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红楼逆袭女王:林黛玉(第36~40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02:49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36章

月光如水,洒落在案前的玉瓶上,瓶中灵气流转,泛起淡淡荧光。林黛玉指尖轻抚瓶身,目光沉静,思绪却翻涌不止。
      幻境之行虽惊险万分,但她终究带回了这缕纯净的天地灵气。她深知,若要在这座大观园中立足,仅凭才情与心计远远不够,唯有真正掌控力量,方能在风雨欲来时立于不败之地。
      她缓缓起身,将玉瓶置于掌心,闭目凝神。眉心红痣微微发热,仿佛感应到灵气的存在,下一瞬,她的意识已悄然进入绛珠灵韵空间。
      空间依旧幽静,灵泉在夜色中泛着微光,药田中的千年人参轻轻摇曳,似在迎接主人归来。神秘书架静静矗立,书脊上隐隐有流光游走,仿佛感知到了即将发生的异变。
      黛玉缓步走向灵泉源头,盘膝坐下。她回忆起幻境湖面那道低语:“唯心诚者得之。”她深吸一口气,将玉瓶倾斜,让那一缕灵气缓缓流入泉水之中。
      起初,水面只是微微荡漾,如同被风拂过的镜面。然而不过片刻,整片灵泉忽然泛起莹蓝色的光芒,波纹一圈圈扩散开来,仿佛整个空间都在回应这份馈赠。
      “嗡——”
      一道低沉的震颤声自空间深处传来,书架上的书籍竟无风自动,一页页翻飞,最终定格在一本古旧典籍之上。书名以金色篆文书写,名为《空间御灵诀》。
      黛玉心头一动,伸手翻开书页,只见其中记载着如何引导灵气融入空间核心的方法。她依照书中指引,双手结印,意念沉入灵泉之下,试图寻找空间的脉络所在。
      刹那间,一股温暖而熟悉的气息涌入脑海,她仿佛看见自己正站在一片广阔无垠的灵雾之中,四周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光点,每一个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与可能。
      她心中一震,这是空间的核心?
      还未等她细细感知,那些光点忽然开始旋转,汇聚成一道漩涡,将她的意识轻轻托起。紧接着,一道柔和的声音在她脑海中响起:
      【检测到天地灵气注入,空间等级提升,新区域解锁:灵木园】
      话音落下,眼前的景象骤然变幻。原本空旷的空间中央,赫然出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树木不高,枝叶繁茂,树干呈现出淡淡的银白色,枝头悬挂着几枚晶莹剔透的果实,散发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香。
      黛玉缓步走入林中,指尖轻触树干,顿时感受到一股温润的力量顺着指尖流入体内。她惊讶地发现,这些树木竟蕴含着极强的灵性,似乎可以用来炼制护身法器或增强自身防御力。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林中一角,她发现了一张石台,台上摆放着一本封皮斑驳的古籍。她轻轻翻开,第一页便写着一行小字:
      “此园乃昔年仙草栖息之所,内藏记忆碎片,可窥前世因果。”
      黛玉心跳微快。她一直以为自己的穿越是偶然,如今看来,或许并非如此。她低头继续翻阅,却发现后续内容模糊不清,仿佛被某种力量遮蔽。
      她皱眉思索片刻,决定暂且放下这本书,转而探索灵木园的其他变化。随着空间升级,空气中弥漫着更为浓郁的灵气,药田中的药材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甚至有些从未见过的奇异植株悄然冒出嫩芽。
      她蹲下身,仔细观察其中一株,叶片呈淡紫色,边缘泛着金边,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她取出随身携带的药谱比对,却未找到相似记录。这意味着,这是一株前所未见的珍稀灵药。
      她轻轻摘取一枚叶片,放入玉盒之中,准备日后研究其功效。
      正当她沉浸在新发现中时,忽觉身后一阵轻微的震动。她回头望去,只见灵泉旁的地面缓缓裂开,露出一条隐藏的石阶,向下延伸至未知之处。
      她迟疑片刻,缓步走下台阶。光线昏暗,空气潮湿,但并未让她感到不适。走了约莫十余步,眼前豁然开朗,一座隐秘的洞府出现在她面前。
      洞府不大,四壁刻满古老的符文,中央摆放着一张青玉案,案上放着一只小巧的香炉,炉中燃着半截残香,仍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气。
      她走近细看,香炉底部隐约可见一枚印记,形状奇特,与她在贾母房中见过的一件古董极为相似。
      她心头一动,正欲伸手触碰,忽然,耳边响起一声低吟:
