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17|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来英妈的传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2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随阳山里客 于 2013-10-2 19:40 编辑

                                                                              来英妈的传说

    从汀泗到随阳洋泉畈,有一条四十几华里的古道,曾经是商贾贩夫往来不绝。古道过洋泉畈延伸到崇阳,山里的树木竹篾、药材、飞禽走兽等山货,经过这条路挑运到汀泗,再沿官道水路,或北上汉口,或南下岳阳长沙。没有人知道是哪朝哪代开始,先人开辟了这条山里山外互通有无的古道。

    许多年前,一个秋天的黄道吉日,古道出现了一支迎亲的长队。这是随阳李家的儿子迎娶泉口彭家的女儿。他们的父辈是古道上的伙伴,在汀泗街酒馆油腻的酒桌上,定下了儿女的终身大事。娶亲的长队在被历代挑夫的汗水浸渍得发白的山路蜿蜒前行。新娘乘的不是花轿,而是坐一匹威风凛凛的高头白马。山路两侧重重叠叠的枝枒,挂乱了新娘昨夜精心梳过的头发,甚至崭新的绸缎婚服的袖子被挂了一道口子。新娘只得下了白马,她习惯了平地的三寸缠足,显然不适应山路的崎岖,她娇羞地被新郎驮在宽厚的背上。她第一次被男人山一样的气息熏得晕眩。从那个时刻起,她就意识到,这一生注定了与山融为一体。

     许多年以后,人们的想像力无法把拖着乱糟糟扎得像大扫把的柴草,惊起一路灰尘的来英妈,与当年山外来的那个明眸皓齿、身段挺拔的新娘联系起来。因为过度劳作和生育,她日渐孱弱的身体被岁月锻压,弯曲得像一把锄头,以至走在路上,常常被陌生人误以为她在找不小心遗失的东西。

    到山里的第二年夏天开始,来英妈生产过七个孩子。七个孩子夭折了六个,夭折的年龄都在半岁到七岁之间。第三个孩子夭折后,有人谣传:来英妈是前世的冤孽太深,今生遭冤孽投胎来报应。第四个孩子在半岁时夭折,云游路过的巫师说,必须把孩子的尸首埋在堂屋的门槛下----冤孽经千人踩、万人踏,永世不得翻身,才能绝了后患。来英妈没有答应,她不信自己身体里掉下来的骨肉是自己的冤孽。来英妈让人上楼撬起一寸厚的木楼板,锯钉成齐齐整整的木匣,将穿戴一身新的孩子入殓,埋在向阳的公坡。六丘小坟茔依次一字型排着,丘丘浸透了来英妈的泪水。来英妈不识一字,孩子们的生辰八字和忌日却像是用刀子镌刻在她的心口。每逢这些日子和思念孩子们的时刻,来英妈都会来到孩子们的坟前,或嘤嘤泣诉、或凄寂而坐。一个黃昏,心憔力悴的来英妈哭累了,倚在坟边睡着了。冥冥之中,她依稀听到了孩子们说话的声音。七岁的姐姐说,三弟,你跟她回去吧,每次来哭哭泣泣的,好嫌人。三弟说,我要跟姐姐在一路。七岁的姐姐说,三弟听话,到你岁结婚大典的半夜,姐姐来接你。

     十个多月过去后,来英妈产下一个健健康康的男婴。为了好抚养,家里人给他取了个叫“狗逼”的贱名。来英妈没有向任何人点破她知道的秘密,这个秘密像一块沉石压着她。黃泥巴滚土,滚成牯牛。狗逼到了十八岁,到了谈婚的年纪,来英妈托大嘴媒婆到崇阳板坑为他说了一门亲事。洋泉畈一畈稻田,丰年时家家稻谷满仓,那时山里少有这般富饶的地方,山上深处崇阳板坑一带有女儿的人家,都愿意把女儿搁在洋泉畈。狗逼成亲那天,盆鼓乐队吹吹打打,土铳鞭炮一路鸣放。李家二进带天井的堂屋,摆满八仙桌。劝酒声,恭贺声,猜拳吆喝声,不绝于耳。沉石一样的秘密,随着半夜的临近,压得来英妈透不过气。闹洞房的人散了,喧哗潮水一样退去,深夜的寂静像一只张着大嘴的恐怖的巨兽。来英妈竖着耳朵坐在火塘边,火塘的旺火,把中央吊钩上茶壶的水催得滚开。隔壁新房的新人大概上了床,婚床是老式宁波床,床顶及三面密封,正面台凳两扇门。来英妈眼睛都不敢眨。她听到楼板“卜咚”一声响,知道是冤孽来了。在新房的门缝,她看见一道一尺长的亮光闪下木梯。她一脚踢开门,闯进房,看见亮光钻进了台凳上新人的綉花鞋。来英妈把一满壶抛开的水淋过去,绣花鞋乱跳,“吱吱”叫了几声,就没有了动静。来英妈伸进铁火剪,夹出一条一尺长的乌红蜈蚣。狗逼在床上问:娘,你在做么事?夹到一只老鼠,来英妈说。

