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63|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明代景泰江西状元首辅陈循有后人在赤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1: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天行者 于 2016-10-7 11:58 编辑

   赤壁人都称江西人为老表,元朝末年,湖广地区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厮杀拉锯的主要战场,由于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田畴荒芜,当地居民已经寥寥无几,人口随农民逃荒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剧减少,然而江西当时是中国第二大人口省,为了平衡人口,朝廷并允许移民“插标占地”,如同美国西部大开发,奏响了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明朝后期,江西等省移民仍在源源不断地迁进两湖,虽然不似洪武年间猛烈,但因时间长,总量也十分可观。这些移民主要是为了在经济上寻求发展,以为两湖荒地可随意圈占开垦,有的因苦于江西等地赋重,两湖比之要轻而且逃税机会多才决定西迁。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赤壁市很多人家都有家谱证明祖上是来自江西,据万历《吉安府志》记载,庐陵“城市人物繁多”。海瑞的《兴国县八议》也说:“吉安、南昌等府之民,肩摩扶接”海瑞《兴国县八议》亦说:吉安、南昌等府之民,由于“地不能使之尽农,贸易不能使之尽商”,因此“比比游食他省”。
      陈循(1385—1464),明朝第一个在北京中状元的人,是明朝第十二个状元,前十一个是在南京中的。他是江西吉安泰和人,也是泰和继首辅杨士奇之后,泰和出的第二个首辅,被称之为“状元首辅”。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正统中,累进户部右侍郎。景泰中,进华盖殿大学士。尝集古帝王行事,名勤政要典,上之。英宗复辟,谪戍铁岭。石亨败后,循上疏自讼,释为民。循著有芳洲集十卷,与东行百咏集句,均《四库总目》行于世。1449年—1457年任内阁首辅,卒于明英宗天顺年间。
     赤壁有一木刻匾,上面反刻“钦命仕致少保户部尚书华盖殿东阁大学士陈  月  日  谨封”。此匾应该是抄家的封条模版,查询明代官职名,华盖殿之名应该是在洪武到嘉靖初。这些职位符合的人是陈循。他在景泰元年(1450)升为首辅,景泰二年(1451)升为少保太子太傅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华盖殿大学士,也就是加了更多官职的首辅,其权利相当于宰相。没有想到“江西填湖广”竟然波及到这位大人物的后人,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悄悄的走进了赤壁,成了正宗的赤壁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2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3:23 | 只看该作者
相关帖子
                                                   明代大学士的排名及首辅的确定
甄鹏

摘要:大学士是明代的核心官职。学界对大学士的排名规则以及首辅的确定缺乏深入研究。文章认为明代大学士拥有宰相的核心特征,具有宰相之实。大学士的排名遵从四个规则:排位首看加官;加官同,看殿阁;官职同,看任职先后;同时任命,看列名先后。根据这些规则,总结出了仁宗以后历任首辅名单。明代大学士排名之严格,是前代以及随后的清朝所没有的。明朝的内阁与首辅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士;首辅;内阁;宰相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大学士是明代的核心官职。学界对此官职的研究众多,然而对明代大学士的排名规则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未检索到对明代大学士排名规则有具体研究的文献;检阅相关学术著作,也未找到具体研究此问题的内容。
学人对清代大学士的排名有一定研究,例如刘洋的《清朝大学士班次问题初探》[1]。清代的大学士受到军机大臣的挑战,作用大大不如前代;而且,清代官场的民族因素突出,排名规则具有特殊性。相对而言,明代的大学士更重要,排名规律更具普遍性。
明清时的大学士与唐宋时的翰林学士有重要的传承关系。翰林学士的首长是承旨,也就是说翰林学士的首长是任命制,谁担任承旨谁就是。明代的内阁首辅不是官职,它是排名最高的大学士。《明史》云:“以位次居首。” [2](卷253,张至发传)大学士的排名关系到首辅的确定。