      “汝既归位,命轮重启。”
      声音缥缈,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黛玉猛然抬头,四下无人,唯有香炉中升起一缕青烟,缓缓凝聚成一道虚影。那身影模糊不清,身形修长,衣袂飘逸,仿佛从远古走来。
      她屏住呼吸,不敢轻举妄动。那道虚影停顿片刻,随即化作点点光尘,散入空中,只留下一句话回荡在她耳边:
      “时机未至,勿急。”
      她怔怔望着空无一物的香炉,心中翻涌起无数疑问。她是谁?为何会来到这里?这个空间,又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她缓缓退出洞府,回到灵木园中,望向那一片银白灵木,眼神逐渐坚定。
      无论过去如何,她已踏上这条道路,唯有不断前行,才能揭开所有谜团。
      她转身离开灵木园,回到灵泉旁,神秘书架上的《空间御灵诀》已经合拢,恢复平静。她知道,这只是空间升级带来的第一波变化,未来,还有更多可能性等待她去探索。
      她站起身,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体内充沛的灵力,以及空间中愈发浓郁的气息。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柔弱多病、寄人篱下的林黛玉,而是掌控自己命运的绛珠仙子。
      窗外,月色更深,潇湘馆内烛火微摇,映照着她清丽的侧颜。她坐在案前,轻轻合上手中玉瓶,低声呢喃:
      “该好好规划下一步了。”
      她抬手,指尖划过桌案,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第37章

夜色渐深,潇湘馆内烛火摇曳,映得窗纱上的竹影微微晃动。林黛玉倚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只青瓷瓶,瓶中丹药泛着柔和的光晕,隐隐透出一股清甜香气。
      她抬眼望向窗外,远处灯火通明,隐隐传来丝竹之声,正是贾母为江南甄家设宴庆贺之期。这场寿宴虽名义上是为甄府老太君祝寿,实则更是贾府向外界展示气派与人脉的重要场合。
      紫鹃轻步走近,低声问道:“姑娘,真要在今日献丹?王夫人那边……怕不会善罢甘休。”
      林黛玉轻轻一笑,指尖摩挲着瓷瓶边缘,“我若再藏锋不出,反倒让人以为我依旧是那个只会吟诗落泪的病弱女子了。”
      她将丹药收入袖中,起身整理衣衫。淡青色长裙随风轻扬,眉心红痣隐于光影之间,如星子微闪。
      “走吧。”她语气平静,却透着一丝笃定。
   
      荣禧堂内,宾客满座,酒香四溢。甄家使者身着华服,谈笑间尽显富贵气象,而贾母端坐主位,面带笑意,精神比往日更胜几分。
      林黛玉缓步走入大堂,目光掠过众人,落在贾母身上。她并未急于上前,而是静静站在一隅,等待时机。
      席间宝钗正与几位贵女谈笑,言语温婉,举止端庄,不时赢得几声赞叹。王夫人坐在一侧,嘴角含笑,眼神却始终留意着黛玉的一举一动。
      林黛玉不动声色,只在席间适时添茶、递果,表现得恰到好处地谦和有礼。
      待宴席行至半酣,众人兴致高涨之时,她终于起身,缓步走向贾母身边。
      “外祖母。”她声音清润,不高不低,恰好能让席间众人都听见,“孙女近日偶得一味灵丹,名唤‘长寿丹’,据说是用天地灵气所孕之草炼制而成。特来献给外祖母,愿您福寿安康。”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静了几分。
      王夫人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宝钗笑容不变,手指却轻轻搭在杯沿,似在思索。
      贾母微微怔住,随即露出慈爱的笑容,“你这孩子,倒也细心。”
      林黛玉恭敬地从袖中取出青瓷瓶,双手奉上。瓶盖揭开的刹那,一股淡淡的檀香弥漫开来,清新而不刺鼻,令人神清气爽。
      “此丹每日晨起服一枚,可提神醒脑,调理气血。”她语气温柔,却不卑不亢。
      贾母接过瓶子,仔细端详片刻,笑着点头:“难得你有这份孝心。”
      说罢,她竟当众取出一枚丹药,送入口中。
      席间众人皆屏息以待。
      片刻后,贾母面色愈发红润,连带着原本略显疲惫的眼神也变得明亮起来。她抚掌笑道:“好个灵丹!果然神清气爽,身子都轻快了不少。”
      王夫人脸色微变,强作镇定,但仍掩不住眼底的不甘。
      宝钗亦敛去笑意,低头抿了一口茶。
      林黛玉垂眸浅笑,神色自若。
      “黛玉啊,”贾母转头看向她,语气中多了几分欣慰,“你这些日子,倒是越发懂事了。”
      “外祖母谬赞了。”她欠身回礼,“不过是偶然所得,不敢居功。”
      话音未落,忽听甄家使者中一位年长妇人轻声道:“林姑娘此丹,可是出自什么奇方?”
