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63|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过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时候,最向往的、最期盼的莫过于过年了。  


(一)
到了腊月二十四,村里的年味就越来越浓厚了,这时按计划分到家里的白糖、红枣、筋果、雪枣、烟、鞭等供应物资,都要凭票到到供销社,买回到家里来。然后妈妈会刻意避开我们,精心地把吃的东西收藏起来,留到过年时食用和招待人客。我们最惦记的就是吃的东西和玩的鞭炮了,所以大人不在的时候,就偷偷地在家里到处翻找,重点是衣柜,木箱。那时房子不大,可用于收藏的家具也不是很蔽秘,一般都是藏在折叠好的衣服后面。找到后,也不敢一次偷吃完,只是弄一点尝个味道,并且每次偷吃后都要努力地让包裹恢复原样,尽量不让大人们发现。有时东西吃得不多,到过年用时,妈妈只是嘴上过一下,说:你们是哪个偷吃了红枣啊糖啊什么的,以示她知道,也并不过分责怪。最怀念是那时红枣的味道,有时偷偷地摸二个出来,握在手里,捏上去软软的,带有一点甜点的粘性,然后放到口里,咬下去糍糍的,甜而不腻,有一种总是吃不够的感觉,每吃一颗都要把枣核上的果肉反复吸吮得干干净净才意犹未尽地从口中把核吐掉……有一年实在是抵挡不住红枣的诱惑,一次偷一二个,一次偷一二个,不知不觉,把二斤红枣偷吃得所剩无几,到过年前几天被妈妈发现了,把我们兄弟四个召到一起,声色俱厉地盘问是谁偷吃了的,可是谁也不承认,最终结果是法不责众,丢下一句“等我查到了看我那么收拾你们!”的话吓唬我们。
那时鞭有100响,300响,500响,1000响,100000响这几个档次的,1000响,10000响的夹有小炮。有钱的人家买万子鞭,而我家记得一直是只买二挂千子鞭算是大的,留到初一日零点接年和早晨出行时燃放,然后就四挂100响的小鞭,是给我们拆着零放的,三挂500响的分别是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吃年饭和送灯的时候燃放的。可能是穷得无奈吧,我爸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痴人放鞭乖人听响,放点小鞭意思下就行了”,也算是给他自己一点精神上的安慰了!那时鞭有红皮的,绿皮的,都是用细小的棉线手工把鞭的引线二个一组编织成串的。偷鞭时,只要找到鞭头的那根棉线,小心地把结扣解开,然后逆时旋开棉线,小鞭便会很完整地掉落下来。我们每次只偷几个鞭放到口袋里,悄悄地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外边的场地燃放,比谁的鞭炮会更响,比谁放鞭的胆子更大。有时炸牛屎,有时炸水凼,有时点燃后迅速盖上玻璃瓶,一声闷响后看瓶里罩住的一缕青烟,有时把鞭插在墙缝里放,也有时把二至三个鞭引线绞在一起做成连响炮,点燃后出现几声连响……
过年,有条件家庭的孩子一般每人最少要做一身新衣服,留到大年初一日早晨出行的时候穿,而我们家四个孩子,可能只能是老大做一套新的,老二捡老大的,老三捡老二的……有时也会因兄弟间年龄相差太远,衣服穿得不合身,就会请裁缝把衣服拆了改小重新缝制,也算得上一件“新”衣服了。往往这个时候是一年中最伤心和难过的,那时小不懂得家里的窘境,会哭着吵着也要新衣服,甚至会因此与妈妈发生争吵,说妈妈偏心!为什么只给哥哥做新的,而我们却没有,且会搬出自己平时的种种好表现,比如如何帮她打扫卫生,帮忙做饭,如何帮家里放牛等等……并罗列出哥哥的种种“劣迹”,比如他平时如何如何不听她的话,大人不在家怎么样地欺负弟弟们……总之觉得一切都是不公平的。哭过闹过,甚至是二餐不吃饭但最终也还是改变不了结果。这几天妈妈会极力地安抚我们,给我们说尽好话,最后得到一句:只要听话,明年过年一定也给你做一套的口头承诺。但这种承诺,大多的时候都是一个空头的支票,很少得到过兑现。
现在的孩子,过年时吃的,喝的,穿的,玩的应有尽有。就是平时也从不稀缺,甚至电脑、iPad,手机也不少见,过年有的东西平时也能轻易地得到,过年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能提起他们的兴趣了!



