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96|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赤壁市峨石宝塔山下诗碑的是与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6-5 1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赤壁市峨石宝塔山下诗碑的是与非
龚经济


《莼塘夜月》:季鹰去后几经年,存得莼塘思惘然。十里香晚生沅瀣,一泓秋影漫婵娟;全羡元复当时美,宝鉴空悬此夜圆;相对清光照今古,飘零降客不成眠”。赤壁市城市建设近几年来,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公园亭阁,环城护道,治污排渍等设施不断完善,人文环境日臻完美。特别是河滨人行道,健身和游玩的人们逐渐多了起来。亭阁石柱上的诗联为景观增添了亮点。

每当走到“莼塘夜月”诗碑时,我总会有意或无意看它一眼。起初,诗意确实不懂,总想找个人讨论一下是谁写的,季鹰是谁,诗境是何意?多次的疑惑,不由得我自己査找资料,然后,在《蒲圻文史》第一辑第107页“蒲圻八景”中找到了《莼塘夜月》的真谛。与之比对,此处诗词有不妥之处,即第三句“十里香晚生沅瀣”的沅瀣是“沆瀣”, 第五句“全羡元复当时美” 的“全羡元”是“金羹无”, 第八句“飘零降客不成眠” “降客”是“孤客”。到底孰是孰非,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来读此诗。

一、季鹰其人:三国孙吴大鸿胪张俨之子张翰,字季鹰。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张俨死后东吴被西晋所灭。
季鹰才华出众,善写文章,性格放荡不羁。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在洛阳官至大司马东曹掾。因不愿卷入晋室“八王之乱”,加之特别喜欢家乡鲜美的菰菜、莼羹、胪魚脍,写下著名的《思吴江歌》“秋风起兮叶木飞,吴江水兮胪正肥,三千里家未归,恨难兮仰天禁”。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邀名之爵乎?遂命驾而归。中国诗学就有了“胪莼之思”。

二、莼塘其境:蒲圻原有八景:“萧堤春涨、叠翠晩钟、丰财夕照、洼樽怀古、北河晩渡、莼塘夜月、荆泉灵贶、石笋凌风。”从八景所述结合当时地理情况如是﹕莼塘离宝成门(西门)以外三公里。过去城东叫“东洲”, 前面所提到的“萧堤春涨” 就是东门过河的“七十年代鲍家房屋地的小山包”;出了西门就是“西洲” 然后是和尚岭,(峨石宝塔)牛角潭,莼塘 ,即称望山的莼塘吴家就是莼塘所在地,这里有一个面积约十亩的水塘名曰“莼塘”。记得在六十年代陆水河枯水季节,伙伴们涉过浅水沙滩到塘中捞莼草喂猪。我们称莼草为“水浮莲”。也就是“莼塘夜月”的所在地。

三、从时代背景看《莼塘夜月》:根据《蒲圻志》第32页大事记史料记载,633年(唐·贞观七年)县治由陆溪川迁回鲍口,即蒲圻。1352年县署毀于战乱。元朝末年,湖广(湖南湖北统称湖广)地区红巾军与元军以及朱元璋厮杀拉锯主要战场,社会动乱。田畴荒芜,十室九空。当时允许插标占地,出现了“江西填湖广”的史诗。也就是说蒲圻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北宋时期由江西迁到了蒲圻。这时的人可能没心情组织写“蒲圻八景”。只有在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县劳光泰在西门外马鞍山上主修“峨石宝塔” 之前才会做这等公益活动。而峨石宝塔在蒲圻八景中没有,显然可见八景诗应该写在 1836年以前。

至于“季鹰” 是否本诗所指的人,我们可结合八景诗之一《萧堤春涨》诗句“约我寻源访仙隐,定随刘阮到天台”中的刘阮,汉明帝永平五年(28―75年)的故事,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望山上有一桃树。遂采桃充饥,后遇二女子,姿色妙绝,见刘阮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欣喜。问来何晩耶?因邀还家。至暮令各一帐,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其地草木气候常如春时,二人停半年还乡,子孙已历七世。以刘阮为典来表达作者心情的修辞,借典抒怀实质上与《莼塘夜月》心境如出一辙。

四、从诗词创作特点看《莼塘夜月》﹕诗词创作讲究起、承、转、合。词性对仗,平仄相对的规则。诗词第一二句属起,它总揽全诗,诗一开始就是“季鹰”,说季鹰已经走了,留下莼塘惘然的思念。但季鹰到底有什么值得人们思念呢?诗的下句就有所交待,承与转的关系就显现出来﹕季鹰喜爱莼羹,喜爱胪魚。也就是爱江南独具美味佳肴的文化。文豪之所爱,也就出现了“胪莼之思”诗意必然;于是“十里香晚生沅瀣,一泓秋影漫婵娟”之感慨。十里香晚的“香”便不言自知,但“沅”字的出处是湖南的沅江,沅与瀣组词显得生硬。“沆瀣”(仄声)是联合词组的名词,指夜间的水汽。婵娟(平声)名词,月亮的别称,名词相对,两者结合天衣无缝。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如果用“沅瀣”就不如“沆瀣”一词效果好了。

