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散文] 陶发美:《阅读赤壁大战》(下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 篇


文化因素与人类的生存图景


当人类无法走出战争的谬误时,文化总会衔命而来,以指令人类前行的方向。文化对人类的抚慰,会极大地减轻和消解战争所带来的创痛。这也是文化所施于战争的唯一的恒久的恩同再造。


一天,我来到了赤壁古战场遗址,长江岸边。

——好一堵山崖,像一头巨狮,俯江而立。

山崖上面有“赤壁”二字的摩刻,其字体奇崛,笔意沧桑。有一传说,那字是吴将周瑜为纪念赤壁大战的胜利,一时兴起,挥毫写就,且遣工匠刻于山崖。尽管这只是传说,但有个事实已不能更改,那就是,这摩刻已成为赤壁大战遗址的一个赫然标记。

蓦然,我自以为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如果把万里长江看作一条“直线”,又把赤壁陆地看作一个“圆”,那么,这摩崖就是这直线与圆的一个“切点”。这样一比来,赤壁大战就是划过那个“切点”的一道火光。

我借了山崖说话,是为了铺陈出一个观点,——如果不去计量战争各方的代价,我们的城市算是遇上了一场“幸运”的战争。

大战的主战场在赤壁段长江水域。因曹操军中流行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在这里,特别注意到操军向江北退却这样一个情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决定了战争的推进方向,既不是自东而西,也不是自西而东,更不是自北而南,而是自南而北。

本来,这初次交战后,南岸与北岸形成了一个对峙局面。可是,站在南岸的周瑜接受了部将黄盖的建议,向操军发起了火攻。真是天助周郎。时东南风急,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战火自江面往北岸营落延及。

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操军大败,孙刘联军大胜。不得已,曹操只能“引军北还。”

现在,我们设若这场战争是曹操大胜,而孙刘溃败。那么,这战争就必然是自北往南打。也就是说,战争一旦自北往南打,那对我们的城市而言,就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了,即战火就必然会伤及到赤壁古城。

当然,这只是假设。真实的战争并没有按照我们的假设进行。在这场战争中,周瑜镇守的南岸,除落下一些刀戟、箭镞、驽机外,却毫发未损。

赤壁很像个“隔岸观火者”,却收获了渔翁之利。就是说,这样一场仅是一道火光划过的战争,使我们的城市拥有了一张著名的历史名片。

可是,当我们为这张名片而陶醉时,又有疑惑来了,——这自南向北打的一场所谓“幸运”的战争,到底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什么?

有个故事在帮助我们思考。

公元前424年,在德利乌姆战役中,雅典人被皮奥夏人打败之后,朝三个方向逃窜。有的往山上跑,有的往要塞上跑。可有一个人却往树林里跑,这个人就是重甲步兵队伍中的中年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很幸运。因为只有选择往树林里跑的人逃脱了被杀戮的命运。也因此,这位西方政治哲学之父便将自己的智慧传给了柏拉图、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以及我们。于是,有人这样定义:这场战争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像这样的战争与文化相关联的现象,在我们的华夏民族史上也不在少数。如现代史上,毛泽东逃过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北上万里长征而活了下来,从而开创了伟大中华文明的新纪元。

然而,当我们站在自己城市的土地上,以上述的观点切题,对赤壁大战的文化影响作出思考时,我们却很尴尬了。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在这场战争中,有往我们的土地上逃跑的“苏格拉底”。

在赤壁大战中,一把大火自南向北烧了过去。战后,刘备、周瑜等忙着荆州那边的事务去了;曹操留下了部分守军,自己则回到了北方。北方天下,是他霸业之梦生发的地方。应该说,曹操是自赤壁战火中逃出来的最具文化影响的代表人物。

而最具文化代表性的事件是:两年后,曹操在他的北方开始了铜雀台的建筑。

我们切不可轻忽地以为,曹操意气高扬,大兴土木,建筑铜雀台,仅是一个封建军阀的随意行为。铜雀台的出现,既是曹操个人性格的表征,又是他作为一个文学家,其文学情怀的一幅“内画”。但它也更是自封建战火中化生出来的一种文化自觉,在特定的历史人物身上的一次折射。

铜雀台,也叫铜爵台,其名字来源于乐府平调曲名。相传,曹操用重金赎回了远嫁匈奴的才女蔡文姬。在铜雀台上,曹操接见并宴请了她。就是这次,蔡文姬极动情地演唱了著名的乐府琴曲《胡笳十八拍》。

《三国志·魏书十九》有载:在铜雀台刚落成时,曹操带着几个儿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次子曹植才思过人,立马成章,写就《登台赋》,使曹操大为惊讶。

铜雀台恰合了曹操的“登高”情结。“登高必赋,及造新诗”。登高,即可四海极目。从心理学上认识,一个人对“登高”的追求,旨在释放一些忧悒和惆怅,以实现一种自我的心理调和,而重获振作。

由此推及,我们又自然会联想到,曹操逃离赤壁后,之所以建筑铜雀台,极有可能是,他要向北方天下,也是要向历史,为自己的戎马人生争取到一些文化照应。

铜雀台所呈现出的文化景致是绚丽多彩的。但它点缀的是北方天下。赤壁虽然遇上了所谓的“幸运”战争,但其文化命运却不算幸运。

纵然是在赤壁大战中的那些胜利者,也没有在赤壁土地上留下多少文化遗存。他们后来有的死了,也没有谁能到赤壁来寻一黄土。周瑜“道于巴丘病卒”,他死在了巴陵途中。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途崩殂”,白帝城成了他的“永安宫”。诸葛亮“据武功五丈原”,从此也没能再走下五丈原。

