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0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忆江南,还忆是绍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3: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雾里清风 于 2010-11-11 23:47 编辑


    忆江南,印象最深的除了苏杭,就数绍兴了。我们大多数人最早了解绍兴,无不是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开始的。鲁迅先生如椽大笔 ,对绍兴风土人情极致描绘,古朴的乌篷船、喧闹的社戏台、戴着毡帽的老船工、咸亨酒店中身着长衫赊酒喝的孔乙己以及三味书屋里刻着“早”字的书桌……有关绍兴的种种亦真亦幻的意象,都曾不止一次地勾起过我对于这座城市的向往。
    那年游罢杭州,我和妻乘兴又到了绍兴。绍兴的市区是个典型江南古城的样子,建筑小巧精致,门庭雅致干净。街道两旁绿意成荫,空气中飘散水乡的气息。听说风光旖旎的景点都在城外,在柯岩可以发怀古幽思,在兰亭可以流觞吟诗。只是时间仓促,我们没有出城,只能在想像中体验。其实,城中也有婉约的所在,匆匆中不经意走过仓桥直街,很诧异眼前倏然现出一弯清水,两排老屋。细柳低垂,几盏红灯笼轻轻摇曳,小桥流水、白墙黑瓦,全都罩上淡淡的水墨味道。看来水乡绍兴,并非浪得虚名。
    因为当老师的职业原因,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自然不能不去。就像上海的民居叫做石库门一样,绍兴的民居建筑唤作“台门”,所谓的“百草园”实际就是鲁迅故居——周氏新台门后面的一处菜园。
    鲁迅故居坐落在咸欢河畔,怀着虔诚之心,我和妻跨过了新台门的红门,也走进了鲁迅的一段生命。走进百草园,马上就想到的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丛间直窜上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吟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可以想象,眼前这个百草园给年少的鲁迅先生带来了多么大的乐趣。
    因为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早已是中国最负盛名的菜园了。世上很多景观其实都是这样,所有的一切看来都平常无奇,但因为有了名人的活动而获得别样的审美价值。如今的百草园里,只不过在院子的一块石头上写着“百草园”三个大字。我和妻沿小径绕着园内的菜地转了两圈,再环望四周,泥墙还是矮矮的,石井栏也依然是光滑的,只是由于岁月的侵蚀已经有些班驳了。皂荚树也还伫立在那里,感受着世事的沧桑。
    从百草园出来,我们继续在新台门里转悠。鲁迅的祖居还是可以看看的,鲁迅的祖上是大户人家,非常富有,到他父亲那辈开始背运,所以鲁迅常自嘲自己是“落魄子弟”。家中的院子也是异常的大,厢房也挺古色古香的,应该反映了当时绍兴本地的居住习惯。鲁迅故居已经在周家把房子卖给别人时拆得差不多了,留得一间鲁迅和另外一间鲁迅母亲住过的屋子,屋内陈设简简单单,只一张床、几张桌椅和柜子罢了。
    鲁迅故居出门向东,走不到三百米,过一座小石桥,到了寿家台门,也就是著名的“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寿镜吾老先生开的私塾,屋正中上方悬挂“三味书屋”匾额,下面是一幅《松鹿图》,没有孔子牌位,学生只向匾和鹿行礼。两边柱子上有“至乐无声难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的对联,旧时学生的书桌应该就放在两边墙角根。此时我看桌椅还在,只是漆已脱落,斑斑驳驳。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那里有一张自备硬木书桌,右上角确实刻着一个激励了一代巨匠一辈子的一寸见方的“早”字。我们去的时候,还看到书屋后院里的那株百年腊梅。这里确实是个治学读书的好地方啊,正是在这里,鲁迅先生完成了他的早期教育。其实回想一下也有道理,当年的私塾尽管毁掉了不少人才,却也造就了更多从中冲出的勇士。几多感慨,几多叹息。那位在绿荫里嬉戏的顽童,后来成了钢筋铁骨般的男人,他用了比匕首更有杀伤力的笔,直面惨淡的人生,解剖国人的劣根性。
    有时,我总在想,如果没有这个宅子给他的挫折、不幸、欢乐和悲哀,又那能有鲁迅伟大的创作呢?在百草园,我看到了少年鲁迅的乐园,虽然已是改变了模样,但在这依稀残存的荒园里,迅哥儿不也找到了他的乐趣了吗?还有那三味书屋,书桌上的“早”字,以及书屋后那窄小的后院,不正是让我们感悟到鲁迅创作底蕴的由来了吗?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老宅子灰暗的压抑和那个时代黑暗的磨砺,才有了后来鲁迅犀利张扬的风骨。
