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ukiwang 于 2018-1-10 15:52 编辑
现实生活中,很多宝妈都有这样一个感慨:这几年,除了生娃,带娃,好像什么都没干。
即使到了双十一,想的也都是买什么样的尿布好,什么牌子的奶粉好。百度每天查的都是:哪家早教中心好,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该吃什么,出了周岁后该吃什么,吃什么补脑,吃什么长身体,天凉了怎么预防感冒,感冒了怎么治疗......
偶尔跟朋友出去逛街,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因为价格的缘故舍不得买;
每天一睁眼,来不及思考自己的人生,就得着急赶着去上班挣钱,下班之后第一时间就是烧饭做菜带娃。 有时候翻看以前的照片,才想起自己本来的样子。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这样度过,想重新开始,又没勇气和魄力。
1.
确实,这是中国所有妈妈们爱孩子的本能。
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用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去爱护他。而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早就不知道被一胎、甚至二胎的哭闹吵到几重天去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当你生活在一口枯井中,不知人生价值是何物,还想为孩子划一条“起跑线”时,你的孩子就已经输了。
“在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说法已深入人心。从出生开始父母都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上最贵的学校,而身为父母却一再“穷”养自己,不努力不独立,省吃俭用、攀比虚荣......
之前很火的一个帖子:网友吐槽自己10岁的小侄子。这个孩子不仅成绩总考第一,各种业余爱好也是出类拔萃。重点是他觉得自己太优秀,嫌弃父母太穷配不上如此好的自己!
更可笑的是,这位孩子的价值追求是:“我努力优秀,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真实上演一幕“狗嫌家贫,儿嫌母丑”的闹剧。
而这位考试总考第一、才艺出众的男孩子,就是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放在心尖上长大的,时常还会晒在朋友圈。父母给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到头来却被自己的孩子嫌弃。
父母总是舍不得孩子吃苦,宁可自己吃苦也不愿少了孩子的。之前我也和同事有个这样一个共鸣,现在的孩子攀比心、爱慕虚荣的心太强了,路上看到什么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别的小朋友有,自己没有的,就会不分场合在跟父母闹,孩子父母只要觉得钱不多,就会满足于孩子的所有需求。也就是这种凡事顺着孩子,才会造就小小年纪就懂得追求这花花世界。
2.
所谓的“富养”不光指的是经济方面,更重要的精神方面。
有钱人家的家庭未必不能培养出独立懂事的孩子,很多人一听是“富二代”就说人家为富不仁,好像就是纸醉金迷的代名词。
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不过是全民拜金的社会现状下生出的畸形思想。
小编见过身边有很多家庭条件很好的富二代,他们有着良好的家教,保有优良的传统。自身又特别努力奋斗和追求上进。所谓的金钱或地位带来的虚荣,对他们没有太多的吸引力,更多的是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又有多少父母都在以穷卖穷,穷还要攀比孩子,想着将来靠孩子过上有钱的生活,结果就是让孩子早早迷失在权利金钱里,再也找不到自由成长的路。
教育如果只跟钱的多少扯上关系,那你家无论有钱没钱都会出“败儿”。
除了教育投资,挫折教育也不能少,孩子最需要学到的是一个是尊重,包括自己的尊严不可侵犯,别人的尊严同样要予以尊重。
还有就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生命要有所敬畏,对父母要及时回报,唯有对自己负责才能生有方向和意义。
家庭条件原本和农村还是城市无关,和经济的贫富也没多大关系,是指家庭环境的温暖和教养。
3.
不要以带孩子为名,放弃自己的梦想,那其实是你继续堕落的借口。很多时候孩子都会不知不觉仿照原生家庭里的一些行为。你想要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现在就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
父母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不要忽略对自己的身教言传:即使普通也不要虚荣无知,即使贫穷也不应自卑恶毒,即使富裕也要懂得尊重。想要获得成功,还要靠父母双方的以身作则,而身教永远重于言传。
很多年后,孩子希望拥有的,是一个有梦想可以紧跟时代潮流的魅力妈妈,而不是一个只会扫地做饭的妈妈。
一个没有梦想的妈妈是带不出来优质的孩子,妈妈不是保姆,更多的是榜样!
4.
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一个拼爹拼妈的时代,但是这个拼,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多少物质上的优越条件,更在于父母是否能给孩子更广阔的眼界、引导他们走向更大的格局。
这也就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家庭教育观: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只有父母不停止奋斗和前进的脚步,我们才能给孩子更高的眼界和平台,让孩子踏在我们的肩膀上,去触碰更广阔的天地,走得更高,飞得更远!
所以,要做好的父母,更应该做好的自己。愿与所有为人父母者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