本文以《明史》中的《宰辅年表》[2](卷109、110,宰辅年表一、二)为主要研究对象。注意到其中存在错误,学界已有人进行了订正,例如胡丹的《〈明史·宰辅年表〉校正〉》[3]。本研究结合《明史》其它内容、《明实录》等进行了校勘。
一、大学士是真宰相
皇帝在宰相的辅助下行使国家的最高决策权,是封建社会的普遍规律。朱元璋废除了丞相这一官职,却废除不了宰相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学士,成为明代中后期的宰相。决策权包括两部分:做决定之前的议事权和最后的决定权。最后的决定权属于皇帝,而阁臣拥有做决定之前的议事权。阁臣、首辅常分别被称为“辅臣”、“元辅”,阁臣辅助皇帝行使决策权在明代得到正式承认。
朱元璋废丞相后设置大学士,作用不显。朱棣即位后选择阁臣参预机务。然这些阁臣品级太低,不能称为宰相。“(宰相)具有较高的地位,起百官领袖作用。这里的地位一般指官职。这个要素把决策层中的决策人员和秘书、辅助人员区别开来。”[4]
大学士要成为宰相,必须提高品级。最简单的办法是提高大学士这一官职本身的品级。仁宗朱高炽可能顾忌到朱元璋的禁令,走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他在即位之初(1424年8月),分别为杨荣、金幼孜、杨士奇、黄淮加官为太常寺卿、户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和通政使。这些官职都是正三品,距离正二品的尚书还有一段距离。
9月,晋升杨士奇为少保,杨荣、金幼孜为太子少保。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大学士通过加官,跃居于尚书之上。此后,大学士处于决策层、具有较高地位,具备了宰相的两个核心要素,可称为宰相。[4]加尚书等头衔,品级在正二品及以上的为正宰相;加侍郎等头衔,品级在正二品以下的为副宰相。首辅(首相)就是排名第一位的宰相。
白钢等人认为:“它(内阁)不是最高政务机关,六部不是它的下属,首辅并不能真正完全等同于宰相。”[5]他们片面地认为宰相仅限于行政首长。《论秦汉时期的宰相》一文己指出了这些错误。
大学士的官衔通常分为两部分:学士衔和尚书、侍郎衔。这两个官衔的连接用“兼”字。例如仁宗即位那年的8月,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似乎他兼有两职。实际上,大学士兼领的尚书、侍郎是虚职。如果要处理部务,应加“掌”、“判”等差遣用词。
《仁宗实录》记载:“(杨士奇等人)俱掌内制,不预所升职务。”[6](仁宗实录卷1,下)《嘉靖以来首辅传》记载:“故事,居内阁者不当出理部事;理部事不当复与阁务。(高)拱称掌,不言兼,当为部臣矣。”[7](卷6,高拱传)再如,嘉靖二十三年,吏部尚书许赞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无权,说:“何夺我吏部,使我旁睨人。”[2](卷308,严嵩传)由此可知,尚书、侍郎官不是兼官,而是加官。为了提高地位,大学士的官职上出现了第三部分——师保官(以及散官、勋官)。师保官无具体执掌,也可视为加官。
大学士所冠殿阁包括四殿二阁,分别是中极殿(旧名华盖殿)、建极殿(旧名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这些大学士都是正五品,地位较低。文华殿与太子有关,加大学士衔罕见。作为一种例外,曾有兼两殿阁大学士者。例如景泰七年五月,陈循兼华盖殿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高榖、王文都兼谨身殿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本职在翰林院。自仁宗时,大学士不再入院理事。翰林院撤销了大学士的办公桌,引起抗议和皇帝的干涉。[2](卷73,职官二)
《明史》云:“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2](卷72,职官一)大学士入文渊阁参预机务是权力所在,加官尚书和师保则大大提到了地位。此二者是大学士成为宰相的要素,缺一不可。仁宗及以后,少数阁臣没有大学士头衔,大学士也用作致仕加官或者死后赠官。[8]考虑到多数情况,可以将仁宗以后的大学士视为阁臣的代名词。
二、大学士的排名规则
排名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大学士与其它官职的排名;第二,大学士内部之间的排名。第一个问题关系到大学士作为一个整体时的地位。朝位班次本以品级、衙门排列,井然有序。大学士地位上升后,与部臣发生了位次上的争议。
《明史》记载:“自弘治六年二月,内宴,大学士丘濬遂以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居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之上。其后由侍郎、詹事入阁者,班皆列六部上矣。”又载:“嘉靖以后,(大学士)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2](卷72,职官一)这两条记载互相矛盾。原因在于位次之争都是个例,几经反复。嘉靖年间正式确定内阁与锦衣卫单独列班,居文武朝臣前。阁臣与部臣的位次之争得到了解决。具体时间在嘉靖九年。[9]
