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小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如今已非常罕见的老手艺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15:25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烧炭

  现在的城市居民寒冬取暖,多用清洁美观的电炉或空调,很少还有烧炭烘火的,炭尘弥漫与一氧化碳呛鼻的苦痛时光,早已诀别。烧炭的手艺,留在我脑海里的记忆,仅仅限于“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这一丁点,二十多年前初中语文课本里的古旧词句。
   烧了二十多年木炭的郭师傅,一边吃着老婆送上山的早饭,一边与我们闲聊。他告诉我烧木炭耗时费力、繁杂操心,也赚不了几个钱,山里人实在没有来钱的门路,就只得靠山吃山,砍伐点自家山上的杂树烧炭,卖了过个宽裕年。烧炭的技术,关键在火候掌握上,欠则烟柴头多,过则成灰烬。烧窑失败,几天徒劳的情况时有发生。
     夫妻两人烧一窑炭,估计要一个星期。首先要准备的是上山砍柴,背至窑边并剁成两三尺长的柴段晾晒。柴集到一定数量,就开始挖土拱窑。挖窑,先在山坎边选好地址,要考虑窑向的“风水”:风向,关系到烧炭的时间与火候;水向,则是窑不被山水冲垮的保证。拱窑,挖一个或椭圆、或扇形、或三角形的一米五左右深的大窑坑,在山坎边打个供添柴、出炭的窑洞,与窑坑相通。装窑,将木柴段分垅竖立于窑坑,垅间留出走火道,使窑火均匀燃烧,也便于进出取炭。封顶,在木柴上铺一层干草,用锄头压平、打实,糊上踩乱的熟泥,直到将整个窑坑覆盖为厚约一尺的窑盖。留烟眼,窑盖中央与四周边插几根直径五公分的木棍,这是烧炭时掌握火候与火势的烟囱。木棍插于烟眼,需堵则插,需通则拔。一切就绪了,便可以点火烧窑。烧窑时,用易燃的干柴引火,拔去插在烟囱里的木棍,开通烟道,添柴猛烧一昼夜。观察烟眼里冒出烟的颜色,浓烟,就得添加柴火;某一眼青烟,立即封掉此出烟口;全部青烟,就可以封窑了。封窑是有些窍门的,先堵烟眼,再添青柴猛烧,将窑洞里灌满浓烟。这主要是熏烤那些还没有烧透的木柴,也可以给木炭上一层漂亮的黑色。最后用稀泥和石块把窑洞封死,不让烟气溢出。出窑取炭,是最辛苦的活。窑小洞窄进出不方便,窑内温度高,满身是汗,满脸是黑,真应了白居易的那句“两鬓苍苍十指黑”。

85.jpg (39.79 KB, 下载次数: 48)

85.jpg

86.jpg (50.73 KB, 下载次数: 50)

86.jpg

87.jpg (65.18 KB, 下载次数: 41)

首先要准备的是上山砍柴,背至窑边并剁成两三尺长的柴段晾晒。

首先要准备的是上山砍柴,背至窑边并剁成两三尺长的柴段晾晒。

88.jpg (65.77 KB, 下载次数: 41)

挖窑,先在山坎边选好地址,要考虑窑向的“风水”:风向,关系到烧炭的时间与火候;水向,则是窑不被山 ...

挖窑,先在山坎边选好地址,要考虑窑向的“风水”:风向,关系到烧炭的时间与火候;水向,则是窑不被山 ...

89.jpg (57.41 KB, 下载次数: 43)

出窑取炭,是最辛苦的活。

出窑取炭,是最辛苦的活。
赤壁热线微信公众号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15:27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蓑衣匠
  
   近年,蓑衣斗笠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蓑衣匠的知名度随之大打折扣。
  周保德师傅今年67岁,他16岁拜师学艺,编了整整半个世纪的蓑衣。我简短的说明来意,周师傅尴尬的一笑:哎呀,好久没做蓑衣了,一些工具也被小孙子玩丢了,弄坏了。而今,蓑衣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全年能卖三、四件就不错了。早些年编蓑衣,一年四季哪有停手的时间。说完,他大声的叫孙子给他找分散于各屋的蓑衣工具,准备给我表演他那久违的手艺。
     一件蓑衣,从买棕片到编织成衣,有几十道工序。技艺娴熟的师傅,三天多可以做一件。一件蓑衣卖价是80元,耗棕13斤,每斤棕片1块5毛钱,直接成本20元左右,这样算匠人每天的工钱不足20元。除了市场需求量小外,编蓑衣不赚钱也是从业者改行歇业的主要原因。

92.jpg (46.98 KB, 下载次数: 37)

92.jpg

93.jpg (37.68 KB, 下载次数: 41)

93.jpg

94.jpg (49.81 KB, 下载次数: 38)

他大声的叫孙子给他找分散于各屋的蓑衣工具,准备给我表演他那久违的手艺。

他大声的叫孙子给他找分散于各屋的蓑衣工具,准备给我表演他那久违的手艺。

95.jpg (38.64 KB, 下载次数: 43)

