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0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怀古赤壁 赤壁的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5 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赤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是拜风台的风。拜风台右侧有一“东风阁”。登上阁顶,尚未座定,便觉阵阵风来。我们这次专程来赤壁,正值初夏,顿感凉意。这赤壁山上:脚下是长江宽阔的江面,江对面是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由于邮票《草船借箭》与风有关,所以在这里我便有种与风对话的冲动。我真希望在这拜风台上把酒临风,问一问这风儿,你当年与孔明到底有何瓜葛,帮此大忙。当下这阵阵不息的东南风莫非也是卧龙先生帮我们借来的么?遥想当年,那隆冬时节的东南风,就不仅仅是为了给他送暖,给他一番“快哉”,而是给了他一次难得的机遇。倘若没有这个机遇,历史又将是怎样一个面貌。“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仅是设想中的一种。看来,在大千世界里,冥冥之中的机遇,它不仅可以成就一个人,还可以创造一番历史。
  《横槊赋诗》说的是曹操率军南下,在赤壁安营扎寨时,一日酒醉,操槊立于船头,畴铸满志,豪情满怀。然而,这位胸怀纵横天下之志的大丈夫,却说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话语。
  赤壁景区对曹操可没有记载,这就远不如诸葛孔明,刘、关、张、周朗等人,无论如何,赤壁之战是三国混战的结果,历史的本来面目既如此,后人亦要尊重历史。
  对于赤壁大战,人们由借东风的孔明与火烧曹营的周瑜,很自然就会联想到巧授连环计的庞统。就是这庞统“献计”,让曹操的战船首尾相连,使得大火烧来,曹营军士逃之不得,在赤壁大战中立了头功。庞统后来的隐居之地就在赤壁南屏东边的金鸾山上。人们为庞统修筑了一座“凤雏庵”,庞统字凤雏故名。这凤雏庵青色布瓦,雪白粉墙,几无雕饰,简朴异常。庵前有;“赤壁古风”四字的大牌楼。中国历史上或民间对庞统的评价历来并非一致,风雏庵内有一副对联:  造物多忌才龙凤岂容归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
  对联既对庞统英年早逝无限惋惜,而又过高评价了庞统的才干和力量。但我们从《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中看到的庞统又是一个急功近利,心胸狭隘的人。由此,我联想到要了解一段历史或一个历史人物,读小说,看影视剧,可能还不行,最好深入一步,去读读历史,再将二者进行对照,这样既可体味文艺的奥妙,又能洞察历史的本相,倘不然,就容易误把文艺看成历史。
  循着邮票的足迹,通过邮票图所表现的历史横断面,到邮票所反映历史的实地进行凭吊、考察,可以更好地了解邮票设计思想,了解历史,而提高邮票收藏兴趣和收藏邮票的知识性、趣味性。
赤壁之战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智取胜的经典战例,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辉煌篇章。孙权与刘备联盟,利用火功之计,大败强大的曹军于长江赤壁,史称赤壁之战。
  这赤壁按历史记载,当在湖北蒲坼市无疑。然而,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也不知何故,只用一词一赋,在含糊其辞之间,将这历史的古战场极其轻松地搬到了同属湖北的黄州。自此,湖北长江段便出现了两个赤壁。看来,这错改历史的事情也并非只是出现在人们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借助历史的市场经济时期。这无需考证的史实,后来人们居然煞有介事地将这两个赤壁分为“文”、“武”两个赤壁。历史就是历史,那是能随便改得的么?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相继发行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系列邮票。其中《草船借箭》,《横槊赋诗》两枚邮票表现的就
  是《三国演义》名著中浓笔重彩所书写的发生于蒲坼赤壁的故事。而这两枚邮票的首发地也是在蒲坼赤壁。
  不过,这个管辖赤壁的蒲坼市,现在改名为赤壁市。我的居住地距赤壁不过百余里,这许多年来,到过这里的次数也屈指可数,而今,我循着这邮票的足迹,再次来到赤壁凭吊、缅怀,也让人生出许多怀古之情。
  赤壁矶巍然屹立于长江南岸,矶头突兀而出,西边的赫红的岩壁上,刻着“赤壁”两个朱红大字。字高约1。5米,宽约1米有余,正楷、端庄浑朴,相传为唐人所镌。“赤壁”二字上方刻有白色图案,乃道教符文,但不明其意。崖壁下方还留有一些历史骚人墨客的诗词,因距离尚远,游人不可得近,难以辨认,诗词的内容遂不得而知。
  赤壁矶上距“赤壁”二字不远处,近年来出现了裂缝,甚为耽心。欣闻地方政府已高度重视,正征集方案,以整救赤壁矶。
  赤壁矶及矶上“赤壁”二字,按赤壁景区布局,是整个赤壁景区的最后一站。而我则认为,赤壁怀古,最好由这立于最后的标题读起,从这里开始感怀一千多年前的那场战争。