(二)
过了二十四,各家就陆陆续续地准备烧锅了,烧锅就是把油砂(细河砂混有少量食用油)放在大铁锅里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然后把秋后晒制的著片,阴米(就是糯米蒸熟后,再晒干),豌豆,玉米等,单独依次放入铁锅中,用数根稍软点的小竹棍绑在一起做成的扫条在砂锅中不断地搅动,让食物受热均匀,等翻炒的食物开花或熟得可以食用后,然后就用铁瓢舀起放到一筛孔很小的竹筛里,把食品中的砂粒筛干净,剩下的就是可以食用的著片,炒米泡,炒玉米了,吃起香脆可口!虽说都是一些自制的农家食品,但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东西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得一见,所以也备感珍惜!
一般烧锅都是几家相约一起,炒一整天。因为要把一锅的油砂烧热很费柴火,而一家所要备炒的东西又都不是很多,这样可以节省柴火和人力。烧锅的这一天,整个村庄的空气中弥漫的都是加热的油沙和各种食物混杂的香味!
现在虽然过年时的食品丰富得很,但正宗的这种乡里的老年货也深得现代人的青睐,记得去年街上的炒著片零售都二十多元一斤,而阴米炒成的米泡根本就难得一见了,超市买的那种,虽然也有点炒米泡的味道,但还是没有烧锅出来的味道那么纯正!

(三)
“二十五,磨豆腐”到了腊月二十五以后,家里开始打豆腐了,打豆腐是一件极辛苦也极具技术含量的活儿。先是要干磨,把黄豆放到石磨里拉成二到四瓣,拉好后,把黄豆壳去掉再加水浸泡,直到豆瓣全部泡胀放开,才能上磨。推磨是个体力活,由大人来做,着磨(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黄豆和着水舀到石磨眼里),这个可由我们小孩子来完成。石磨下放一个大脚盆盛接流下来的豆粕,磨完后把豆粕倒到灶上的大锅里,用热水稀释后,再舀进面袋子里反复揉搓,用力挤压,把里面的浆挤出来,滤出豆渣。然后把滤出的生豆浆放到灶上大铁锅加热煮沸后重新舀出到外边的大木桶里,最后请一个打豆腐有经验的长辈点卤水。最难的是点卤,既要把握好豆浆的温度,又要把握投放卤水的数量。放多上豆腐老了不好吃,放少了,豆腐易碎,煎的时候成不了形。因些点卤就决定了一锅豆腐的成败!下卤后,操作的人会密切地注视桶里的变化,现场所有的人也都屏声敛气,仿佛喘口气都要会殃及豆腐似的,直到桶里的豆浆变成了豆腐脑,大家这才喜笑颜开,长吁一口气。这时大人就会喊在外面疯玩的孩子们过来喝豆腐脑,也会盛上几碗送到左邻右舍的老人们。一碗豆腐脑放上二汤匙白糖,在那时,是大人眼里最具营养的东西了。他们就是软硬兼施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喝一碗豆腐脑。我不喜欢黄豆的那种青腥味,但豆腐脑里的白糖却极具诱惑,为了白糖只好硬着头皮喝,能把一碗都能喝完的日子很少,一般是把中央有糖的一点吃掉,趁大人不注意,就碗一放跑掉了。吃过豆花后,剩下的豆花就全部都倒在一个事先铺上干净白纱布的大簸箕里,然后把露在外边的纱布抱抄起来,放在脚盆上沥一夜,滤掉豆花里的水分后,第二天早上,拿上刀,掀开纱布,在豆腐上横竖划上几刀,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就成了。所有事情忙完后,再把先前放在一边的豆渣再重新放回灶锅里翻炒,等把里的水分炒干后,盛起来,大人们就围坐在一起,把豆渣放在手反复用力按压,最后捏成一个个的团球,放到铺有稻草的箩筐里发霉。一般都是出年后才霉好,再切成薄片或小丁晒干,就成了干豆腐渣了。到了春上农忙季节,切几片腊肉炸点油,加上水,然后抓上一把干豆腐渣和干辣煮出的汤又辣又鲜,味道可口!就算是到了现在物质这么丰富的时代,也可堪称是美味!只不过现在这种正宗的豆腐渣也是难得一见了。
(四)
