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肉松拿到水龙头下冲一冲,剩下的一团絮状物体竟然是“棉花”?近日,赤壁人的朋友圈里,内容类似的视频中,拍摄者就是这么信誓旦旦地认为。
棉花接触火焰后立即燃烧,会有纸烧的味道。
涤纶、锦纶燃烧时有黑烟滚出,气味呛鼻。
肉松燃烧时外侧先变得焦黑,之后内部一点点被烧黑,会发出嗞嗞声,伴随着焦糊的味道。
肉松纤维浸水后,会下沉到水底。
洗过的鸡肉松团被扯开后,呈现丝状。
猪肉松被洗成泛白的絮状小团。
棉花浸水后再拧干,呈现紧密的丝状。
此次试验样品包括三种纤维。
放到40倍后的肉松纤维不规则。
放大40倍后的棉花外壁非常光滑。
生活实验室 流言终结者
把肉松拿到水龙头下冲一冲,剩下的一团絮状物体竟然是“棉花”?全国各地网友的朋友圈里,内容类似的视频中,很多拍摄者都是这么信誓旦旦地认为。5月30日,青岛两位女子就因为编造“棉花肉松”虚假视频,被依法给予行政拘留五天的处罚。肉松真的可能是棉花做的?棉花和肉松这两种物体,真的像不少网传视频中所说的有那么难以辨认?6月2日,南都鉴定来到广东省(广州市)产品质量消费教育基地,与特约工程师吴志谊一起通过试验来看看“棉花究竟能不能伪装成肉松”。
鉴定由头 网友实测并拍视频 声称肉松是棉花做的
橡胶面条、塑料紫菜、塑料大米,每隔一段时间,朋友圈有关食品安全的视频谣言就会出现新主角。5月中下旬,不少人的朋友圈中流传着一段视频,这次指向一种火遍全国的食物———肉松。不少网友都在视频中声称,自己亲自做了实验,认为“肉松就是棉花做的”。
鉴定君了解,最初的一段视频,是5月15日在某视频网站上线的。视频中,一名男子将肉松饼内馅洗净后,不停地在水中揉搓,称里面的絮状物为“棉花”。随后,他将絮状物点燃,称闻到了“棉花味”。而在另外一家视频网站,同样的操作手法、类似内容的视频,以《肉松饼出事了,肉丝居然是棉花》、《棉花做馅的肉松饼》等名称出现。不同的是,视频中解说人使用了不同地方的方言。
因制作视频波及商家 多名网友受到法律处罚
5月22日,青岛一位大妈认为朋友刚买的肉松蛋糕味道有异———“我咬了一口就觉得不对”,接着便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则洗蛋糕的视频。视频中,大妈剥开蛋糕外衣并将其置于水龙头下不断冲洗,蛋糕一点点流失缩小,最后只剩下泛白的棉絮状一小团。大妈将其拧干拉扯,该小团被拉出一条条互相粘连的长丝,大妈称“全是棉花套打的”,并指认出所购店家呼吁众人“不要买它的”。视频被大量传播后,不少称在该家蛋糕店购买过食品的人纷纷上门讨说法。
5月30日下午,青岛市公安局也发布公告,两名女子因为编造“棉花肉松”虚假视频,已经被依法给予行政拘留五天的处罚。二人称是看到网上的“棉花肉松”视频后联想到录相关视频的。鉴定君了解,除了青岛大妈拍摄“棉花肉松”视频被行政拘留,多个地方也有网友因制作类似的视频而受到法律制裁。江苏宿迁两名嫌疑人都承认,“当时就是感觉好玩,没想到给商家以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鉴定实录 棉花真能假装肉松? 取样
为了这次试验,鉴定君特意在面包店购买了肉松面包和肉松蛋糕。从外观上看,这两种肉松颜色都是黄色的,其中肉松蛋糕的肉松比较长且蓬松。另外鉴定君购买的某品牌肉松饼,包装上显示为经典原味。而在超市购买的某品牌肉松,产品成分则显示添加了精选健康猪后腿肉。
广州市民庞女士不相信肉松能做成棉花,不过觉得形状可疑。“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完全不相信它们会混为一体。”在鉴定君介绍了大妈手洗肉松的视频后,庞女士认为,“肉松那个形状还真有点像棉花,但一旦入口,是棉花还是肉松应该很容易就分辨出来了吧。”
