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写《倚窗问月》时就想,等中秋节时,我再写一篇歌颂月亮的文章。而今,中秋将至,月亮也开始浑圆了。但想起大山中那双望月的眼睛,咏月的诗心文情就无影无踪。
一次,我到山区旅游,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带着一位身背花书包的小姑娘。我便上前问道:“小姑娘,几岁了?”
“7岁了。”
“你爸爸妈妈呢?”
“奶奶说,他们在月亮上。吴刚是我爸爸,嫦娥是我妈妈。”小姑娘一脸的自豪。“奶奶说,到家家户户吃月饼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带桂花月饼来看我。”
小姑娘扬起如花的笑脸,用那双稚嫩清澈的目光,在蓝天白云间寻找月亮。
老太太把我拉到一边,悄悄说:他的儿子儿媳到深圳打工,三年没有回来,说是要把回家的路费省下来,供女儿上学。我只好每天给小孙子讲月亮的故事。每晚睡觉前,小孙子都要到门口望一回月亮。
我明白了,这位夜夜望月的小姑娘,是一位“留守儿童”。在现今的中国,这样的儿童有六千多万!
枯坐灯下,想到六千多万双望月思亲的眼睛,颂月之文无从下笔。
电视里,专家们正在热评月饼征税、一万多亿美元美国国债、四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缩水、600吨黄金被美国变相扣留、中国给菲律宾500亿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