本文重点讨论大学士的内部排名问题。经过研究,发现它遵守如下规则:
第一,排位首看加官。品级高者在前,同品则按照官职和衙门次序排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是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是正二品。师保的排序为师、傅、保,六部的排序为吏、户、礼、兵、刑、工。三孤在太子三师前,太子三少在六部前。
如嘉靖五年五月,费宏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杨一清为少师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高于太子太傅,故宏“居一清上”[7](卷1,费宏传)。嘉靖十年九月,李时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翟銮为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时后入,以宫保官尊,反居銮上。”[2](卷193,李时传)
第二,加官同,看殿阁。四殿二阁的排位自高而低依次是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翰林学士低于殿阁大学士。翰林以殿阁大学士之外的头衔进内阁须额外注明,例如“入”、“直”内阁等。
嘉靖五年七月,费宏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一清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高于谨身殿大学士,故费宏地位高于杨一清。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夏言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严嵩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夏言取代严嵩成为首辅。
然而,殿阁排序有时出现例外。隆庆元年四月,陈以勤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张居正为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陈以勤官位在前,殿阁衔却低于张居正。当两条规则发生矛盾时,以第一条规则为准。
第三,官职同,看任职先后。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夏言、严嵩同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夏言任华盖殿大学士在前,故地位高于严嵩。
第四,同时任命,看列名先后。“(天启)三年正月,(朱国祯)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顾秉谦、朱延禧、魏广微并命。阁中已有叶向高、韩爌、何宗彦、朱国祚、史继偕,又骤增四人,直房几不容坐。六月,国祯还朝,秉谦、延禧以列名在后,谦居其次。” [2](卷240,朱国祯传)再如泰昌元年十二月,方从哲致仕,刘一燝、韩爌都是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但刘列名在前,是首辅。
此外还有一条补充原则:同时任命,看报到顺序。万历三十五年,叶向高、李廷机同时担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叶列名于前。按照规矩,叶向高理应排名在前。由于二人关系很好,李又比叶早报到半年,二人互相推让。结果皇帝听从了叶向高的意见,并赞扬他的美德。[6](神宗实录卷440)任命顺序与报到顺序两规则发生矛盾时,原则上以前者为准,后者一般需要皇帝的特批。
三、历任内阁首辅
按照以上规则,本文统计了自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大学士初兼师保之官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明亡这一时期的首辅。依次是:杨士奇(1424.9-1444.3)、杨溥(1444.3-1446.7)、曹鼐(1446.7-1449.8)、陈循(1449.8-1457.1)、徐有贞(1457.1-1457.6)、许彬(1457.6-1457.7)、李贤(1457.7-1466.3)、陈文(1466.3-1466.5)、李贤(1466.5-1466.12)、陈文(1466.12-1468.4)、彭时(1968.4-1475.3)、商辂(1475.3-1477.6)、万安(1477.6-1487.10)、刘吉(1487.10-1492.8)、徐溥(1492.8-1498.7)、刘健(1498.7-1506.10)、李东阳(1506.10-1512.12)、杨廷和(1512.12-1515.3)、梁储(1515.3-1517.11)、杨廷和(1517.11-1524.2)、蒋冕(1524.2-1524.5)、毛纪(1524.