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1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散文] 天龙山游记 作者:张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6-16 14: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道夫 于 2015-6-16 14:22 编辑

   
       2015年5月31日,是5月的末后一天,也是双休日的末后一天,这个时间的句号打在我活动的日程上,像当天的太阳是那么圆满而灿然地兑现了我早些天许下的诺言:陪一位知名宗教人士和几位香客(或居士)游一游赤壁市赵李桥镇柳林村的天龙山,尤其是天龙古刹。我总算成行了,天龙的神奇,古刹的神圣,还有沿途峰回路转的无限风光,以及我未成行之前,就煞有介事地从别人的介绍中,从志书的记载中,从从容容地“意游”一次天龙古刹的感受,g正亦虚亦实相得益彰地两相观照,仿佛天龙山神秘的面纱撩开了我的眼界,天龙古刹庄严的道场清净了我的修为。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实地游览之前的“意游”,就是天龙山的投影,而天龙古刹就是投影中活灵活现的点睛之笔。未登天龙山之前,我从未听说过天龙山,也不知道赤壁市赵李桥镇境内有一座天龙山。由于天龙山距离该镇十余里远的山路,也许镇上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地盘上有一座天龙山,就更不知道,天龙山上有一座天龙古刹了。由此说来,天龙山和天龙古刹都不知名,都是被热闹的都市和城镇遗忘或不屑于侧目的角落。我倒觉得没人去或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才是好地方,那里一定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自然生态公园吧!所以未游天龙山之前,我就“意游”了天龙山及其天龙古刹。我甚至一边“意游”一边想,那些住庙的僧人大都活至长寿——就算到了耄耋和期颐之年,还精神矍铄不见老,这显然与呼吸大山里没有污染的空气有关。有道是:“世上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我认为不是名山的天龙山也有它不是名山的好处。你想:有时候名气大了,还会毁了它。我就这么思考过,如果天龙山是名山,要是有人发热,引进一个污染企业,那么它的名声或许更大,大倒大,只是有变龌龊的可能,一变龌龊,就成了臭名声。那么天龙古刹这块佛门净地就会飘落世俗的尘埃,这是最忌晦的。
       因此,我认为天龙山没有名气更好。因为名气小或没有名反而安全多了,自在多了。天龙山就是这样,它不是名山,自有不是名山的好处。你知道吗?上世纪兵荒马乱的抗日战争时期,“哑巴”(当地人对说话叽哩呱啦的日本人的称呼)到处杀人放火,搜山烧林,尽管赵李桥镇许多村庄都遭过难,可是远在蛮荒野外的天龙山却躲过此劫。游天龙山和天龙古刹之前,经那位宗教人士的指点,我还“意游”了已故的“赤壁通”冯金平先生2005年编纂的《赤壁民族宗教志》里的记载:“天龙古刹位于赵李桥南十五里天龙山,属天龙坪林场。隐荫在这十里小峡谷的深处,这里两龙相抱、双港交汇,处处小桥流水,百花夹岸,风光奇特。天龙古刹主祀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偏殿供关圣帝君。两殿两室和斋堂、厨房,占地400平米,建筑面积300平米。……真乃深山藏古寺,躲过了‘文革’的一场浩劫。”这真是值得庆幸,古刹得以古色古香地保存原貌,我想这也许就是天龙的造化。这一段真实的记载,让我不再满足于“意游”,而对天龙山和天龙古刹产生了一份按捺不住的神往。
       于是,我们开始了实地游览的行程。由于相约前去天龙古刹的几个人都在赤壁城区,靠步行是不可能的,隔着甚嚣尘上的城区和赵李桥镇这段路,还要进入云山漫漫的柳林村,可想而知非一步之遥。我便自告奋勇地为大家驱车代驾,在路上跑了一个多小时,行至绵延数十里的天龙山北麓,车子就不能开了,因为前面都是石子儿与黄土混合着的乡村道路,有的部位还有积水,再加上逼仄,硬要行车就是铤而走险。我们显然不会冒那个险,我把车子泊在一幢村房前硬化的水泥场上。