一件蓑衣,从买棕片到编织成衣,有几十道工序。

一件蓑衣,从买棕片到编织成衣,有几十道工序。

96.jpg (38.49 KB, 下载次数: 44)

大部分的绳索周师傅都用手搓,只是用量大而稍细点的,他设计制作了一个绞索工具,摇起来轻松些。

大部分的绳索周师傅都用手搓,只是用量大而稍细点的,他设计制作了一个绞索工具,摇起来轻松些。

97.jpg (32.81 KB, 下载次数: 41)

这编蓑衣的针就更多,直的、弯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大的、小的几十种

这编蓑衣的针就更多,直的、弯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大的、小的几十种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15:28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捏面人

  蒋师傅昨晚才河南郑州过来,下火车就感觉到了湖南常德的湿冷,这南方的冷绝对不亚于他老家山东荷泽。他很早就听说,南方人爱花俏漂亮的东西,家里的同门兄弟都劝他到南方去闯闯,直到今年过完春节,才下定决心,挥泪别妻儿,扛上只有在赶庙会或逢年过节,用的捏面人的家什,登上南行的列车,独闯江湖。昨夜,蒋师傅没有睡好,夜深人静时,总想家,想家里的亲人、朋友,还有地里的庄稼。早晨,他迷迷糊糊的推开窗户,见阳光灿烂,气温顿升十几度,方才醒来:这是在异地他乡。
     蒋师傅将小摊摆在常德市的人民西路,这里学校比较多,人流量大,面人是孩子们的最爱,学校周边是最理想的摊位点。蒋师傅稍做准备,便摆开架势,开始捏样品。他每捏好一个小面人,就将其插在摊子的面板上,做个广告,招揽生意。
     新鲜与好奇使逛街的行人驻足,不一会,就围过来一群人,看这问那。蒋师傅埋头搓捏着小面人,不怎么答话。一来他听不懂本地方言,二来头一回做生意,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每做好一个面人,他就轻声自言自语:糯米做的,吃不得,一块五毛钱一个。 阳光下漂亮的小面人,使得蒋师傅的生意红火。老人来了:好久不见的老手艺;家长来了:看,多精致,回家用橡皮泥照做一个;小男孩来了:我的孙悟空比你的奥特曼厉害得多;小女孩来了:我的小姐好漂亮,你再给我做个丫鬟。老人乐了:儿时的愉悦,从记忆深处蹦了出来;家长乐了:寓教于乐,价廉物美;孩子乐了:七彩的童年又添一种颜色;蒋师傅乐了:在家乡,这简直是梦想。

98.jpg (57.62 KB, 下载次数: 50)

98.jpg

99.jpg (42.66 KB, 下载次数: 41)

蒋师傅将小摊摆在常德市的人民西路,这里学校比较多,人流量大,面人是孩子们的最爱,学校周边是最理想 ...

蒋师傅将小摊摆在常德市的人民西路,这里学校比较多,人流量大,面人是孩子们的最爱,学校周边是最理想 ...

100.jpg (31.53 KB, 下载次数: 44)

蒋师傅三两下就捏出一个小面人。

蒋师傅三两下就捏出一个小面人。

101.jpg (53.02 KB, 下载次数: 43)

老人乐了,孩子乐了,蒋师傅乐了......

老人乐了,孩子乐了,蒋师傅乐了......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15:30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做芦笙

  芦笙,是少数民族最古老,最喜爱的一种簧管乐器,相传有两千多年历史。芦笙由竹管,笙斗,簧片三部分组成,分为长芦笙和短芦笙。芦笙的管长从几寸到五尺甚至一丈多的都有;管的数目多少不一,最常见的有六管、十管、十二管、十五管、乃至十八管。长管芦笙音阶低沉,凄婉悠扬,富有感染力,用于婚丧喜事、祭祀及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的领奏、齐奏。短芦笙音高清脆,一般为多人集体吹奏,跳芦笙舞时舞奏,或是青年人结伴出游时边走边奏,是苗家侗寨小伙的随身之物。笙斗又称气箱,多用杉木、松木或梧桐木制作,以杉木最佳,纹理顺直、质地松软、少疤节,外观呈纺槌形,细端再接一根长15厘米左右的竹管为吹口。笙斗呈淡黄色,涂饰桐油,木纹清晰,外表美观,故有“金芦笙”誉称。簧片为响铜制作,莫师傅告诉我,他们做簧片用的都是新买的铜锣裁下的铜料。《尾蕉丛谈》一书载有“长管之上冒以匏,短管之中置以簧,用响铜为之,恒用火炙,亦古制也”。尺寸依音高而定,簧料下好后,划出簧舌轮廓线,用小凿子凿透,锉削掉毛刺,放入炉火中加热,待到微红时,用钳子将簧框略微夹拢一些,使舌与框之间缝隙缩小,然后放入水中蘸火定型,这种经过“火炙”的簧片,吹奏时省力而音色优美。
     莫师傅现被很多媒体誉为莫大师,他一件背心,一条短裤,满脸的诚恳与朴素。怎么也无法将他与“大师”联系起来,还是亲切的叫莫师傅。家庭作坊里,大家的分工与协作,井然有序。莫老太金元香与儿媳妇以加工竹管为主,小儿子莫小宝则重点制作笙斗,大儿子跑外销及接待来访,莫师傅就负责关键的簧片工艺和定音、调试等工作。莫师傅不仅依先辈的技术制芦笙,还摸索了一整套新的加工方法,并对芦笙的音域扩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实践,而今,他们做的芦笙最多可以达到二十多个音。这一革新,得到了民乐专家以及广大芦笙爱好者的认同,中央音乐学院专门研究民族音乐的教授,也大加赞赏。
     我们的到来,多少影响了莫师傅一家的工作,他们的热情接待使我们感到不好意思,更不敢久留。临走,老人吹奏了一曲悠扬婉转的民歌,酣畅淋漓的音乐伴我们离开排卡,太阳仍是火辣的高悬头顶,但心情却格外的舒畅,田间的羊肠小道,似乎也平整了许多。