      林黛玉微微抬头,目光平静地望向对方,“不过是我偶然所得,或许真是天意吧。”
      那妇人眼中闪过一抹意味深长,轻轻点头,未再多言。
   
      宴席继续进行,气氛渐渐热烈起来。林黛玉退回席间,端坐不动,神情恬然。
      紫鹃悄悄凑近,压低声音道:“方才那位甄家夫人盯着您看了许久。”
      林黛玉淡淡一笑,“她看她的,我做我的。”
      她知道,今日这一举动,必然会在贾府掀起波澜。但她已不再是那个只能躲在诗词之后的小女儿,如今的她,有底气,也有手段。
      她缓缓抬手,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喉间微凉,心中却一片清明。
      此刻,远处一道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探究,也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
      那是甄家使团中的一位年轻男子,衣着低调,却气质沉稳。他望着林黛玉,眼中闪过一抹异色,似有所思。
      林黛玉察觉到他的注视,微微侧目,两人视线交汇,他却迅速移开,仿佛从未看过她一眼。
      她心头微动,却未多想。
      此刻,她的心思,全在贾母那句“越发懂事”的评价上。
      她终于,用自己的方式,在这座宅院中,站稳了脚跟。
      一阵微风吹入厅堂,拂过案上的青瓷瓶,瓶中最后一枚丹药,在烛光下泛着幽幽微光。
      她伸手合上瓶盖,动作轻柔,却坚定。
      下一刻,门外忽然传来一声通报:
      “甄府老太君遣人送来一份谢礼,请林姑娘亲自收下。”
      林黛玉微微一顿,抬眸望去,只见一名甄府侍女捧着一只锦盒,正朝这边走来。
      她缓缓起身,迎上前去。
      锦盒打开的瞬间,一缕奇异的香气扑面而来。
      她低头一看,只见盒中躺着一枚古旧香囊,绣工精美,针脚细密,似乎承载着某种特殊意义。
      她尚未开口,那名侍女已低声道:“我家老太君说,林姑娘与她缘分不浅,特命奴婢送上此物,望姑娘珍重。”
      林黛玉微微颔首,指尖轻轻触碰香囊边缘。
      那一瞬,她忽然觉得胸口一阵悸动,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苏醒。
      她皱了皱眉,将香囊收入怀中,面上却依旧从容。
      夜色更深,宴席仍未散尽,而她的心,却早已飞向更远的地方。

第38章

夜色沉沉,潇湘馆内烛火微摇,林黛玉斜倚在窗边,手中那枚香囊静静躺在掌心。她指尖轻抚过绣工精致的纹路,心中却如湖面泛起涟漪。方才宴席上甄家侍女的低语犹在耳畔:“我家老太君说,林姑娘与她缘分不浅……”
      她垂眸一笑,笑容却未达眼底。
      紫鹃轻轻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温热的莲子羹。见黛玉神色有异,她顿了顿脚步,“姑娘可是累了?”
      “无妨。”黛玉将香囊收入袖中,抬眸看向紫鹃,“甄家那边可还有人来?”
      紫鹃摇头,“只送来这香囊,并未多言。”
      话音刚落,外头忽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是丫鬟低声通报:“林姑娘,甄府又遣人送来一份礼物,请您亲自查收。”
      黛玉眉梢微挑,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她起身整理衣衫,缓步走向厅堂。
      来人是一名身着素青长袍的男子,年纪约莫三十上下,面容清瘦,眼神却极是清明。他递上一只乌木匣,声音不高不低:“这是甄府老太君特命小人送来的一本书籍,说是对姑娘有用。”
      黛玉接过木匣,指尖触到匣身微微冰凉,似是久藏之物。她点头示意,待那人退下后,才缓缓打开匣盖。
      一本古旧书籍静静躺在其中,封皮上赫然写着四个篆体字:《奇门遁甲》。
      她心头一震,目光骤然凝重起来。
      紫鹃站在身后,轻声道:“这书……怎会送到姑娘手上?”
