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28|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你会正确地书写蒲圻话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4-25 0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qi第三声):即“站立”的意思。源于夏商周时代。所谓“企鹅”就是“站立的鹅”。造句:你莫企在门口,你挡到别人的路了。


厾(du第一声):意思是:用指头、棍棒等轻击轻点。造句:六一儿童节,我给女儿化了妆,还在她的额壳上厾了一个点。


揎(xuan第一声):意为:用手推。造句:这个门生了锈,随便哪么揎都揎不开。


撸(lu第一声):意思是:挽起。造句:洗菜的时候要把袖子撸起来。


冇(mao第三声):意思是:“有”的反义词,即“没有”的意思。造句:今日真是忙,一直忙到点把钟还冇吃中饭!


屙(e第一声):福建客家人、湖北、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河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湖南等地方言。(江苏、西南和福建客家又称wo)意思是:排便。造句:昨日不晓得是滴么加冇吃好,我今日有滴屙肚子。


尸巴(上面一个尸字,下面一个巴字)(读ba第三声):本义是污秽物,多用来特指粪便。造句:快滴来哦,伢儿要屙~了哦!(有的人把这个字错写成“粑”,那怎么能行呢?“粑”是用来吃的东西。太恶心了吧!)


挼(rua第二声):意思是:(纸或布)皱。造句:你的衣服都挼了,赶快拿去熨一下!


抻(chen第一声):意思是:扯,拉长。造句:把舌头抻出来!把颈颈抻长些!把背抻直!


敨(tou第三声):意思是:抖搂(尘土等)。造句:你的衣服上面尽是灰,赶快脱下来敨一下!


抻(chen第一声)  咅攴(tou第三声):意思是平整、整洁。造句:你今日穿得这么抻 咅攴,莫是要去相亲哦?


跷(qiao第一声):本义是脚向上抬,现代往往用于代指故意缺席。造句:今日公司里要开会,你莫跷了咧!


斫(zhuo第二声):本义是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造句:如今家家都用电饭锅,也冇得人上山去斫柴了!


揖(yi第一声):拱手行礼。造句:清明节到了,人人都要到祖坟山上去磕个头、作个揖。


汆(cuan第一声):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造句:中午汆滴肉丸子汤好吧?


茈(ci第二声):即茈米、荸荠,一种水生植物,其块茎可以作水果食用。造句:老板,削好了的茈米好多钱一斤啊?


蒿(hao第一声):蒿属的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组词:藜蒿、艾蒿。造句:这家餐馆的藜蒿炒腊肉真是曰不得辙!


薅(hao第一声):去掉之意。造句:——你的妈在屋里吧?——冇哦,她到地里薅草去了哦!


袱(fu第二声):包裹或覆盖用的布单。造句:哪一条袱子是洗脚的啊?


太(tai第四声):古时与“大”字相通,形容极大或身份、辈分更高的。造句:我屋里有两只崽,这一个是个太个,那一个是个细个。


姆(mu第四声)妈:方言词,即“妈妈”,主要流行在南方的吴语、赣语、湘语、淮语、等地区。在南方个别地区,姆妈则指祖母,有时也泛称跟母亲年龄相近的妇女。造句:你的姆妈还健旺吧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10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57
发表于 2014-5-1 13:21 | 只看该作者
紫气球 发表于 2014-5-1 10:18
李锐在贾忙么只啊~

忙还有时间在这个上面灌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4-5-1 10: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4-4-29 18:01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赤壁文化源远流长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4-4-29 15: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4-4-29 15: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4-4-29 15:27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39 | 只看该作者
赤壁诚信电子 发表于 2014-4-29 09:01
霸缸(杯子)————怎么写

杯子就是把缸——有把儿的缸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3:37 | 只看该作者
“喫”(qia 入声):“喫”的本义是“食”、“饮”。而“吃”的本义是“说话结巴”(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因为,“吃”与“喫”的古音相近,很早就可通用,西汉贾谊的《新书·卷七》“越王之穷,至乎吃山草(越王走投无路的时候,到了以山草为食物的境地)”,就是借“吃”来代替“喫”的。以后这种借用一直保持下来,汉字简化之后,更将“吃”当成“喫”的简化字,两个字就没有区别了。最近这一二十年,长沙本土有些人借用“呷”字来记录长沙话的“喫”(qia 入声)字。例句:喫肉喫鱼,不如喫滴小菜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4-4-29 09:5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赤壁本土文化啊  可以把这个拿到 外地朋友 学习哈 赤壁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4-4-29 09:56 | 只看该作者

对  我正想说的 夺了一个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2-1 10: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