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1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散文] 赤壁读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1: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泥塘人 于 2013-12-17 08:49 编辑

图片由村夫遥星老师提供         

                   赤壁读墙   

                                                                                                      文/黄河思源
                                       
    每到一地,我喜欢看墙,偶尔还近距离触摸,用飘逸的思绪、寻找的目光去探究,把墙当作一本内容丰富的书来用心细读。
    今年初夏,我去了一位同事的老家。那是一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穿过一段村级公路,进入村口。最先扑入眼帘的是一堵青砖砌成的老墙,墙脚往上约六、七寸处被青苔包围着,仿佛年岁较大的非洲妇人穿着一件褪了色的绿裙子,墙缝里偶尔冒出一两棵野麻或藤薅之类的植物,其根须被雨水冲刷得依稀可见,但依然坚韧地向上生长着。墙腰用石灰水涂抹多次,仿佛每次都匆忙而来不及仔细涂抹。细辨之下,还可以看出每一回涂抹都未完全掩盖的或大或小的某些字迹。最里层的黑色是“打倒……”,然后是红色小字“最高指示”,再后来是黑体“如果不妇检,房屋有危险”,最面层的是一种秀气的仿宋体“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很多墙就这样,像是被剪辑在一起的电影“蒙太奇”,又像是一部叠印的动漫画,寥寥几笔,淡入淡出,却渗透进观者的意识深处,阅历丰富的人,能够只从某一字,联想到许多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品味到很多悲欢离合的感人故事。即使阅历少的人,面对墙上斑驳的字迹,也会发出人生沧桑的感慨,感觉到历史沉淀的重量。
    墙蕴含着社会历史的沧桑,它的每一次变化,既是宣告一段历史的结束,也是预言着一个未来的开始。墙虽不能发出声响,却能鲜明地向每一位有心领悟的人,昭示着社会的变革与兴衰。所以曾经有一些有识之士强烈的呼吁:要有意识有选择的保护这些墙。特别是文革时期的遗迹。它们不仅是我们社会变迁和发展的人文景观,更是见证历史的活资料!可遗憾的是,尽管呼吁者语重心长,回应者却廖廖无几。我曾在一杂志上看到过一位历史责任感强烈的记者用手中相机,将这些墙拍摄下来。单枪匹马,虽属无奈,多少给人一点欣慰。实物未曾有意识保存,照片总还能看到。
    10年前,杭州某报编辑黄小杭为保护杭州清河坊街的墙体文化四处奔走,投书领导,使得这一“老、古、小、杂、吃、俗”6字老街遗迹得到保护。他这样保护遗产的先知先觉令人敬佩,人们称之为世界遗产保护“客串者”,在客串遗产领域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脚印。他们的做法会启示子孙,可以让子孙们少一点对历史模糊不清的困惑甚至误解。现在那么重视保护古迹,却对这些墙视而不见,真是一种短见。
    某一堵墙显眼或不显眼的地方,写着“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要想富得快,少生孩子多栽菜”,这倒不错,它见证了不同时代的思想观念和人文走向。
    我看墙,慢慢不那么沉重和严峻,墙由悲剧变到喜剧甚至是滑稽剧了。有时看了,让人忍俊不禁。但起初还真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当看到一些本来干净的墙面长满了“祖传秘方”、“办证……”、“枪支、迷药”等乱七八糟的“牛皮癣”,我不觉想啐一口唾沫,恨恨地发出几声冷笑。
    上个世纪末,我穿行在城区大街小巷,面对新的墙的文化感到欣慰,沿途不论是广场、社区,还是街面、车站,墙上必定是铺天盖地的广告,颜色算不上美,有的制作粗糙,当时可真让人惊奇得震撼不已,这样才深深地感悟到了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实实在在到来了。
    如今在我生长之地以及全国很多地方,墙上更多的是些美丽的装饰画等等,映衬着处处生长的绿草红花,让人赏心悦目,怡情励志。
    墙的历史正在脱离功利性,显得更有品位,渐渐进入有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的更高境界。

         
                    

(此图片由版主闪马提供)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40 收起 理由
村夫遥星 + 10 赞一个!
雾里清风 + 10 赞一个!
烽火连篇 + 10 本帖已推至热线首页及新闻频道,敬请关注!
牛歌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1-10-24 1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0-24 1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0-24 11:41 | 只看该作者
笔触很细腻,描写到位,写出了墙壁承载的历史意义,好文章。{: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0-24 11:46 | 只看该作者
现代社会,墙,成就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0-24 1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0-24 12:0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特色的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0-24 12:2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不火,天理难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0-24 21:01 | 只看该作者
现实中的有形墙有时候是历史的写真。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就是无形的墙,不可逾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0-24 21:21 | 只看该作者
《墙》这篇文章寫得不错。大脑里这堵墙又该如何去描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5-22 12: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