期盼已久的大年三十终于到来了,我们村有几个大姓,如张、李,梅等,依祖上的规矩,有些过年是在早餐,有些是中餐,早晨过年的,凌晨三点左右就准备年饭了,等我们还在床上没起来的时候就能听到他们吃年饭的鞭炮声了,我们会在床上嘲笑这些早上过年的是好吃佬。而那些早上过年的小伙伴也会反过来嘲笑我们中午过年的是懒屎人家。我们家是中午吃年饭的,说是中午其实也只是在十点多钟,妈妈把准备好的菜搬上桌,一般是四个菜,腊肉、腊鱼、小鲤鱼做成的财鱼,豆腐。妈妈开饭前会取个好彩头,名曰“四季发财”,偶尔也有多二个菜的时候,就娈成了“六六大顺”了。腊肉切的很大块,精(瘦)的少肥的多,肥的太腻,小孩子吃不下去,所以都喜欢吃精肉,一般过年切腊肉的时候都是有数的,小孩子精肉大至每人二至三块的指标。不管在桌上吃几块,饭后,一定会藏一块到手里拿到外边去,边玩边用手顺着精肉的纤维一丝丝地撕下来,当作零食慢慢吃。吃年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大门关起来,一家人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饭后,将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干净后,放一挂鞭再打开大门。这叫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吃过年饭后,开始贴春联了。这个事由大人来做,我们只是帮忙提桨糊,递纸张。大门上会贴一幅大的红色对联,然后在粮仓、板车、石磨上贴上“大吉大利”,猪圈贴上“六畜兴旺”的小红纸条子。春联贴切上了,走到那儿都是一片火红的景象,年的气氛瞬间浓厚了起来!
傍晚的时分,家家户户的大人都要领着自家的孩子到祖坟山上去送灯,在坟前把灯点亮后,会放上一挂鞭,敬上香火,烧些纸钱,然后给先人下跪作揖,祭拜逝去的亲人,给他们拜年,祈求能得到他们的庇佑……
年夜饭相对简单,我们祖上山里人,没有包饺子的习惯。大多时候是腊猪脚煨绿豆或苕粉,一家人聚在一起,你一碗我一碗的吃饱为止。除夕夜洗澡是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代表洗去一年的辛劳和霉气,迎接新一年新的希望。但对于我们小孩在三九严冬,脱得光溜溜地洗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经堂是烧一铜壶热水放在一边备用,然后把脚盆放在火塘边,把兑好水温的水,倒在脚盆里。然后迅速脱掉衣服,哆哆嗦嗦地坐在脚盆里,借助火塘柴火的的温度,边洗边搓,边嘴里不停倒吸着凉气。水凉了再加点铜壶里的热水提高水温,就这样反复几次,在瑟瑟发抖中洗完了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澡!等孩子们都洗完后,就一家人重新坐回到火塘边烤火守岁,这时大人会给我们每人发上一元或者是二元的压岁钱,然后反复叮嘱我们明天大年初一,不能说脏话,不能说与死有关系的事,没吃年饭前不能到别人家去玩,那一天见到人要给人家说上“恭喜年过到热闹”“恭喜发财”等吉利的话。反正说的很多,但能记住的却很少。熬不了一会儿我们就要睡觉了,睡前会很虔诚地把一元或二元的压岁钱,放下枕头下,把头放在上面重重地压着,据说这样就会来年给我们带来平安和财富!就这样带着美好的愿望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五)
