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寻根问祖
祖辈老家下江南
吕修伦
清道光年间,我的太祖《存(音)辈,其父为文字辈》为了避免被抓壮丁,带着弟弟由湖北蒲圻县(今赤壁市)逃往谷城县石花街(现石花镇)乡下。其弟(叔太祖)在石花街住了一段时间后,又独自去了房县,以后不知所终。
太祖在石花街娶妻安家,育有四子,长子吕万金,即我的高祖父。高祖父娶妻可氏,育有一儿一女,长为女,在谷城县许配给张姓人家。清同治年间,因江南一带特别是以广德州为中心,老百姓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与清政府军多次交战的直接影响,人员死伤极大;再加上战后以广德州(下辖建平镇,即今天的郎溪县)为中心发生严重的瘟疫,人口几乎死亡殆尽。据光绪年间的广德州志记载:战前广德(不含建平县)人口为32万,而战争和瘟疫后,人口骤减至不足6000人,人口损失达98%以上,各地村庄所到之处皆是十室九空,农田大片荒芜而无人耕种。针对这种情况,当时的清政府号召湖北、河南、浙江等省的居民移民到安徽江南垦荒,且三年不征租。
在此情况下,清同治年间的1868年前后,姑太太的张家响应清政府的号召,在谷城石花街的地方率先带领全家来到江南,经多次考察,最后便在广德西乡的宗洪保下庄铺落户定居。后因高祖父思念女儿心切,也于第二年带着只有十几岁的儿子吕学贵(即我的曾祖父)迁往下庄铺的邻村------陶村定居,即原来的杨杆乡桥头边村,也即现在的誓节镇洪桥村桥头边自然村。
高祖父来广,也算是广德的早期移民。当时来到广德,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派衰败荒凉的景象。陶村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中等的自然村,村中有六栋带有天井的楼房和若干单层瓦房、草房。但我的高祖父亲来到陶村时,见到全自然村仅有陶姓(本地人)一族且不足十人,说明当时江南的人口是何等的稀少。我的高祖父是第一户到陶村的外地移民。来时,陶姓人家把所有稍好一点的瓦房、草房都说是他们的,连同村边比较肥沃的田地也说是他们的,而实际情况当然不是。
从流传至今带有姓氏痕迹的地名看,有的叫“石家巷道”,有的叫“杨私港”,但整个陶村村中却没有石姓和杨姓的人家。由此可以推断,原来陶村自然村中的石姓和杨姓人家,肯定是因为在战争和瘟疫中死亡而绝户。附件其他村庄也都是相同的情况。如桥头边自然村的邻村“秦家州”自然村中却没有姓秦的,“李天门”自然村中也没有姓李的,等等。
在此情况下,高祖父一家人只有找了三间比较破旧的草房住下来,并且在距离村庄比较远且还很贫瘠的土地上进行垦荒,艰辛度日。初时,因外来移民较少,有些地方的本地人还时常欺负外地人,后来移民增多了,情况才有所改善。听说江南土地比较肥沃,气候宜人,各方面比湖北谷城要好,三个叔高祖父也也相继来到广德,并分别落户现在的下庄铺、杨杆和倪村。
经过几十年不分昼夜的艰苦劳作,我们吕家家中逐渐富裕起来。后来高祖又买了陶家的瓦屋楼房(陶家人因号称瓦屋、良田都是他们的,人因此也逐渐变的懒散起来,家道逐渐衰败,到后来只得靠变卖土地、房屋度日)。之后曾祖父娶了建平县城商家刘姓的女儿为妻。据祖父说,曾祖母出嫁时,娘家陪了许多嫁妆,还有银元(光绪元宝)。巧的是,曾祖母的祖籍也是湖北谷城,老家在谷城县盛家康(现在的盛康镇)刘家营子。
经过几代人八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到了1949年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时,我们家被划为自耕中农成分,而当时曾占有大量房屋、土地的陶家,土改时则划为贫农。
经过几代人一百多年的繁衍,我们吕氏家族,包括姻亲旁系,目前人口已达200多人,分别分布在苏、浙、皖三省各地。
联系电话:13865320009 13155376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