我六八年从广州下放到这里的,因有民国修建的闸口,而闻名全国的金水闸由此而诞生。
        从史料上看,金水闸--1935年3月建成于金水河下游禹观山(禹观山就是现在的金口电排站,相传大禹治水曾路过金口,登临此山,俯视江河水势。山以人系,得名禹观山)。金水闸因排泄金水流域之水而故名。在上世纪30年代是湖北省最大的排水闸,为民国时重点工程项目,也有人说是国民政府修建的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耗资90万美元,2002年当地政府重新修建的金水闸,耗资800万元人民币,耗资也比较接近。
       据江夏水利局的有关文件记载,金水堤、金水闸修建以前,每逢洪水,江水就会出现倒灌,沿金水河而上,现在的范湖乡、法泗乡、马鞍山镇、河垴乡以及临近的嘉鱼县和蒲圻市的部分地区几成一片泽国,几百万居民在洪水的肆虐下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鉴于此,蒋介石下决心修建了眼下这一在当时称得上是巨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完工以后,洪水沿金水河倒灌的现象被彻底根绝,并且每逢涝灾,堤内的积水通过金水闸的几台巨型水泵被及时地排到长江中,自此,金水河两岸的黎民百姓避免了年复一年的洪涝之苦。
       此闸酝酿于1924年秋,竣工于1935年3月,历时11年。在中国的近代水利史上,金水堤和金水闸都较为著名。

       当地人说,其建设融合了当时世界专家的智慧:美国人任总工程师,奥地利人任工地总监,闸门由英国公司设计,荷兰人参与审查计划,最后蒋介石为它亲自题额。它隔离长江与金水河,让江水不会倒灌,从而起到灌溉、排洪的作用。至今,金水闸仍在发挥作用。只不过原来的闸门不用了,成为古董,在50米之外,修了新闸,涵洞还在用。

IMG_5195.JPG (318.01 KB, 下载次数: 33)

IMG_519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2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9:58 | 只看该作者

IMG_5232.JPG (319.07 KB, 下载次数: 25)

IMG_5232.JPG

IMG_5233.JPG (275.39 KB, 下载次数: 15)

IMG_523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9:59 | 只看该作者

IMG_5239.JPG (373.26 KB, 下载次数: 22)

IMG_5239.JPG

IMG_5241.JPG (475.43 KB, 下载次数: 20)

IMG_524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9:59 | 只看该作者

IMG_5245.JPG (419.93 KB, 下载次数: 25)

IMG_5245.JPG

IMG_5252.JPG (525.42 KB, 下载次数: 28)

IMG_525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5-23 22:34 | 只看该作者
中山舰距离此地有多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5-24 02:55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5-24 08:28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好介绍,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5-24 08:55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涨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09:3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朋友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09:3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朋友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6-1 09: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