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光影综合] 张国田:摄影的繁荣与孤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冬日清冷,从办公室向下望去,只见灰白二色,连街上行人的颜色也变得单调许多,仿佛这个冬天与以往的任何一个冬天没有什么不同,但终究是有许多的变化,从眉头到心头。

  秋收而冬藏,对于地处北方的人群而言,“猫冬”是一年最大的事情,在白雪茫茫中,数落着一年的收成与对来年的憧憬。对于现代生活下的我们,“猫冬”这样的生活多少有些可望而不可及,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用一整年的时间来观看、思考,确实比较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无论怎样,依然让人有回顾与展望的希冀,当然,是关于摄影的。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器材的普及,摄影的人群越来越多,作品也越加的丰富,每年的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都会有各种形式与风格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平遥的秋天时常落雨,斜风细雨中那些室内外的图片往往呈现两种不同的状态,这情形,非亲至平遥现场不能体会。

  作为一个参与了整个12年平遥大展的人而言,PIP就像是我的秋收,看硕果累累,看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场景,在时间的维度上却显示出“岁岁年年景不同”的巨大的变化。

  摄影的繁荣是肉眼可见其变化的,从平遥开始,各种各样已经举办与正在筹备中的摄影节,足够使得每个摄影人从春到冬一刻不闲的“赶场子”。这种繁忙,恰是因为一个庞大,而且在持续变大的摄影群体的支撑,以及他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欲望。

  参照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变化,更能看清楚这十余年间的变化:从最开始参与大展的专业摄影师,以报社记者、摄协成员居多,到跨界艺术家的参与,以及最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参与其间。

  对于任何一种摄影现象而言,无论是摄影人群的大幅度提升,或者摄影节与摄影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式的大爆发,归根结底,无非在于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影不再是“摄影师傅”的手艺活,“摄影记者”的特权,而变成普通民众可掌可控的玩具,换言之,数量的增多,实在无需惊喜,也不必讶异的寻常事。

  摄影的繁荣,摄影节与摄影人群的多寡是基础,是表象,而非标志。摄影的繁荣,其考量应以摄影流派、作品完成度以及精品数量为标准:摄影流派或者并非一个准确的词,只是面对外延与内涵不断扩展的摄影本身,必然有“同道而相益”,“同心而共济”者,这种趋同而成的团体,体现的恰是对于摄影的认识程度;作品完成度不仅体现摄影人的技术水准,亦是摄影人思想的挑战,如何通过镜头乃至于后期制作完成自己的预想;精品数量则体现整体的水准如何。

  从这三个方面看,可能的判断是:摄影之门已经大开,但诸位同仁仍需努力。

  从2001年至今,摄影这一行为正逐渐变成“行为”本身,而不再具备其他的意义。被赋予在“摄影”之上的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功能正逐渐被普通民众手中的手机、卡片机、单反所拍摄的各色照片所取代,“摄影”变成某种用以自娱自乐的玩意,一门产业链完整的生意。从器材装备到与“行画”一般的各种“装饰品”,集合了摄影这一行业的大部分资源与眼光,并以此影响着普通民众对于“摄影”的认知。

  与之对应的则是,专业摄影师的作品娱乐性越来越强。这些作品以夸张的想象为基础,将时下流行的各种元素、政治波普强行嵌入作品之中,结果却是旧有的被消解,而新的意义却来不及建立,《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正如尼尔 •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所说的那样,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与此同时,由各地摄协或者类似机构组织的集体拍摄活动也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这种类似古代文人集会酬唱的创作方式,酬唱通常都是热闹的,曲水流觞,宾客咸集,相互唱和,兴尽而归,聚会的意义大于创作的意义,这必然造成所创作出的作品趋同及应付,昔年著名的兰亭雅集,流传至今的也无非是一幅书法作品而已。

  摄影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孤独的,是求异而非趋同的,在常态种寻找变态,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些都迫切需要拍摄者对于所拍摄之物的理解,而酬唱式的拍摄往往不具备这种条件。

  摄影人要时常保持熟悉且新鲜的心态,“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这八个字常常被理解为八面玲珑,而在我看来,再没有比这八个字更能表达一个拍摄者所应具有的素养。惟其洞明,方能直抵事件的内核所在,那些改变了一个时代的照片,不仅仅是摄影师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适当的地点,亦是其对时代精神的判断;惟其练达,方能与被摄人与物产生互动,罗伯特•弗兰克认为“比(捕捉)照片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在,在一瞬间将某个事物捕捉并将其以更为自由的形式加以表现”,摄影师通过拍摄作品,使得被拍摄者得以独立存在,而非自己镜头内的附庸或者死物。

  摄影是一种个人行为,作为整个时代的记录者,技术未必是最重要的一环,判断与自我表达,通过何种方式达到目标,以及最重要的思考。激活艺术的想象,或者回到原点,或者走向未来。

  让自己思考,让手中的相机思考。



  张国田 《映像》杂志社 总编
  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艺术总监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3-2-21 08:13 | 只看该作者
好的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8:20 | 只看该作者
张剑18 发表于 2013-2-21 08:13
好的介绍!

感谢朋友雅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2-21 09:41 | 只看该作者
我确实一直把它当做是自娱自乐的玩意呵呵,自残式地拍回大量照片,塞满硬盘,然后闲暇之时慢慢品味,又逐一删除,除对有意义的记录、比较满意的图片收藏存档外,便将硬盘格式化又重复开始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2-21 09:44 | 只看该作者
嗯嗯……说的好啊。真正的高手是人机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48 | 只看该作者
雄鹰 发表于 2013-2-21 09:41
我确实一直把它当做是自娱自乐的玩意呵呵,自残式地拍回大量照片,塞满硬盘,然后闲暇之时慢慢品味,又逐一 ...

感谢朋友的感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48 | 只看该作者
素面朝天-01 发表于 2013-2-21 09:44
嗯嗯……说的好啊。真正的高手是人机合一

感谢朋友雅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3-1 08:4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要记住这段话:

  摄影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孤独的,是求异而非趋同的,在常态种寻找变态,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些都迫切需要拍摄者对于所拍摄之物的理解,而酬唱式的拍摄往往不具备这种条件。

  摄影人要时常保持熟悉且新鲜的心态,“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这八个字常常被理解为八面玲珑,而在我看来,再没有比这八个字更能表达一个拍摄者所应具有的素养。惟其洞明,方能直抵事件的内核所在,那些改变了一个时代的照片,不仅仅是摄影师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适当的地点,亦是其对时代精神的判断;惟其练达,方能与被摄人与物产生互动,罗伯特•弗兰克认为“比(捕捉)照片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在,在一瞬间将某个事物捕捉并将其以更为自由的形式加以表现”,摄影师通过拍摄作品,使得被拍摄者得以独立存在,而非自己镜头内的附庸或者死物。

  摄影是一种个人行为,作为整个时代的记录者,技术未必是最重要的一环,判断与自我表达,通过何种方式达到目标,以及最重要的思考。激活艺术的想象,或者回到原点,或者走向未来。

  让自己思考,让手中的相机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09:18 | 只看该作者
山之魂 发表于 2013-3-1 08:44
我们要记住这段话:

  摄影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孤独的,是求异而非趋同的,在常态种寻找变态,于无声处 ...

看来朋友从中受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5-1-8 02: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