102.jpg (62.62 KB, 下载次数: 42)

102.jpg

103.jpg (53.37 KB, 下载次数: 44)

莫家是标准的家庭作坊。莫厌学夫妇和两个儿子及一个媳妇,每天加工芦笙,产品远漂海外,近播四邻。

莫家是标准的家庭作坊。莫厌学夫妇和两个儿子及一个媳妇,每天加工芦笙,产品远漂海外,近播四邻。

104.jpg (37.35 KB, 下载次数: 42)

55岁的莫厌学祖宗四代做芦笙,他自懂事开始做父辈的帮手,至今已快50年。

55岁的莫厌学祖宗四代做芦笙,他自懂事开始做父辈的帮手,至今已快50年。

105.jpg (34.88 KB, 下载次数: 42)

莫老太金元香与儿媳妇以加工竹管为主,小儿子莫小宝则重点制作笙斗,大儿子跑外销及接待来访。

莫老太金元香与儿媳妇以加工竹管为主,小儿子莫小宝则重点制作笙斗,大儿子跑外销及接待来访。

106.jpg (30.44 KB, 下载次数: 41)

莫师傅就负责关键的簧片工艺和定音、调试等工作。

莫师傅就负责关键的簧片工艺和定音、调试等工作。

107.jpg (61.54 KB, 下载次数: 53)

芦笙,是少数民族最古老,最喜爱的一种簧管乐器,相传有两千多年历史。

芦笙,是少数民族最古老,最喜爱的一种簧管乐器,相传有两千多年历史。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15:34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手工制衣
    
     人类穿衣的历史,从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的骨针证明,至少有近二万年。英国的纺织工业革命前,衣从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到衣服的缝制,都是纯手工完成。现今,男耕女织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手工织染只有在偏远的山区,或民俗博物馆的表演里,才能看的到。
     黔东南的偏远山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这种全木质、全手动的织布机,编织时需手脚并用,灵巧配合。织布时梭子的用力要均匀、速度要一致,否则,织出的布不平整,做成的衣起皱变型。染布,是用一种叫蓝靛或蓝草的植物。蓝草染色,首先要造靛,也就是从蓝草中提取靛蓝。将从山野采摘的蓝草叶子,置于染桶中,放水浸泡曝晒,待蓝草腐烂发酵,浸泡液由黄绿色变为蓝黑色时,滤掉杂质,兑入一定量的石灰水,出现深蓝色的泥状沉淀物,造靛便告完工。衮支书见我认真的记录,他不住的用苗话问老伴,又接着翻译成汉话给我补充,生怕漏掉什么程序与细节。他说一匹布染的是否漂亮,关键看染布人的手艺,染液温度、染布的时间与提染的手法。他老伴还强调,在染布时加入适量的稻草灰水和米酒,染出的布色泽饱满、耐洗不褪色。
     苗族侗家妇女,爱美,她们为使单一蓝色的衣服更加漂亮好看,常用蜡染与扎染的手法。蜡染,称蜡缬,先将自织的土布漂白,煮米糊挂浆,平放于板上晾干,拿石头稍磨毛刺,再用蜡刀或羽毛管蘸溶化的蜡液或松香,勾画图案。最后将蜡版放入蓝靛中浸染,用沸水去蜡即成。扎染,又叫绞缬,是一种古老的结扎染色工艺。它依照预先设想的花纹图案,用针线将布缝合定形,或干脆直接用线捆扎,让布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难上色,未扎部分易着色,得到渲染效果图样。
     苗族是多支系的民族,族支繁多,样式丰富的服饰,是区别各支系的重要标志。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穿在身上的。苗族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妇女必须学会纺线、织布、绣花、缝衣等针线活。针线活的优劣,似乎成了评判女孩是否勤劳与贤惠的重要标准。女孩自小就随母亲学习染布、绣花、缝织,纺线染布、打腰带、纳鞋底、绣花草、缝衣裳,无不精通。
     传统的染织基本属于自给自足的原生态经济活动,在这些仍然沿袭手工制衣的地方,没有专业的作坊,也没有专门的工匠,技艺都是母女相教的家族式传承。当衣饰等必需品不再像从前那样必须由自己完成时,喜欢并愿意学习传统纺织、印染、缝纫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据了解,这些山区除极少数年轻人懂一些织布及剌绣外,而纺、织、染技艺几乎没有年轻人学习了。