初一是过年最热闹和隆重的一天,放鞭从零时开始,预示新的一年开始了。只要有一家鞭声开始响起,后面就会一家接着一家,鞭炮声此起彼伏,绵延不绝,持续约半小时左右。这时我们也被鞭炸醒,知道新年到了,睡意也就全无。在床上享受外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并根据鞭炮的大小和燃放时间的长短,猜测鞭大的是哪家的,鞭小的是哪家的,并计划天一亮就到那家那家门口去捡没有燃放完或炸散的鞭炮……这样想着想着,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凌晨四五点钟,父母会把我们新年穿的衣服放在床边,喊我们起床出行了。这一天父母语气比平时都要好很多,就是喊二次三次没起来也不会责骂我们,更不会打屁股了。等孩子们都起来了,洗漱干净,穿戴整齐了,然后拿出千子鞭点燃,打开门,孩子们就可以出去玩了,这就叫做出行。
  出行了,在外聚集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就结伴一起,那家放鞭就到那家的门口去抢鞭。有时人家鞭点燃后扔到场子里,我们就上去用脚拼命地踩那燃着的引线,想踩熄后,把未燃放完的鞭拆下来放在口袋里慢慢过瘾。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大人呵斥,不许我们抢他们家正在燃放的鞭炮。但不管怎么说,反正我们从来也不理会,等到鞭都放完了,小伙伴们就会在一起展示各人的战果,几乎每人都有一口袋鞭炮,有引线的,没引线的,有引线完整的,也有稍微只有一点儿引线露在外边的,还有一点引线也没有的废鞭,偶尔能抢到一截未燃放完的小鞭,那足可以炫耀一阵,兴奋一阵了……这些鞭就是我们这一天的主要玩物了。玩鞭的时候,我们手上会拿一根带火星的木棍,或用火钳夹一个燃透的火屎,然后把带有引线的鞭或者炮,凑到点火棍或火屎上,点燃一个扔出一个,听鞭炮发出的一声声“嘣!嘣!”的声音。偶尔也会恶作剧,把鞭从背后扔到那些胆小的女孩子脚下,突然“嘣!”的一声,会吓得她们惊叫一声,跳起脚来跑开了,我们则会发出一阵不怀好意的哄笑!引线短一点的,我们就比谁的胆大,用拇指、食指的指尖夹住鞭的尾部一点点儿鞭纸,然后点燃引线,迅速地把手伸开,头偏向一侧,“嘣!”瞬间鞭就在手中炸开了,被炸碎的鞭纸在空中悠然地散落下来。有时手指都被鞭震得发麻,但仍然是毫无惧色,丝毫也减退不了一点对鞭的痴情。那些一点引线也没有的鞭,我们就把它们从中间折断,四至五个围成一圈,断角朝向中央,手中也拿一个折断的鞭,点燃火药,利用喷出的火星引燃地下的鞭,围成一团的鞭会依次点燃,“嗤!嗤!”……冒起一团硝烟。
初一的年饭,菜是最丰盛的一餐,除了腊鱼、腊肉,新鲜鲤鱼,还会有米泡圆子,苕圆子,汆丸,苕粉煮鸡肉,豆腐或大白菜等八个菜。上菜时妈妈会口里念叨:要得发不离八。寓意新的一年会四平八稳,兴旺发达,财运亨通!菜上齐了,关上大门,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小孩子,尽量少说话,怕犯忌。有时一不小心说上了一句不好听的话,会立刻在大人眼色示意下停止或被父亲明显加重的话语吓住。但是说得再不好听,这一天也绝不会挨骂或挨打的。吃完年饭,打开大门,放一挂鞭,就算是年饭吃完了,大人们开始收拾碗筷,小孩子们可以自由玩耍了。
“初一拜祖宗,初二拜家公”,这一天小孩可以到同族的长辈家里给长辈们拜年,进门称呼长辈:爹爹(diadia)、伯爷(ya)或叔爷(ya),恭喜年过到热闹!或恭喜发财等吉利的话语,这时长辈会给我们倒上一杯浓浓的糖茶,用米筛端出事先准备好的著片,米泡,糖果给你吃,并热情地招呼坐下烤火,表扬你乖,懂事什么的。然后问下你爸妈在搞么事啊,过年都吃些什么菜呀,就这样拉一会儿家常以示亲热……。临离开的时候  ,会热情地给你口袋里装上一些食品,作为奖励。运气好的话也偶尔会得到长辈们打发的五毛或一元钱的红包,这可是天大的人情了,爸妈会念叨好一阵子。
(六)
初二拜家公,是我们这里约定俗成的一个日子。很小的时候都是跟着父亲母亲走,没有多大印象了。稍大一些后,有时家里也要接待来拜年的客人,就安排我们几兄弟独自到外公外婆家拜年。  母亲会把事先准备好的雪枣,精果用牛皮纸按户分包好,也有时是一家一盒嘉鱼麻切,放在一个布书包里让我们背着。来到外公,舅舅家,一一呈上礼品,并口头拜年:“家爹(gadia)年过到热闹!舅舅年过到热闹!”