     ......我有记事的时候,来英妈已经很老了.她永远是黑衣黑裤黑鞋,衣是腋下系着布绊扣的衣,裤是大围腰裤。厢房里,来英妈的言语令人毛骨悚然。那些去世了的亲人,无论是年代的远近,她都能活灵活现地和他们对上话。就连阴间的陌生人,都会到她的厢房造访。因为常听到她问:你是哪一个稀客呀?门角落有椅,你自己搬了坐!她常常把过去和现在混淆起来,时间被她颠三倒四,谁也搞不清白她说的是当时的感觉还是在回忆过去。

    山里的人家,无论煮饭炒菜还是取暖煮猪食,全靠烧柴。砍柴是老人和小孩做不完的家务事。我到了能上山砍柴的年龄,学校还是半日制。每天放学,匆匆吃过午饭,就拿着柴刀,与伙伴们成群结队进山。那时的来英妈,在天气晴好的日子,每天砍柴不止。她砍的是茎干很小的灌木。来英妈砍柴的地点,固定在向阳的南坡,这里灌木丛生。来英妈一批批把它们砍倒,待时光依次抖落它们的叶子,再依次捆好,驮在弓着的背上拖回。她砍柴的南坡,大人们没有谁去打扰,孩子们更被六丘小坟的传说吓得路过公坡边缘的小路都是胆颤心惊。我少小离家,公坡,一直神秘地藏在我记忆的深处。

     我对来英妈最后一抺的记忆,是穿过老屋堂屋的大门,看到她坐在天井傍。天井是青石砌的,阳光从天井上方口字型的天空沷刺刺地泻下来,数不清的纤尘掺杂其中,象茫茫宇宙运行的星球,漫不经心而有条不紊地游荡.天井的左右,是木格窗的厢房,朩格窗下老青砖的墻,隐约浮现一尺高暗绿的青苔,来英妈坐在右厢房门槛外的矮杌上,上半截身子伏着干瘪的双腿,垂下来鸡爪般的右手,拿着一把已经斑驳得象鱼骸的蒲扇,下巴搁在膝盖上,稀稀落落的头发干涩枯白,眼帘象挂着的破麻袋.差不多每一个暑天的午后,她都是这样坐着,如一尊被时光凝固的老木雕.许久,鱼刺般的蒲扇动一下,证明老木雕还有生命的迹象.

     2008年正月,我和我哥回家乡拜年。我们走由官塘经黃沙回随阳的公路。昔日走汀泗经双石的古道,早已被岁月的尘埃湮没。我们在宗族的祠堂拜了祖宗,放了鞭炮,然后上山祭拜了我们去世三十一年的爷爷和二十八年的父亲。屋场的没有了往日热闹的景象,到处是丛生的枯草。枯叶夹着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在寒风中回旋起舞。我和我哥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去看看早就无人居住的老屋。少儿时光无限温馨、自在宽阔的老屋,时隔多年后,看起来是这么逼仄、狭窄。同幢隔壁两进老屋天井边来英妈住的厢房,门窗被蛀虫咬得七零八落。门框边小小的狗洞,早就没有了鸡狗的进出,现在被老鼠或狐狸的爪子爬得肮脏滑亮,老屋成了狐鼠们的乐园。来英妈去世二十多年了,那时我还在当兵。狗逼爹去世也快满十年,那时我在南漂。他的三个儿子----论辈份是我们的叔辈,都在外面成家立业,也很少回来......

    祖辈付出无数艰辛和血泪的家园,正在被我们逐渐放弃。故乡,正在无可奈何中慢慢老去。











            2011.10.5.于东莞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2 收起 理由
老青果 + 2 很给力!
村夫遥星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1-10-5 23:15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3960156098160634767_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23:19 | 只看该作者
懦夫救星 发表于 2011-10-5 23:15

唉,何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0-5 23:22 | 只看该作者
小说还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0-5 2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爬上墙头看红杏 于 2011-10-5 23:24 编辑

楼主文学功底深厚  写的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0-5 23:2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充满乡情的文章,不可多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0-5 23:30 | 只看该作者
来英妈?冒听说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0-5 23:33 | 只看该作者
苍天有眼啊,让我在有生之年得以观得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23:35 | 只看该作者
赤壁華哥 发表于 2011-10-5 23:22
小说还是。。。

有传说,有真情实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23:36 | 只看该作者
爬上墙头看红杏 发表于 2011-10-5 23:24
楼主文学功底深厚  写的非常好

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26 06: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