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6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难 忘 柳 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难 忘 柳 山



                                                             陈天生  

  

柳山湖,是我的故乡,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其实,我在柳山湖生活的时间并不长。移民那年,我15岁。6年后,我就离开了柳山,在武汉、广州、北京各处漂荡了36年!如以户口定位,我应是北京人。但是,不管什么时候,人家问我是哪里人,我会脱口而出:“柳山人。”最能体现我的柳山情结的,是我两次丢下企业,告别京华,到柳山创业。第一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柳山宣告修建赤壁长江大桥。因当时国家宏观调控,计划未获批准,我只好抱恨而返。这一次,我又回来了,希望为故乡发展再助一臂之力。当年左宗棠是“抬棺进新疆”,我这次是“抬棺回故乡”,准备把最后的岁月留在故乡的土地上!

柳山,我仅仅生活了6年的柳山,到底有什么魅力,使我深深牵挂,使我决心为你作人生的最后一搏!是我在柳山的6年中,有什么不平凡的经历吗?不。此间的6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相比之下,我在外的36年,则是跌宕起伏的36年。时而跃上人生的高峰,时而跌下命运的深谷。这些所谓的“传奇”经历,已凝成报纸、书刊中的铅字,广为流传。而在我的脑海中,这些荣誉与屈辱,只留下一些记忆的碎片,如雾如烟。只有柳山的记忆,还是那么清新在目,鲜活如初。

移民前,我的家在一个叫关王庙的地方,靠近八号付坝,今天已被万顷碧波吞没。1958年,大坝开工时,我们就首当其冲,被动员搬迁。在我的记忆中,至少转迁了五次。也许是故土难离吧,一有机会,又搬回了原地。每到汛期,肆虐的洪水就将我家简陋的土屋吞没。关老爷也没能保住我们。我小时候就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多么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安身之所啊!听说要移民到柳山,心情是复杂的,一半是离别故土的伤感,一半是对新生活的向往。记得那是一天清晨,我们和邻居一起,被安排在一条大船上,顺陆水河而下。与我朝夕相处的大黄狗,在河岸上追船而跑。夕阳西下时,我们终于到了陌生的柳山湖,住进了一排排整齐的红砖房。终于有家了!但我们不知道,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改天换地的极其艰苦的创业大战!

最艰难的战斗是开沟挖渠,排除积水,使沼泽变成良田,以及修筑大堤,拦住洪水,确保柳山湖的汛期安全。每天清晨,不管男女老少,都卷起裤腿,打着赤脚,踏着晨霜晶露,敲开嘎嘎作响的冰凌,挥锹运土。修筑大堤的场面,更是壮观无比,宏大的工地上,人流如潮,红旗招展,青年突击队、铁姑娘队,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入夜,火把延绵数里,宛如金龙。光影中,是穿梭不息的人流。下雪了,用几根木棍支一个窝棚。清晨醒来,草棚已被风雪卷走,头上结满了冰渣。大家相视一笑,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劳动竞赛!正是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使柳山湖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大堤像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长江的惊天巨浪,纵横交错的渠网,把长满水草的沼泽,变成了捧金献银的万顷良田。

那时,我虽然只有十多岁,但已是一名甲等劳动力,活跃在每一支突击队里!

柳山人不仅勤劳,也酷爱学习。在超强劳动的同时,各大队组织学习毛主席著作,学演革命样板戏。尽管这种学习带着时代的烙印,但毕竟是一种学习方式啊!我也被融进了这股红潮,出墙报、编简报、写快板、写三句半、写对口词、写相声。在工地上,蹲着用毛笔写决心书、挑战书、应战书,什么都干,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慢慢地,我们胆子大了,开始向外投稿,自己用蜡纸、钢板油印刊物,连出了三期。省、地、县的报纸、刊物上,时常能见到我们的作品。我自己还以柳山湖火热的生活为背景,写了一部三十万字的小说!如果说我后来有些成就的话,柳山湖的6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至少培养了我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四十多年来,从柳山湖走出了一大批学者、专家、企业家、领导干部。我想,他们与我有同样的感受。

柳山人从山区移到平原。他们有大山一样的坚毅,平原一样的坦荡,竹一样的气节,莲一样的纯净。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改革开放的春天,不管世事多么变幻,风气多么奢华,到处弥漫着金钱拜物教的尘嚣。柳山人,始终坚守心中的纯净,坚守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开垦出来的黄天厚土,为子孙万代保住了饭碗,为国家保住了一个偌大的粮仓棉库。驱车驶过柳山湖各个村庄,映入眼帘的是每家每户门口都晒着一簾棉花,一方稻谷。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充实和对浮华的蔑视。看到这些,尽管你身上装满了叮当作响的大洋,也会顿感羞愧和猥琐!这些敦厚朴实的柳山人,才是财富的创造者!我还听说,四十多年来,从柳山走出来的,无论是将军还是政府官员,无论是专家还是企业家,没有一个因违法犯罪被查处的。你问是什么原因,柳山人会骄傲的告诉你:他们是柳山人!

古人在送别时,会折一截柳枝赠与即将远足的朋友。那是因为柳树在任何地方都最容易成活。啊,柳山人,就有柳的习性,柳的品格,柳的风范。从走出山区的第一天起,柳山人就明白,以往靠山吃山,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结束了。他们必须开创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才能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和社会尊严,为后代争得发展基点。他们制订了科学发展规划,建立了统一的排灌系统,以及整套的科学耕作方式,购置了大批农业机械,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灌溉自流化。今天,走进柳山湖,到处可以看到一排排新式楼房。在腊里山村,新楼林立的中间,保留了几间过去的红砖房,其意义不仅是让老人回忆艰苦创业的火红年代,也在于警醒后人继承和弘扬先辈们的创业精神,激励他们更加奋发图强,创造出比先辈们更加辉煌的业绩!在腊里山村的广场上,有一块巨大的褐色石碑,上面镌刻着龙飞凤舞的三个大字“望凤园”。相传腊里山原叫凤山。后来,凤凰飞走了。这三个字表达了腊里山村人对凤凰的热忱呼唤,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其实,腊里山人乃至所有的柳山人,不必“望凤”,因为柳山人,本身就是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柳山6年,胜过我在外漂泊的36年!是柳山,给了我坚强的意志,不倔的性格,智慧的启迪。柳山,是我浴火重生之地!柳山,在我的心中,在我的梦里。

难忘柳山!柳山难忘!

柳山,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哪怕是再挖一锨土,再插一棵秧。

从柳山往西1公里,是赤壁古战场。站在赤壁矶头,面对长江的万里浩波,回望“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柳山,你会由衷的感到,苏东坡先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历史悲观主义,远不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真实和乐观。当年创业的柳山人俱老矣,但新一代的柳山人正蓬勃崛起,他们的战略思维,他们的开拓精神,他们的现代知识,大大超过了他们的先辈。他们正在描绘更壮丽的蓝图,谋划更新的发展方式。

真心祝愿你,柳山!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0 收起 理由
阳光郡都 + 10 赤壁能人——陈天生
牛歌 + 10 一段柳山移民的历史史诗!佳文,超赞!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沙发
发表于 2011-4-18 11:49 | 只看该作者
天生先生的好文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4-18 11:56 | 只看该作者
一段柳山移民的历史史诗!佳文,超赞!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4-18 12:13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4-18 12:3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采!再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4-18 12:49 | 只看该作者
赞美我的家乡柳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4-18 14:25 | 只看该作者
陈天生——赤壁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11-6 11: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