“全羡元复当时美,宝鉴空悬此夜圆。”全羡﹕它是名词吗?不象。从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看,宝鉴可称作该句之主语;全羡可视为副词,但不能作主语用。它在句子充当什么角色也不清楚。所以,宝鉴,(名词),镜子别名,也暗喻月亮,应该是名词相对。那么只能是“金羹”相对,所以“金羹”(平声)对“宝鉴”(仄声)是最合适的了。“元复”对“空悬”不如“无复”对“空悬”好。上下句意思是莼羹的鲜味没有办法复制以前的美,秋夜的月亮再圆也是空悬着的叹息。因为没有美味佳肴,相知的人已去,美好的夜晚也只有诗人我在欣赏。

“相对清光照今古,飘零降客不成眠”是全诗的总结。美丽的月光啊,你曾经照着季鹰,今天也照着我,此情此景,叫我这飘零之人怎么不思绪万千呢?降客,从何而降,降客有多少,是一个人不能眠,还是大家都不能眠?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孤客不能眠诗词的全呼后应,逻辑思维浑然一体,整篇诗词围绕主题“莼塘夜月”,真可谓不朽佳构。理所当然,《莼塘夜月》应该是:

季鹰去后几经年,存得莼塘思惘然。
十里晚香生沆瀣,一泓秋影漫婵娟;
金羮无复当时美,宝鉴空悬此夜圆;
相对清光照今古,飘零孤客不成眠。

一座城市的辉煌不是它的建筑,而是它的文化。黃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它们立足历史经久不朽,是无数个伟大诗人用心血和智慧的凝结,千古流芳是它灿烂的文化。赤壁城市文化建设,已经迈出向善的起步,但希望能走好更踏实的一步。

2016年6月3日于陆水河畔新梅岭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5 赤币 +100 收起 理由
老黄牛CXY + 50 很给力!
烽火连篇 + 2 关注中,本帖已推至赤壁热线网站首页。
超级好人 + 1 不知所云 文笔一般 太高雅看不懂
刘雨潇 + 2 + 50 片片好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27
发表于 2016-9-21 01:05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北宋时期有误吧,江西填湖广应该是元末明初,我家原本应该是在新安郡,安史之乱自良公迁往江西修水,而后也可能是在江西填湖广的时候迁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6-6-11 18:09 | 只看该作者
暖色底片 发表于 2016-6-6 18:40
前几天“李氏家族”首卷记载信息是这样推算:他们祖先由江西迁移到嘉魚九代(约180年)然后迁吉阳乡(洪 ...

江西先到嘉鱼再到赤壁,应该是璠公世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6-10 09:08 | 只看该作者
遂采桃充饥,后遇二女子,姿色妙绝,见刘阮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欣喜。问来何晩耶?因邀还家。至暮令各一帐,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
看到楼主所引用的文字,深感浪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6-8 18:53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赤壁文化可挖掘的内涵实在太多了,如果市委宣传,文化等部门組织一部分有志者、退休者及文化工作者多"钻牛角尖'',理顺一些讹误,也是一件推广赤壁、造福子孙的善举。难道现代的人民政府还不能比一个劳光泰前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22:07 | 只看该作者
老黄牛CXY 发表于 2016-6-7 18:03
先生高人也!我也有一些疑惑,但无先生如些精准之考证!城市需要文化,热线需要先生!点赞!

其实,蒲圻民间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和民俗。各个姓氏家族也录载了不少。我看过几个族谱卷首,假若市有关部门把各种版本加以综合性整理,我们对外宣传赤壁就不会感到乏力,有些景点文化确实与赤壁品牌感到逊色。
不着油盐的话,打扰大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22:07 | 只看该作者
老黄牛CXY 发表于 2016-6-7 18:03
先生高人也!我也有一些疑惑,但无先生如些精准之考证!城市需要文化,热线需要先生!点赞!

其实,蒲圻民间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和民俗。各个姓氏家族也录载了不少。我看过几个族谱卷首,假若市有关部门把各种版本加以综合性整理,我们对外宣传赤壁就不会感到乏力,有些景点文化确实与赤壁品牌感到逊色。
不着油盐的话,打扰大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6-6-7 18:03 | 只看该作者
先生高人也!我也有一些疑惑,但无先生如些精准之考证!城市需要文化,热线需要先生!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6-6 19:57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给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6-6 19:04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8:40 | 只看该作者
秋声 发表于 2016-6-6 16:13
元朝末年,湖广(湖南湖北统称湖广)地区红巾军与元军以及朱元璋厮杀拉锯主要战场,社会动乱。田畴荒芜,十 ...

前几天“李氏家族”首卷记载信息是这样推算:他们祖先由江西迁移到嘉魚九代(约180年)然后迁吉阳乡(洪山乡始祖)离今年750年。此计算方法我按《李氏家谱》参考的。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9年,元朝1271——1236年。因为各种版本谱说法不一。具体年代只是参考。
谢谢各位朋友浏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1-11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