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将军坐镇唐家山堰塞湖指挥抢险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9日22:38 新华网
新华网四川唐家山6月9日电(记者 李宣良)说是“坐镇”,其实并不确切。将军们在唐家山堰塞湖堤坝上从来没有踏踏实实坐下过,而是一直在站、在走、在跑。
从6月6日开始,唐家山堰塞湖开始进行泄流抢险施工。记者7日上午抵达时,在前线指挥所——一个废旧的集装箱里,居然看到4位将军席地而坐,趴在一张简易的行军床上研究施工图纸。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是此次抢险行动的总指挥。将军告诉记者,“这个‘官’是我自己要来的。”
6月6日,陪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完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后,葛振峰对温家宝说:“我就不走了,留下来抢险吧。”
有过多次抢险救灾经验的葛振峰深知“悬湖”的危险。“绝不能让地震灾区的群众再遭受水灾的威胁。”他说,“我对泄洪对下游36个乡镇的影响,做过精确的计算,比较熟悉情况。抢险行动要涉及武警、成都军区、济南军区等多支救灾部队,需要总部出面协调。”
13时许得到温总理的“任命”,葛振峰在堤坝上当即就给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中将、武警部队副司令员息中朝中将打电话部署任务。下午3点不到,两位中将就赶赴大坝。4点不到,武警水电部队的官兵就在政委贾方亮少将的带领下,上坝开始施工……大坝上,汇集了4位共和国将军。
第一夜,将军们一夜没有睡觉。一是因为实在没地方睡,连帐篷也没有支起来;二是他们要商讨确定既快速又科学的泄流施工方案。
将军们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他们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爆破、施工并举,在增大现有导流明渠深度和宽度的同时,加紧新的导流明渠的开挖进度,努力使两条导流明渠尽早汇合。
“这样,施工量可能要大一些,但为了早日解除下游群众头上的‘这盆水’的威胁,我们有必要采取‘双保险’的办法。”范晓光将军说。
2立方米/秒、5立方米/秒、10立方米/秒……导流明渠泄流的速度在缓缓增大,但将军们还是嫌慢。
8日上午,当水流被几块巨大的岩石挡住时,看上去温文尔雅的范晓光发怒:“几块小小的石头,不信我炸不平你!”
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官兵携带82无后坐力炮、40火箭筒、高性能TNT炸药被紧急部署到位。范晓光亲自指挥:“瞄准目标,预备——放!”
“……轰……轰……”几声巨响后,岩石被炸得粉碎。
范晓光把望远镜往地上一扔,嘿嘿一笑:“没想到我这个老头,小炮还玩得挺好!”
七八百米长的大坝,乱石嶙峋。记者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不到一趟,就已气喘吁吁,浑身冒汗。可是五六十岁的将军们每天都要走上十多个来回。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将军们就出现在导流明渠的堤岸边上。水的流速的每一点变化,都让他们牵挂在心。每天深夜,累了一天的官兵们倒头进入了梦乡,将军们还在总结、评估当天的施工成效,研究明天的工作部署。
和所有普通士兵一样,将军们的迷彩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后背上结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见到官兵们干得太辛苦,水利部部长陈雷有些于心不忍。“让战士们休息一下吧!”他对将军们说。
葛振峰回答:“只要能确保下游群众无一伤亡,我们流血流汗算不得什么!”
话虽然这样说,但官兵们的安全始终牵挂着将军们的心。为了抢进度,武警水电部队的官兵们每天都要夜间施工。8日晚,一场大雨使得施工路面异常湿滑。一个穿着雨衣的黑影一直站在正在泄流的导流明渠的边上,打着强光手电筒,给施工战士们提示风险。
战士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来亮光的人,就是武警部队的副司令员息中朝中将。直到当天的施工结束,战士们全部安全返回帐篷,将军才离开。
将军们的行动,使在堤坝上奋力抢险的人们深受鼓舞。
战士们说,将军和我们在一起,困难、劳累、危险,都算不了什么。
四川省省长蒋巨峰拉着葛振峰的手说:“有你在,我们下游135万老百姓就不怕了!” |