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忆昔 于 2011-9-30 11:43 编辑
今年是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有幸观看到《辛亥革命》这一电影界力作,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纵观这一部电影,先是感觉和前年的《十月围城》相似,但越往后面越是感觉两部电影其实有着很多共同点。起码,在精神上是相同的。
《辛亥革命》中始终贯穿“革命”二字,其实我觉得“信念”二字更为贴切。
人的信念是一个很坚强的东西,一旦认准了就会为之努力,为之奋不顾身,比如孙中山先生,比如那些追随孙中山革命信念的人们;但信念也同时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比如前清官员、刺杀孙中山的秀才等。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上来说,表示后者不可思议,也无可理喻。这样无可厚非,他们不是先知,不知道未来的政治格局,他们只是一心维护自己的信念。
影片一开头就是秋瑾慷慨就义,民众们麻木的眼神,和秋瑾看似平和实际激昂的就义词形成鲜明对比,不由得让人心生凄凉。接着追随孙中山的年轻人们又带给人以革命的希望。而《十月围城》开头便是新思想积极分子遭人暗杀,革命的火种在清政府的恐怖镇压下岌岌可危。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的问题是,革命的道路很曲折、艰辛,但是依然有人奋不顾身地为之献身。那么革命究竟是为了什么?秋瑾的一段就义词令我震撼,“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
“我的死是为所有的孩子”
而《禀父书》和《与妻书》成了剧中不可多得的遗留书面文字,对信念的诠释。虽然我们已看不清上面写的那些久远的文字。决绝中夹杂不舍,温情中贯穿信念。信念自此开始坚强而可怕。
在《十月围城》中,清政府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代名词,血腥统治让人无一不咬牙切齿,恨不得诛之而后快。而在此片中,隆裕和年幼的宣统仿佛是孤儿寡女的弱者代表,已丧失太多主权,由清末官员扶持,总想着过过安稳日子,息事宁人,但却未能如愿。最后那一声“退位”撕心裂肺,和城门外手舞足蹈的袁世凯相反衬。自此终结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代。
袁世凯成了贯穿片中的大反派,为了自己的皇帝梦,背叛了赏识他的清政府,也窃取了革命果实。一时间全国上下民愤异常。从一而终不可怕,可怕的是背叛了自己的信念,或者追求到最后误入歧途,忘记了自己当初的信念。
我很想看到四弟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也很想看到陈少白从一个懦弱胆小的书生成长成这场革命的中流砥柱。更想看到孙中山先生继续担任民国大总统,也许会改变当时的和未来的社会,改变整个时代。但他们不是先知,他们已经快完成了自己所信仰的信念。
相比而言,《十月围城》中的人只是为了给自己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一个知恩图报的机会、一个知遇之恩……而《辛亥革命》中,革命勇士们心怀天下,为革命赴汤蹈火。相比之下,前者的动机似乎很狭隘。但其实不然,他们都是在同一片蓝天下,做着相同的事。
从未带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心境看完了这两部电影,我却不得不承认,我再也找不到比这更让人更悲凉的震撼、更心怀天下的信念了。
革命是整个时代的改变,也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信念,对丑恶或残暴的世界的反抗。
很多人说国产电影很垃圾,不如外国人拍的电影好看。但是我敢说,这部电影除了我们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把里面的精髓拍出来。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不能单纯把这当做一部电影来审视,它是一段流血的历史,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诗。
辛亥革命最终失败,我也不想按照高中历史习题时总结这一革命失败的原因。它只是在一个不成熟的时代中的一种成长,一种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不算失败的一次探索。
其实最大的反派不是袁世凯,而是整个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