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角度看,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肝脏在五脏中也属木,故“春气通于肝”。也就是说,春季是肝气最为活跃的时候。同时,春季是生发的季节,肝主疏泄、主生发,容易造成肝火上炎。此外,天气转暖,自然界的各种微生物也开始蠢蠢欲动,病毒、细菌慢慢滋生,负责代谢和解毒功能的肝脏一旦不堪重负,就会出现“急火攻心”的情况。
“肝火旺是肝的阳气亢盛表现出来的‘热效应’,这种热象会导致身体不同程度地‘冒火’。”戚团结指出,一般情况下,肝火旺的人常常舌质红,伴有面红耳赤、头痛、头晕、急躁易怒、睡眠欠佳、心烦意乱等症状。日常生活中,爱吃辛辣、精神压力大、爱发脾气、肝肾阴虚的人,都是肝火爱找茬的对象。
首先,看舌苔。舌质红且舌苔厚腻者多是实火;相反,舌淡红、苔泛白且舌苔少者一般为虚火。 其次,看小便。小便色黄、气味重,多是实火;小便色淡、气味清,多是虚火。 再次,看大便。大便干结多为实火;大便稀软或腹泻则是虚火。 戚团结提醒,清肝火若想达到理想效果,必须对症下药。这里给大家分别介绍几种非药物治疗的方法。
实火以清肝为主。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习惯即可将火“泻”掉。中医认为,“肝主情志”,生活中要注意调整好情绪,凡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许多“火”就不会由内而生。另一方面,日常饮食要少吃辛辣,多吃些清火的食物,比如莲子、绿豆、苦瓜、芹菜、西瓜、山楂等。还可以用玫瑰花、菊花、白梅花、决明子等泡水代茶饮。
虚火以调养为主。相比实火,清虚火除了食物调养外,还要辅助强肝肾以进行“内调”。一方面,要坚持适量运动。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不妨多出去走走,踏青、打球、散步、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既能让人气血通畅,又可怡情疏肝,达到强肾、降肝火的效果。另一方面,多按“保肝”穴位。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横指处)、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脚踝内侧突出的骨头尖上方4横指处)等穴位都有很好的清肝补肾作用,每晚睡觉前按摩这些穴位或用拳头反复敲打穴区,每次5分钟左右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