      黛玉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翻开扉页。纸张泛黄,墨迹苍劲,隐隐透出一股陈年檀香。她的手指沿着文字滑动,忽然停在一章标题上——“幻境通灵篇”。
      她的心跳微微加快。
      这一章的内容,竟与她在幻境中所见的符号、阵法极为相似。更令人不安的是,书中某一页角落,还画着一个图案——正是她在秦可卿房中见过的“青鸾纹”!
      她猛然合上书册,目光深沉。
      甄家到底知道多少?
      她想起先前在幻境中听到的低语:“三界交汇,命轮重启。”那时她以为这只是幻境中的呓语,如今看来,或许并非偶然。
      她缓缓起身,将《奇门遁甲》放入袖中,对紫鹃道:“你去把西厢房的炭盆添满,我今晚要研读此书。”
      紫鹃应声而去。
      黛玉独自一人走入卧房,轻轻掩上门。她盘膝坐于榻前,闭目调息片刻,随即闭上双眼,神识沉入眉心红痣之中。
      熟悉的清凉感瞬间包裹全身,眼前景象一变,已然进入绛珠灵韵空间。
      灵泉依旧清澈,水面倒映着点点星光。她走到神秘书架前,指尖拂过一排排典籍,心中默念:“关于《奇门遁甲》,是否有相关记载?”
      书架仿佛感应到她的思绪,最上层的一本古卷缓缓浮起,落在她掌中。
      她低头一看,书名赫然写着:《幻境秘录·上卷》。
      她翻开书页,目光落在一段文字上:
      “《奇门遁甲》乃上古秘术,传为黄帝所创,蕴含天地五行、阴阳变化之理。其书共分九卷,唯得‘青鸾纹’者,方可窥其全貌。传闻此书曾流落甄氏一族,代代守护,未曾外泄。”
      她眉头紧蹙,心中疑云更甚。
      甄家既然世代守护此书,为何会突然送给她?他们到底想试探什么?
      她继续翻阅,终于在末尾找到一行小字:
      “若遇持有‘青鸾纹’之人,当以诚相待,因其乃‘命轮重启’之钥。”
      她的心猛地一沉。
      命轮重启……她果然不是第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穿越者。
      那么甄家呢?是否也知晓某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秘密?
      她将两本书并列放于案上,目光在《奇门遁甲》与《幻境秘录》之间游移。思索片刻,她取出一枚银针,在指尖轻轻一点,将一滴血滴落在《奇门遁甲》的封面之上。
      刹那间,一道微光从书中升起,隐约显现出一个模糊的印记——正是她曾在幻境禁地中见过的那个图腾。
      她瞳孔微缩,呼吸略显急促。
      这本书,竟然能回应她的血脉之力。
      她意识到,甄家此举绝非偶然。他们不仅知晓自己的特殊之处,甚至可能早在暗中观察自己许久。
      她迅速将两本书都收入空间,随后盘膝而坐,开始回忆今日宴席上的种种细节。
      甄家使者中那位年轻男子的目光,那位年长妇人的试探性提问……一切都不像是巧合。
      她必须先一步掌握主动权。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一个念头:如何调查甄家的真正意图?
      空间书架似乎感应到了她的疑问,一道柔和的光芒自书架深处亮起,一本新书缓缓浮现而出。
      她伸手接过,只见书名赫然写着:《探秘之术·隐行篇》。
      她翻开第一页,上面写道:
      “欲知敌情,须先隐己。隐行之法,首在于‘气机收敛’,次在于‘影形合一’,再辅以‘心神归寂’,方可在无声无息中接近目标。”
      她嘴角微扬,眼中寒意渐起。
      好啊,既然甄家想试探她,那她便顺水推舟,反客为主。
      她合上书,站起身,目光坚定。
      她不会坐等谜题揭晓,而是要亲手揭开真相。
      夜风穿廊而过,吹动窗边竹帘,月光洒落在案几上,映出她侧脸的轮廓。她抬起手,轻轻合上书页,动作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她神色不变,轻轻吹灭烛火,转身躺回榻上,仿佛从未离开过。
      片刻后,紫鹃推门进来,轻声道:“姑娘歇下了?”
