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开启武汉机器时代的幕后人物、茶商李凡诺夫所属顺丰茶砖厂完整产品面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9: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吃茶去 于 2015-11-8 08:44 编辑

   1863年,李维诺夫在汉口英租界附近的江滩边(今黎黄陂路与沿江大道的交界处),以私人的名义购买了一块地皮,建起汉口顺丰砖茶厂。原料由羊楼洞茶场运到汉口,加工制成砖茶,然后从汉口经陆路水路运往蒙古和海参威,由中亚细亚大陆至俄国内陆。顺丰砖茶厂雇佣中国工人八百名,自行发电,日夜开工,三部蒸气水压机将制成的茶叶挤压为块状。制成品有青砖茶、红砖茶和茶饼等等。1871年,李氏在长江江边开辟“顺丰茶栈码头”,作为工厂产品运销的专用码头,这是汉口长江边上第一个工厂专用码头。1893年,李维诺夫将原先开设在羊楼洞的砖茶厂全部迁往汉口,实行了统一大规模的生产管理。 据传,李维诺夫于1919年离开汉口                                                   摘自学茶仔.候凯东.博客<  汉口茶叶历史与中国第一家机制茶厂俄国“顺丰砖茶厂>

                         虽然距瓦特发明蒸汽机已近百年,这却是古老中国的工业革命
      从茶场到茶厂,武汉进入机器时代.    汉口建起第一家砖茶厂,上千工人以准现代方式组织起来,长江边建专用码头,机器时代刺激砖茶贸易增长,俄国茶商李凡诺夫是开启武汉机器时代的幕后人物。正是他在汉口开设顺丰茶砖厂,将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蒸汽机首次引进到武汉。
       市社科院研究员张笃勤认为,俄国商人在汉口创办砖茶厂,以机器压制砖茶,成为武汉最早的近代工业,它推动武汉成为中国近代三大工业基地之一。
       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认为,以首先开始使用蒸汽机器为标志,武汉工业在汉口以制茶工业起步,激发了民族工业的突飞猛进,进入20世纪后更是一路直追,与上海、天津鼎足而立       (记者蒋太旭  实习生汪峥)
                                           摘自李皖的博客<从茶场到茶厂,武汉进入机器时代(出发:重走中俄万里茶道之六)


2009The Golden Horn Collection 的拍卖会上曾现身一只火车头图案的米砖茶,茶砖正面有一列向西行驶的冒烟火车,其上有中文「顺丰」二字,火车头中心刻有C.B.Л. и Ko几个俄文字母,乃茶商C. B. Литвинов(李维诺夫)公司的缩写,火车後列的几节车厢上,刻有一排俄文小字"ШУНЪФЫНЪ",即是「顺丰」的俄文音译。火车头底部两侧有"No." "A1",应是茶砖的商品编号。火车头最底部书有俄文"ВЫСОЧАЙШIЙ ЦЕЙЛОНСКIЙ",翻译成中文是「最高级的丶锡兰的」意思。茶砖背面则均等分为八个小子块,其上的俄文分别是"ВЫСОЧАЙШIЙ" "C.B.Л. и Ko""No.A1""ЦЕЙЛОНСКIЙ",与茶砖正面的文字基本上是相同的。
   考证顺丰茶厂是当年在汉口最早建立的机器砖茶厂,其所压制生产的茶砖量甚大,该茶厂也接受其他洋行委托制定各式图纹的砖茶,制茶版模多样化。
                                  摘自 【四宜茶话】原创--米砖茶上的近代文明图腾—浅谈火车头图案的历史意义
感谢<四宜茶话>博主,将俄文翻译成中文,並认真的作了解读,拜读该博文后,我比对实物,才知道这块米砖茶,是顺丰茶厂生产的。我把实物照片贴在下面,供各方人士考证。














                                             
  此砖茶外形尺寸24*18.5*2 公分       重1000g                                             

                                       C.B.Л. и Ko    茶商C. B. Литвинов(李维诺夫)公司的缩写,   

        1863年,李维诺夫  在汉口最早建立机器砖茶厂。


   1871年,李维诺夫 在长江江边开辟“顺丰茶栈码头”,作为工厂产品运销的专用码头,这是汉口长江边上第一个工厂专用码头


   1893年,李维诺夫将原先开设在羊楼洞的砖茶厂全部迁往汉口,实行了统一大规模的生产管理。


   李凡诺夫,旧俄喀山人氏,生于?年、卒于?年。1861年来华,1919年移居美国。在华经商、居住58年 。


   如果没有作家胡榴明的《武汉老公馆》著作发表,如果没有各界人士提供的资料,可能连这份简介都没有。


   如果没有政府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没有湖北省政府关心,武汉十余位专家动议“中俄两国联合万里茶道”申遗及长江曰报组织“重走中俄万里茶道”活动,可能连李维诺夫是喀山人氏都不知道,更惶论‘俄国商人在汉口创办砖茶厂,以机器压制砖茶,成为武汉最早的近代工业,它推动武汉成为中国近代三大工业基地之一。这样真实的赞誉。


      如果没有‘四宜茶坊’无偿奉献砖茶类的研究文章,诸位也看不到此砖,因为本人不懂外文,不能指鹿为马。


     为什么连份 象样的简介都没有,作家胡榴明写道:‘ 十九世纪的中叶至二十世纪的中叶,整整一百年的时间里,这里演绎着一段历史,中国与外国,东方与西方,侵入,占有,争斗,掠夺;接壤,撞碰,汇合,交融,一段被无数层颜料涂脂抹粉不清的历史。当我试图去掀开那一页,我才知道做这件事有多么难。逝去了,逝去了,灰飞烟灭。武汉文史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1966年或是1967年,汉口天津路6号,原英国驻汉口总领事官邸的后院里,武汉市文史馆里的馆藏资料被红卫兵架起火来直烧了两天两夜……


    “烧了两天两夜”,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谁也不能说具体。你只能想象,翻卷的红火,滚动的黑烟,灰白色和灰黑色的纸屑,薄薄的,皱皱的,轻轻的,一片,两片,无数片,风吹落花瓣似的从火焰里从黑烟中,飞起,飘零四散,灰飞烟灭……两天两夜,烧毁了多少纸,多少写满了字的纸,那些,都是历史。


    三十多年以后,当我寻找,人们说“你要的,没有!”

    我要的,没有。上一个世纪上两个世纪的故事,那些附在历史背面的故事,如同燃烧的纸屑一般灰飞烟灭’。


                                                                                  摘自:胡榴明:我与《武汉老公馆》


借用‘四宜茶坊’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历史总在不经意之间留下痕迹与予后人探索和追求。砖茶在早期

是塞外民生必需品,因此这些文物也就记录了当年社会的一些生活资讯。也有人依然在努力保存往昔的历史资料


邓九钢先生所作‘茶叶之路’就是我欣赏的作品。随着茶叶之路逐渐被人所知,应该会有更多有心人加入探索历

史的行列。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5-11-6 19:42 | 只看该作者
当我试图去掀开那一页,我才知道做这件事有多么难。逝去了,逝去了,灰飞烟灭。武汉文史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1966年或是1967年,汉口天津路6号,原英国驻汉口总领事官邸的后院里,武汉市文史馆里的馆藏资料被红卫兵架起火来直烧了两天两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08:54 | 只看该作者
一段历史不会因烧毁文字记录而湮灭!随着茶叶之路逐渐被人所知,应该会有更多有心人加入探索历  史的行列。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9-22 15: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