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题目是一本书的名字。 雷蒙德·卡佛(1938—1988)
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美国“极简主义”代表作家,并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
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
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卡佛人生的前一半充满了苦难与失望。失业,酗酒,破产,妻离子散,友人背弃,坠入人生之谷底。晚年文学声名渐高,却罹患肺癌,五十岁便英年早逝。
最初读这本书,我完全看不懂在写些什么,既然是小说,故事叙述应该明了,可是恰恰相反,卡佛的小说写的也像诗。你读一千遍也不一定能了解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以为是我智商出现问题了,好歹也念了这么多年的书,但是却完全看不懂他的东西。慢慢的开始关注这个人,他原本是诗人,生活也是一团糟,终日酗酒。看了其他人对书的一些评价后我渐渐明朗,原来他写这些小说的目地就是让人看不懂,也有人说,就像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我写这些其实并不代表我喜欢卡佛的小说,相反,我不太喜欢。那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呢,因为我真心佩服这个人,他是故意的,故意写成这样的,而且他开创了这种新型小说的天地。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左小祖咒,当代音乐人,他的作曲普遍怪异,以跑调著称。他成不了大众,对,他只是小众。韩寒喜欢他,说他是故意的,对,故意跑调。我也喜欢,仔细听他的某些音乐,你会发现刺骨的凄凉,这种感觉植入骨髓,听着听着会流泪。你也许会问,跑调的音乐还会听到流泪?但是他做到了。但是他的音乐我也不是全部喜欢,喜欢一小部分,这就已经够了,他毕竟是小众。 现在文归正传,卡佛的短篇小说【当我们在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如果大家初看这本书的话,建议大家用一种天马行空的心情去看,不要把这当成传统的小说,要不然会看得很累。你可以看一段就展开无限的联想,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很好的锻炼人的想象力,而且可以折射出你的某一部分兴趣爱好。我记得我看第一篇小说的时候,直接看成了悬疑侦探类小说了,在心里各种YY,当我看了其他人的评价之后,笑了笑,自己想得是不是太复杂了,大家都说这篇表达的是那个中年男子对感情的无奈和辛酸。其实我是最近侦探小说看多了,这就折射出来了,对吗。所以,大家尽管想象。 这本书里大多数的主人公都是社会底层的,卡佛也是,但他不想以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因为他是个诗人,他也有着诗人最后的清高。这些人大多数是社会上的“失语者”,因为对这个社会的无奈和无从辩解。卡佛很巧妙的把这种方式表达出来了,而且耐人寻味。 最近还看了其他人的,侦探悬疑小说在看东野圭吾,中国的是王小波和余华。余华不错,细腻而悲伤。
左小祖咒:乌兰巴托的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