      “嗯。”她声音慵懒,似乎真的倦了。
      紫鹃轻轻掩上门,脚步远去。
      黛玉睁眼望着屋顶,目光幽深如夜。
      她知道,从今夜起,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落,照亮了她眉心那颗红痣,也照亮了她心中悄然升起的战意。

第39章

月光透过竹帘斜洒在案几上,映出黛玉眉心那颗红痣的微光。她静静坐在榻边,手中攥着方才合上的《奇门遁甲》,指尖微微收紧,指节泛白。
      紫鹃刚掩上门离去,屋内只剩她一人。夜风穿廊而过,吹得烛火忽明忽暗,墙上的影子也随之摇曳。她没有点灯,任由夜色将自己笼罩。
      片刻后,她闭上眼,神识沉入眉心,熟悉的清凉感如水般漫开,眼前一亮,已然置身绛珠灵韵空间。
      灵泉依旧清澈,水面倒映着星光,仿佛能照见人心。她缓步走到神秘书架前,目光扫过那些典籍,心中默念:“甄家……到底想做什么?”
      书架似有感应,最上层的一本古卷缓缓浮起,落在她掌中。她低头一看,书名赫然写着:《命轮秘录》。
      她翻开第一页,纸张泛黄,墨迹苍劲,字里行间透出一股古老的气息:
      “甄氏一族,乃守钥之人。其族中长者,皆通晓‘命轮重启’之法,代代相传,只为等待‘青鸾纹’再现。”
      “若有人身负‘青鸾纹’,且能与《奇门遁甲》共鸣,则为命轮重启之钥。”
      黛玉眉头紧蹙,心中疑云更甚。她继续翻阅,终于在末尾找到一行小字:
      “甄家使者,若赠你此书,必有深意。切记,慎防薛氏插手,其与甄家早有密约,欲借你之手达成某事。”
      她的心猛然一沉。
      薛家?
      她想起宝钗,想起王夫人,想起贾府中那些暗流涌动的势力。原来甄家并非孤身而来,而是早已与薛家联手,意图不明。
      她合上书,目光冷冽。
      既然如此,她也不会坐以待毙。
      她转身走向灵泉旁的石凳坐下,指尖轻触水面,波纹一圈圈荡开。她开始回忆昨日宴席上甄家使者的一举一动,尤其是那位年长妇人试探性的提问,以及那位年轻男子意味深长的眼神。
      她必须掌握主动权。
      思索片刻,她站起身,走出空间,意识回归现实。
      潇湘馆内依旧寂静无声,她披衣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道缝。夜风扑面而来,带着些许凉意。她望着远处荣禧堂的方向,眼中闪过一抹寒意。
      “紫鹃。”她低声唤道。
      片刻后,紫鹃推门进来,神色关切:“姑娘可是醒了?”
      “嗯。”黛玉点头,“我有些话要交代你。”
      紫鹃忙走近一步,低声道:“姑娘请讲。”
      黛玉看着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想知道甄家代表这几日在贾府的行踪,尤其是他们是否与薛家的人有过接触。”
      紫鹃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姑娘是怀疑甄家与薛家……”
      “我只是想知道真相。”黛玉打断她,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冷静的力量,“你平日与下人们走得近,帮我留意一下他们的谈话。”
      紫鹃点头应下:“奴婢明白了。只是这事若是被王夫人或宝姑娘察觉……”
      “不会。”黛玉淡淡一笑,“她们现在还不敢对我动手,尤其是在贾母面前刚刚夸赞我之后。”
      紫鹃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担忧:“姑娘总是太冷静了,可我知道,您心里并不轻松。”
      黛玉没有否认,只道:“我必须冷静。否则,如何在这重重迷雾中看清方向?”
      紫鹃咬唇片刻,终是点头:“好,我这就去打听。”
      待紫鹃离开后,黛玉重新坐回榻上,手中握着那本《奇门遁甲》,眼神幽深。
      她相信,甄家送这本书给她,绝非偶然。而薛家的介入,更是让整件事变得复杂起来。
      她不能等他们先出手。
      她必须抢先一步,找出他们的目的,再决定该如何应对。
      夜风渐急,吹得窗帘猎猎作响。她抬手将窗关上一半,留下一线缝隙,让月光依旧洒落进来。
      这一夜,她未眠。
      次日清晨,紫鹃匆匆赶回潇湘馆,神色凝重。
      黛玉正在用早膳,见她面色不对,放下筷子,示意其他人退下。
      “说吧。”她抬眸看向紫鹃。
      紫鹃压低声音:“昨夜我去了厨房和茶房,听几个下人提起,甄家那位老夫人昨日曾召见过薛蟠,两人在偏厅谈了许久,出来时脸色都不太好看。”
      黛玉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心中已有几分推测:“还有呢?”