——赤壁,已成为他们身后的一道迷、淡远的山影。

他们仿佛都遁逃出赤壁的历史之外去了。

还记得,时隔800多年后,苏轼到了黄州,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将周郎拉来作客于他的词令,却惹来了“真假古战场”的学术纷争。幸亏,他还是表现了精到的遣词工夫,他写的是“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反正是人家说的,又不是他说的。你若是要打官司,责任也打不到他头上。只因为一时感怀,他故意来个以假述真,即是以“假赤壁”述真史实,述真性情罢了。

但我们也不可偏执一见,以为苏轼是在黄州写的诗词,就不与赤壁关联。其实,这首词,还有它的《前赤壁赋》,都是赤壁战事所引发的创作灵感。因而,我们看到的,仍然是自赤壁烽火中燃起的一簇簇文化火焰。

再后来,小说《三国演义》的产生,则成为我国战争文化的金色标记。而赤壁大战则成为其间最为耀眼的断章。

历史很神奇,它会让战争的狰狞面目从人类的视野中模糊开去。于是,罪恶的战争还被拥戴为文化的传播者或开拓者。虽然,我们不很愿意去接受这样的论点,但我们还是有了难得的慰藉。因为,有一个人类前行的规律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文化一定会为战争埋单。

也好比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所说:“运道往往在不幸的地方开着一扇门,让坏事有个补救。”当人类无法走出战争的谬误时,文化总会衔命而来,以指令人类前行的方向。文化对人类的抚慰,会极大地减轻和消解战争所带来的创痛。这也是文化所施于战争的唯一的恒久的恩同再造。

带着有所领会的情绪,我从历史中走了回来。

——我站在了我们城市的一隅。

但我的思想仍因与一场战争的关切,还继续地遭受着文化命运的考问。

当我们能感悟到,一场著名的历史之战已成为我们城市的一道“背景色”的时候,那么,也就意味着,这战争因素已向文化因素转化了。

对这种转化,我们必须有一个自觉的、清醒的认知。就是说,“赤壁“不是一个单纯的域名,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战争铭记。它已有了重大的变化,“赤壁”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因素的存在,它已被赋予了人文使命的承载。

要强调的是,这种转化,也不是“赤壁”一词的表面概念的变化,而是其文化价值内涵的变化。这种转化的意义在于,它实质上已被当今时代激活,而聚合成了这座城市的一股强大的人文力量。因而,它也一定能为这座城市的人文品格、人文精神的塑造和生成起到历史性的推力作用。

一个城市的人文品格、人文精神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暂的跳跃或突变过程,而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积淀、提炼、培育和升华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理想效果,应该是城市人文表征的全面显现,和人文品格的强势定形。一座城市一旦被赋予了文化的使命,其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将在市民的价值观、思想情操,以及城市的人文发展取向等方面得到贯彻。

还有必要重复提起的是,由于其战时的迅疾和快速,以及自南向北的进军取向等因素,赤壁大战带给我们城市的文化信息,其实是很有限的。因而,要推进我们城市的人文发展,更多的是要借助其文化背景元素,以实现全方位的人文重构和再造。

如果“一把死拿”,对历史所带来的文化意义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自觉的践行,我们就极有可能将“赤壁”固结在一个“古战场”的定位上。而这样的定位,也必然使我们长期滞留在一种狭义的文化层面上。那样,其人文景象无疑是惨淡的。——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截止了其文化内涵的延展和扩衍;一座城市也会因此而失去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为了把上面的阐述展示得简化、或敞亮一些,我有必要作这样的补述:推及人类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都可能蕴藉着一串文化密码,对其正确的解读和演绎,能使人看到,它为我们所展示的是人类灿烂的生存图景。这既不是言人人殊,也不是过屠门而大嚼,这是文化的本质属性所注定。

其实,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因素的认识,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视点,以获取帮助。

这个视点,就是提取一定的历史断面的主题词,或是一些有文化遗产性质的人物话语,作比较认识,看其表达方式有怎样的变化,尤其是看其价值内涵已有了怎样的变化。——这样,我们会从那些变化中,感受到文化因素的真实,从而坚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信心。

例如,当初刘备闻到曹操已兵临荆州时,在刘琮“惧不能起”,完全放弃抵抗的关头,诸葛亮建计要速保江陵。由于荆州十万余百姓“多归先主”,行军日仅十余里,见此情景,诸葛亮向刘备说,这么多人跟着,“若曹公至,何以拒之?”这时,刘备说了一句情动三军的话。他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若要评选三国时期最具时空穿透力的话语,非刘先主的这句话莫属了。在这句话中,“以人为本”一词,今天听着,也觉十分热忱而祥和。

但他话是这样说了,后来的情况,也在意料之中,他的队伍被曹操兵冲散了,他自己都不能“为本”了,又到哪里去“以人为本”。况且,他的“以人为本”,虽有托举“民心”的意义,但仍不过是这位刘先主的一时、一地和一已的霸业之本。

而今日之“以人为本”,其文化的价值内涵,有如春色弥望,它带给我们的是无边的向往。

赤壁,尽管它依然是烽火成色,但走过一个又一个世纪,它已是一位卸落戎装的,具有时代特质的文化使者。它披一路温煦、和暖的阳光,迈开大步,欣然走进了我们城市的每一街头巷尾,走进了我们的每一生活空间。它展现给我们的,已是一路扑天而来的锦绣如画的“前程色”!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09:05 | 只看该作者
从战争到文化,是我的思维逻辑。祝福热线上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3-27 09:19 来自0715圈 | 只看该作者
占个板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3-27 10:19 | 只看该作者
占个沙发,顶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3-27 14:0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板凳,地板,都没有了,我只有上楼观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5-22 13: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