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随笔] 随笔6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1:34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myq 于 2012-10-6 11:35 编辑

       一中的百年校庆一年前就闹得沸沸扬扬。为了声势浩大,举全校之力,据说老师们为此还很组织了几个联络部,南下深圳,北上北京仿佛搞串联似的,各地纷纷成立了同学会。可我这人终究是恋旧的,对此怎么也热心不起来。我也奇怪百年校庆怎么不在老一中举行。我一直对现在的这个一中很是排斥。其实它以前一度叫四中,88年才建的校,那时和一中没任何关系。现在可能是因某种需要也叫了一中,我老觉得它有欺世盗名之嫌。那里没有我坐过的教室,没有我坐过的桌椅板凳,更没有那看了三年过了二十年仍历历在目的红墙黑瓦。再说如今的校庆多了的是功利,其实就是个募捐大会。所邀请的人无外乎是有名的和有权的,还有就是有钱的。上得了台面的人言不由衷地说几句,海吃一番后作鸟兽散罢了。委实没有多大的意义。校庆后传出的领导捐款竟然有回扣更是让人无言以对。      
     我猜国庆节肯定有同学会回,我相信不仅仅是因一中的百年校庆。直到我看到了远在深圳的王威和天津的德胜我才知道回来的同学真是不少。可我的三班终究是散的。直到校庆的前一天晚上才有人通知我参加三班的聚会,我也才知道原来是个仓促的聚会。只是有位热心的同学提议,大家才坐到了一起。然后我便见到了原来同寝室的王威和德胜。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认为那个集体是一盘散沙。读书的时候似乎没人教我们关爱和宽容。老师吧,对成绩好的还勉勉强强,对成绩差的除了冷嘲热讽还是冷嘲热讽,所以那时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就可想而知了。我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这样的班上真是我们的不幸。那时班上多是农家子弟,可班主任偏偏在讲台上大声说吃商品粮的举手,骄傲地举手的回头一看大家黑压压的低头一片,出身农家由不得我们的选择,人为地以户口来划分城乡之别我们对世俗也尽是无奈。这恐怕就是人生而便有等级之分的原始教育。我相信少年时候的小小自尊心被击得粉碎。可那时又有那位师长会说;贫穷不是你们自卑的理由,而是你们奋发向上的资本。那时的三年就这么懵懵懂懂在漠然中过去。既然大家聚在了一起,自然先是寒暄然后推杯换盏,酒当然是要喝的。我相信在那时肯定不只我一个人觉得;我怎么还有这样一个同学,可自己怎么想也想不起来。甚至就连同在一座城里仅隔几条街却未曾谋面同学都在感叹;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没碰着呢。其实,人哦,见着了又怎么样,不见着又能怎么样。席中有位与我相邻的同学可能喝得兴奋,傲视群雄般的谈自己的成就和优越,大家都是一脸笑容地认同。我知道那笑容背后的曲高和寡。我理解他对幸福的理解。其实你又何必处处一针见血伤害他那小小的虚荣。在我看来;我原本只是粒辣椒的种子,我长出的自然是一树的辣椒,怎么要求我结得出西红柿。你原本是苹果的种子,怎么又结得出我的辣椒。如今我们都习惯站在高处俯视,以成功者自居,可殊不知这世间正是有你的成功,我的不如意才衬得出世间的丰富多彩。才不会千篇一律让人失去奋斗的乐趣。酒后大家去了歌厅,那天的歌厅让一中的同学包了,楼上楼下全是一中各届的校友。可能是因时间较晚的原因,那个先前提议聚会的同学竟然不告而别了,于是大家也陆陆续续无精打采的散了。连原本说好的明天接着聚会也没人附和了。
       第二天的校庆我没有去,不是因我前晚喝高了的缘由。我本来就不想去。据说倒是几个千里之遥回来的同学去了,那天晚宴别的班上都是一桌桌的,可我的三班就那么三四个人,冷冷清清的,怎么也坐不满。我可怜的三班哦,叫我拿什么去爱你!这么多年来没个同学录,更别说组织一场像模像样的同学聚会了,就连好不容易建立的一个同学群就那么三两个人自顾自在上面说话。后来我也干脆退群了。一个没有爱心和热情的群体实在是让人提不起精神。如今都拖儿带女了还在搞什么小团体划什么小帮派,当然我们没资格指责别人势利,指责他们逢迎名利,那是别人想生存和生活好的权利。可毕竟我们曾经是十六七岁纯得如张白纸同窗三年的同学哦。昨晚跟王威饯行,有位带高三班主任的同学说了句;一个好的班主任可以带出一班的精英,一个差的班主任带出的只是一班的流氓。当然他说的有点绝对。可细细想来也不无他的道理。我们尽管终究没有成为精英但也没有成为流氓,终是件幸事。
      人如流水,来了的走,走了的来。终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也不知我的三班的聚会是哪年的事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2-10-6 12:12 |
如果是在老一中(现在的初中),那估计是担心撑不下台面。再说,新的一中,给人以新的面貌,由此可展示一中是在发展的,是在前进的吧。
不信,就看一中现在最前面的一幢楼,还有,大前门的一条路,都是在校庆的前几天才完工的呀。
3
发表于 2012-10-6 13:01 |
社会在前进,历史靠发展,历史历史,不经撮示,怎么称历史。

  闲言碎语,莫拍...
4
发表于 2012-10-6 14:15 |
楼主的感慨沉重,却也重不过那厚重的历史的一页~~~~~~~~~~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5:23 |
呵呵...估计你们多是新一中毕业的。毕竟我们走过了老一中的一草一木,看过了那里的一砖一瓦。我们的青涩少年留在了那里,尽管有很多很多的遗憾。假如我们是在老教室里聚会,我们都去寻找自己原来坐过的方寸之间,执手老同桌,无论男女,该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哦。可惜无人组织也无人提议。新的一中让人无法怀古!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6-14 15: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