      “另外,有个打扫偏厅的小丫头说,她听见甄家老夫人提到‘林姑娘’三个字,似乎是在讨论什么计划。”紫鹃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她还说薛蟠提到了‘婚事’。”
      黛玉眼神骤然一冷。
      果然,甄家与薛家已经联手,目标直指她与宝玉的关系。
      她不动声色地笑了笑:“看来他们是打算插手我的姻缘了。”
      紫鹃急道:“姑娘,这可怎么办?”
      “不急。”黛玉缓缓道,“他们越是着急,越说明他们怕我反制。我要做的,不是阻止他们,而是让他们自乱阵脚。”
      她拿起帕子擦了擦手,语气淡然:“你再去一趟,这次换个方式——不要直接问,而是装作无意间听到的样子,套出更多细节。尤其是,甄家究竟想要什么。”
      紫鹃点头:“奴婢这就去。”
      黛玉目送她离开,心中已有了计较。
      甄家送书,薛家搅局,王夫人虎视眈眈,宝钗暗中观望……
      她身处风暴中心,却偏偏要在这场棋局中,做执棋之人。
      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随风摇曳的翠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你们想操控命运,殊不知,真正的命轮,早已在我手中。”
      窗外阳光明媚,春风拂面,但她眼中却无一丝暖意。
      一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紫鹃的脚步声再次响起,她回头望去,只见紫鹃神色凝重地走进来,嘴唇微动,欲言又止。
      黛玉挑眉:“怎么了?”
      紫鹃低声道:“刚才我去茶房,听见一个婆子说……甄家老夫人今早去找了王夫人,说是有一桩大事要商议。”
      话音落下,黛玉眼神一沉。
      她缓缓起身,手指轻轻搭在窗棂上,指尖微微用力,木屑簌簌而落。
      “来得好。”

第40章

晨光初露,黛玉已换了素雅衣裳,立在镜前将鬓边一缕碎发轻轻别回耳后。昨夜之事如烟云缭绕心头,她面上却无半分波动,只淡淡扫了眼铜镜中那颗若隐若现的红痣,转身唤来紫鹃。
      “今日我要去梨香院走一趟。”她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寻常探亲。
      紫鹃会意,低声应下,随即命人备了两盒清润止咳的蜜饯——这是她前几日特意炼制的丹药所制,如今正好作为探望之礼。
      一路上,春风吹拂,柳絮纷飞,黛玉坐在轿中,闭目养神。她心中早有盘算:宝钗向来端庄稳重,断不会轻易露出破绽,但薛姨妈与薛蟠不同,一个妇道人家掌家多年,言行举止必有痕迹可寻。
      轿子行至梨香院外,黛玉下了轿,正欲迈步,忽见路边一老者摆着简易卦摊,案上铺着一张泛黄的纸,写着“命理通玄”四字。她脚步一顿,目光掠过那老者布满皱纹的手指,只见他手中握着一枚铜钱,正缓缓摩挲。
      她未多停留,缓步走入梨香院。
      院内花木扶疏,香气幽然。宝钗早已迎出,一身月白交领衫,温婉如旧。
      “妹妹怎地今日有空过来?”她语气温和,笑容浅浅。
      “许久不见姐姐,自然想念。”黛玉微笑作答,神色自若。
      两人携手入内,屋中已备好茶点。薛姨妈也在座,见黛玉进来,忙起身招呼:“林姑娘来了,快坐。”
      黛玉欠身行礼,落座时不动声色地打量四周。屋内陈设一如往昔,唯独窗边多了个青瓷瓶,插着几枝尚未盛开的白梅,花瓣略显干枯,似是新换不久。
      她心中微动,却未表露。
      茶香袅袅,三人闲话几句家常。宝钗言谈间依旧从容,言语得体,不露锋芒。而薛姨妈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几次抬眼看向门外,似在等什么人。
      黛玉心中冷笑,表面却只是垂眸,轻转着杯盖,未发一言,忽然笑道:“听说甄家老夫人昨日去了荣禧堂,不知可是为了什么要紧事?”