到吃饭的时候是一天最热闹的时候了,一餐中午饭,所有拜过年的亲戚,家家都是要吃到的。有十家就要吃十家,有八家就要吃八家,如果有一家没有去吃,那亲戚肯定是不高兴,觉得你瞧不起他家,就要得罪亲戚了。所以这一天吃饭就相当繁忙,有时这家的饭还没吃完,下一家请客的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一结束马上就转移……到吃完宴请,就是一家只动下筷子,也是腹圆肚圆了。虽说是忙忙碌碌,累得不行,但的确能感觉到主家的热情,和浓厚的新年气氛!
现在拜年都走马观花式的,到家见过面,说上二句客套话,一杯茶都没喝完,就准备下一家的行程了。主家也懒得麻烦,难得做饭做菜,客套地说二句挽留你吃饭的话,不吃也不强留。客人巴不得快点把拜年任务完成,好玩麻将、打滚、玩手机或看电视热剧……现在低头族,麻将族,电视控,手机控的出现似乎打破了这份原本热闹欢腾,相互交流,快乐过年的祥和画面!
(七)
初三,拜年主要的是朋亲,也有相隔比较远的本家叔父伯爷。那时交通工具相当少,公路为二车道的泥沙路,天晴车子一过会扬起一路的尘土。下雨天,路面则是坑坑洼洼,车一跑过,不小心就会溅上一身的泥水。一条线路就是二三辆老掉牙的巴士来回地跑,遇上正月,客人增多,有时也多二辆用四轮卡车蒙上帆布后改装成的临时客车,客多车少,车一来,乘客就蜂涌而至,争先恐后,就是能挤得上去,也会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有时等上一上午也未必能乘得上,只好边走边等。有一次冰天雪地,一早就随父亲从团山出发到腊里山乘车,途经皂潭,车埠到蒲圻,边走边等,那时我年纪还小,有时实走不动了,则由父亲背着。就这样走一段,背一段,直到下午一点多走到车埠才乘上班车。
现在的公路都是沥青铺就的四车道或六车道,宽敞平坦,公交车每隔十多分钟一趟,的士随处可见,很大一部分家庭已经拥有私家车,三轮车,摩托车几乎家家都有。出行只为交通安全担心,再也不为乘不到车而烦恼了。
拜年一般不会超过初五,太晚就不为敬了。年拜完了,年也就渐渐跑远了,一切又慢慢地恢复了原样,“大人盼栽田,小伢盼过年”,正月没过完,大人们就开始忙着给田里地里挑粪送肥,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作准备。为了新一年有一个好的收成,为了下一个新年过得更好,又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生活……而我们则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下一个遥远的期盼,期盼着下一个新年的早点到来,期盼着新年的新衣服,新年的鞭炮,新年的糖果和著片,新年的腊肉和腊鱼……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2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推荐
发表于 2017-6-22 23:22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满满的小时候的回忆,好怀念!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7-6-22 11:34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看完了,跟小时候一样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7-6-19 09:36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那时条件虽差,但年味十足,人情味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6-19 08:5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天  好长 看完估计我这一上午就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6-19 09:25 | 只看该作者
全部看完,半小时啊   写得很好,把我们过年事的风俗 讲究都写得生动又细致,只是难得赤郎先生把这些过去的记忆描述得如此完整又感人,你不写 很多事情都要忘记了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6-19 09:30 | 只看该作者
深深的回忆,纯朴的乡情!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6-19 10:3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单身植物 发表于 2017-6-19 09:25
全部看完,半小时啊   写得很好,把我们过年事的风俗 讲究都写得生动又细致,只是难得赤郎先生把这些过去的 ...

感谢你耐着性子看完全文!自己都觉得有点冗长,但水平有限,无法精简!难为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6-19 10:35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开心拔节 发表于 2017-6-19 09:30
深深的回忆,纯朴的乡情!欣赏!

感谢朋友光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6-19 10:39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马志超 发表于 2017-6-19 09:36
那时条件虽差,但年味十足,人情味浓。

都埋怨现在物质越来越丰富了,而年味却越来越淡,人情味越来越薄!是不是现代人把什么都物质化,金钱化的原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6-19 10:40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单身植物 发表于 2017-6-19 08:51
我的天  好长 看完估计我这一上午就没了

写得不好,难为先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6-19 10:50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有文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9-28 07: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