108.jpg (42.65 KB, 下载次数: 46)

108.jpg

109.jpg (45.04 KB, 下载次数: 40)

手工制衣,大约有几十道工序。

手工制衣,大约有几十道工序。

110.jpg (50.18 KB, 下载次数: 47)

黔东南的偏远山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这种全木质、全手动的织布机,编织时需手脚并用,灵巧配合。

黔东南的偏远山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这种全木质、全手动的织布机,编织时需手脚并用,灵巧配合。

111.jpg (47.35 KB, 下载次数: 47)

染布,是用一种叫蓝靛或蓝草的植物。蓝草染色,首先要造靛,也就是从蓝草中提取靛蓝。

染布,是用一种叫蓝靛或蓝草的植物。蓝草染色,首先要造靛,也就是从蓝草中提取靛蓝。

112.jpg (44 KB, 下载次数: 41)

在染布时加入适量的稻草灰水和米酒,染出的布色泽饱满、耐洗不褪色。

在染布时加入适量的稻草灰水和米酒,染出的布色泽饱满、耐洗不褪色。

113.jpg (37.6 KB, 下载次数: 41)

蜡染,称蜡缬,先将自织的土布漂白,煮米糊挂浆,平放于板上晾干,拿石头稍磨毛刺,再用蜡刀或羽毛管蘸 ...

蜡染,称蜡缬,先将自织的土布漂白,煮米糊挂浆,平放于板上晾干,拿石头稍磨毛刺,再用蜡刀或羽毛管蘸 ...

114.jpg (37.18 KB, 下载次数: 36)

女孩自小就随母亲学习染布、绣花、缝织,纺线染布、打腰带、纳鞋底、绣花草、缝衣裳,无不精通。

女孩自小就随母亲学习染布、绣花、缝织,纺线染布、打腰带、纳鞋底、绣花草、缝衣裳,无不精通。

115.jpg (44.53 KB, 下载次数: 45)

当衣饰等必需品不再像从前那样必须由自己完成时,喜欢并愿意学习传统纺织、印染、缝纫工艺的人越来越少。

当衣饰等必需品不再像从前那样必须由自己完成时,喜欢并愿意学习传统纺织、印染、缝纫工艺的人越来越少。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15:36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修鞋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田地包产到户,劳动力出现富余,不少农民满怀淘金的希望,到城里谋一份事做。今年73岁的曾玉轩师傅,就是乘着这股东风,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乡的家里到常德城里修鞋的,一晃已近三十年。
     这三十年,曾师傅一直在高山街的小巷口,摆摊修鞋。除了因小巷路面维修,房屋改造,稍微挪动摊位十几米远外,老人就没有换过地方。他对这地盘,非常的满意,既显眼又不当路。显眼,能招揽生意,方便顾客送鞋取鞋。不当路,就不会影响市容卫生,城管干部也不怎么光临。丁字拐的墙角,避雨、挡风、遮阳。下雨的天气,巷子水流成河,这里却平安无事;起风的日子,缩进墙角,即刻风平浪静;暖和的冬季,移下板凳,还能悠闲享受舒适的阳光。
     七十多岁的曾师傅,身体矫健,手脚灵便,动作敏捷。老人这许多年没有吃过一粒药,更没有打过一次针。如此硬朗身板,方能三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坚持。他每天都要赶在市民上班前,摆好小摊张罗生意,等待上班的、送孩子上学的、买菜的居民出门,将要修的鞋放到他这里。老人收摊的时间,要比上班族晚一点,这样,顾客下班或办完事回转,再将修好的鞋带回家。这坚持,老人习惯了,四周的居民也习惯了。
     十多年前,曾师傅在离摊位不远处,租了间小房子,将老伴接了过来,一来彼此有个照应,二来也有个伴。老伴中午做好了饭菜,提到小摊边,老俩口就在摊边吃,也还温馨。野餐完毕,老伴总会陪曾师傅说会话,才用塑料袋装了空碗回家,准备晚餐。老人有三个儿女,早已成家立业,生活都还不错。子孙们都很孝顺,二老就是什么事都不做,生活也会温饱无忧,衣食不愁。孙子曾无数次劝老人回家,安享晚年。可他怎么也闲不住,更舍不得丢下,干了几十年的老手艺,也不忍离开,亲近了几十年的老街坊。现在,一个月生意就是再差,也有三、四百块的收入,好的时候,能达到七、八百块钱。对于老两口来说,也满足了。
     曾师傅告诉我,修鞋,算个技术活。老人对于修鞋的钉、修、补、换、缝、接、粘、改等技术,掌握得相当娴熟。对于修理各种质量的鞋子,也积累了一整套应对办法。修好鞋,关键在细心,在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裂口的缝合,选择合适颜色的线,安排恰当的针脚距离,掌握好缝补时的力度。细致对待每一个断层的粘接,什么质地用什么胶水,什么胶水在什么时机粘接,这一切都得抢到火候上,欠则不牢,过则不粘。合理对待每一个配件的更换,配件准备要齐全,配件短缺就将失去一单生意,甚至客人永远不再光顾。配件更换考虑要周到,根据客户的需求,鞋子的价格质量等因素,合理安排。小心对待每一只鞋子的修理,不管新鞋旧鞋,修理的时候,千万不能碰坏,挂花或损坏麻烦就大了。
     正是老人如此细心与敬业,才有这三十年不改的根据地,才有这三十年的信誉保证。

