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零时起,北京市五环路内恢复烟花爆竹禁放。 虽然今年北京的元宵夜依然是“漫天烟火、炮灰满地”,使本已较差的“空气扩散条件”雪上加霜,但璀璨夺目的焰火无疑只是上演“最后的疯狂”,在环保与民俗的理性选择中,在政府和民众的良性互动中,今年春节,烟花可谓相当落寞。 不仅北京。随着低碳、节俭清风劲吹,许多地方旺季烟花销售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流,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在悄然改变。 火药味淡了,花炮生意大不如前 元宵节,是冯艳梅马年春节“工作”的最后一天。上午9点,她来到北京市朝阳区管庄路上的一处烟花爆竹销售点,帮弟弟看摊。“往年这时候,人都是乌泱乌泱的,今年却一直是稀稀拉拉。以前是初六才开始打折卖,今年初一就开始,可顾客仍然不多,收入下降约一半。”冯艳梅的遭遇并非个例。除夕零时至正月十五24时,北京市共销28万余箱烟花爆竹,同比下降27.3%。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春节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致伤情况、空气污染指数均明显下降。除夕、初五、正月十五三个重点日集中燃放时间比往年明显缩短。 这个春节,花炮行业过得有些“冷”。湖南浏阳市鞭炮烟花管理局副局长胡建军介绍说,“北京、上海等一些中心城市的销量下滑最明显。” 雾霾天施压,民众跟进少放不放 “西南某市政府曾是我们的固定客户,每年过年订200万元左右的货,而今年,这个固定客户不再下单了。”中国烟花爆竹协会会长、浏阳东信烟花集团董事长钟自奇说,政府采购基本没有了。“2012年,从元旦到元宵节,大型焰火燃放这一块的收入大约有1600万元。今年,仅仅400万元。”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一年多来,各地节俭清风劲吹。中央纪委下发的严禁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给公款购买烟花戴上“紧箍”。 花炮遇冷的另一重要原因,跟雾霾有关。许多地方制定空气污染防治应急预案,禁燃烟花爆竹列入其中。 春节放假前,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发出倡议书,号召民众少放鞭炮,要求党员干部不放、少放烟花爆竹。 政府的倡议,得到了民众的广泛呼应。众多市民签字承诺“过年不放烟花”的一幕,在北京、西安、南昌、宁波等多个地方上演。“正是雾霾的切肤之痛,让大家的环保意识更强了,从而做到自觉地少放、不放烟花爆竹。”从事法律工作的北京居民王韬如此评价。 烟花少了,年味依旧。各地举办的民俗文化盛宴让群众过了一个快乐祥和的假期。 年味儿还要,花炮产业谋求升级 “燃放花炮是有着一千多年积淀的文化传统,这个行业虽然说不上朝阳产业,但也绝不是夕阳产业。”钟自奇说,当前的危机,也是倒逼花炮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 浏阳市烟花爆竹协会会长卢炳辉表示,“分析当前的市场需求,研制生产更加安全和环保的产品,将是今后大趋势。”在浏阳,一款新型的“无硫发射药”,正在各大花炮厂中推广。更多的新型环保材料,也在研发中。 “不能再以量取胜”,2013年,在政府的引导下,浏阳组建了4大花炮集团,淘汰了124家“小乱差”企业。 眼下的花炮销售,也有“风景独好”的地方。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浏阳2013年花炮出口额增长了14.35%,国际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16日 0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