      此言一出,屋内气氛微微一滞。
      宝钗手中的帕子顿了顿,随即继续擦拭手背,神色不变。薛姨妈则微微一笑:“不过是些亲戚间的寒暄罢了,林姑娘也听到了?”
      “昨日路过厨房,听几个婆子议论,说是甄家老夫人与王夫人谈了很久。”黛玉语气轻柔,“我本不该打听这些,只是近来总觉得府中风声有些异样。”
      宝钗抬眸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探究,随即垂下睫毛,低声道:“妹妹多虑了,甄家远道而来,自然要拜会长辈,未必有什么深意。”
      “也是。”黛玉轻笑,“我只是随口一问,倒是让姐姐笑话了。”
      谈话看似随意,实则步步试探。黛玉敏锐地察觉到,宝钗虽语气温和,但眼神始终未真正落在她身上,而薛姨妈更是几次欲言又止,显然有所隐瞒。
      不多时,外面传来脚步声,薛蟠大步走进屋内,脸上带着几分疲惫,衣襟上还沾着酒气。
      “母亲,孩儿回来了。”他一边说,一边在桌边坐下,顺手抓起一块枣泥糕便吃。
      薛姨妈皱眉:“你这孩子,也不怕失礼。”
      薛蟠瞥了眼黛玉,讪笑两声:“林姑娘也不是外人。”
      黛玉眼眸微垂,不动声色地听着众人对话,思绪却已飘远。
      薛蟠坐下后,似乎并未在意她的存在,自顾自地说道:“甄家那边的事差不多谈妥了,再过几日便可定下来。”
      “哪件事?”宝钗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丝追问。
      薛蟠一愣,随即含糊道:“还能是什么,自然是……那桩婚事。”
      黛玉心头一震,面上却不显,依旧温婉笑意:“哦?是哪家的喜事?”
      薛蟠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支吾了几句,最终敷衍道:“没什么,就是家里的一些琐事。”
      薛姨妈连忙打圆场:“林姑娘莫听他胡说八道,我们家这些事,哪敢惊动贾府贵客。”
      黛玉点头,不再追问,只是轻轻放下茶盏,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扰了,改日再来拜访姐姐。”
      说罢,她起身告辞,动作优雅,神情平静。
      宝钗送她至门口,低声道:“近日天气多变,妹妹保重身体。”
      黛玉回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谢谢姐姐关心。”
      走出梨香院,她步伐稳健,直到转过回廊,才轻轻吐出一口气。
      她已然确认,薛家与甄家确有密谋,且牵涉到“婚事”。虽未明说,但她几乎可以断定,这场所谓的“婚事”,恐怕正是冲着她与宝玉而来。
      回到潇湘馆,紫鹃已等候多时,见她回来,忙迎上前。
      “如何?”她压低声音问道。
      黛玉缓缓坐下,将方才情形一一告知。
      紫鹃听得眉头紧蹙:“他们竟敢擅自做主!”
      “不是擅自。”黛玉摇头,“而是已经有人默许。”
      她想起王夫人昨日召见甄家老夫人的事,心中已有七八分明白。王夫人、薛家、甄家三方联手,目的明确——便是要拆散她与宝玉,另择佳偶。
      “他们以为我仍如从前般软弱可欺。”她唇角微扬,语气却冷了几分,“可惜,他们错了。”
      紫鹃担忧地看着她:“姑娘打算怎么办?”
      黛玉沉吟片刻,缓缓道:“先按兵不动,让他们以为计划顺利进行。待时机成熟,我自有办法应对。”
      她说这话时,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竹影上,眼中一片清明。
      此刻,春风拂面,阳光洒落,而一场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远处,那算命摊的老者仍在原处,手中铜钱叮当作响,似是在等待某人再次经过。
      梨香院偏厅,薛家母子三人待黛玉离去后,屋内顿时陷入沉默。良久,薛蟠终于忍不住开口:“母亲,这事真要这么定了?林丫头那边……她会不会闹起来?”
      薛姨妈叹了口气:“你不懂,这不是我们一家能做主的事。王夫人已点了头,甄家那边也准备好了庚帖,只差最后一步。林丫头聪明,但她孤身一人,又能如何?”
      宝钗放下帕子,神色淡淡:“此事若成,对大家都是好事。林妹妹性情敏感,我们也不愿伤她,但终究……姻缘天定。”
      屋外春光明媚,屋内烛火摇曳,一场关于命运的密谈,在这静谧之中悄然落下帷幕。

(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7-27 19: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