116.jpg (43.38 KB, 下载次数: 40)

116.jpg

117.jpg (39.93 KB, 下载次数: 38)

今年73岁的曾玉轩师傅,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乡的家里到常德城里修鞋的,一晃已近三十年。

今年73岁的曾玉轩师傅,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乡的家里到常德城里修鞋的,一晃已近三十年。

118.jpg (41.89 KB, 下载次数: 45)

这三十年,曾师傅一直在高山街的小巷口,摆摊修鞋。

这三十年,曾师傅一直在高山街的小巷口,摆摊修鞋。

119.jpg (39.29 KB, 下载次数: 41)

如此硬朗身板,方能三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坚持。

如此硬朗身板,方能三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坚持。

120.jpg (48.86 KB, 下载次数: 41)

正是老人如此细心与敬业,才有这三十年不改的根据地,才有这三十年的信誉保证。

正是老人如此细心与敬业,才有这三十年不改的根据地,才有这三十年的信誉保证。

121.jpg (43.48 KB, 下载次数: 41)

孙子曾无数次劝老人回家,安享晚年。可他怎么也闲不住,更舍不得丢下,干了几十年的老手艺,也不忍离开 ...

孙子曾无数次劝老人回家,安享晚年。可他怎么也闲不住,更舍不得丢下,干了几十年的老手艺,也不忍离开 ...
27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15:38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屠夫
    
     而今,牲猪定点屠宰,操作全是机械化,杀猪早已不用刀。我却怎么也忘不了,杀年猪的屠夫。
     在农村,一年中很多日子都在为年谋划。寒冬腊月,各家各户更是成天为年忙,准备年货、囤积柴火、除尘扫灰、张贴春联。这中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杀年猪。杀年猪,是我们这里农村的一种风俗,也是农民过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年猪的几声嚎叫,缓缓拉开过年的帷幕,年的气息由此弥漫。
     冬月二十四是个好日子。一大早,桃源县郑家驿乡岩门村的金子华就开始张罗,他家今天杀年猪。金师傅与屠夫周文福约好时间后,便吩咐女儿去请邻居过来帮一把手,又安排老婆赶快烧两锅开水备用,自己则一路小跑的到村部背杀猪用的腰盆。屠夫周文福用根长长的挺杆挑了满满一竹篮杀猪的行头,出现在村口时,在金家看热闹的孩子急忙通风报信:来了,杀猪佬来了。
     周文福今年47岁,自二十岁干屠夫这行当,已近三十年。每到冬至,他就忙开了,直到腊月尾。杀年猪讲究一刀准、出血旺,为主家图个吉利。周师傅和几个同村帮手从猪栏赶出年猪后,大家牵着猪耳朵,拍打它的屁股在院子里转悠,让猪嚎叫。如此称活血,一刀下去,血才出得旺。众人连抓带抱的将年猪弄上杀猪墩,猪拼命反抗,但怎么敌得过几个经验丰富的壮汉。周师傅确认各帮手都已经到位后,方才弯腰提了把一尺多长的放血刀,拔了几绺刀口边的猪毛。猪一哆嗦,他一刀捅进,刀把直没肉里,刀出血涌。
     大伙将猪抬进腰盆,周师傅用水瓢舀开水烫淋,不时的试扯几根猪毛,掌握烫的火候。吹猪,可能是杀猪程序里最累人的活了,屠夫在猪后腿边开了个小口,拿那长细的挺杆,从切口捅气道,通至猪身各处。打下手的李兴权师傅,从切口使劲的往猪肚子里吹气,周师傅则用木棍拍打猪身,直到将猪吹得气臌滚圆。这样,便于刮干净猪毛。将猪挂在三根小树做的简易架子上后,就可以开边取内脏了。我小时候最爱看杀年猪,不仅仅为那一餐大块肥肉,更是为那一年才有一个的玩具——猪尿泡。如梨大小的猪膀胱,清洗干净,拌点熟石灰粉反复揉搓,待薄如纸时,吹了气即是一个可拍可打的气球。那年代,农村里的孩子玩具匮乏,如此捎腥带臊的气球,也只有过年杀了年猪,才能玩一回。
     金子华家的年猪很壮实,猪肉与猪头就有281斤。两边白晃晃的猪身背上案板,被屠夫三两下就砍切为几大块,丢进盆中。猪头用棕叶绳拴了,挂在树上,那是过年拜神祭祖先用的。屋外男人们忙着收拾清理猪下水。清理猪内脏,是屠夫的份内事。一般人做不好,容易弄得乱七八糟。依惯例,猪小肠与猪鬃毛是作为酬资送给屠夫的,除此以外,每杀一头猪还能得到十五块工钱。屋内锅里翻腾的年猪肉香,伴着女人们的欢声笑语飘溢而出。农民重亲情,待人厚道。在杀猪的当天,主人要请四邻亲朋来聚宴,做些回锅肉、炒肥肠、炖猪血、熘猪肝,答谢屠夫,招待亲友。既是联络感情,也为庆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祈求来年富足。
     这酒宴一般要闹到深夜,直到男人们都有些晕晕乎乎,方才收场,各自歪歪扭扭的借着手电筒光亮回家。临行,大家不约而同的含混自语:过年还有几天?明天俺也将年猪杀了,等那读书的女儿、打工的孩儿回来,让他们吃个够。