5-1524.7)、费宏(1524.7-1527.2)、杨一清(1527.2-1529.9)、张璁(后改名张孚敬)(1529.9-1531.7)、翟銮(1531.7-1531.9)、李时(1531.9-1532.3)、张孚敬(1532.3-1532.8)、李时(1532.8-1533.4)、张孚敬(1533.4-1535.4)、李时(1535.4-1535.7)、费宏(1535.7-1535.10)、李时(1535.10-1538.12)、夏言(1538.12-1539.5)、顾鼎臣(1539.5)、夏言(1539.5-1541.8)、翟銮(1541.8-1541.10)、夏言(1541.10-1542.7)、翟銮(1542.7-1544.8)、严嵩(1544.8-1545.12)、夏言(1545.12-1548.1)、严嵩(1548.1-1562.5)、徐阶(1562.5-1568.7)、李春芳(1568.7-1571.5)、高拱(1571.5-1572.6)、张居正(1572.6-1582.6)、张四维(1582.6-1583.4)、申时行(1583.4-1591.9)、王家屏(1591.9-1592.3)、赵志皋(1592.3-1593.1)、王锡爵(1593.1-1594.5)、赵志皋(1594.5-1601.9)、沈一贯(1601.9-1606.7)、朱赓(1606.7-1608.11)、叶向高(1608.11-1614.8)、方从哲(1614.8-1620.12)、刘一燝(1620.12-1621.10)、叶向高(1621.10-1624.7)、韩爌(1624.7-1624.11)、朱国祯(1624.11-1624.12)、顾秉谦(1624.12-1626.9)、黄立极(1626.9-1627.11)、施凤来(1627.11-1628.3)、李国普[①](1628.3-1628.5)、来宗道(1628.5-1628.6)、李标(1628.6-1628.12)、韩爌(1628.12-1630.1)、李标(1630.1-1630.3)、成基命(1630.3-1630.9)、周延儒(1630.9-1633.6)、温体仁(1633.6-1637.6)、张至发(1637.6-1638.4)、孔贞运(1638.4-1638.6)、刘宇亮(1638.6-1639.2)、薛国观(1639.2-1640.6)、范复粹(1640.6-1641.5)、张四知(1641.5-1641.9)、周延儒(1641.9-1643.5)、陈演(1643.5-1644.2)、蒋德璟(1644.2-1644.3)、魏藻德(1644.3)。
天顺元年正月英宗复辟,徐有贞以兵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入内阁,高榖辞师保后为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按照加官则徐有贞在前,按照殿阁则高榖在前,考虑到当时处于政变的非常时期,这一矛盾可以理解。按照实际情况,徐有贞自陈循充军后当为首辅。
嘉靖五年,《宰辅年表》将杨一清排名于费宏前,有误,理由见前文。《宰辅年表》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遗漏了费宏担任过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嘉靖十二年,《宰辅年表》将方献夫排名于李时前,有误。嘉靖十一年八月,张孚敬致仕,《宰辅年表》记载李时的官职是“太子太傅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按照《明史·李时传》、《世宗实录》、《首辅传·李时传》,当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与方献夫的官职相同。《首辅传》载:“俄而孚敬复用,时居次。” [7](卷2,李时传)《世宗实录》自嘉靖十一年五月方献夫入阁到十三年四月致仕这段时间,都将李时列于方献夫前。由此可知,嘉靖十一年八月张孚敬致仕后李时为首辅。
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朱赓死,继任首辅的应当是叶向高而不是李廷机。理由是二人官职相同,而且此前一个月李就养病不到内阁办公,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他退休。万历二十六年十月至二十九年九月,赵志皋在家养病,那么首辅为何不是沈一贯呢?原因在于:赵志皋官职排名于沈一贯之前,且他在养病前已继任首辅。《明史》承认这两种情形的不同,分别记载:“会志皋于九月卒,一贯遂当国。” [2](卷218,沈一贯传);“明年,首辅赓亦卒,次辅廷机以人言久杜门,向高遂独相。”[2](卷240,叶向高传)
天启四年,《宰辅年表》将顾秉谦排名于朱国祯前,有误。前文已分析过。韩爌致仕后,朱国祯继任首辅,当时内阁中地位最高的是孙承宗。然孙承宗出镇,主要负责军事。他一直兼任兵部尚书,其尚书衔、殿阁衔与师保衔不成比例。这可看作他不能作为首辅的标志。
崇祯十四年,《宰辅年表》将张四知排名于谢升前,然张的官职却低于谢。查《明史·张四知传》,张担任过太子太保兼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时间当在崇祯十三年五月姚明恭罢相之前,《宰辅年表》失载。今从《崇祯实录》,按照“范复粹、张四知、谢升” [6](崇祯实录卷14)的顺序排列,张四知地位高于谢升。
