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莲叶何田田 于 2017-12-31 16:51 编辑
我为什么写作?
第一次主动拿笔记录生活,是在很小的时候。那年我才七岁,在母亲身边念书,弟弟三岁多,因为之前一直被寄养在乡下奶奶家,三岁多还是个半哑巴,父亲边工作边带弟弟。放暑假时,母亲把我送到父亲那里,当时父亲还是厂子里的医生,卫生所在厂门口处不远的一处红色平房里。父亲在外屋忙碌,我和弟弟在里屋玩。小猫小狗在一起久了,都会打架,何况我们两个小孩呢?哭闹是常有的事。
说来惭愧,我似乎天生不懂得关心照顾人。自小,我就未好好照顾过弟弟;成家后,也不知道如何照顾丈夫;有孩子后,照顾她的活儿落到我的父母身上。关照他人的事,仿佛从不属于我。
那天不知何故,我和弟弟打架了,弟弟自然是打不赢我,他又不会说话,只会哭。看到弟弟挂着泪花躺在竹床上睡着后,我心生愧疚,拿起铅笔,在父亲的一个工作笔记本上写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篇日记。我很多字都不会写,替用的拼音,而且篇幅也不长,大约写了一面。我在日记里记叙了与弟弟打架的经过,还在后面作了保证,再也不欺负弟弟了。晚上的时候,父亲看到了我的日记,没有责备我,反倒是在我的日记后写了长达两页的评语,为自己的女儿能用文字表达情感而欣喜。
我能回忆起这些,是因为父亲一直替我保存着这个日记本,上初中时,它还在,后来,家中遭遇一场大火,这个本子也因此化为了灰烬,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后来爱上写作,与父亲有直接的关系。不仅是因为他一直鼓励我,更得益于在我儿时,父亲给我订阅了大量的儿童书籍。
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加之七十年代,人们生活普遍困难,我们家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但父亲可以穿打补丁的衣服,却从不吝惜在我和弟弟的学习上投资。父亲为我们订阅了七八种报刊杂志,《小朋友》《儿童时代》《少年文艺》《故事会》《连环画报》《动脑筋爷爷》……在那个物质与精神都极度匮乏的年代,父亲这样做,实在难得。
母亲当时是供销社的营业员,供销社里有卖书籍的柜台,我常常在放学后,一个人躲在柜台出口的挡板下,如饥似渴地翻看小人书,那种忘我的境界,后来的日子里,我似乎再也找不到了。
因为书读得比同学们多,我成了班上的故事王。每天午后,我都会早早地到教室,他们在教室的一角围成一个圈,中间放着一个凳子,等着我去给他们讲故事。天天讲,我看过故事自然有讲完的一天,之后,我便常常胡编乱造,而我的小伙伴们却仍然听得津津有味,那个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王。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讲过,人的需求分五个等级,尊重的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高层次的。或许,因为儿时的经历,让我感到阅读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被尊重与认可的人,所以,日后,我才更加离不开阅读,大量的阅读让我看尽了世间百态,了悟人生存的意义不应该是寻求快乐,而是避免痛苦,最可贵的不是极致的喜悦,而是平静的心态。
阅读量增加后,就有了写作的冲动。本来,我就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自七岁时开始写第一篇日记,此后四十年,我从未停止写日记,它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如同吃饭、睡觉。
写日记与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日记虽更真实,但往往不经雕琢,不拘长短,不限内容,不讲章法,都是随兴之笔,写日记的时间再长,如果没有系统的写作训练,写作水平是难以提高的。
我的写作训练起先于模仿,我喜欢过很多作家的作品风格,渐渐地,我发现我更喜欢擅长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家的文字,常常被那些细腻的笔法感动,法国的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的长篇散文体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成了我的枕边书,书中那些极为形象的联想与比喻,让我流连忘返。
阅读其实也是寻找与自己性情相投的作家,这种情形好比谈恋爱,同种个性的人,哪怕隔着八丈远,也能嗅到对方的气味。我至今也没有认真读过《三国演义》与《水浒》,我不喜欢江湖气与权谋术,这是天性,我不想为难自己。
只可惜,儿时,多是浅层次的阅读,极少接触长篇名著,仅仅在收音机里听过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成年后,虽然读了一些长篇名著,但错过了接受能力最强的学生时代,以致我至今无法驾驭篇章结构复杂的文章,只能写点散文,好在也算是沾点写作的边。
我之所以爱上写作,仅仅是出于倾诉的需要,没有任何功利性。如果说我写作有目的,那目的就是想通过写作,通过向纸张、向电脑屏幕倾诉,来寻求心灵的平静。人都是有倾诉欲望,但没有谁真有耐心当听众。我常常会注意到一种现象,两个人看似在热烈地交谈,实际上只是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
每一个热爱写作的人,都是有一肚子话语想说的人,因为找不到一个真正愿意倾听的对象,才将这些想要说的话用笔写下来。
写到这里,我想到吕晓涢先生在《饶舌》中的一段话:有的人将文字写在很多的叶子上,流出去,希望天下人来哄抢。有的人只写在一片叶子上,希望拾到它的是一个异性的知己。我也将叶子写了流出去,有没有人俯身来拾,不关我的事。
吕先生的这段话深得我心,我认为我写作就是这样,只管写,只管说出自己想说出来的话,至于说出的话中不中人意,不是我考虑的事情。
不否认,我是孤僻的。尽管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认识我的人,都不会认为我个性孤僻,他们会说我乐观开朗,有时候话还特别多,甚至还特别会说讨人喜欢的话语。但,只有我知道,我是一个孤独的人,孤独的表象多样,有时候,人群中的喋喋不休只不过是掩饰孤独的一种手段。
所以,我庆幸我的父亲无意中将我带进文学的天地,给了我一个秘密花园。不敢想象,如果不写作,大把的寂寞时光我将如何度过?如果不写作,我心中的愁绪,又将如何排解?写作,让我的灵魂找到了归依之处,如同飘摇的小船,终于找到了停泊的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