除了和棉花做对比 还有其他类似物品
这次试验,鉴定君除了准备各种肉松,还有视频中不少网友提到的另一大主角———棉花。试验员吴工特意准备了棉花、莫代尔、再生棉、涤纶、锦纶和羊毛。另外,在工程师提醒下,鉴定君还专门去华南植物园,找了和棉花很像的木棉花絮。
“莫代尔是棉花的精制品,再生棉属于棉花的再生制品。”吴工介绍,这些与棉花、木棉一起,都属于植物纤维。而黑色的羊毛线,属于羊毛纺织后的制品,“这个与肉松一样,属于动物纤维。”吴工介绍,锦纶和涤纶则属于人造纤维,是石油化工产品。因此,这次试验也是对动物纤维、植物纤维以及人造纤维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纤维进行对比。
时间:6月2日
地点:广东省(广州市)产品质量消费教育基地
样品:罐装猪肉松、肉松蛋糕、肉松面包、肉松饼、棉花、木棉絮、再生棉、莫代尔、涤纶、锦纶、羊毛
仪器:镊子、酒精灯、水等
目的:棉花是否真的可以冒充肉松、棉花肉松真的很难辨别吗?
试验
A
水洗
肉松浸水后沉到水底 棉花则会漂浮在水面
吴工首先重复视频中女子的做法,将肉松从蛋糕上剥离,再放入水中清洗。肉松上附着的些许蛋糕很快就溶解掉,只剩下一团黄色絮状的肉松。吴工拧干并拉扯这团肉松,稍有韧性的湿肉松需要微微用力才能扯开,扯开后呈一条条较长丝状。“这应该是鸡肉松。市场上的肉松一般分为鸡肉松和猪肉松,鸡肉松的纤维较长,而猪肉松相对更短更碎”。
吴工随后又揉洗肉松饼中的肉松,其主要成分是猪肉松。猪肉松最后被洗成泛白的絮状小团,较之前的鸡肉松颜色稍浅些。猪肉松拧干拉扯后是小细丝,重放于水中,则分散成细碎一小片。肉松纤维浸水湿润后,则下沉到水底。至于猪肉松泛白的原因,吴工解释称,“因为添加了少量的食用色素,一般食品为了使食物看上去更吸引人,都会添加食用色素。”
超市购罐装猪肉松的形状则较为细碎,是肉松粉凝结的块状。工程师认为不必进行水洗,“猪肉在加工过程中切成块,再经过烘烤等程序成了粉末,水洗后会散开消融。”吴工又将棉花置于水中,棉花浸水后润湿,悬浮在水中,再将其拧干拉扯,棉花即成为更加纤细、相互牵连成为更加紧密的丝状。 B
燃烧
棉花速燃后成灰烬 肉松烯烧后有焦糊味
吴工用镊子夹取一定量的棉花慢慢靠近酒精灯。棉花接触火焰后立即燃烧,棉团外部首先变得黢黑,之后内部红色线状亮光无规则出现;过程中伴随着纸烧味和白烟。棉团燃烧殆尽后,剩下细而软的灰黑色絮状小团,手轻轻一捻即碎,并像化妆品一样敷在皮肤表层,手上留下浅黑色的痕迹。木棉因在试验前一天刚采集,还有些湿,燃烧时间比干棉花慢一些,其他反应与上述相同。
肉松接触酒精灯后延迟了将近1秒钟后才燃烧起来,伴随着如预热炒锅时的嗞嗞声,肉松外侧首先变得焦黑,之后内部一点点被烧黑,一股白烟冒出来,空气中弥散着大把头发烧糊的味道。肉松完全被烧黑后,剩下了黢黑的焦碳硬块。手需要用力挤压才会变碎,拿碎末在手上碾磨,一颗颗的黑粒摩擦感明显,手部也留下一片浓黑色。鸡肉松与猪肉松的反应相同。
黑羊毛接触酒精灯后从外部一点点烧焦,同样伴随着头发燃烧的味道,将其从酒精灯上移下,残留物触感似块状凝胶。吴工解释说,黑羊毛也是动物纤维,所以主要成分与肉松相同,均为动物蛋白,燃烧的形态也较为类似。涤纶、锦纶都是人造纤维,它们接触到酒精灯后迅速收缩熔化,将其远离酒精灯后燃烧起来,黑烟滚出,气味呛鼻,且几乎被燃烧殆尽,残余物紧黏着镊子。 C
尝食
肉松入口即化 棉花很难嚼烂