四、分析和结论
仁宗即位以后,总计81人次出任首辅。其中有重复出任首辅的,最多的是四任首辅的李时和夏言。计有首辅61人,平均任期为3年7个月。超过十年的有:杨士奇19年6个月,严嵩15年8个月,万安10年4个月,张居正10年。首辅任期较短的原因有二:皇帝频繁地变动阁臣和首辅,例如崇祯年间;原首辅去职后新首辅尚未到职,次辅临时接任首辅。
在内阁首辅中,加官低于正二品的只有正统年间的曹鼐和天顺年间的许彬,都是以侍郎衔入阁。以翰林学士衔成为首辅的有正统年间的曹鼐、陈循,天顺年间的徐有贞、许彬、李贤,成化年间的陈文、商辂。后来,除曹鼐、许彬之外的人在任首辅期间都提升为大学士。以后,内阁首辅加官为正二品及以上,本官为殿阁大学士。这标志着阁臣地位的提升。
首辅不仅仅是排名居首的阁臣,他还拥有至关重要的票拟权。[10]然而,首辅在阁臣中不一定权力最大。例如,“时李时为首辅,政多自言出。” [2](卷196,夏言传)“(翟)銮以资地居其上,权远出(严)嵩下。” [2](卷193,翟銮传)“阶虽为首辅,而拱自以帝旧臣,数与之抗,朴复助之,阶渐不能堪。” [2](卷213,高拱传)“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春芳不能与争,谨自饬而已。” [2](卷193,李春芳传)
首辅的实际权力与与阁臣的个性以及皇帝的信任程度有关。例如,“翟銮资序在嵩上,帝待之不如嵩。” [2](卷308,严嵩传)再如,“张居正柄国,权震主。申时行继之,势犹盛。王锡爵性刚负气,人亦畏之。志皋为首辅,年七十余,耄矣,柔而懦,为朝士所轻,诟谇四起。” [2](卷219,赵志皋传)另外一个原因是,首辅仅是内阁的领班人,不是负责人。他不是其他阁臣的上级。
明代大学士的排名非常严格,且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是前代以及随后的清朝所没有的。例如,唐、五代、宋时期的翰林学士排名主要看资历。清代的大学士排名也主要看资历,领班大学士则常由皇帝指定。清代的大学士自身品级极高,不需要加官来提高身份。
宰相概念的第一要素是“处于国家最高决策层”,而不一定是最高行政首长。[4]唐朝的政事堂、明朝的内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共中共政治局常委会都是典型的例子。(《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将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 [11]不准确,应为“集体宰相”。)明代的内阁制和首辅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精彩的一章,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0-7 14:07 | 只看该作者
有待继续考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0-7 15:59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已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0-7 16:4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贴上家谱。内容不是更易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7:56 | 只看该作者
家谱己失,找到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8:57 | 只看该作者
相关帖子
                       据《明史》载,陈循为官比较清正,宣宗时,御史张楷向皇帝献诗本为邀宠,虽知反惹恼皇帝,多亏他为之辩才得免罪。景帝时,他上书“勤政要典”,建议效古代帝王行事,治理朝政。当时江南大雪,麦苗冻死,他请求拨库银、买麦种予农,多为皇帝采纳。后来,石亨诬事泄,陈循获释为民,仍居铁岭,一年后病殁。于谦昭雪之后,陈循亦获平反,昭以原职赐祭。
陈循一生有过辉煌,也有坎坷,最后含冤而终。
少年时代
陈循生于明洪武乙丑年(公元1385年)二月十六日寅时,五岁丧母,十岁丧父,仲兄早卒,独与比他大十岁的长兄德逊相依,兄弟二人团结相处,和舟共济,生活清苦。但他少年时候,就以聪慧闻名乡里,“初入乡塾读书,不三数过辄背诵,老成咸异之。叔父陈一敬罢官归,从受业,大有造诣”(《南寮陈氏宗谱》)。陈循十七岁为邑庠弟子员,文学已出其辈类,部使者行县,屡试之,在高等,声誉籍然。永乐甲午年(公元1414年)乡试第一(解元),第二年,礼部会试第二,按会试考官拆卷第一名是陈循,因主考官梁潜是江西泰和人(洪武二十九年举人),与陈循是同乡避嫌,遂改以洪英第一(会元)。殿试时陈循终于以实力获得状元。他是明代第十二名状元,也是在北京录取的第一名状元,明朝前期的十一名状元都是南京考取的。本邑先有谶云:“龙洲过县前,泰和出状元。”杨士奇在南京寄二绝,其一云:“龙洲过县千年谶,黄甲初登第一名,从此累累题榜首,东城迎喜过西城。”其后六年,城西曾鹤龄举进士第一,后十八年,真定(今河北正定)曹鼐为泰和典史补进士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8:59 | 只看该作者