122.jpg (49.2 KB, 下载次数: 41)

122.jpg

123.jpg (39.04 KB, 下载次数: 42)

周文福今年47岁,自二十岁干屠夫这行当,已近三十年。

周文福今年47岁,自二十岁干屠夫这行当,已近三十年。

124.jpg (39.42 KB, 下载次数: 40)

打下手的李兴权师傅,从切口使劲的往猪肚子里吹气,周师傅则用木棍拍打猪身,直到将猪吹得气臌滚圆。

打下手的李兴权师傅,从切口使劲的往猪肚子里吹气,周师傅则用木棍拍打猪身,直到将猪吹得气臌滚圆。

125.jpg (39.75 KB, 下载次数: 40)

这样,便于刮干净猪毛。

这样,便于刮干净猪毛。

126.jpg (42.24 KB, 下载次数: 41)

将猪挂在三根小树做的简易架子上后,就可以开边取内脏了。

将猪挂在三根小树做的简易架子上后,就可以开边取内脏了。

127.jpg (51.25 KB, 下载次数: 46)

屋外男人们忙着收拾清理猪下水。清理猪内脏,是屠夫的份内事。一般人做不好,容易弄得乱七八糟。

屋外男人们忙着收拾清理猪下水。清理猪内脏,是屠夫的份内事。一般人做不好,容易弄得乱七八糟。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15:40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翻砂
    
     又是一个晴朗的冬日,我背了相机出门,到桃源县的盘塘镇去赶集,寻觅老手艺。
     初冬的早晨,和煦而温暖的阳光,洒落田间。泛黄稻蔸上的点点露珠,朝阳里金光璀璨,眩目的辉点,于车窗外,晃荡。公路边,清秀的白杨,微风里舞动婀娜的身姿,招摇着她诱惑的妩媚。
     盘塘是一个丘陵小镇,逢集过节,四面八方的乡民便集聚过来,热闹非凡。我在小镇集市的街尾僻静处,找到了铝制品翻砂的刘汉章师傅。老人今年六十七岁,自十八岁随师傅学翻砂的手艺,已经五十年。这五十年,他从未间断过翻砂铸铝。
     刘师傅的家在盘塘镇的青草岗,离集镇不远。只要天气晴朗,老人就会骑上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自行车,驮上模具、模样、铝料、煤炉、风箱以及必要的铸造工具,上街摆摊。有时,他也会到邻近乡镇的集市,去碰碰运气,凑凑热闹。
     老人很忙,几乎没有什么时间理会我的拍摄,也不怎么回答我的问话。即使生意清冷,他也在不停的烧铝、翻砂、浇铸、锉磨,一堆破乱的旧铝具,摇身一变,便成崭新的盆、瓢、锅、铲、勺以及小炉灶等日常生活用品。刘师傅告诉我,没有生意时,什么货品都得准备点。有些人是将家里的旧铝器拿来加工,熔化重新浇铸;有相当部分乡亲还是买现成的制品,他们来了交钱、提货走人,如果顾客要的东西没有,生意也就走了。
     铝制品翻砂的工具简单,工序也不复杂。先用筛细的冷河沙,压进要铸造的盆或瓢的样模里,小心而迅速的翻转过来,平放到一个比脸盆稍大的模具底盘中,盖上模具顶盘,装满沙,使劲的压实,并用小木棍插留一个浇灌口。翻开模具顶盖,取出样模,就可以用已经熔化的铝液浇铸了。铸造好的铝器冷却后,锯锉掉周边多余的或不规整的部分,稍微打磨,一个亮白的铝制日用品便完工。
     这几道工序,这些动作,对于翻砂五十年的刘师傅,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可是,岁月不饶人,年近古稀的老人,要应付如此抢火候的工序,还是有些手忙脚乱,力不从心。一个上午,四次翻砂,他竟有两次浇铸不成功。对此,老人尴尬的一笑:没有个人打下手,忙不过来。我问老人,为什么不带个徒弟,一来,手艺有个传承,二来,做事也有个帮手。他没有立即回答我的疑问,只顾翻动手里的沙子,捏拿感受沙的温度与湿度。半晌,老人才出声:你看集市上,有几个年轻人,他们都到城里打工赚大钱去了,谁还学这手艺?又脏又累还不赚钱,夏天,烧炉子热得死,冬天,手拌沙冻得死。
     上午三个多小时,老人忙碌的身影,移动在模具、风箱与火炉间,丝毫没有停歇。小摊,除了几个拉扯家常的街坊,就没有谁停下脚步。偶尔,三两路过的老乡,瞟一眼,问一声,也匆匆离去。生意的冷淡,刘师傅早已习以为常。现在人们不怎么用铝器这类家什,满街的铁锅、陶碗、瓷勺、不锈钢铲和塑料制品,五颜六色、琳琅满目,既实用又漂亮还便宜。
     我将要离开老人的小摊时,想买件东西带回,可怎么也选不到合适的。刘师傅看出我的心思,憨厚的一笑:你们城里人,这些都用不上,喜欢的话,下次来给你铸个什么小玩意儿。说完,他弯腰按下了风箱电动机的开关,一股呛鼻的煤烟,扑面而来,并迅速积聚成一团,在我的头顶盘旋。
     回家时,天阴沉下来,我不知道那金黄的朝阳,是什么时候隐退的。只有风还微微的吹,疲惫的白杨,乱了阵脚,摇摆着最后几片黄叶。稻田安静了。窗外,冬日的肃穆,随车的前行,缓缓拉伸,延展。