      这会儿,步行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结伴行走在两山对峙而形成一条峡谷的山道上,山道两边是叮咚流响的溪流,俨然天龙山派出一支神气的乐队,为迎接我们奏响了一支天籁般的妙曲。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放眼两边青山抱翠,迎面清风徐来,沿途能闻到鸟语花香,真乃妙不胜言。我们走了好长一段山路,一点都不觉得累,还感到特别舒爽。
      与我同行的那位宗教人士比我大几岁,我称他兄长;他身材也比我高大,显得干练。他以前去过天龙古刹,他对天龙山的印象很好,说这里是赤壁市的“世外桃源。”这么说也有道理,如今的赤壁市境内值得一游的原生态高山林区可以说百分之九九都被游人蜂拥而至,继而炒热,难免受到污染。而剩下的百分之一未受到任何污染的地方,应该就是天龙山了。不是吗?赤壁的随阳葛仙山的万亩樱花每到花季,前来观花赏景者络绎不绝,路上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免不了惹来满山尘埃;还有三国古战场的金鸾山、南屏山,以及弄影陆水湖、高耸白云间的赤壁雪峰山、尖峰山等处,每到旅游旺季亦复如是。而唯独隐身在赤壁、崇阳和通城三县市山地交界处的天龙山,无游人清扰,只有山僧清修,它自然就成了赤壁市自古至今少有人探访的处女般纯净的原生态林区景观。
      在山重水覆的行进中,我们谈笑风生。忽然兄长提醒没有去过天龙古刹的我们说:“前面不远处,有一条溪涧,要打赤脚趟过去。”乍一听,就有点发愣。我从小到大,至今年过半百,高山矮山哪样的山没有爬过,但是过沟越坎、跳涧攀崖,要上就上,要下就下,披荆斩棘所向披靡,还从来不需要打赤脚过去过来。一会儿,前面还真的出现一条溪涧,流水哗哗作响,宽约丈许远,恐怕就算挑战国际奥林匹克赛区的跳远选手,也跳不过去。走到溪涧边儿,我哪敢逞能起跳呢?只好默不作声地把脱下的鞋提在手里,打赤脚踩着水里的鹅卵石,一步一步地探着深处没过膝盖的流水趟到对岸上路。再回头,兄长还没有过来,只见他背上驮着一位女同志慢慢地趟过来。他这么照顾女同志,我除了暗地称赞,还有些愧疚。照说这么卖力的事应该由年纪略小的我代劳,可是我自然条件差了一点,身材瘦弱,不胜负荷。要是由我背那位女同志,有可能走几步,没有趟过岸去,还会摔倒在溪流中,那样两个人的身子湿透了,一定非常尴尬。尴尬倒在其次,若湿着身子就不宜去礼拜深山里的天龙古刹,那样会犯不敬之忌,结果只能“打道回府”,改日再来。可选定一个日子又是多么不容易哟!我这么思想着,那份内疚随之释放得所剩无几了。
       在兄长驮着那位女同志趟过第二条溪涧的时候,我脑海里却又浮现出一个特定的情景——
       昔日一位和尚驮着一位女子过河,被结伴偕行的小沙弥看见了,过了许久,他还问起这事:“师父,当时,您驮那位姑娘过河是个么感觉?”师父说:“我当时就放下了,什么感觉都没有。”就因为这个故事的启示,我不想多看兄长驮着那位女同志过溪涧的情景,只怕看多了,像那个小沙弥一样“放不下。”一会儿,我受到感动,不但兄长“放下”了那位女同志,那位女同志也把自己“放下”了,当面临第三条溪涧之际,那位女同志感觉兄长驮着她趟过去,比较吃力,便干脆去了矫情,把牙关一咬,裤腿一卷,也打赤脚趟过去,这让我看到了那位女同志坚强的一面。
       沿着峡谷继续行走了几里路,在隔天龙古刹不太远的途中,又遇到两处溪涧需要脱鞋打赤脚过去,这样脱了穿,穿了脱,重复了五次,也就是总共趟过了五条溪涧,让我着实对跋山涉水,尤其对涉水有了深刻的体验,甚至认为这是天龙山的“天龙”在考验我们朝拜天龙古刹的那份虔诚。应该说,我们没有让“天龙”失望,我们就要成为天龙古刹的香客了。随着五条溪涧和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从我们脚下逶迤而过,我们终于看见了前面的缓坡上矗立着一座造型古朴屋宇庄严的寺庙。兄长说,那就是天龙古刹。走过去看,轩敞的青石大门两边镌刻着一副黑底黄字对联:尘世路间不觉忙忙终日,天龙寺内何妨息息片时。这其中的禅味,仿佛是劝人“放下”尘世终日没完没了的忙碌,不如到天龙寺内来歇息片刻,也好参禅悟道,求得解脱。