  你从这里拾级而上,百十来步的青石阶梯在陡峭之中,将你升上“翼江亭”。
  翼江亭高悬于赤壁矶上,亭因有左右二山相辅,有如鹏鸟之两翼,且又临于大江之滨,故有“翼江”之名。就在《三国演义》电视剧热播前后,在翼江亭前的旷地上,赤壁景区为周瑜立了一座从底座到顶端高达10多米的花岗岩雕像。我暗自思衬,立周朗雕塑之道理。肃立于翼江亭与周朗雕像之间,作者感悟有二,一是源于翼江亭石柱上的那副对联,二是三国者,赤壁之战也,没了周朗,则既不成书,也不成史。
  且看亭上长联:
  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厄言兴霸良策
  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地风徽
  长联没署名落款,但我对作者见景生情,怀古思今的豪情,怀着深深的敬意。
  站在周郎雕塑傍,面对翼江亭,脚下千里江流,对岸万顷碧野,顿时尽收眼底。难怪当年孙刘联军要将观察哨所置于此处。遥想一千多年前发生于此的那场战争,当是时,这里千帆竞发,艨艟相撞,鼓角争鸣,刀光剑影,烈火烧红大江两岸,热血染红大江千里。遥想当年,那场面该是何等气势,何等悲壮。然而此时的长江,此刻的赤壁,确是另一番安详景象。黄浊的江水,不尽地流淌,江风推着江涛轻拍岸边,带着水花,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然后又从容地退去,好像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如此,什么故事也没有发生过,真真是应了那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人类历史上多少风流人物,犹如这不尽长江中的沙石。回首再看周郎,战袍加身,手握权剑,凝神远望,心中似有千千结。也许他思索了一千多年,也想不明白,孔明当年是怎么巧借东风,又巧妙利用东风一夜之间从曹营借来十万支箭。
  正思衬着,我们来到了拜风台。这拜风台就是当年诸葛亮设七星坛祭风的地方。这里似乎给人一些传说与文学创作的感觉。如果用今天的气象知识与科学知识来解读当年的孔明借东风,那只不过是孔明故弄玄虚的一种手段。试想,那天公的东风是能借得的么?那也是孔明想借就能借的么?只能说明那诸葛孔明多少有些天文知识与气象知识罢了,也说明当时中国天文与历法知识的丰富与成熟。拜风台位于赤壁景区东侧的南屏山上,距江面数百米。现在的拜风台并非罗贯中小说中描述的三层九尺的赤土祭坛,而是为纪念诸葛武侯而建的一座“武侯宫”。名为“武侯宫”,但庙内供着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也难怪,千百年来,无论是民间传说故事,还是《三国演义》,或是庙宇、戏台出现的诸葛亮都是与刘、关、张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这武侯宫的构建也免不了这种思维定势,就是这种思维定势,把他们四人并列,弄得有些主宾不分,以至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10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3-10-5 10:3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0-5 10:41 | 只看该作者

你广告做得很多很到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0-5 10:42 | 只看该作者
永和水饺 发表于 2013-10-5 10:41
你广告做得很多很到位啊

呵呵  您的也做得很显眼哦!!!永和水饺..生意兴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5 10:48 | 只看该作者
唯一婚纱 发表于 2013-10-5 10:42
呵呵  您的也做得很显眼哦!!!永和水饺..生意兴隆!!

谢谢回去到你那里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0-5 10:52 | 只看该作者
永和水饺 发表于 2013-10-5 10:48
谢谢回去到你那里了解一下

多谢多谢...来的时候一定要说永和水饺...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0-5 11:28 | 只看该作者
唯一婚纱 发表于 2013-10-5 10:52
多谢多谢...来的时候一定要说永和水饺...呵呵

说永和水饺优惠多些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0-5 12:14 | 只看该作者
永和水饺 发表于 2013-10-5 11:28
说永和水饺优惠多些么

优惠多多 惊喜多多...包括您身边的朋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0-5 22:16 | 只看该作者
尽管作者误将“蒲坼”作“蒲圻”,但文章仍值一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0-5 23:0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1-5 18: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