相关事迹

                                                                保卫北京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分兵四路,大举南侵,明军溃败,塞外城池仅剩一座大同(今属山西),也被也先包围。宦官王振鼓动英宗御驾亲征。陈循与礼部尚书胡滢、吏部尚书王直等率百官谏阻。然而英宗被王振蛊惑,不听劝解,执意亲征,结果在八月十六日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丧师弃地、俘君辱国的“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败,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消息传到京城,皇宫上下一片恐慌。当时有拥立英宗弟弟郕王朱祁钰者,陈循即对众臣说道:“虏寇理屈而情畏,大势必不敢久留圣驾,当立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郕王辅佐,再想办法把皇帝迎回来,其他的不用多说了。”当时宦官金英说:“英宗的长子只有二、三岁。”陈循回答说:“但生一日,即是主人。”于是太皇太后下诏,立英宗仅有二岁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以郕王朱祁钰监国。二十三日推举于谦为兵部尚书,二十九日举商辂、彭时入内阁,协办机务。此时,也先率部准备继续南下,一些胆小的官员鼓噪着迁都南逃。翰林院修编徐有贞,以星象、历数为依据,说:“天命已去,只有南迁才可以纾难。”陈循审时度势,与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等官员,坚决反对南迁,主张以保卫京师为根本。于谦则说:“言南迁者可斩也!”在他们的坚持下,避免了南宋半壁江山沦陷的悲剧重演,使民心得到安定。据户部尚书,当时同为内阁大臣的萧镃为陈循所撰的墓志铭所说:“至若徐有贞建言南迁,以淮为界,尤公力诤阻也。”
十月十日,也先率大军挟持英宗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的空房内,并派信使传话:“现在把你们的皇帝送回来了,请立即派大臣胡濙、王直、于谦出来接驾。”陈循说:“这肯定是诡计,不可派大臣,应先派一般官员前去问安、探望,弄清虚实。如果英宗果然在,而也先诚心送归的话,即去迎接,不可延缓。”探望者回来报告说:“看到了太上皇(英宗),他肯定地说,敌人无意将他奉还,只是将其作为入侵的筹码罢了。”陈循说:“这样的话,应当安排大将守城,不得轻易出战。”并密令城外各个马坊焚烧所存积的马草,以困敌方军马。敌人多为骑兵,见积存的马草起火,急得跺脚,惊恐不安。没过几天,战马果然无饲料。又招募五名勇士,潜行去宣府、大同、永平、辽东等边防守军处传令赴京勤王。所派五个人只有二人到达,其余三人为敌截获。看到皇帝的调兵命令,敌军开始惧怕,并有退兵的念头。又写了许多鞑靼文和汉文的宣传单,派人散发到敌人军营,以张扬我军势,涣散敌军心。以加封“国公”,奖励万金等高官厚禄悬赏也先首级,并伪造敌将喜宁的笔迹书写与太监兴安谋划合兵剿寇的书信,间离敌将帅。十月十三日,于谦、石享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随后瓦剌军转战至西直门,也被明军击退。瓦剌军不甘心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失利,瓦剌军攻到土城,遇居民阻遏,不得推进。因天寒地冻、人心惶惶,军心涣散,援兵将至,内外交困,于十月十五日夜,也先率十余骑脱身先逃。几天后,宣府和辽东之兵先后到达,宣府兵受命西追敌军,而辽东边防兵原处守备。南北军政边务、保安社稷等大事,主要是陈循谋划。
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京师解严。陈循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北京保卫战终于取得了胜利,粉碎了瓦剌军想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有陈循的一份心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0-7 19:01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0-7 23:09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太长了,还冇搞清楚哪庄陈氏为其后人。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9-27 07: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