辨别肉松和棉花,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亲自尝一口。之后,鉴定君拿起一款罐装猪肉松,肉松入口即化,口感绵密,且有很强的咸甜味。同样,鉴定君还品尝了肉松蛋糕,同样有很强的肉香味。与此同时,为了这次试验,鉴定君还真尝了一口棉花。“其实,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冬天穿棉衣、羽绒服,飞出的棉絮和绒毛会飘到嘴里。”鉴定君介绍,北方春天的柳絮、广东最近经常飞的木棉絮,“被唾液糯湿以后在口腔里会聚集成一张薄片,不论如何努力都很难嚼烂。”
对此,吴工介绍说,包括棉花在内的棉制品,不仅嚼不烂,用水也很难煮烂。而包括肉松以及制作肉松的瘦肉、鸡胸脯肉,经过长时间煮制,都会被煮烂。“这个就像我们平常的炖肉,长时间的炖煮之后,就会烂掉。” D
显微镜
肉松纤维不规则外壁不光滑 棉花纤维规则外壁非常光滑
“其实,将肉松和棉花,直接放到500倍的显微镜下,二者的区别从视觉上就很直观了。”吴工介绍,不过这需要有切片机,才能鉴别。试验当天,虽然没有500倍的显微镜,吴工同样用40倍的显微镜,对肉松和棉花的纤维细节做了观察。
吴工将肉松放到40倍的显微镜下放大,肉松的每条纤维其实是呈现不规则的曲线形状,外壁并不光滑。而棉花的每条纤维都是非常规则的,而且外壁非常光滑。吴工表示,如果显微镜的倍数提高到500倍,二者的区别将更为明显。
鉴定者说 棉花和肉松成分完全不同 造假成本高 效果难以达到
吴工介绍,棉花、木棉絮、再生棉和莫代尔这四种都属于植物纤维;而肉松、羊毛都属于动物蛋白;涤纶和锦纶则属于人造纤维。所以,这几种东西看起来形态上可能有些类似,但是从成分上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根本没法互相混淆。吴工表示,锦纶(旧称尼龙)和涤纶都是人造纤维,属于石油化工产品,这也是它们燃烧时会产生黑烟的原因所在。“肉松配料里有一剂重要的成分:豌豆粉。它是一种植物蛋白,混合在肉松里会让其口感变得更好。”
吴工表示,从造假效果及成本来看,只有棉花的价格与肉松更为接近。莫代尔和羊毛要价都比肉松要贵很多,而涤纶和锦纶则是完全不同的物质,与肉松完全混不到一块。“棉花天然形状即是团絮,肉类经加工后才能成为类似形状的肉松制品。此外,从口感上来说,棉花是嚼不烂的。”吴工表示,“用棉花来造假肉松,不仅造假成本太高,造假效果也难以达到,没有人愿意做的。”
鉴定补充 辨别网络谣言 简单试验能判断真伪
鉴定君了解,福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视频中有人浸泡肉松后说是棉花掉色,这是不科学的。肉松含有酱油等调味料,本身就会掉色。另外,肉松具有肉的特性,除了含有蛋白之外,也含有纤维,能够燃烧也在情理之中。“网友通过浸泡、燃烧等方式说明肉松是棉花制成,其实是漏洞百出的。”
吴工认为,很多网络谣言,即使市民没有专业知识,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试验就判断出真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出两种东西对比,煮一煮,或者烧一烧,你自己就能发现不同。如果单纯地只拿着肉松说它是棉花,这种太没有科学性。”
出品:南方都市报科学新闻工作室
主持:陈养凯
统筹:南都记者 尹来
采写:南都记者
尹来 陈养凯
实习生 王彤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技术支持:广东省(广州市)产品质量消费教育基地
编辑:黄缤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