      从古刹正前门进入,抬眼就见背对门外的韦驮菩萨手执宝器,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前面的殿堂,那种护法的神威令人肃然起敬。殿堂内宽敞宁静,上方供着三尊巨型烫金饰彩的佛菩萨塑像,我们一进去就争相敬香,一般是从一炷香里取三枝香来点燃,再上供,也就是插在佛菩萨塑像前的香炉里。为什么要取三枝香,而不宜取二枝或四枝或任意所取呢?这是有讲究的,因果律云:凡俗之人之所以难以脱离生老病死,而轮回不断,受苦无穷,是因为“贪嗔痴”蒙住了人的清净心而狂心不止。取三枝香点燃上供,其寓意是:三枝香代表“贪嗔痴”三数,点燃就是要将人的贪心、嗔心、痴心焚毁灭掉,上香就是求得佛菩萨的加持,放下一切妄心,而归于清净如镜的空性,直至大彻大悟。
      上香之后,我们依次跪在蒲团垫上礼拜佛菩萨。许多人觉得这不过是一种仪式,甚至认为是迷信,其实他们哪里清楚,凡俗之人因“贪嗔痴”作怪,起心动念都是“我”字当先,极端自私,甚至为此争斗不息,故而都是“罪恶”之身,而佛菩萨或圣贤仁者起心动念都是为了利益众生,根本“无我”。佛经云: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因此可以说,到寺庙里拜佛菩萨,能够“拜”掉了我们贡高我慢的无明业障,我们的心会逐渐变得平静,处事便冷静,静能生智,有了智慧,人不激动,不慌乱,办事就顺利得多,做事业也容易成功。
       这殿堂两侧还供了一尊尊护法神像,我们一一礼敬观瞻。仰首殿堂屋顶,那方木圆柱拱起的橼檩新旧交并,有明显修缮的痕迹。还有殿堂入口的两侧留有两口面积不大的天井,照说这是排水用的,可是对应天井的屋顶上盖的是亮瓦,显然要是下雨,特别是下大雨,雨水便会从亮瓦顶部流向屋檐滴下来。那么在修缮之前,单纯用于排水的两口天井现今已不再作排水之用,只作观赏之用。在殿堂左侧还有一间长方形的房屋,上方靠墙处供着三尊佛菩萨泥塑像,虽有陈旧的痕迹,但不失庄严神圣。稍前的香炉前,还点着一盏照亮众生心量的油灯,下面同样放置几个供香客礼拜的蒲团。
       据一位在我们之前就来到天龙古刹的香客介绍:这三尊佛菩萨泥塑像,以前供在正殿,是后来正殿里请来了烫金饰彩的佛菩萨塑像,才移供到这间房屋里来的。这座天龙古刹有四百多年的建造历史,尽管躲过了多个朝代的兵燹和“文革”的浩劫,由于年代久远,累经风雨剥蚀,几欲颓圮。几前年,一位刚刚退休的女居士夜梦天龙山的茅草丛中三尊金菩萨闪闪发光,继而又见一位天神在天空朝她微笑,并问道:“你认识我吗?”女居士说:“不认识”。那天神便告诉她:“我叫天龙”。女居士醒来后,便不辞辛劳地跋山涉水来到天龙古刹还愿,牵头组织募捐21万多元,整体翻修这座已成危房的天龙古刹,在屋顶重新加盖了新瓦,对原来的土砖内外墙面,施以建筑饰材护理加固,并在寺庙右侧加建一间隔成两厢的房屋,以供僧人修持、休息之用。另外在古刹的右后方,建了五观堂,即两间作烹饪和餐饮之用的瓦房,还在山地上埋下了自来水管,把清澈甘冽的山泉水接进室内,供人饮用;在古刹的右前方,新建了一座高约两米的塔状香炉,还硬化了屋外的场子,可以想象整个修缮工程很费周折,单纯就水泥河沙砖瓦等建筑材料,要从十多里的山外运到山上来,经过一条条崎岖的山道和横流的溪涧都是够呛的。但是这些困难都一一克服,我们从一份张贴墙头排出姓名的功德榜上发现,地方信众或村民都积极响应并大力支持天龙古刹的修缮募捐活动,使这一处佛教道场得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原貌。
       午间,我们一行数人围住五观堂内的餐桌与守庙人——那位头顶蓄发、下巴留一撮胡须的男子一起用斋。共餐的信众谈了一些令我入耳难忘的事情。
      听说山西五台山有一位僧人去年来天龙古刹住了几个月就因故离开,最近又会来此住寺长修。难怪我们在天龙古刹的里里外外穿来穿去,都没有看到身披袈裟的师父。守庙人忽然有些情绪地谈到他与五台山来的那位僧人在理事作法上意见相左,在座的一位香客颇有涵养,想加以劝说,却又机趣地绕开话题,借用台湾海涛法师讲经时说的 “五观若明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的对子引起他的思考。守庙人悟性不差,熙然而笑,当即表态:“过些时,那位僧人来了,我会求教于他,以化掉我这个俗人自以为是的习气,以了却‘三心’,向‘五观’明彻的高僧大德看齐!”当下我们朝他拊掌称好。