    望着周围日渐现代,商业化气息渐浓的鲁迅故居,我不禁沉思,在这人潮来去的人流中,又有谁愿意去感觉或者触摸一下“鲁迅”的脉搏呢?如果能多一份静仡,少一份喧嚣,如果能多一份感悟,少一丝俗念,也许,我们会离鲁迅和他笔下的绍兴很近很近……
    都说绍兴有“三乌”,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乌干菜就是霉干菜,而乌篷船,则集体停泊在鲁迅故里一侧的小河道上。坐上船,便可以顺势漂到不远处的沈园。那船是狭长的,河道也是狭长的,狭长而且低矮,有时就在地面涵洞下穿过。人必须弯下腰,低低地伏在船上,才不至于碰到头。
    许是一路走来看了太多秀美园林,沈园这个原本清秀的园子也显得有些普通了。我们到园时人也不多,桃红樱白,石薄水瘦,一点点萧瑟的感觉,正好符合园子该有的意境。沈园始建于宋代,原为沈氏的一处私家花园。宋代时池台极盛,园内有假山飞瀑,芳轩台阁,园中有芦池,上有石板小桥,连同池边假山、水井,均为当年旧物。 后来历经沧桑,景色渐衰。其实就那天我实地看来,也确实不见得有多少出色之处,如果不是因为大诗人陆游与表妹的悲怆爱情故事,相信今天不会有这么多人涉足此地。
    陆游与唐琬迫于父母压力而离异后,二人在沈园再次邂逅。当时唐已改嫁,陆亦另娶。陆游一时感慨万端,在园壁题了那首泪迹斑斑的《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极言痛苦之情。 唐见后和作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不久后,便抑郁而亡。仔细想想,中国从古到今能够被流传深远的爱情故事,没有一个不是以女主角的牺牲做为华丽的结尾,《梁祝》、《红楼梦》、杜十娘……还有这一曲《钗头凤》。对于这段感情,如果说陆游付出的是浪漫气质的深情,那么唐婉付出的却是青春韶华的生命。走在沈园,想着昔日的景象,用手轻轻地触摸着刻在断壁上的词迹,我在孤鹤亭上坐留了许久……
    绍兴是古老的,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绍兴也是散发着浓郁江南味道的。也许与杭州比起来,它没有精致的西湖和湖上更多精彩传神的传说;绍兴的小桥流水也是很自然的,没有了苏州园林的娇气,有的只是更多的世俗气息,让人感到很亲切,完全是平等的交流,这就是绍兴的独一无二。在绍兴城里,那悠久的历史和积淀的文化足以让我们驻足观赏,有鲁迅、有花雕酒、有乌篷船,还有我未完成的兰亭、柯岩和东湖之游啊,真不知何日才能成行?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0-11-12 0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子无忧 于 2010-11-12 00:43 编辑

雾里清风,薄雾渺渺,清风抚面。。。
好图,好文,楼下众看官如觉意犹未尽,可追看楼主另二篇忆江南,皆是此文姊妹篇。
3
发表于 2010-11-12 12:21 | 只看该作者
探究诠释,追述文化情缘,挥笔文学钟爱,好文篇,当赞!!
4
发表于 2010-11-12 12:3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5
发表于 2010-11-12 17:55 | 只看该作者
一叹楼主的文笔,二叹楼主的记忆,三叹楼主的美图,四叹楼主去玩的这些好玩好看的地方……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公子无忧 的帖子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啥也不说了,眼泪哗哗地!{:209:}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引因 的帖子

过奖!向你学习!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妈尼妈尼我爱你 的帖子

相互学习!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雾里清风 于 2010-11-12 22:24 编辑

回复 么么小妖 的帖子

你说到了我的所有爱好,知己啊!我确实最爱旅游,又想拍点好东东,还时不时耍点笔杆,没啥真功夫,全然系兴趣所至,嘻嘻!{:207:}
10
发表于 2010-11-13 22:3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去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也坐过绍兴的乌篷船,吃过茴香豆,可就是写不出如此好文。顶楼主,希望多出精品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23 03: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