128.jpg (54.37 KB, 下载次数: 40)

老人今年六十七岁,自十八岁随师傅学翻砂的手艺,已经五十年。

老人今年六十七岁,自十八岁随师傅学翻砂的手艺,已经五十年。

129.jpg (46.38 KB, 下载次数: 38)

129.jpg

130.jpg (51.57 KB, 下载次数: 35)

使生意清冷,他也在不停的烧铝、翻砂、浇铸、锉磨

使生意清冷,他也在不停的烧铝、翻砂、浇铸、锉磨

131.jpg (48.39 KB, 下载次数: 43)

岁月不饶人,年近古稀的老人,要应付如此抢火候的工序,还是有些手忙脚乱,力不从心。

岁月不饶人,年近古稀的老人,要应付如此抢火候的工序,还是有些手忙脚乱,力不从心。
29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15:42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铝锅换底
    
     虽说临近立夏,可连续几天的阴雨,使五月的南方小城常德,颇感凉意。出门时忘记加件衣服的林老太,不耐烦的催促着袁师傅,希望他将自己的铝锅底尽快换好:“快点呀,袁老倌,你还不换好的话,我就要冻感冒了。”袁师傅轻轻的吹了口气,嘴角香烟的灰尾随之飘落,他抬头瞟了眼灰暗而低沉的天空:“我的奶奶,你急也没有用的,我要一点一点的给你敲密实,锅底接的不好就会漏。” 袁师傅手中锤子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淹没了他含混的回答,“我一世的英名,总不能毁在你这一口锅上呀。”
     今年65岁的袁师傅是常德市鼎城区周家店人,从早先的手扯风箱补铁锅,到而今的冷作铝锅换底,干这修修补补的生计,已快50年。十八年前,他带了老伴来到常德城,修鞋补锅。刚进城时,他成天挑着修补的行头走街串巷,吆喝修补,生意很差。后来,一个好心的同行告诉他,修补这行,一定要有个固定的摊点,取得居民的信任,才能立足生存。于是,袁师傅就在常蒿路的巷口,摆摊修鞋换铝锅底。这一干,就是十五年。
     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靠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而严密接合。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接补技术不到家,或是技术好的师傅敷衍了事的话,那锅壶将歪歪瘪瘪的,就只能带回家浇花灌菜了。袁师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经验,改良了维修工具,摸索出了一套快速铝锅换底的技术,街坊们都爱光顾他的小摊。在口碑相传的广告效应里,老人的生意也还过得去,只是现在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铝锅换底的生意相对清冷。
     记得小时候,我常到父亲的单位开水房打开水,开水是凭票供应的,票分两分与三分面值。两分钱一小瓶,三分钱一大瓶或一铝壶,父亲单位有一退休老职工,他有一如桶般至宝水壶,少说也换了四五次底,能装普通壶两倍还多的水,自然占尽便宜。虽然,那时铝壶换底太平凡,一把壶换个一两次底是常事,但象老人那般登峰造极的壶却不多见。每次提水,收水票的大妈总要和老人理论一番,甚至发生口角,说他是挖社会主义墙脚。这事反映到后勤科,不久开水房前便多了一块盾牌:严禁用换了三次底的铝壶打开水。从此,我就再也没看见那用宝壶提水的老人,出现在单位开水房。
     在我的回忆里,袁师傅已经铝锅的底换好。等在一旁的林老太太执意要袁师傅试一下水,看锅是否漏。老人边将新换底的锅压进身后盆中的水里,边说:怎么会漏?这点把握都没有,我还在这里摆摊。老太太弯腰看了看,新底锅的确丝毫不漏,满意的提了锅,慢慢消失在小巷深处。
     袁师傅将修理工具收拾摆放整齐,点了支香烟,等待着下一位客人的光顾。

132.jpg (40.92 KB, 下载次数: 38)

132.jpg

133.jpg (50.82 KB, 下载次数: 42)

袁师傅在常蒿路的巷口,摆摊修鞋换铝锅底,十五年了。

袁师傅在常蒿路的巷口,摆摊修鞋换铝锅底,十五年了。

134.jpg (42.12 KB, 下载次数: 36)

袁师傅今年65岁,从早先的手扯风箱补铁锅,到而今的冷作铝锅换底,干这修修补补的生计,已快50年。

袁师傅今年65岁,从早先的手扯风箱补铁锅,到而今的冷作铝锅换底,干这修修补补的生计,已快50年。

135.jpg (49.13 KB, 下载次数: 41)

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靠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而严 ...