       还听说现今在赤壁雪峰寺修行的力乾法师来过这里,他观察这座隐在世外桃源般的天龙山后,见这里远离尘嚣,处处鸟鸣山幽、泉流林静,无人打扰,空气清新,便情不自禁地称赞:天龙山是一处特别适合于隐居、养生和僧道修行的天然氧吧!
      斋膳过后,我们漫步于依山旁溪的天龙古刹前前后后,感觉两边对峙而绵延数十里长的山脉果如双龙游弋,于此高耸的天龙古刹坐落处浑然合抱,凝聚成一股钟灵毓秀的天然气势,无比神奇。而峡谷中一条溪涧总在平缓处低吟浅唱,在陡峭处悬瀑高歌,分明是一条贯注整座天龙山的气脉,让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峰一峦都如此的森罗万象、引人入胜。
       返程时,一行香客行走在天龙山上的那条神龙般见首不尾的峡谷之间,望着两边对峙而陡峭的峰峦上郁郁葱葱的植被,恍若绿色屏风一样已然把初夏的暑热堵在山外。虽然下山要步行很远的凹凸不平的羊肠鸟道,照说很累,可是由于一路上都有山影树阴,凉爽爽的,谁都不觉得累,倒觉得自己就在这座天龙山上做了一回神仙,显得格外的轻松快活。再次打赤脚趟过重峦叠嶂间的一道道溪流,竟然感觉铅华洗尽,人变得像天龙一样超脱,像天龙古刹里清修的古佛一样清净,仿佛不是我们在游天龙山,而是我们被天龙山所游,被天龙古刹所游。游出来的却是另一重境界——当一行香客再次乘坐我自驾的小车,奔驰在天龙山外紫陌红尘间、繁华街巷间的时候,我们宁静的内心不再被外境所扰,依然清净地观照着天龙山的神奇,天龙古刹的神圣。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收起 理由
烽火连篇 + 2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14
发表于 2015-6-18 16:5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游记让我身临其境,神游往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6-18 12:56 | 只看该作者
以行踪为序,介绍了天龙山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6-17 22:40 | 只看该作者
听说,是儿子为了了却妈妈的心愿,重修山门,重塑金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6-17 22:36 | 只看该作者
请问,线路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6-17 17:02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很艰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6-17 1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6-17 10:09 | 只看该作者
好风水,好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17 07:50 | 只看该作者
好游记!没理由不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16 15:1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应该图文一起来写游记比较好   毕竟很少人喜欢看文字 看图片的比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6-16 15:12 | 只看该作者
清道夫 发表于 2015-6-16 15:11
我没去,帮人发的

有机会去,看来要爬山涉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0-5 23: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