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靠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而严 ...

136.jpg (29.41 KB, 下载次数: 37)

修补这行,一定要有取得居民的信任,才能立足生存。

修补这行,一定要有取得居民的信任,才能立足生存。

137.jpg (44.08 KB, 下载次数: 41)

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

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
30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15:43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修伞匠
    
     伞的故乡在中国。我国用伞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
     据《孔子家语》载: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应该是指“伞”。春秋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的妻子云氏,见丈夫常年在外奔波,遇雨很不方便,便想做一种能遮雨的工具。她将竹子劈开剖成细条,蒙上兽皮,做了一个形似“八角亭”的雨具,张开若盖,收拢如棍。后人见其方便实用,便开始模仿,并陆续传开。
     在造纸术发明前,伞面多用丝绸绷制。自宋朝后,逐渐有了纸伞、油纸伞、布伞、塑料伞、化纤伞,乃至今天的沙丁布伞、银胶伞、珍珠胶伞等。伞在历史的风雨中,不断变化与改进,至今日,伞已集实用、方便、漂亮与多用途于一身了。我老家的方言称伞为“开花儿”,一个多么形象而优雅名字。这也是我几十年难改的乡音里,最值得骄傲与留念的一个词汇。雨后放晴,随着一声悠长的吆喝:修---开----花儿--呦,乡亲们便从家里拿出一两把残缺破旧的大红油纸伞、小花伞、黑布伞,请修伞匠打个补丁,粘合线缝,或是换条骨架,甚至整伞绷纸涂油。若伞主是个貌美的女孩或多情的少妇,修伞人还会即兴来几笔花鸟,抹几笔山水,一把漂亮的花纸伞即现眼前。
     61岁的张师傅,原本是常德河洑制伞厂的技术工人,十多年前工厂倒闭。他与师兄弟一顿聚餐后,就挥泪告别了伞厂,也别过了自己几十年的老手艺。回家后,做了几十年伞的张师傅,怎么也舍不得将“伞”丢弃,就在自家门前的小巷口摆了个修伞摊。这样,既能天天与伞打交道,又能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张老伯每天清早出摊,傍晚收摊。不管生意怎样,他都会守在摊旁,他不想再次与伞作别:修补这行,讲的是个质量,求的是个信誉。客人将伞送来给你修,那是看得起你。我怎么好意思让客人空跑几路?大家都不来,我又要失业了。
     张师傅爱伞。他搜集了全国各地几十种伞布、伞样、骨架以及伞把,准备了十来种颜色规格的尼龙线。对各种伞的制作材质、技术特性了如指掌,说起伞来,老人似数家珍。我与张师傅聊伞时,附近的一位街坊老太送伞来修。老太太见我为拍照,忙介绍:张师傅的修伞技术了得,不管你拿把什么伞,也不管你的伞坏成什么样子,经他一修,立即跟新的一样。你看,这把伞是我女儿从长沙捎来的,她告诉我一定要请张老头修。
     张师傅常年修伞,锋利的伞骨断口将他的双手划出一道道伤痕,粗糙的大手干起活来却灵巧无比,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接骨换架,老人动作总是敏捷迅速,干净利落。他一边精心的修理着手中的一把近支离破碎的雨伞,一边自言自语:现在的伞便宜,质量远不如以前了,用料不讲究,做工也不地道,一把伞撑不了几天。老人点了支烟,一声叹息:而今,来修伞的人少了,伞坏了就扔,一天能修个两三把就不错了,几年前,我一天到黑不停手的修,都忙不过来。
     张师傅将修好的伞,小心系扎好,装进塑料袋,等伞主人来取。忽然,阴沉的天空飘洒起雨来,满街伞花绽放。

138.jpg (41.3 KB, 下载次数: 42)

138.jpg

139.jpg (47.4 KB, 下载次数: 49)

做了几十年伞的张师傅,怎么也舍不得将“伞”丢弃,就在自家门前的小巷口摆了个修伞摊。

做了几十年伞的张师傅,怎么也舍不得将“伞”丢弃,就在自家门前的小巷口摆了个修伞摊。

140.jpg (32.35 KB, 下载次数: 39)

张师傅搜集了全国各地几十种伞布、伞样、骨架以及伞把,准备了十来种颜色规格的尼龙线。

张师傅搜集了全国各地几十种伞布、伞样、骨架以及伞把,准备了十来种颜色规格的尼龙线。

141.jpg (33.45 KB, 下载次数: 40)

张师傅粗糙的大手干起活来却灵巧无比,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接骨换架,老人动作总是敏捷迅速,干净利落。

张师傅粗糙的大手干起活来却灵巧无比,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接骨换架,老人动作总是敏捷迅速,干净利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业务|版主守则|免责声明|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赤壁热线 ( 鄂ICP备11015190号 )

GMT+8, 2024-9-27 23: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